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分析猪笼草瓶状体内消化液中蛋白质的性质,本研究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消化液中蛋白酶的活性,并且比较了3种不同沉淀方法对消化液蛋白进行的浓缩,通过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对消化液蛋白作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猪笼草消化液中蛋白酶的最适酶活温度为50℃,且稳定性最高;当pH为5时,该蛋白酶活性出现峰值,采用氯仿-正丁醇法(5:1)沉淀浓缩猪笼草消化液蛋白样品效果最佳.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表明,消化液至少包括三种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4.3kD、35.1 kD和61.4kD,且35.1 kD条带具有抗胰蛋白酶消化活性.本研究为综合开发利用猪笼草野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笼草是一类食虫植物,通过捕虫囊内消化液分解猎物,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猪笼草消化液中含天冬氨酸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水解酶类,还有萘醌、自由基及一些无机离子。猪笼草消化液具有抗真菌,治疗创伤、头痛等药用功能,并有抗肿瘤、降血压、抗疟疾等潜在药用开发价值。对猪笼草消化液的成分及活性进行归纳,为其药用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盆栽猪笼草     
猪笼草因其叶的上部特化成造型奇特的瓶状捕虫器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欧美等地,在室内盆栽猪笼草已较普遍。近年来,在我国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超级花市上,人们也能见到这种奇异植物的风姿,但往往因不了解其莳养方法而不敢轻易购买。其实猪笼草并不难养。猪笼草是热带植物,对居室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室温不能低于18℃,在生长季节要经常喷水以保持其周围高湿的环境。在冬季可将其置于窗前,但春夏季一定要避免强烈日光直射。生长季节应勤浇水。栽培基质应疏松、肥沃。猪笼草宜用吊盆或吊篮栽植,使其瓶状捕虫器自然下垂,…  相似文献   

4.
猪笼草叶的形态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钿  叶昌辉  张秀枝   《广西植物》2000,20(2):153-155+199
对猪笼草 (N epenthes mirabilis)叶进行形态、解剖学的观察和研究 ,结果表明猪笼草的叶是一种变态的单身复叶。其基部的两个侧生小叶与总叶柄合生 ,总叶柄顶端扩大反卷为瓶状体 ,瓶状体一侧也有 2片附生小叶 ,顶生小叶与总叶柄连接处有关节 ,关节上还有 2~ 5片退化的小叶  相似文献   

5.
猪笼草形态结构及食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猪笼草的实地观察及实验,对其形态结构及食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证实了昆虫掉入猪笼草瓶体后,瓶盖不会自动关闭的事实;发现了猪笼草既养蚊又食蚊的现象;还对猪笼草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6.
猪笼草属学名的来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笼草属的拉丁名Nepenthes,是林奈于1753年起的。其来源于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奥德赛》。在这部史诗中,记述了海伦在葡萄酒中掺入了一种名叫Ne-penthe的麻醉药,使饮用这种酒的男人忘却苦恼和忧愁。而当时正巧一些已知的猪宪草的瓶状捕虫器的形状,与古希腊人饮酒用的牛角杯很相似。于是林奈便富于联想地将这种荷马史诗中使人失去记忆的麻醉药的名宇给了猪笼草属。猪笼草属学名的来历@丘山  相似文献   

7.
对28种表型相似、种间界限模糊的柳属植物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柳属中有7种角质层蜡质纹饰,分别是平滑蜡质层、壳状蜡质层、痂状蜡质层、片状晶体、膜片状晶体、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其中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为柳属所特有,而片状晶体和膜片状晶体为首次在柳属植物中发现;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柳属植物叶表皮毛被的微观形态特征并不似其宏观形态(疏毛、绢毛、绒毛等)那样具有显著差异,微观形态主要表现为毛被密度、长短和卷曲方式(分为直,微弯曲和深度卷曲三种)的不同.研究表明叶表皮蜡质纹饰类型、气孔器的形态等微形态特征较为稳定,对柳属植物中表型相似的种类有很好的鉴定价值,但对组、亚属水平的界定作用不大;分布于寒冷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相对多样,这可能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进化.  相似文献   

8.
追踪猪笼草     
猪笼草是著名的食虫植物,属于猪笼草科、猪笼草属(Nepenthes)。猪笼草科只有1属约70种,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大洋洲北部和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也有少数种类分布。我国只产一种猪笼草(N.mirabilis),分布于海南、广东南部和西部等地。猪笼草喜生于潮湿的低海拔地带,在海南以往  相似文献   

9.
潜叶昆虫广泛分布于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中,其幼虫潜入叶片内部生活和取食,是一类用于研究植物-昆虫-天敌种间关系和协同进化的重要模式生物。有些潜叶昆虫是重要农林害虫。相比外食性昆虫,在叶内取食的潜叶昆虫幼虫更易受到叶片物理性状的直接影响。叶片的着生位置、朝向、大小、颜色和表皮毛等直接决定潜叶虫成虫的取食和产卵选择,从而影响幼虫的空间分布和寄主适应。叶片的某些物理性状也会直接影响幼虫的取食行为、生长发育和被寄生率。研究叶片物理性状的防御作用以及潜叶昆虫对这些防御的适应,有助于了解潜叶昆虫-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另一方面,外界环境和遗传育种都有可能改变植物叶片的物理特性,而对潜叶害虫产生抗性,从而实现潜叶害虫的可持续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10.
韩立刚  袁毅 《菌物系统》2000,19(3):422-425
瓶霉属、外瓶霉属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有着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类真菌。迄今,我国已报道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裴氏瓶霉(Ph.pedrosoi),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ifera)、皮炎外瓶霉(E.dermatitidis)和甄氏外瓶霉(E.jeanselmei=Ph.gougerotii)5种,均是分离自人体的病原真菌。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  相似文献   

11.
植物与昆虫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有的植物依靠昆虫传粉才得繁衍后代,被称为“虫媒植物”;有的昆虫也以某一植物中获取花蜜和花粉粒为生,这些互利关系早为大家所熟悉。另外,有些昆虫则以植物体茎、叶为食,在自然情况下,大部分植物并未因此消失,在一定时间以后,植物体又茂繁如初。看来植物体被昆虫啮食后具有一定的适应,正如price【8】所说,“昆虫是决定植物演化及分布的重要因子,而植物在塑造昆虫行为与演化上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可见昆虫与植物是彼以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巨苋藤(StilbanthusscadensHook.f.)是亚洲苋科植物中最大的种类并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单种属,云南文献中至今未见到该属种的可靠分布记载和图文资料,本文依据采自景东县无量山及潞西县勐夏乡的标本,确证该属种在云南的分布,并给予图文报道,而且指出W.J.Hooker在1879年发表本种时将其退化雄蕊描述并画为“画毛状”的图文错误,实际应用为“流苏状”,同时根据目前已有资料对其分布式样  相似文献   

13.
木虱为昆虫纲半翅目(Insecta,Hemiptera)的一个重要 类群,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以取食多年生的林木果树等双 子叶植物,其食性高度专化,飞翔能力弱,扩散迁移能力 差,有些种类为农、林、牧业的重要害虫,造成一定的危害 和损失.木虱类昆虫由于体小、生活环境隐蔽等原因,不易 被人们注意,所以早期的分类进展十分缓慢,我国仅记录该 类群74种.因此,有关该类群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具有重要 的科学与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部橐吾属三种植物的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昀  马瑞君  王国祥 《广西植物》2008,28(3):302-306
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分布的箭叶橐吾、黄帚橐吾和掌叶橐吾的繁育系统,箭叶橐吾和黄帚橐吾各自居群中有性生殖和克隆繁殖的权衡关系,分析三种植物的的克隆繁殖与生态适应,探讨橐吾属植物对高寒环境胁迫条件下的适应与进化。结果显示三种橐吾的花果期在6月中旬到10月初,花序为头状花序组成的总状排列。三种橐吾的杂交指数(OCI)均为4,繁育系统以远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虫媒、需要传粉者;影响有性生殖成功的因素除昆虫侵食以外,黄帚橐吾和箭叶橐吾低的结实率主要原因是传粉媒介限制。限制结实的主要因素是高寒多风的环境限制了昆虫的活动,访花昆虫数量减少,从而使花粉转移效率降低,导致了低的结实率。植物采取的适应对策:大量开花,延长雌雄配子体的功能期和传粉媒介的泛化等,可见三种橐吾有性生殖的潜力依然很大。箭叶橐吾和黄帚橐吾在自然条件下主要进行有性生殖,在保护草场时,应针对其有性生殖器官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完善有关裂叶苔科植物孢子、弹丝和油体的研究,为该科植物的分类提供详细的资料,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裂叶苔科(Lophoziaceae)11种植物的孢子、弹丝和油体的形态特征,其中有6种具备了孢子和弹丝的形态特征,9种具备了油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①裂叶苔科的6种植物的孢子为球形、近球形和椭圆形;颜色为褐色、红褐色和黄褐色;直径在10~16 μm,属于小型孢子(MI);近极面向内凹,纹饰为疣状、棍棒状、刺状、颗粒状和短棒状。②弹丝均为紧密双螺旋状,两端圆钝,表面平滑或具稀的颗粒2种。③裂叶苔科的9种植物的油体形状为球形、椭圆形、球形或卵形,直径在3~10 μm。本研究对这11种植物的孢子、弹丝和油体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图示,为裂叶苔科植物的系统分类、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华东地区的香茶菜属药用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形科香茶菜属(Isodon=Rab dosia)有大约100种 ,大多产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和非洲热带地区 ,中国有77种(据《中国高等植物》第9卷) ,多数分布在西南地区 ,华东地区已知有10种。该属植物多具木质结节状根茎 ,以往不少种植物被民间用于治疗劳伤、毒疮  相似文献   

17.
四棱草属Schnabelia及其近缘属筋骨草属Ajuga,香科科属Teucrium(唇形科Labiatae),获属Caryopteris,大青属Clerodendrum(马鞭草科Verbernaceae)5属,6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类型和毛状体类型的比较研究结果是:(1)叶上表皮细胞形状是深波纹状不规则形,浅波纹状不规则形和浅波纹状四边形;(2)气孔类型是不规则型,平列型,横列型和等位横列型。(3)毛状体类型属单毛和鳞片毛二种类型。根据上述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作者认为四棱草属在唇形科与马鞭草科系统演化的框架里,是处于中间过渡类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红树植物植食性昆虫在不同季节、不同潮位和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种类、密度差异和主要特点及其对红树植物树冠层所造成的影响,进而分析植食性昆虫对红树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在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设置5个断面,分别于雨季(7月)和旱季(2月),在每个断面的高潮位(H)、中潮位(M)和低潮位(L)针对不同植物抽样,统计叶片被食率,记录植食性昆虫的种类和密度。植食性昆虫共有23种,其中鳞翅目有13种,半翅目8种,鞘翅目1种,直翅目1种,真螨目1种。主要昆虫种类有海榄雌瘤斑螟(Ptyomaxia sp.)、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白囊袋蛾(Chalioides kondonis)、广翅蜡蝉(Ricania sp.)、潜叶蛾(Phyllocnistis sp.)和蛎盾蚧(Lepidosaphes sp.)。雨季和旱季的密度均为广翅蜡蝉较高(7.31头·枝-1);不同断面红树植物叶片被食率旱季为C5C2≥C3≥C1,雨季为C5C2≥C3≥C1C4;不同潮位的叶片被食率旱季为中潮位≥高潮位低潮位,雨季为中潮位低潮位≥高潮位;不同树种的叶片被食率旱季为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白骨壤,雨季为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无瓣海桑≥海漆。红树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多为小型个体,植食性为主,多具有卷叶习性和粘附特征;蚂蚁、寄生蜂和捕食性蜘蛛等天敌类昆虫种类较少,昆虫密度一旦增加,较大可能会变成害虫,从而对树冠层的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植食性昆虫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红树林群落的演替。  相似文献   

19.
毛状体是植物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所形成的一种不具分泌作用的附属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顶端狭尖。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线状、分技状。星状、乳突状、丁字形等多种类型,广泛地分布于植物体表。在不同植物中,毛状体的有无、存在部位。形态、大小及结构都不相同,即使在亲缘关系很近的同属植物中也不相同,这对植物的分类及药材鉴别有很大意义,而且实验操作简单快捷(撕取表皮制片法),判断指标明确。如淫羊善、箭叶建羊蓄、朝鲜淫羊蓄、柔毛淫羊著这4种同属植物,在其(干燥后)没有花存在的情况下很难逐一识别,但我们可以根据其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增脉叶蝉属分类(同翅目:叶蝉科:缘脊叶蝉亚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中国6种增脉叶蝉,其中包括3新种,即:增脉叶蝉Kutara brunnescens Distant,黑带增脉叶蝉K.nigrifasciata Kuoh,中华增脉叶蝉K.sinensis(Walker)和新种路氏增脉叶蝉K.luisp.n.和细茎增脉叶蝉K.tenuipenis sp.n.。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