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施马伦贝格病等的发生引起人类对布尼亚病毒的广泛关注。布尼亚病毒是一类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负链RNA病毒。由于其基因组的分段性质,使它的病毒成员之间易发生基因重排,产生致病力增强和宿主范围增加的新病毒,对人类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从自然界中的布尼亚病毒重排现象、布尼亚病毒的基因重排机理以及基因重排的潜在致病危害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的重排机制研究及疫苗研究提出展望,旨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是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引起的一种机体严重疾病。随着艰难梭菌感染率的增加及高毒力株027/NAP1/BI的出现,导致该病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及欧洲等地区爆发性流行,对于该病的控制引起全球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该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蜜蜂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授粉昆虫,既能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又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增产效应。但近年来蜜蜂疫病频发给养蜂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黑蜂王台病自1955年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感染蜂王幼虫和蛹,引起虫体变暗变黑,甚至导致整个巢房壁变黑,可引发蜜蜂大量死亡。该病为季节性流行,且常呈隐性感染,可通过水平和垂直途径传播,微孢子虫不仅作为媒介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微孢子虫感染蜜蜂后会导致隐性感染黑蜂王台病毒的蜜蜂迅速发病致死。黑蜂王台病毒宿主范围广,不仅可以感染多种蜂属,而且还可感染蜘蛛、蜈蚣等节肢动物。该病毒可与其他蜜蜂病毒发生合并感染。本文对黑蜂王台病的发生、流行过程、地域分布、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是一种温度双相性致病真菌,原名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深部真菌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以南方地区多见,该病与HIV/AIDS的流行有高度相关性。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发病隐匿,病死率高,但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能够为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等研究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本文综述了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新型的动物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发的病毒性传染病,病症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猪早产、流产、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1,2].该病于1987年首先在美国爆发[3],1990年德国亦发现此病,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我国在1996年报道有该病流行[4],由于该病的迅速蔓延使整个世界养猪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西尼罗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原发于非洲,后传播至欧洲以及西亚,主要在鸟类中传播,也可以感染其他一些哺乳动物(如马、人等)引发脑炎及脑膜炎等症,重者可致死亡.1999年传入北美,在美国纽约地区首次流行,2004年以来被感染的人及动物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迄今为止西半球最大的虫媒病毒性脑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正>由德国森肯贝格研究所和自然博物馆(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 and Natural His-tory Museum,Frankfurt)主办的第22届森肯贝格国际会议于2011年11月15~19日在法兰克福召开。  相似文献   

8.
徐晋麟 《遗传》1979,1(2):4-7
地方性呆小病(Endemic cretinism)是地方 性甲状腺肿长期流行区的多发病、常见病。拉 丁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都有此病发生。我国云贵高原及一些离海岸线较远的山区,如大别 山区、皖南山区等亦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9.
西尼罗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军 《生命科学》2005,17(5):445-448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属黄病毒科,为正单链RNA病毒。它在人类中的感染导致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蚊虫叮咬传播。自20世纪50年代首例报告西尼罗病毒自然感染所致脑炎后的几十年内,西尼罗病毒脑炎在欧洲及中亚地区散在、小规模流行。西尼罗病毒脑炎于1999年在美国的爆发及随后几年在北美的流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次爆发流行中新出现的种种迹象,如其中间宿主——野生鸟类的大量死亡,人类感染者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比例的增高等,提示近期的遗传变异已使西尼罗病毒感染的病理学与流行病学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另外,随着感染的流行,蚊虫叮咬以外的传播途径,如输血、器官移植、母婴传播等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同时,人们对阻止疫情所急需的疫苗的研制也在进行之中。本文就近几年来对西尼罗病毒的感染、免疫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猪塞尼卡谷病毒流行态势与诊断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为小RNA病毒科塞尼卡病毒属的唯一成员,2002年首次发现于PER.C6细胞培养物中,被鉴定为细胞培养基中的污染物。最初SVV被用作溶瘤病毒进行肿瘤治疗研究。现已证实SVV感染猪能够引发原发性水泡病,引起猪的鼻吻、蹄部冠状带的水泡病变,同时伴有跛行、厌食、嗜睡和发烧等临床表现。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引起的临床症状难以区分。2015-2017年期间,在美国、中国、泰国等多个国家暴发了SVV疫情,并且流行范围逐步扩大。针对该病的不断扩散,急需提出和制定有效的诊断与防控策略及措施。因此,一些新的诊断方法被不断开发出来,新的防控策略也在逐步建立。本文主要针对SVV最新的流行态势及特点、诊断与防控技术进行综述,旨在提供SVV最新研究进展,提高疾病防控及科研工作人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肠道螺旋体 (Brachyspirapilosicoli)是一新发现的引起肠道螺旋体病 (intestinalspirochetosis)的病原菌。利用猪等动物模型的感染实验已经证明人的肠道螺旋体可以导致肠螺旋体病。肠道螺旋体既可以感染人 ,也可以感染动物 (如猪、狗、鸡等 )。该螺旋体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 ,包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西欧的一些国家 ,肠道螺旋体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较低 ,平均在 1.5 % ,但在HIV阳性病人其感染率超过 30 %。在发展中国家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和阿曼 ,人群的感染率高达 30 %。在我国尚未见到肠道螺旋体的…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发的病毒性传染病,病症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猪早产、流产、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1,2]。该病于1987年首先在美国爆发[3],1990年德国亦发现此病,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我国在1996年报道有该病流行[4],由于该病的迅速蔓延使整个世界养猪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成员,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为15Kb,含有7个开放阅读框, ORF ( Open readingframes,ORF),…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e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于198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现在已经成为危害世界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已在许多地区分离到该病的病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从而证实了该病在我国的流行[1~4].这些年来,本病的临诊表现及流行病学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隐性感染及慢性感染病例显著上升,持续性感染在猪群中较为普遍.由于本病同其它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如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表现出极为相似的临床症状,并伴随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5]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所以,探索一种简便易行具有推广意义的检测方法成为本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松材线虫病 ,又名松树萎蔫病 ,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具有发病致死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大等特点 ,因此被称为“松树癌症” ,在国内外均被列为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松树一旦感染此病 ,最快的4 0多天即可枯死 ;病害流行很快 ,一般从发病到松林毁灭只需 3~ 5年。该病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东北亚 ,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 ,葡萄牙也有分布 ,但危害程度不一 ,以日本受害最重。在北美三国 ,该病虽严重影响了木材出口 ,但并未对松林造成严重危害。而在东北亚 ,该病导致松树大量死亡 ,尤其在日本 ,该病分布全国 ,…  相似文献   

15.
尹业师  王欣 《生物磁学》2013,(26):5154-5158,5040
艰难梭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感染占抗菌素相关腹泻的10.25%,占抗菌素相关肠炎的50.75%,占抗菌素相关伪膜炎的90.100%。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艰难梭菌的感染与其它疾病,如活性关节炎、婴儿突发性死亡、溶血性尿毒症、坏死性肠炎、希施斯普龙病等有关。更糟糕的是艰难梭菌存在着复发性感染,15—20%的病人在成功治愈后会复发。近年来,随着强毒株的出现,艰难梭菌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情也越来越严重,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也成倍增加。到目前为止,艰难梭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及其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艰难梭菌是一种孢子产生菌,对大部分抗菌素都有抗性,目前用于艰难梭菌防治的主要抗菌素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下降,所以正确认识艰难梭菌的感染与流行,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寻找新的替代疗法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对艰难梭菌感染和流行的病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其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并探讨了艰难梭菌防治的最新策略和方法,将有利于更好的认识和研究艰难梭菌,为艰难梭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牛羊肝脏中华双腔吸虫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寄生在牛羊及人体肝脏胆管的双腔吸虫广泛地分布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及亚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中的森林草原、青藏高原、暖温带的黄土高原及亚热带云贵高原等地区(见图1)。各地牛羊受感染严重,感染率常在70%以上,百分之百受感染的牛羊群亦不罕见。每只患畜感染强度可达千余条虫至万余条甚至拾几万条。各流行区每年牲畜因此吸虫病死亡可达5—10%,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本吸虫病病  相似文献   

17.
日本脑炎病毒(JEV)为黄病毒属成员,可引起日本脑炎,也称流行性乙型脑炎。该病在我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流行,具有发病急,病程凶险,病死率高和后遗症严重等特点。目前对该病尚无可靠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采用疫苗预防接种仍是控制该病流行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当前使用的疫苗为由感染的鼠脑或培养细胞制备的灭活疫苗。该疫苗为控制日本脑炎的流行起了很  相似文献   

18.
车轮虫病,在我场流行普遍,感染最早,危害严重。每年4—7月流行。鱼苗脱膜后至夏花鱼种阶段感染尤甚。近两年来我场用中草药枫杨树(Pterocarya steno-ptera)叶浸泡、煮汁对此病进行室内、外的防治试验,效果很好。现将室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向阳鱼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以布氏菌属细菌为病原体的人兽共患病,牛、羊、猪等均可成为主要感染源,接触感染、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染途径,属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布鲁氏菌病误诊率较高,致使该病易迁延不愈,并转为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质量。遵义市疾控中心于2013年1月接汇川区疾控中心报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1例布鲁氏菌病,随后我中心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所获资料与数据如下,旨在为读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的流行比较复杂,其病原BVDV (BVDV-1和BVDV-2)不仅仅局限于已知易感动物牛群感染,其他动物种群中感染BVDV-1和BVDV-2的现象也值得注意,如猪群中BVDV感染很大程度上混淆了猪瘟等病原的监测,从而加剧病程发展。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可致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I),这一特性导致该病的净化面临巨大困难,对整个养殖场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威胁。BVDV抗原变异速率非常快,目前BVDV-1已有22个亚型,BVDV-2有4个亚型,鉴于病原在自然界的适应和演进特性,对该病的防控措施迟后其病原的变异速度。因此,定期摸清BVDV-1和BVDV-2在我国的流行现状是实施疫病净化的第一步和关键步骤,进一步借鉴国外BVD净化成功经验,综合考虑我国国情,采取适宜的防控策略,逐步净化该病原感染,有助于促进国内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