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患者对术后腹部切口疼痛的护理满意度及与之相关因素,以此提出有效的疼痛护理对策.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外科腹部肿瘤手术住院病人161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简明疼痛量表和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结果:手术病人对腹部切口疼痛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为3.62± 0.31,表明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技术能力维度,教育关系维度在疼痛护理满意度中得分最低.结论: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关心手术病人,为手术病人提供关于术后疼痛知识的教育,以便减轻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强度,提高手术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万玉清 《蛇志》2017,(3):339-340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肢体疼痛和肿胀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和肿胀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26(4):243-243
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人今后将不必再为术后伤口疼痛发愁。美国加州的I-Flow公司研制出一种简便易用,专为做过手术的病人解除疼痛的设备-ON-Q疼痛缓解系统,只要术后将这种小装置放在手术切口处,就可通过其球形气泵将局部麻醉剂缓缓输入伤口,有效止疼。该系统现已用于实施了子宫切除和剖腹产手术的妇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康复训练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2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中精细化联合镇痛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1 d、3 d和5 d的疼痛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康复训练开始时间和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术后1 d、3 d和5 d时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康复训练开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出院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精细化护理联合镇痛有助于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更有利于其术后恢复,同时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注利多卡因在无痛宫腔镜术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L、C两组。L组麻醉诱导前缓慢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mg/kg;C组以生理盐水替代。两组均静注丙泊酚1—1.5mg/kg进行麻醉诱导至睫毛反射消失,术中酌情追加丙泊酚。麻醉开始后,询问患者是否有静脉注射痛,观察记录术中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心率平稳。L组较C组丙泊酚注射痛及术中术后疼痛程度减轻(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不良反应小,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注利多卡因在无痛宫腔镜术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L、C两组。L组麻醉诱导前缓慢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 mg/kg;C组以生理盐水替代。两组均静注丙泊酚1-1.5mg/kg进行麻醉诱导至睫毛反射消失,术中酌情追加丙泊酚。麻醉开始后,询问患者是否有静脉注射痛,观察记录术中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心率平稳。L组较C组丙泊酚注射痛及术中术后疼痛程度减轻(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不良反应小,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通过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制定计划、分析数据,探讨品管圈管理提升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质量。(1)有形成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肿瘤病人疼痛评估的准确性从70.48%提高到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形成果:全体圈员对活动前、后的QCC使用方法的掌握、护理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业务知识的学习、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6项进行自我评价的打分,得出结果呈正向增长。  相似文献   

8.
陈筱静  罗林丽  黄蔚 《蛇志》2014,(1):85-86
<正>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与开腹手术相比,其切口小,疼痛轻,但术后镇痛不应忽视。如术后疼痛治疗不及时而引起慢性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阻止中枢敏化的发生和控制术后痛可减少慢性痛的发生率。术后早期疼痛得到控制的患者能积极参加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其术后短期和长期的康复。因此,控制术后急性痛能促进患者的长期康复,而良好的术后镇痛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对疼痛  相似文献   

9.
劳美荣  廖红珍  叶颜凤 《蛇志》2017,(2):222-22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康复的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2、24、36、48、72h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能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加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闭合性骨折病人局部冰敷对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闭合性骨折的病人1200例,采用自制冰袋冰敷骨折局部,并观察冰敷后疼痛缓解及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700例患者在损伤后第2天疼痛缓解、肿胀消退;500患者在损伤后第3天疼痛缓解、肿胀消退。结论冰袋冰敷后能明显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效果肯定,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现状,为加强疼痛知识和态度培训,最终提高疼痛控制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对58名广州市某三级医院的骨科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术后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有效回收率100%。护士的术后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满分32分)平均分数14.67±2.60分。将问卷条目按测试目的不同分为4个部分,护士的疼痛评估(满分2分)得分1.43±0.62,一般知识(满分10分)5.76±1.82,药物镇痛(满分16分)7.09±1.92,综合应用(满分4分)0.40±0.65。结论:调查显示护士缺乏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和存有错误的观念,需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全员的培训、教育与考核,建立疼痛护理专业架构及成立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制定疼痛控制规章制度和实践指南,提高疼痛控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燕辉  张红军 《蛇志》2002,14(3):63-6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但穿刺易引起疼痛 ,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尤其是长期输液的患者 )。如何减轻疼痛 ,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对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 ,现结合我们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总结几点减轻静脉穿刺引起疼痛的措施 ,与同仁共同探讨。1 进针的速度与力度  进针速度慢是穿刺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 ,穿刺时进针的速度一定要快 ,要绷紧患者皮肤使其固定 ,快速进针。针对不同肤质的患者 ,进针的力度要有所不同 ,对男性肤质粗糙者 ,进针力度要大 ;对小儿、老年人进针的力度要小。2 进针后握针柄的手是否换手  握…  相似文献   

13.
赵惠敏  裴秀艳  李英芝 《蛇志》2014,(3):352-353
目的:总结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脾功能亢进行PSE术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8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脾区疼痛、发热及恶心呕吐等,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PSE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在眶壁骨折围手术期对患者焦虑情绪和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眼科医院共收治眶壁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术前健康护理和心理指导,观察组给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程度和术后疼痛的程度;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后,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能改善眶壁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态和减轻术后的疼痛程度,使手术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促进术后恢复,是一种受患者欢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术后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对8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的护理,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及硅油注入的特殊要求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眼部情况,控制血糖、保持特殊体位、预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手术效果的临床效应,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术后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对8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的护理,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及硅油注入的特殊要求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眼部情况,控制血糖、保持特殊体位、预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手术效果的临床效应,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就诊于我院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BMI、术前是否使用催眠药物、术前诊断、手术侧别、手术方式、是否为微创、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及是否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比分析是否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差异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23例患者纳入研究,33例(26.8%)患者的患者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6例(4.9%)患者在术后一年仍有持续性神经性病理疼痛,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平均时间为术后第7天,平均持续时间为75天,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吸烟比例(81.8%)、术前使用催眠药比例(57.6%)、开胸手术比例(81.8%)、术中失血量(185 mL)、手术时间(196分钟)、术后引流时间(2.5天)均高于没有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使用催眠药(OR=2.322,P<0.001)、手术时间延长(OR=3.703,P<0.001)和术后引流时间延长(OR=2.675,P=0.002)均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方式是保护性因素(OR=0.453,P=0.002)。结论:术前使用催眠药物、延长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增加了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风险,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可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韦玉芬 《蛇志》2014,(4):445-44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90例骨科疾病疼痛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疼痛干预,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结果患者疼痛缓解,身体状态和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及时有效的疼痛干预和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骨科术后疼痛的原因,并采取合适对策,以期降低骨科患者疼痛,提高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5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引起疼痛的原因,并按照住院号单双号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镇痛,观察组采用镇痛泵镇痛,根据麻醉情况选择静脉镇痛或硬膜外镇痛,给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镇痛,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骨科术后疼痛原因以手术创伤为主,占92.93%,其次是手术体位限制,占53.07%,尿潴留占37.07%。两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3 h、10 h、1 d、3 d、7 d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3 d、7 d 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 h、10 h、1 d、3 d 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骨科术后疼痛原因主要与手术创伤、手术体位限制有关,使用镇痛泵辅以及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骨科术后患者的对疼痛的感知,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2例,其中高龄组(≧70岁)24例;非高龄组(70岁)78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的输血量、胸液总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止痛药使用的次数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早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液的总量、胸管放置的时间、止痛药的使用次数、术后的并发症、平均的淋巴结数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98.1%,2年生存率为80.3%,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95.3%,2年生存率为73.1%,非高龄组与高龄组早期生存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与非高龄病人进行比较,高龄病人能获得同样的治疗疗效和早期预后,所以,可在临床上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