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牛(Bos)这个属有4个种:云南野牛(Bos,gaurus)、爪哇野牛(Bos banteng)、柬埔寨野牛(Bol sauvdi)和牦牛(Bos grunniens)。寿振黄等(1958)报道云南野牛在我国滇西南的西双版纳。云南野牛被列为世界濒危种类,我国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我们于1984年4—5月和10—11月,对野牛进行了数量分布考察,在考察中除了考察队人员外,还有各县、区、自然保护所及当地猎人配合进行工作,考察路线见图1。  相似文献   

2.
云南野牛的染色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云南野牛与家养黄牛(Bos taurus)同属。1958年寿振黄等人首次报道,发现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李致祥等人(1963)对此种野牛也进行过多年的驯化及研究工作。鉴于云南野牛染色体资料尚缺,需要观察研究;另一方面为了准备进行野牛与家养黄牛的杂交育种试验,也需要对野牛的染色体组型加以分析,并与黄牛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牛科动物的分类、分布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辽闊的土地上,栖息着多种多样的动物。哺乳类的牛科(洞角科)动物就有15种之多。其中某些种类人們早就熟知,如栖居于內蒙古草原上的黄羊(图1)、南方的鬣羚(图2)、广泛分布的斑羚(青羊)(图3)等。也有近年来才发現的种类,如云南西双版納的野牛(图4)(寿振黄和蔡希陶,1958)。牛科动物素来就是人类狩猎活动的主要对象之一,分布既广、数量也相当丰富。它们的肉均为鲜美野味,皮张也能利用,  相似文献   

4.
印度野牛(Bos gaurus)在中国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藏藏南地区。2016年2-3月和2016年11-12月, 我们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及高黎贡山区域开展印度野牛调查, 并对藏南地区进行文献调研, 共获得47处印度野牛有效出现位点数据。目前云南地区印度野牛种群数量约180-210头, 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高黎贡山未发现印度野牛。利用印度野牛分布位点数据, 选取地形、土地覆被类型、人类足迹指数、距水源和道路距离以及气候共5类14种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MaxEnt生态位模型, 通过模拟云南和西藏印度野牛的适宜分布区, 分析各环境因子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平均AUC (area under the curve)值为0.994。印度野牛潜在适宜栖息地可划分为高适宜、次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高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藏南地区, 其中西双版纳部分镶嵌有次适宜和低适宜栖息地斑块, 面积为4,987 km²; 藏南部分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995 km²。次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高黎贡山区域以及藏南高适宜栖息地区的边缘, 总面积为32,778 km²。低适宜和不适宜栖息地区连接成片, 位于云南省中部、北部地区和藏南地区北部。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 季节温度变化和等温线对印度野牛潜在分布区的影响较大, 而地形因子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较弱。遥感地物分类结果表明: 橡胶林等人工经济林的种植占据了西双版纳野牛的适宜栖息地, 降低了景观连接度。建议管理部门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 控制橡胶林等人工林在野牛适宜栖息地的扩张, 提高景观连接度, 以促进该物种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古猪兽(Archaeotherium)属于猪齿兽科(Entelodontidae)。这科动物至少在始新世晚期时已经生存于亚洲(Matthew and Granger,1925;周,1958)和北美(Cope,1873);到了渐新世广泛分布于北美及欧亚,达到最繁盛的时期;但到中新世初期就完全程灭了。这科动物的身体从早期就迅速地向“大型”发展。渐新世的代表,大小已和现代野猪的相近;到中新世初期时已发展到如现代野牛的大小。这科动物的形态在头骨和牙齿构造某些方面与  相似文献   

6.
大额牛核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额牛(Bos frontalis)是我国新发现的大 型畜类,分布于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独龙江流 域,又名独龙牛,属半野生动物。国外分布于印 度阿萨姆邦、东孟加拉和缅甸北部。我国是1978 年才发现此种牛。由于大额牛的外型和野牛相 似,以至于过去不少动物分类学家把它误认为 印度野牛(Bos gaurus)的家养型,也有的学者 认为它是野牛和黄牛杂交的后代[2,3], 1968年 Walker才把它单独立为Bos属中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双版纳兽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1957—1958年参加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兽类调查,两年间共在9个版纳(当地县以下的原行政区划)24个点进行了调查。1957年2—4月在版纳:勐海(曼卖、勐海)、景洪(橄榄坝、景洪)、勐养(小勐养、曼章、攀枝花桥)、勐旺(普文)等地调查。1958年4—8月的工作地点为版纳:  相似文献   

8.
黑颈长尾雉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小华  赖月梅 《动物学报》1991,37(3):332-333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 burmannicus)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据郑作新等(1978),吴名川(1984)报道,云南亚种在国内仅分布于桂、滇两省区。作者于1986年5月、1987年2—6月、1988年1、5、9—10月、1989年7月、1990年4、5月间在隆林县金钟山北坡对其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无脊椎动物的不少门类中,如海绵动物、轮虫、线虫、环节动物和部分昆虫,具有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现象,这是大家熟知的。至于脊椎动物,已知无羊膜的鱼类和两栖动物中极少数物种有全雌居群,但其生殖方式则是雌核发生(Gynogenesis)。而在爬行动物这样的高等羊膜动物中确认存在着孤雌生殖的居群和物种,确是十分有趣的生物学问题。1958年苏联学者达莱夫斯基(I.S.Darevsky)首次报道了分布于亚美尼亚地区孤雌生殖的蜥蜴  相似文献   

10.
咖啡旋皮天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咖啡旋皮天牛(Dihammus cervinus Bates)为咖啡重要害虫。作者于1957—59年在云南西双版纳调查,为害率轻者13—16%,重者50—70%。此虫在国内分布云南、四川,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和印度。文献上记载,为害植物有咖啡(Coffea arabica L.)、水团花属(Adina)、柚木属(Tectona)、醉鱼草属(Buddleia)、臭牡丹属(Clerodendron)及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北地区更新世野牛化石的发现已有近一个世纪历史, 尽管先后有不少零星报道, 但至今无一篇专门文献, 并且前人报道的头骨化石材料无一是完整的。本文记述了保存基本完好的2件野牛头骨和3件下颌骨; 化石来自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地区, 地质时代为距今约2万年。基于其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 本文将其归入草原野牛Bison priscus(Bojanus, 1827)。前人将东北平原晚更新世野牛归入Bison exiguus Matsumoto, 1915的做法存在诸多问题, 因为后者在模式产地、地质时代及形态特征等方面都与东北晚更新世的野牛差异甚大。我国东北平原晚更新世的野牛应归入草原野牛种, 该种是中-晚更新世广泛分布于全北区的种类, 也是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最主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西藏之高,人们自然地会想到千年雪峰、万古冰川的白色世界。其实,在这“世界屋脊”之上,自古以来都有山青水秀的南国风光。一块牛化石的启示我们在林芝盆地进行科学考察时,从湖相沉积物中发现一块牛牙化石。经鉴定为“(牜曷)(牜巴)”野牛化石。这种野牛化石在我国云南元谋早更新世和丽江晚更新世地层中也有发现。“(牜曷)(牜巴)”野牛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现在只分布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之中。从“(牜曷)(牜巴)”野牛生态环境来看,远在35000年前,在林芝古湖周围生长有各种龙脑香、青皮、望天树、娑罗松、银叶树等组成的热带雨林。这里景色四季如春,林木青  相似文献   

13.
大纹背鼩鼱(Sorex cylindricauda)和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的划分,国外Corbet(1978,1980);Honacki,ctal.(1982);R.S.Hoffmann(1987)多已承认。本文拟通过在卧龙所采18号标本的研究,对其分类问题进行讨论。分布两种都属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特有种。从水平分布看,小纹背鼩鼱除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和陕西等省外,还分布于缅甸和尼泊尔。而大纹背鼩鼱目前仅发现在我国四川,为我国特有种。垂直分布也有差异,笔者1986年在卧龙采得这两种动物,小纹背鼩鼱分布区的海拔(2500—2900米)低于大纹背鼩鼱(2900—3600米),前者主要分布针阔混交…  相似文献   

14.
花生卷叶麦蛾Stomopteryx subsecivella Zell.属磷翅目、麦蛾科。分布于东南亚和非洲一带,在我国分布于两广地区。广东省主要发生于湛江专区的沙(王朗)江、鑑江、漠阳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和雷州半岛,海南岛中、南部以及汕头专区的兴、梅地区。湛江专区1958年曾大发生,每亩有虫常达9—18万头,花生、黄豆受害极为严重。1959年在雷州半岛,1960年和1962年在茂名及1959—1961年在琼南都曾严重发生为害。近年来作者进行了卷叶麦蛾的调查研究,兹将所得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5.
白腹鼠的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于亚热带至寒温带海拔2200—3000米高山森林之中的白腹鼠(Rattus coxingi)是家鼠属(Genus Rattus)动物中分布比较狭窄的一个种类。我国白腹鼠仅在云南、四川、西藏、台湾等地的某些高山上可以发现,国外则分布于缅甸北部、中南半岛等地。至今,对白腹  相似文献   

16.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云南为我国碳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开展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EPS模型1981—2019年NPP和NEP产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文献对比等方法,研究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云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1981—1999年云南NPP和NEP呈水平波动,2000年后云南NPP和NEP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2000—2019年云南NPP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而NEP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局部地区;(2)2000—2019年云南NPP和NEP除西北部部分地区为下降趋势外,其余大部地区为上升趋势;(3)云南NPP峰值出现在7、8月,谷值出现在2月,NEP峰值出现月份与NPP基本相同,但谷值出现月份较NPP滞后1—3个月,6—10月是云南碳汇的主要月份;(4)BEPS模型估算的NPP与目前广泛应用的CASA和遥感模型结果较为一致,时空变化特征与云南生态恢复措施和气候特征吻合,其估算的NEP与陆地生物圈模型...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的鸟类区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地区过去交通极端不便,对本地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不多,到19世纪末叶,才有一些外国人进行考察,其中有俄国人(1875—1888),嗣后复有(1899—1901);德国人W.Beick(1926—1933)及Schafer与de Schauensee(1939)等人,先后到达柴达木盆地、祁连山、青海湖及黄河上游等地区进行过采集。我国学者在本省进行考察,直到解放后才开始。1958年,中国科学院甘青综合考察队首次在本省进行工作,其中也包括动物考察;1959—1962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本省建立工作站,进行较深入的动物调查。本文是在几年来所获得鸟类标本的基础上并综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加以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18.
黑嘴松鸡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嘴松鸡(Telro paruirostris Parvirosrris)是我国的珍惜保护动物。指名亚种在我国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及乌苏里江流域(郑作新1978)。 我们于1983年8—9月、1984年4—6月、1984年12月—1985年1月和3—6月,在大兴安岭的23个工作点,对其繁殖习性、分布以及生活规律作了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灯台树根的止咳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属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将其作为止咳药而广泛应用(赵世望和刀正员,1980)。灯台叶曾收载于《陆川本草》、《云南中草药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20.
西南、西北片区1992年实验动物学术交流会于9月16—19日在四川都江堰市召开。广西、云南、甘肃、四川和重庆等省市40多个单位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79人出席了会议(贵州省代表因故未到会)。会议由四川省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专委会主任委员黄尚珩和甘肃、广西、云南的代表轮流主持,四川省动物学会秘书长王竞到会祝贺并讲了话。重庆代表蒋瑜通报了卫生部第三届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