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瑞吉在带状疱疹疼痛治疗阿片类药物转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7例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疼痛患者,年龄>45岁、VAS评分≥4分、所有病人常规抗病毒治疗、增加免疫力等常规治疗,予硬膜外腔置管间断注入消炎镇痛药物并持续泵吗啡,根据疼痛调整至止痛剂量,转换为多瑞吉贴剂后出院。疼痛控制后逐渐减药,每半个月减量半贴多瑞吉,对病人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有1例病人应药物副反应出组,其余病人硬膜外泵吗啡后均在一周左右控制疼痛,等效转换为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无疼痛反复,成瘾戒断等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疼痛采用硬膜外间断注药持续泵吗啡迅速达到无痛后,转换为等效剂量的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韦龙华 《蛇志》2002,14(2):9-11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用于多发性痔、瘘手术麻醉效果及硬膜外注入布比卡因混合液术后镇痛研究。方法 于L3-4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管,阻滞应用1.6%-2%利用多卡因8-11ml,术中必须时辅助用氟芬合剂,术后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汪入布比卡因混合液一个单位进行术后镇痛。结果 全组麻醉效果良好,术后镇痛优良率达100%。而且全组术后在无刺激的情况下始终无明显疼痛。结论 硬膜外阻滞用于痔、痔手术效果,而且较安全。硬膜外注入布比卡因混合液达到长时间术后镇痛作用,认为地塞米松能显著延长布比卡因止痛时间,维生素B12也具有局麻药协同作用及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徐辉  李梅娜  史潇  贺秋兰  孙来保  曹铭辉 《生物磁学》2013,(36):7039-7042,707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下术中静脉持续输注0.5μg·kg-1.h-1的右关托咪啶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选择ASAI或II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病人50例,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随机分为Ⅰ组(右关托咪啶组)和Ⅱ组(盐水对照组),每组25例,术后镇痛采用硬膜外镇痛。观察患者术后第一疼痛出现时间,术后24h和术后24--48h吗啡用量、PCEA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第一疼痛时间Ⅰ组较Ⅱ组延长(P〈0.05);术后24小时吗啡用量、PCEA泵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Ⅰ组较Ⅱ组显著减少(P〈0.05),24---48小时两组病人无差异(P〉0.05);病人术后0.5小时、6小时静息和运动VAS评分Ⅰ组较Ⅱ组显著减低(P〈0.05),其余时点无差异(P〉0.05);麻醉后15min时Ⅰ组较Ⅱ组心率下降(P〈0.05),其余各时点比较无差异(P〉0.05),各时点平均动脉压两组无差异(P〉0.05);阿托品和麻黄碱Ⅰ组使用量较Ⅱ组增多(P〈0.05);恶心的发生率Ⅰ组较Ⅱ组降低(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术中静脉持续输注0.5μg·kg-1.h-1的右美托咪啶可在术后24小时内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减少硬膜外镇痛吗啡的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新克痛宁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兴业  王凤学 《蛇志》1999,11(1):19-20
目的了解眼镜蛇毒制剂新克痛宁对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对72例胫腓骨折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8例)向硬膜外腔注药:A组新克痛宁0.25IU/kg;B组新克痛宁0.125IU/kg加0.5%利多卡因液10ml;C组吗啡2mg;D组吗啡1mg加0.5%利多卡因液10ml。结果镇痛持续时间A、B组明显延长,A与B组分别为(412±28)min,与C、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注药后30~120min,患肢足背皮肤温度,A、B组亦高于C、D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新克痛宁术后镇痛效果比吗啡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式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吗啡时两种药物不同剂量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寻找其最佳剂量配伍。方法:选择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Ⅰ-Ⅱ级、年龄20-60岁拟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病人,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Ⅰ组:舒芬太尼10μg+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1%罗哌卡因20 mg;Ⅱ组:舒芬太尼15μg+吗啡1.5 mg+氟哌利多1 mg+1%罗哌卡因20 mg;Ⅲ组:舒芬太尼20μg+吗啡1 mg+氟哌利多1 mg+1%罗哌卡因20mg。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术后24小时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镇痛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标准。结果:2组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1组(P〈0.05),在术后6 h,8 h,12 h,18 h,24 h与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在2 h,4 h,6 h的VAS评分低于1组(P〈0.05);2组恶心评分与3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其他不良反应三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各组患者在术后24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15μg复合吗啡1.5 mg用于腹式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其他常用剂量配伍,镇痛效果平稳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妇科术后镇痛中,单次静注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硬膜外使用小剂量吗啡的协同作用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50例,ASA Ⅰ~Ⅱ级,年龄23~59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均在术中缝腹膜后给予镇痛药物.A组:硬膜外注入吗啡2.5mg;B组: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C组: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同时静脉注射凯纷50mg.记录术后4 h、8 h、16 h、20 h、24 h、28 h、32 h和36 h VAS评分、Prince Henry评分(PHS)、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病人的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1.88±5.50)h、(15.03±5.02)h和(28.98±5.82)h,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B组在8~28 h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明显低于B组,在20~36 h时也明显低于A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镇痛评分的比较结果相一致.B、C两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惠者均少于A组(P<0.05).但C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汗畏寒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未见.结论:单次静注凯纷复合硬膜外注入吗啡用于妇科术后镇痛,能增加镇痛强度和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并可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与等效价的芬太尼-布比卡因比较,在镇痛效果、临床副作用方面有无优越性.方法 选择择期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布比卡因组)16例;B组(舒芬太尼-布比卡因组)15例.A组给予负荷量芬太尼20μg和0.125%布比卡因4ml;B组给予负荷量舒芬太尼2 μg和0.125%布比卡因4 ml.两组均采用珠海福尼亚电子微量泵CPE-101-200型行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4、8、16、24 h的疼痛、镇静、呕吐的评分,记录心率、血氧饱和度、镇痛液消耗量.疼痛情况用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静程度按四点评估表法分类.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各时点VAS评分普遍低于A组,但仅术后8 h和24 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镇静评分均无达到3分者,手术后4、8、24 h B组镇静评分达2分者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术后呕吐发生率都低,组问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布比卡因组的硬膜外镇痛效果略优于芬太尼-布比卡因组.镇静作用明显高于芬太尼-布比卡因组,而且不会增加呕吐、呼吸抑饲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农光  黄伟芝  周育华 《蛇志》2006,18(1):47-48
术后急性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对术后病人急性疼痛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术后疼痛和损伤反应,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本文旨在观察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果并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罗哌卡因混合液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Ⅰ组(芬太尼组:芬太尼0.5mg 罗哌卡因200mg 氟哌利多2.5mg 生理盐水,总量为100ml)和Ⅱ组(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0.05mg 罗哌卡因200mg 氟哌利多2.5mg 生理盐水,总量为100ml),以2ml/h硬膜外自控镇痛。以VA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Ramesay评分比较两组镇静程度,比较两组PCEA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镇痛药液用量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术后6、12、24、48hVAS评分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CA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Ⅱ组较Ⅰ组明显减少,两组其它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舒芬太尼0.05mg 罗哌卡因200mg 氟哌利多2.5mg 生理盐水(总量为100ml)应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是安全有效的组合,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上腹部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麻醉风险评级(ASA)I-II级,年龄(56±12.3)岁,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为0.125%罗哌卡因(R)组,0.125%罗哌卡因+0.25ug/ml舒芬太尼(R+0.25S)组,0.125%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R+0.5S)组,0.125%罗哌卡因+0.75ug/ml舒芬太尼(R+0.75S)组。于T9-1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镇痛泵行术后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术后3、6、12、24小时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恶心、呕吐、皮肤骚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R+0.5S)组和(R+0.75S)组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24小时内辅助镇痛用药量均显著低于(R)组和(R+0.25S)组,(P<0.05);(R)组、(R+0.25S)组、(R+0.5S)组、(R+0.75S)组四组的瘙痒发生率分别为0%、27.2%、54.5%、63.6%,各组间瘙痒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60例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四组间的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5u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可取得较佳的镇痛效果及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系统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通过使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中关于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分析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对数据不能合并者,则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本研究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文献质量均存在偏倚的可能性。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具有相似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盐酸罗哌卡因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甲磺酸罗哌卡因(p0.05),盐酸罗哌卡因感觉起效时间短于甲磺酸罗哌卡因(p0.05)。因此可说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上的临床效果优于甲磺酸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在胸部肺癌手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肺癌手术病人120例,分为3组,对照组(C组)和不同帕瑞昔布钠处理组(P1组和P2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镇痛,P1此基础上术前静脉用帕瑞昔布,P2组在P1基础上术后加用帕瑞昔布。观察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瑞芬太尼及术后吗啡用量、不同时间段VAS和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结果:C组、P1和P2组术中出血量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组出血量最少(p0.05)。C组、P1和P2组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吗啡使用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P1组和P2组术后6个月时间内疼痛发生率和6个月时间内疼痛发生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PT、APTT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可降低病人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生,增加凝血功能,减少吗啡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3.
Xu Y  Li TZ  Zhang BX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7,23(1):96-96,101,105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术后自控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3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0.15%罗哌卡因(A组)、0.20%罗哌卡因(B组)和0.25%罗哌卡因(C组),均复合5ng/L芬太尼,以持续剂量4ml/11,PCA剂量4ml,锁定时间30min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各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12、24h和48hVAS评分,A组显著高于B、C组;C组Bromage评分显著高于A、B组;镇静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三组均适合妇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其中0.2%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好,无明显运动阻滞,病人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芬太尼、布托啡诺与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ASAI或Ⅱ级,拟择期行开胸手术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组(RF),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与布托啡诺组(RFB),罗哌卡因联合布托啡诺组(RB),术毕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记录并比较术后4、8、12、24、和48h的镇痛、镇静效果、舒适度、病人自控镇痛(PCA)给药次数及有效次数,监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PCEA方案均能达到良好镇痛和镇静目的,在术后4h、24h和48h,RFB组的VAs值均明显低于RF组(P〈0.05),24h(P〈0.01);术后8hVAS值明显小于RB组(P〈0.01)。术后RFB4hRamsay嗜睡少于RB组(P〈0.05),其它时间段评分优于其他两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不良反应比较:恶心呕吐RFB低于RF(P〈0.05);头痛头晕RFB组低于RB(P〈0.05);嗜睡RFB组明显少于RB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配伍布托啡诺及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在晚期伴食管完全梗阻的喉癌病人中通过经腹胃切开途径成功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的应用体会。方法:18例喉癌术后复发伴食管完全梗阻的病人,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16例在局麻下、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手术平均时间32.1±5.8分钟,无手术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是安全、简便及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术后耐受好、易于护理,适合喉癌伴食管完全梗阻病人建立长期营养支持途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产妇术前、术后6 h、12 h、24 h和48 h血清5-羟色胺水平及泌乳素水平,并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患者术后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术后第6 h、12 h、24 h以及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泌乳素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6 h、12 h、24 h以及48 h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泌乳素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对照组恶心(Nausea)、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及安全性均较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自控镇痛更好,产妇术后血清泌乳素及5-羟色胺浓度显著提高,对于产后抑郁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尽早哺乳。  相似文献   

17.
术后疼痛护理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婉芳 《蛇志》2005,17(2):133-135
2004年作者对本科382例术后第1天病人的疼痛控制情况作了调查,发现50%以上的病人有需肌注杜冷丁、吗啡、曲马多、口服止痛药等重度疼痛的现象,导致病人活动、咳嗽、深呼吸障碍,而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没有及时地使用止痛药造成。本文分析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找出影响术后疼痛护理质量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程秋菊  张永福  王琼  姚侠  陈金海 《生物磁学》2011,(24):4902-4904
目的: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腰硬联合麻醉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ASA I-II腰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吗啡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硬膜外腔注射;B组向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硬膜外腔注射。术毕两组均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72 h的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每例患者试穿次数。结果:B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背痛发生率为11.0%,4.0%,明显低于A组(P〈0.05);穿刺1次和2次及以上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1%和19.5%,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72h内神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有效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腰背痛,但对神经并发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腰硬联合麻醉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ASA I-II腰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吗啡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硬膜外腔注射;B组向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硬膜外腔注射。术毕两组均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72 h的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每例患者试穿次数。结果:B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背痛发生率为11.0%,4.0%,明显低于A组(P<0.05);穿刺1次和2次及以上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1%和19.5%,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72h内神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有效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腰背痛,但对神经并发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患者的不同生理变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LC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Ⅱ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各时段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疼痛与镇静情况.结果:Ⅰ组在手术开始后半小时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Ⅱ组大(P<0.01),Ⅱ组在术毕后半小时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Ⅰ组大(P<0.01).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Ⅰ组高(P<0.01),疼痛与镇静效果较Ⅰ组差(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的胆囊摘除术,因其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改变轻,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术后止痛、镇静较完善.在护理上优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