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龙泉发现斑尾鹃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7月11日,在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梁岙村(27°54′19.30″N,119°11′6.90″E)利用红外相机(Ltl 6210)拍摄到2只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图1)。尽管斑尾鹃鸠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一书中的分布图覆盖了部分浙江省(约翰·马敬能等2000),但《浙江动物志·鸟类》(诸葛阳199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的罗山县境内(114°18′~114°30′E,31°28′~32°09′N),2019年5月12日上午,保护区鸟类环志站技术人员在七里冲保护站进行鸟类环志时,捕获1只小型鸟类,捕获地生境为荒废农田边的灌丛林(114°14′25″E,31°02′40″N,海拔125 m)。该鸟整体呈深蓝色,头顶及背部灰蓝色,颏部和喉部蓝黑色,胸部棕黄色并向喉部形成一小的倒三角形的凸起,两胁淡橙褐色,下体整体灰白色,嘴黑色,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24日6∶40,在黑龙江省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3号环志点(49°05′39″N,125°15′24″E,海拔298 m)捕到1只上体橄榄绿色、下体黄色、贯眼纹黑色、眉纹黄色、趾下鲜黄色的柳莺,经查阅相关文献,鉴定为黄腹柳莺Phylloscopus affinis。该鸟体  相似文献   

4.
<正>楔尾绿鸠Treron sphenurus隶属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鸟类,见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南、东南亚、苏门答腊、爪哇及龙目岛(马敬能等,2000)。国内明确记载的分布有西藏南部、云南、四川中部和西南部及湖北西部(郑光美,2011),为罕见留鸟。楔尾绿鸠的繁殖资料极为匮乏,迄今国内仅有一个繁殖巢的简略描述(杨岚等,1995)。2013年和2014年夏季,笔者在四川老君山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31日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水库环志点(49°05′31″N,125°15′12″E,海拔297 m)捕到1只眉纹、颊、耳羽、喉和上胸均呈蓝灰色的鹀类小鸟,经查阅相关文献,鉴定为灰眉岩鹀北方亚种(Emberiza godlewskii omissa)雄鸟。该鸟体重28.6 g,全长168 mm,头喙30 mm,嘴峰11 mm,翼长80 mm,尾长80 mm,跗跖20 mm(图1)。经查阅《黑龙江省鸟类志》、《黑龙江省脊椎动物检索》及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15日夜间,云南省南涧县凤凰山鸟类环志站(地理坐标24°53’57.65″N,100°19’47.98″E)的环志工作人员用粘网通过灯光诱捕到一只鹤形目Gruiformes秧鸡科Rallidae鸟类——长脚秧鸡Crexcrex,身体测量值为喙长20mm,翅长140mm,体长255mm,尾长49mm,跗蹠42mm。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23日16:30,环志人员在地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伊勒呼里山南麓的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林鸟类环志站(51°08’19.9″N,125°08’36.6″E)环志到一只鸫。该鸟头顶、颈、腰淡灰蓝色,额、头顶有少许黑色纵纹,背栗褐色,翅和尾黑褐色,眉纹白色,嘴橙黄色,尖端黑色,下体白色,喉、胸锈黄色具黑褐色纵纹,两胁鳞状斑,跗蹠褐色;体重93.2g,体长270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0月3日,在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营盘圩(113°59′9.00″N,29°0′23.91″E,海拔1 076 m)环志站附近记录到了白尾蓝地鸲(Myiomela leucurum),此地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该鸟确认为雌性,全身黄褐色,两翅羽缘红褐色,尾羽基部两侧具白斑,眼圈淡黄色,上喙黑色、下喙肉色。经作者查阅相关文献(黄族豪等2010,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两种鸟类新记录——白喉斑秧鸡和红颈瓣蹼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2日和2007年8月21日笔者在江西吉安市遂川鸟类环志站(25°28'-26°20'N,113°56'-114°13'E)进行鸟类环志和野外鸟类观测过程中,记录白喉斑秧鸡(Rallina eurizonides)和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 lobatus),经查阅文献后确认为江西省新记录(Zheng,200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4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流下段的派镇段(29°31′9″N,94°52′12″E,海拔2 897 m),6月在米林段(29°12′1″N,94°5′16″E,海拔2 947 m),2017年7月在里龙段(29°8′32″N,93°54′34″E,海拔2 960 m),使用定置刺网共捕获到15尾疑似黄斑褶(Pseudecheneis sulcatus)的鱼类标本(图1a,b)。2017年4月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29°18′10″N,95°16′52″E,海拔682 m)采集到一批黄斑褶标本(图1c,d),并与中游的黄斑褶进行了形态学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6月 15日笔者在河北省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38°2 3′5″~ 38°33′4 4″N ,117°18′15″~ 117°38′17″E)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时 ,于下午17:4 0左右在南大港农业发展公司大院西侧的榆树 (Uimuspumila)上发现一只体长约 4 0cm的鸟 ,体似鸦 ,尾似鹊。在距其约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0月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704”科研调查船在广东省外海(18°41′—19°32′N,112°31′—113°57′E),水深520米处捕获软骨鱼类标本多尾。经鉴定其中有一新种,属于角鲨目Squaliformes铠鲨科Dalatiidae达摩鲨属Isistius,描记于下。  相似文献   

13.
西藏墨脱发现棕腹隼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2019年4月15日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墨崩公路段(95°13′23″E,29°16′02″N,海拔800 m)、4月18日在波墨公路80k附近(95°29′28″E,29°39′33″N,海拔2 097 m)分别发现1只棕腹隼雕(Lophotriorchis kienerii)亚成体,并拍摄到其中1只的照片(图1)。该鸟具有白色的眉纹,深色的过眼纹向后延伸至后颈,脸颊、颈侧和喉部白色,翅形宽大,初级飞羽基部腹面有较明显的深色条带,尾黑褐色具黑色  相似文献   

14.
万瑞景  张仁斋 《动物学报》2005,51(6):1034-1043
1978年10月利用向阳红5号调查船对西太平洋14°00′-17°00′S、171°00′-174°00′E热带水域进行鱼类浮游生物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长体翻车鱼卵27粒和仔稚鱼11尾。长体翻车鱼卵集中分布于调查海域东南部的15°28.4′-16°17.3′S、172°43.8′-173°29.0′E海区,而仔稚鱼主要分布于调查海域东南部的15°28.4′-16°17.3′S、172°43.8′-173°29.0′E和西北部的14°29.0′S、171°48.4′E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密度分别为1-14粒/100m3和1-3尾/100m3。出现鱼卵和仔稚鱼分布海域的水温和盐度分别为25.72-26.22℃、35.10-35.32和25.72-27.02℃、34.80-35.50。鱼卵和仔稚鱼均出现在海洋锋面处。长体翻车鱼卵为圆球型、浮性、卵膜光滑、透明,卵子直径1.40-1.60mm(1.50±0.054mm,n=27),多油球,20-30个,其直径为0.06-0.16mm(0.10±0.064mm,n=27),卵黄均匀无龟裂。当胚胎发育到尾芽期,可数肌节20对,胚体背部和油球表面出现黑色素细胞分布,皮质体壳已初步形成。孵化前,皮质体壳的表面布满了浓密、细微的小泡,唯尾部和胸鳍外,整个胚体被体壳包住。仔鱼的肛前长为1.20mm(全长1.80mm,体长1.68mm)时,体壳已退化脱尽,肛前长为3.20mm(体长4.00mm)时,鱼体上的部分棘开始退化、变小,尾鳍完全退化、消失,尾锥体萎缩成瘤状,腹部的棘与棘之间出现许多锯齿状小刺。卵子的形状和大小、卵膜的结构、油球的数量、黑色素的分布以及体棘的形状和数量等是区别于其它形目鱼类的卵子和仔稚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显达  郭玉民 《四川动物》2006,25(3):605-605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2002年5月28日环志时,捕到一只伯劳,其大小、羽色、形态酷似红尾伯劳,但它具白色翅斑,尾羽橙棕色(锈红色)至棕褐色(图版,封4)。2006年1月,经郑光美院士鉴定,该鸟为棕尾伯劳Lanius isabellious。量度见表1。表1棕尾伯劳的环志号码和量度环志号码性别鸟体量度(mm)头喙喙长翅长体长尾长跗C06-2953♂40·0 15·0 87·0 188·0 85·0 28·0棕尾伯劳,又名荒漠伯劳。隶属雀形目伯劳科。本次捕到的是一只雄鸟,上体灰褐,尾羽棕红色,翼上有白斑,飞行时很明显。过眼纹黑色(但无眼先带);眉纹白;虹膜褐色;嘴灰色;脚深灰。鸣声丰富多变…  相似文献   

16.
斜口涡虫(原卵黄目,斜口科)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本文报道了采自广东惠州市东江支流(23°09′00. 31"N,114°22′26.59″E)的中国涡虫一新纪录目原卵黄目(Prolecithophora)斜口涡虫(Plagiostomum sp.)。该虫体长4.51 ~6.00 mm,体被不规则的褐色细网纹,头钝圆,尾圆锥形,体中部圆柱状,眼点4只。该涡虫运动...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26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乡巴玉村恰青臧布河谷的落叶阔叶林中(30°21′03.54″N,94°50′47.68″E,海拔2 473 m)发现一具亚成体鸦嘴卷尾(Dicrurus annectans)尸体,标本号XZBM001,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标本馆。附近还发现有红头噪鹛(Garrulax erythrocephalus)、黄腹扇尾鹟(Rhipidura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嫩江高峰林区2004年度鸟类环志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100种22 194只,其中春季84种10 256只,秋季82种11 938只,隶属10目30科。春季以棕眉山岩鹨(Prunella montanella)、田(Emberiza rustica)、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小(E.pusilla)、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栗(E.rutila)等7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数量大于500只),环志7534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73.5%;秋季以黄眉柳莺、燕雀、田、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黄雀(Carduelis spinus)、白腰朱顶雀(C.flammea)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环志8764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73.4%;通过环志,发现两种黑龙江省鸟类新记录———姬鹬(Lymnocryptes minimus)、棕眉柳莺(P.armandi-i),高峰林场环志的白腰朱顶雀、红喉姬(Ficedula parva)分别被挪威、俄罗斯回收。这是欧洲国家...  相似文献   

19.
李勇  张亮  黄泽强  李捷 《动物学杂志》2017,52(6):1082-1083
<正>江西副沙鳅(Parabotia kiangsiensi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副沙鳅属,仅分布于长江水系信江(刘瑞兰等1986),在珠江水系未见分布(郑慈英1989,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等2005)。2015年7月在广西桂林市大圩镇漓江(25°10′52″N,110°24′21″E)采集到鳅科鱼类2尾,采集的标本有吻须两对,颊  相似文献   

20.
2019年8月11日6:59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刚刚离开杭州,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水域靠近钱王祠的水域(120°09′05″E,30°14′52″N,海拔约10 m)发现1只海燕。该海燕体型较小,腰部羽毛明显为白色,不似我国东海有分布的黑叉尾海燕现场拍摄的照片显示其腰部白色延伸到尾下覆羽,跗跖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