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为角度出发, 设置了 5、 10、 20、 30 和 40 五个盐度梯度 , 探讨不同盐度对梭子蟹幼蟹和成蟹的摄食行为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在盐度 5 时, 除摄食活动外 , 幼蟹不外出游动且深潜底沙(约 0.5 cm); 在盐度 40 时, 幼蟹浅潜沙层 , 仅盖住背甲 (约 0.1 cm); 盐度为 10、 20 和 30 时, 除觅食活动外 , 幼蟹均外出游动。日摄食次数由幼蟹的 1 -2次增加到成蟹的 2-4 次。盐度为 10-40 时, 幼蟹平均日摄食量均维持在 0.0999 g·g−1 以上(每天每只梭子蟹单位体重所摄取食物的重量, 下同 ), 其中盐度为 20 时的日摄食量为最大(0.1974 g·g−1), 幼蟹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为 10-40, 最适为 20。此外 , 各盐度对成蟹的行为压迫不大, 对应的日平均摄食量亦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渤海南岸自5月底前后孵出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经约15—18天的培育,发育成第1期幼蟹,在20°—31℃的水温条件下,再经过约3个月的室内水池培养,到8月底前后,即开始陆续成熟。梭子蟹自第Ⅰ期幼蟹到达性成熟,雄蟹蜕壳8—10次,大部分为8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5.54—176.4克;雌蟹蜕壳9—10次,大部分为9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83.0—176.9克。第8次蜕壳的雄蟹交尾以后,当年还可以蜕壳一次。因此,当年长成的同一批梭子蟹群体中,雌雄个体的大小并无多大差异。 2.三疣梭子蟹每相邻两次蜕壳的间隔时间,随着龄期数的增加而渐趋拉长。如一般第Ⅰ期幼蟹前后蜕壳间隔为3—4天;第Ⅴ期为7—10天,第Ⅸ期为22天左右。但因其自身因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其间隔时间也可能延长或缩短。 3.梭子蟹蜕壳多在夜间进行,通过对第7到第10次蜕壳活动的观察,自开始蜕壳到新个体脱离旧壳,一般需15—30分钟。 4.梭子蟹甲长、甲宽及体重的增长是不均匀、不连续的,随着蜕壳而产生的阶梯式的上升。蜕壳前后甲长和甲宽可增加30%左右,而体重则可成倍地增加。两次蜕壳之间,甲长与甲宽基本上无变化,鲜重略有增加,而干重的增加较为显著。 5.从室内池养群体抽样测定的结果分析,梭子蟹甲长与甲宽、甲长与体重和甲宽与体重之间,皆存在幂函数关系,其回归  相似文献   

3.
梭子蟹科六种海产蟹的RAPD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日本蟳(普陀、嵊泗两个自然群体)、锈斑蟳、锐齿蟳、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青蟹共6种海产蟹,用RAPD方法检测了其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16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23条多态性片段,片段大小在500~14000bp。在123条扩增片段中,6种蟹共享的片段有2条,3种蟳有13条,2种梭子蟹有16条;6种蟹之间随机扩增DNA片段的共享度在0.0606~0.8000,相对遗传距离指数在0.2000~0.9394。根据获得的相对遗传距离指数,用PHYLIP3.5软件包中的UPGMA和NJ方法进行聚类处理。UPGMA和NJ聚类图均显示三疣梭子蟹和红星梭子蟹先聚在一起,再和青蟹聚在一起。6种蟹的亲缘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盐度和温度对红星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永岩  许振煜  吴邦臣 《生态学报》2010,30(13):3396-3405
盐度和温度,是影响蟹类分布、孵化、幼体发育、生长、性成熟、存活及摄饵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设置0、5、10、15、20、25、30、35、40、45、50共11个盐度梯度(盐度差±0.5,每个盐度梯度8只蟹),0、5、10、15、20、25、30、35、40℃共9个温度梯度(温度差±0.5℃,每个温度梯度8只蟹),进行盐度和温度对红星梭子蟹(体重(125±11)g左右)摄饵和存活影响的研究,拟为进一步研究盐度和温度对红星梭子蟹分布、生长、幼体发育、低温保活等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盐度从30骤变时,15-40盐度蟹能存活5d以上,存活率达100%;15-45盐度蟹能摄饵,日平均摄饵量达1.32g以上。20-40盐度蟹摄饵明显,日平均摄饵量达3.22g以上。盐度从25以5/d渐变时,盐度10-45蟹均能存活5d以上,存活率达100%;盐度10-45蟹均有摄饵,但盐度15-40蟹摄饵较理想。温度从25℃骤变时,15-30℃蟹能100%存活5d以上。10℃以下及35℃以上,蟹在3d内全部死亡。15℃以上,蟹只要能存活,都有摄饵。25-30℃为蟹最适温度范围,蟹日平均摄饵量达3.55g以上。不超过30℃时,温度越高蟹摄饵量越大。从25℃以5℃/d渐变时,15-30℃蟹存活100%,10℃和35℃蟹存活75%;5℃以下及40℃以上蟹存活时间不超过30min。15-35℃蟹能摄饵。不超过30℃,温度渐变时也是温度越高,蟹日平均摄饵量越大。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经济蟹类,壳薄肉多、营养丰富、味美适口,其卵可加工为蟹子豆腐。甲壳除作饲料和肥料外,还可制成合成纤维。三疣梭子蟹属于节枝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短尾派Brachyura、梭子蟹科Portunidae。一、外部形态蟹体前后短,两侧宽,呈梭形。体表为一层很厚的外骨骼所包被。外骨骼系由几丁质和石灰盐类所组成。雄蟹体长75—88毫米,体宽  相似文献   

6.
薛俊增  吴惠仙 《生态学报》2002,22(12):2091-2095
研究蟹板茗荷在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定向、附着和种群特征 ,结果显示蟹板茗荷主要附着在三疣梭子蟹鳃的腹面 ,占 67.86% ,以在第五对鳃上的附着量最大。位于鳃腹面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 ,鳃背面的蟹板茗荷则主要以± 90°方式定向 ,鳃室壁上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蟹板茗荷在不同的附着部位形态上有差异 ,口肢上的个体柄短、壳板厚而硬 ,鳃室里的柄长、壳板薄而软。附着于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蟹板茗荷 ,其种群年龄结构和数量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
管须蟹科(Albuneidae)在我国的代表,到现在为止仅记载两种即:解放眉足蟹Ble-pharipoda liberata Shen与日本冠鞭蟹Lophomastix japonica(Durufle)。最近我们在整理1975年9月8日采自福建平潭县管须蟹标本时,发现一种长鞭管须蟹Albunea dayritiSerene et Umali 1965。系我国首次纪录,现将主要鉴别特征简述如下: 头胸甲近方形,左右拱曲,后部逐渐趋窄,前缘中部具一深的眼窦,后缘中部也具一深  相似文献   

8.
空气成年人每次吸气约半升,按每分钟呼吸18次计算,一昼夜通过肺的空气约一万三千升之多,重约14公斤。成人每天需氧0. 75公斤,排出二氧化碳约0. 9公斤,人脑重量只占体重2%,但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20%-25%。水成年人体重64%是水,日平均大约需水6斤左右。每天排出水分约占体重的5%左右,其排出途径通过:尿3斤左右;汗1斤;呼出1斤;粪0. 3斤。人体若失水占体重之6-7%,即会发烧,如失水12%以上,就能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9.
养殖梭子蟹血卵涡鞭虫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7—9月,浙江舟山人工养殖梭子蟹相继发生一种被当地渔民称为"牛奶病"的流行性疾病,并引起大量死亡。病蟹蟹体消瘦,肌肉白浊,蟹盖内可见大量乳白色液体。对带有典型病症的濒死病蟹进行细菌分离,未分离到细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蟹血淋巴急剧下降,代之以大量的寄生原虫,该寄生虫在病蟹的肝胰腺、鳃、心脏、肌肉等部位大量侵袭,并引起这些组织发生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电镜观察乳白色体液及病变组织,可见大量寄生原虫,该寄生虫大小约5—7μm,多数呈卵圆形,单核或多核,具有2根鞭毛。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寄生虫为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初步认定其是引起养殖梭子蟹"牛奶病"的一种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0.
台湾南海溪蟹携带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南海溪蟹Nanhaipotamon fornosanum (pari(?)i, 1919)最早发现于我国台湾省嘉义、南投等地,戴爱云、陈国孝(1979)曾报告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与永春县发现此种蟹。但国内外尚无发现其能充当斯氏狸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报导。自1980年以来,我们在调查肺吸虫病时,在福建中部闽清县的台湾南海溪蟹体内检出斯氏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的囊蚴。捕获的蟹个体较小,测量最大者3只(2只雄蟹,1只雌蟹),头胸甲平均长20.2毫米,宽24.7毫米,其中一雌蟹于1981年3月份捕获时已抱仔,约40—50个。其主要特点为:头胸甲明显隆起、光滑,雄性第一腹肢末节呈类三角形扩张,腹外末角趋尖,背内末角较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