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浙江丘陵山地茶树生态气候的垂直层和茶叶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浙江是全国重点产茶省,而丘陵山地的茶叶产量占全省的大半,且是优质茶的主产地。在中国茶树气候区划中,浙江属气候适宜区。但实践表明,因地域和层域的生态气候的不同,茶叶产量和自然品质及经济效益迥然相异。本文就生态气候因子的优劣和适宜程度,运用综合评分法,试划了浙江丘陵山地茶树生态气候的垂直层,分析了其与茶叶生产的关系。一、影响浙江丘陵山地茶叶生产的主要生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2.
茶氨酸的制取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氨酸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氨基酸 ,通常占茶叶干重的 2 %左右 ,约占茶树体内游离氨基酸5 0 %。茶氨酸具有鲜甜味 ,是茶叶特征物质之一 ,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现已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领域。除此以外 ,茶氨酸还具有一些重要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降压安神、拮抗咖啡碱等医疗功效。本文综述了茶氨酸的性质、制取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茶氨酸是茶中主要的和特有的氨基酸。除山茶、茶梅等茶科植物外,至今尚未在其它植物中检出。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甚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70%,直接影响茶树的新陈代谢和茶叶品质。绿茶茶氨酸含量与滋味等级呈正相关,红茶汤味也受茶氨酸  相似文献   

4.
正总而观之,北纬30°一线及以南地区,既适宜包括茶树在内的众多动植物生长。也宜于人类聚居和繁衍。该纬度线经过的中国、摩洛哥、埃及、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日本、美国,都是茶叶消费的主要国家,而中印两国更是产茶大国;考据表明,野生茶树、人工植茶和饮用茶叶,均源于此。故从大生态的角度切入,审视全球的茶产区、茶消费区及其周边的自然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茶     
栽培茶树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茶芽和嫩叶。我国是茶的发祥地,发现和利用茶树已有4、5千年的历史。目前世界茶区的分布,最南是南纬29°的南非纳塔尔,最北是北纬49°的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州。主要茶产国集中在亚洲,占世界茶产量90%以上。我国成茶的种类也丰富多姿,且品质称霸全球,“祁红婺绿”,始终是世界茶叶珍品。我国茶区分布在秦岭山脉和淮河以南,包括十五个省的500多县。我国自有对外贸易以来,茶叶即为重要出口物资之一。同时茶又是国内各阶层人民日常生活的饮料,特别是边疆兄弟民族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6.
茶叶产地与品质的元素、同位素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我国特色地标性农产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区域资源优势,其产地溯源与品质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多矿质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在国内外茶叶产地溯源和品质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今后的相关研究应该进一步明确元素及同位素在"土壤-茶鲜叶-成品茶"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辨识多因素如加工方式、人类活动及污染物等在茶叶"种植-生长-加工"过程中对其原产地信息及品质的影响,结合传统鉴别技术及大数据方法并综合比较多种统计模型,以期系统地建立和完善主要茶产地及名优茶产品的元素-同位素指纹图谱。这对茶树生长和生态环境改良及优势品种的选择,保护名优茶产品优势,树立正确的产品意识,建立良好的贸易秩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茶叶香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是茶叶风味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影响茶叶香气的因素有很多,如茶树品种、自然环境、栽培条件、加工工艺、储藏方式等,文章综述了茶树品种、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对茶叶香气的影响,旨在为茶树品种适制性和优质茶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刺蛾是湖南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1957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试验站的200余亩采叶茶园,被害面积达165亩,占82.5%,其中有15%的茶树片叶不存,成了光杆。茶刺蛾的为害不仅直接影响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9.
茶在故乡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种植茶树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共有58个国家种茶,他们最早种植的茶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去的。茶树从原产地向外传播与自然扩散有关,更是人为种植的结果。对茶树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茶树是从原产地云南呈扇  相似文献   

10.
影响绿茶季节间品质差异的生化因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同一生态环境下生长的31份茶树材料春、夏、秋3季1芽2叶时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同时制作烘青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影响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结果表明,有27份材料的茶叶品质呈现出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变化趋势。对27份材料生化成分与品质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是导致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其中氨基酸表现为正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高、夏秋季降低的规律;花青素和叶绿素表现为负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低、夏秋季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茶园害虫生态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园害虫生态控制是一种较新的控制有害生物的策略。本文讨论了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特点、原理和方法,认为茶园害虫生态控制是在深入了解茶园生态系统内有关因素的特性、动态、以及相关联系的情况下,运用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茶叶生产的条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中各种害虫调控因子的作用,使茶园害虫种群密度在生态系统内长期处在不足以引起经济损失的水平,使整个茶园生态系统高效、低耗和持续发展。同时详细分析了茶园各种生态因子在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今后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茶园杉木防护林带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荫、喜温、喜湿的特性。单一茶园种植的茶树处于阳光的直射状态,光温条件不适合茶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茶树生长不良,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并引起茶园土壤侵蚀,茶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资料报道,茶园间种梨、柿、板栗、杨梅、橡胶、湿地松等植物,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茶园,改善了光温条件,获得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茶园昆虫、蜘蛛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谭济才  邓欣  袁哲明 《生态学报》1998,18(3):289-294
应用多样性指数,排序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态环境和防治处理的茶园昆虫,蜘蛛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生态控制的茶园,由于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昆虫和蜘蛛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较大。综合防治的茶园次之一。而主要依靠化学防治的茶錾,丰富度减少,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降低,经常出现害虫暴发成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下乡调研,总结并分析福建省山区茶园成功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山地茶园存在水土流失与茶园经营单一及生产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结合红壤山地生态复合茶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山区"生产-生态-生活"耦合茶园(简称"三生")的总体思路,阐述了"三生"耦合茶园的理论内涵,其是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通过茶园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其在时序有效链接、空间合理布局和生产生态匹配中产生正向联系和优势叠加作用,实现山区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功能的影响挖掘与充分利用,形成山区茶园整体性的耗散结构与有序性耦合链接的特定农业开发系统。从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工程、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工程、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工程、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工程、绿化环节与茶旅结合工程、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工程等6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要素与技术实施要点。通过定位试验的能值分析表明,"三生"茶园能值自给率比常规茶园提高36.31%,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传统茶园的2.68倍,说明在生产效率和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三生"茶园模式均优于常规茶园。结合福建茶业绿色振兴实际,提出了发展"三生"耦合茶园的技术与管理对策,以期为茶业企业与家庭农场在绿色发展过程提供参考及其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陕南茶区的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及林篱茶园4种常见栽培模式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茶园小气候因子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和林篱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3种复合式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而茶多酚含量却显著低于纯茶园茶叶.因此,林茶复合栽培模式和大棚模式茶园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胶茶人工群落的生态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生态学原理,按植物的生态特性,在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配植云南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组成胶茶人工群落。现根据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定位试验点(西双版纳勐仑)胶茶间作群落的测定资料,分析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人工组合的间作结构,其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都优于单一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茶园生态环境对红茶芳香化学物质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和涛 《生态学杂志》1992,11(5):59-61,65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芳香化学物质是构成红茶品质的主要化学物质。茶叶中芳香化学物质的形成,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密切相关。至于茶园生态环境和气象因子对红茶  相似文献   

18.
茶园4种半翅目主要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科学施药,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进行假眼小绿叶蝉、通草粉虱、黑刺粉虱和茶蚜的综合防治,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生态位分析方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方法对潜山县茶园4种半翅目主要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评判出害虫的主要天敌,与假眼小绿叶蝉数量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三突花蟹蛛、斑管巢蛛、鞍型花蟹蛛、茶色新圆蛛和八点球腹蛛;时间上是三突花蟹蛛、斑管巢蛛、鞍型花蟹蛛、八点球腹蛛和茶色新圆蛛;空间上是三突花蟹蛛、斑管巢蛛、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和茶色新圆蛛;把与假眼小绿叶蝉在数、时、空方面参数大小的序号积加,和最小的即是第一位天敌,其综合排序得出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依次是三突花蟹蛛、斑管巢蛛、八点球腹蛛、茶色新圆蛛和鞍型花蟹蛛。与通草粉虱数量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锥腹肖蛸、日本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和八点球腹蛛;时间上是龟纹瓢虫、锥腹肖蛸、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和日本球腹蛛;空间上是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三突花蟹蛛;把与通草粉虱在数、时、空方面参数大小的序号积加,综合排序得出通草粉虱的是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和异色瓢虫。与黑刺粉虱数量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八点球腹蛛、异色瓢虫和鞍型花蟹蛛;时间上是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异色瓢虫和斑管巢蛛;空间上是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锥腹肖蛸和龟纹瓢虫;把与黑刺粉虱在数、时、空方面参数大小的序号积加,综合排序得出黑刺粉虱的是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异色瓢虫和斑管巢蛛。与茶蚜数量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异色瓢虫、日本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鞍型花蟹蛛和八点球腹蛛;时间上是日本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鞍型花蟹蛛和茶色新圆蛛;空间上是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茶色新圆蛛和鞍型花蟹蛛;把与茶蚜在数、时、空方面参数大小的序号积加,综合排序得出茶蚜的是异色瓢虫、日本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鞍型花蟹蛛和茶色新圆蛛。4种害虫种群聚集均数λ均大于2,其聚集是害虫本身原因造成的,天敌的种群聚集均数λ均小于2,其聚集是环境因子所致。  相似文献   

19.
Understanding the chronological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a orchard ecosystems after wasteland has been reclaimed is important from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microbial biomass, net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enzyme (invertase, urease, protein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assess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of 16S rDN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roducts, and related ecological factors in three tea orchard systems (8-, 50-, and 90-year-old tea orchards), adjacent wasteland and 90-year-old fores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Cmic) and activity, i.e., soil basal respiration (Rmic), microbial biomass C as a percent of soil organic C (Cmic/Corg), N mineralization, invertase, urease, protein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wasteland was reclaimed; however, with the succeeding development of tea orchard ecosystems,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50- to 90-year-old tea orchard became apparent. Soil net nitrificatio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the 8- to 50-year-old tea orchard and then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50- to 90-year-old tea orchard,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ea orchards compared to the wasteland and forest. Urea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soil net nitrification, indicating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high-nitrification rates in tea orchard soils. The Shannon’s diversity index (H) and richness (S) based on DGGE profiles of 16S rRNA genes were obviously lower in all three tea orchards than those in the wasteland; nevertheless,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l three tea orchards than those in the forest. As for the three tea orchard soils, comparatively higher community diversity was found in the 50-year-old tea orchard.  相似文献   

20.
税伟  陈毅萍  苏正安  范水生 《生态学报》2017,37(10):3311-3326
饮茶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与时尚,不断扩大的茶叶需求正不断刺激茶叶的增产,茶叶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但关于规模化、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为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的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以专业化茶叶种植大县安溪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由供给、调节和支持正、负服务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能值法,从不同专业化茶叶种植水平、不同农业种植结构、不同地貌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安溪县以专业化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生态系统中供给、调节和支持三大服务功能的正服务价值都大于负服务价值,系统以提供正服务为主;(2)专业化茶叶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气体、气候调节能力,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供给与调节功能具有正效应;(3)但专业化种植过程中造成的土壤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对农业生态系统支持功能的负面影响较大;(4)"茶-蔬"、"茶-果"等复合生态茶树种植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茶叶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