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室内培养和微区试验研究表明,施入白浆土中无机磷在短时间内主要向Fe-P和Al-P转变,较长时间后,Al-P向Fe-P转化,Ca-P变化较弱,土壤中无机磷形态转化与白浆土本身的土壤属性具有密切着关系,施用有机肥改变了土壤中无机磷形态的转化过程,其与土壤中的铁、铝氧化物反应形成的“Al-有机质-P”和“Fe-有机质-P”是作物较易利用的有效P源。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培养和微区试验研究表明,施入白浆土中无机磷在短时间内(24h、8d)主要向Fe-P和Al-P转变,较长时间后(80d),Al-P向Fe-P转化,Ca-P变化较弱,土壤中无机磷形态转化与白浆土本身的土壤属性具有密切关系。施用有机肥改变了土壤中无机磷形态的转化过程,其与土壤中的铁、铝氧化物反应形成的“Al-有机质-P”和“Fe-有机质-P”是作物较易利用的有效P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牧草粉腐解物对白浆土Fe、Mn、Al氧化物形态转化及剖面迁移的影响及其对土壤P素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机物料淋溶使土壤DTPA提取态或有机络合Fe、Mn、Al氧化物含量显著上升;有效磷含量也极显著上升,主要在于铝磷和铁磷含量的增加;白浆层土壤中有效态磷及无机磷各形态均随着腐熟牧草粉用量的加大而极显著地升高,表层土壤中有效态磷、铝磷、铁磷的变化也与加入的腐熟牧草粉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态磷、铝磷、铁磷与DTPA提取态和有机络合态Fe、Mn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在表层土壤磷素各形态与DTPA及焦磷酸钠提取的Al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白浆层却是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32P同位素示踪法对白浆土中P肥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岗地白浆土上,表层土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供P不足现象,白浆层土壤有效P含量严重缺乏.表层土壤中当季P肥利用率的变幅范围为6.09~12.35%,白浆层土壤P肥利用率为13%左右.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白浆土OlsenP的含量,加速土壤本身P的活化,各种有机物中,以猪粪对土壤潜在P的活化效果最好.将OlsenP与X值、A值比较,认为OlsenP是评价白浆上P肥力简便易行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根际试验研究表明,水分、有机质、土壤酸度是影响白浆土磷素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子.调节土壤水分含量,能增强土壤中铁、铝磷酸盐的溶解,加速磷酸根离子从根际土壤向非根际土壤扩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对P 素的吸附自由能( K 值) ,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适量施用石灰,调节白浆土酸度,由于化学溶解作用的影响,促进了土壤中铁、铝磷酸盐的溶解,增强了土壤中磷素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鸡冠花植株内无机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鸡冠花3个栽培品种的23种无机元素,即Al、Ba、Be、Ca、Cd、Co、Cr、Cu、Fe、K、Li、Mg、Mn、Mo、Na、Ni、P、Pb、Si、Sr、Ti、V、Zn。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不同器官,其无机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看,该种植物无机元素含量丰富,不同器官中以种子尤为突出,3个品种中以园绒鸡冠突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不同磷肥、有机肥用量下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Olesn-P及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增减决定于土壤磷素的积累与消耗量,长期不施磷肥,土壤Olesn-P含量逐渐下降并趋向临界水平,磷肥用量与作物吸磷量基本持平时,可以维持土壤Olsen-P动态平衡。以用量高于作物的吸磷量时,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8.
将大鼠酰胺化酶的信号肽及前导肽编码序列引入昆虫核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构建PABChGRF(Gly)、PABCIGFI融合基因的昆虫细胞分泌表达质粒pBacPAG2、pBacPAI,并与经修饰的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PAK6线性化DNA共转染秋粘虫细胞Sf21,通过同源重组、筛选和鉴定,得到它们的重组病毒BacPAG、BacPAI。将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PABChGRF(Gly)和PABCIGFI均得到有效外泌表达,表达产物通过IgGSepharose柱可获得快速纯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5种作物品种根际微生态环境中Fe、Mn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交换态Fe(EX-Fe)、碳酸盐结合态Fe(CARB-Fe)、无定形氧化铁(AO-Fe)和交换态Mn(E-Mn)、碳酸盐结合态Mn(CARB-Mn)在根际土壤中都呈现明显的累积.各品种根际中的累积量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黄潮土上植株含Fe量、吸Fe量与根际土壤AO-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有效态Fe累积不仅是根际pH作用的结果,与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Fe活化有关.根际有效态Mn累积则受到根际土壤E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柠檬酸、葡萄糖和有机质(栎树类凋落物和三叶草茎叶)对几种栽培和野生植物磷素吸收以及高度风化老成土中磷素形态的影响。在未加入无机磷的情况下,连续加入柠檬酸溶液增加了温室盆栽大豆(Glycinemax(L.)Merr.)和高粱(Sorphumbicolor)对磷素的吸收。这表明,柠檬酸可以溶解土壤中被铁、铝氧化物固定的磷。当无机磷和柠檬酸溶液同时加入后。由于有机配位体能够阻止土壤对磷素的吸附和固定,植物对磷的吸收总量明显高于仅仅加入无机磷的对照。不论是否加入无机磷,葡萄糖均没有增加植物对磷素的吸收,但却改变了土壤中磷素的形态。该试验的结果还表明,Hedldy等人提出的土壤磷素分级方法不适于有机质含量很低的酸性土壤。在另一种性质极为相似的酸性土壤中施入粉碎的栎树(Quercusspp.)凋落物和三叶草(TrifoliumPratense)后,野生商陆(Phytolaccaamericana)吸收磷素的能力增强。通过进一步对土壤中的磷素进行化学分级,结果表明,这些有机物质可以改变土壤中磷素存在的形态。本文还就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根盒试验研究了施用紫花苜蓿腐解物对白浆土小麦根际P 素形态转化、有效性及小麦植株P 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使土壤有效磷显著上升,铝磷、铁磷含量也显著升高,且培养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小麦植株含P 量明显上升,且与非根际土壤铝磷、铁磷的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根际试验研究表明,水分、有机质、土壤酸度是影响白浆土磷素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子。调节土壤水分含量,能增强土壤中铁、铝磷酸盐的溶解,加速磷酸根离子从根际土壤向非根际土壤扩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对P素的吸附自由能(K值),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适量施用石灰,调节白浆土酸度,由于化学溶解作用的影响,促进了土壤中铁、铝磷酸盐的溶解,增强了土壤中磷素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际试验研究表明,水分、有机质、土壤酸度是影响白浆土磷素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子.调节土壤水分含量,能增强土壤中铁、铝磷酸盐的溶解,加速磷酸根离子从根际土壤向非根际土壤扩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对P素的吸附自由能(K值),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适量施用石灰,调节白浆土酸度,由于化学溶解作用的影响,促进了土壤中铁、铝磷酸盐的溶解,增强了土壤中磷素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PDGF-BB多肽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和PDGFB链cDNA探针,原位检测了PDGFBB多肽对单层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血清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PDGFA和PDGFB链mRNA阳性表达颗粒稀少,PDGFBB多肽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A和PDGFB链mRNA阳性表达颗粒增多,较密集的分布于整个细胞内。全自动图像分析结果显示,PDGFA和PDGFB链mRNA表达,PDGFBB培养组分别为无血清培养组的174倍和17倍,差异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PDGFBB多肽能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mRNA表达,促进其分泌,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 N A D P Hd 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第三脑室视前区室管膜的伸展细胞⒚结果表明:1)第三脑室视前区室管膜存在 N A D P Hd 阳性的伸展细胞,其基突伸向视前区并与神经元或毛细血管相接触;2) N A D P Hd 阳性的伸展细胞在第三脑室侧壁常见、室底少见、室顶未发现其存在;3) N A D P Hd 阳性的伸展细胞的形态与分布,在雌、雄大鼠间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⒚尽管 N A D P Hd 阳性的伸展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十分清楚,但本研究为伸展细胞作为脑脑脊液环路的一部分,介导下丘脑对脑脊液中化学变化的感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提示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⒚  相似文献   

16.
ADP—Fe~(2+)启动脂质过氧化的化学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化学发光法和雨二醛测定法为实验手段研究了ADP—Fe2+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几种金属离子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只有ADP-Fe2+存在时,通过化学发光法和丙二醛测定法都可以现察到脂质过氧化反应在0—5分钟内有一“潜伏期”存在,同时在微粒体浓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大二价铁离子的浓度,则脂质过氧化的水平增强。如果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ADP—Fe2+与ADP—Fe3+,则反应起始时的“潜伏期”消失。当ADP—Fe3+、ADP—Al3+和ADP-Pb2+单独存在时本身并不启动脂质过氧化,但对ADP-Fe2+启动的脂质过氧化都有增强作用,并且三价铁离子对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增强作用随着ADP-Fe2+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加强。将化学发光法与雨二醛测定法的结果加以比较,发现微粒体本身对它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发光具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7.
蚕豆叶片下表皮ABA结合蛋白提取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豆(ViciafabaL.)叶片下表皮为材料,比较TritonX100、冷丙酮和(NH4)2SO4对ABA结合蛋白(简称ABABP)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0.5%(W/V)TritonX100去垢剂提取的ABABP与ABA特异结合活性较高(0.487nmol/gprotein),维持结合活性的时间较长(4℃下反应40h保持最大结合的60%);而冷丙酮法提取的ABABP特异结合活性只有0.325nmol/gprotein,且容易失活,10h仅保持最大结合的30%左右。实验比较了各种盐离子对ABABP的影响,高盐(>300mmol/LNaCl)不利于ABABP的结合反应,低浓度KCl对ABABP活性略有促进。ABABP的结合活性需要介质中有一定量的Ca2+和Mg2+,用EDTA螯合介质中Mg2+、Ca2+后,ABABP活性大大降低,分别为最大结合的75%和60%。ABABP与ABA反应的最适pH在6.5,这些条件为亲和层析纯化ABABP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幼穗形态发生与顶端分生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铸模”扫描电镜法和组织切片技术对水稻幼穗的形态发生过程和顶端分生组织( Apicalm eristem )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从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早期,水稻生长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苗端分生组织( Shoot apicalm eristem , S A M )中原基分化的属性,将水稻幼穗早期起源和发育过程分为花序顶端分生组织期( Inflorescence apical m eristem phase, I A M P)、小穗顶端分生组织期( Spikelet apical m eristem phase, S P A M P)、花顶端分生组织期( Floral m eristem phase, F M P)。在这 3 个大的发育时期,又根据每一发育时期中的原基分生组织生长发育的程度及先后顺序分别又可分为:花序 0 期、花序Ⅰ期、花序Ⅱ期;小穗期Ⅰ期、小穗Ⅱ期、小穗Ⅲ期;内稃原基分化期、浆片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心皮原基分化期。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与前人所不同的形态发生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水稻幼穗早期的起源及分化发育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成骨蛋白1(OP1)又称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重组人OP1(rhOP1)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了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可使多种实验动物的骨缺损满意愈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细胞膜PAF受体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HPAF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方法测定脊髓神经细胞膜上PAF受体的特异性位点,观察脊髓损伤后2、6h、1、3周脊髓神经细胞膜PAF受体结合特性变化。结果显示,脊髓神经细胞膜上存在PAF高、低亲和力结合位点,脊髓损伤后2、6h、1周组PAF受体高、低亲和力位点Kd值和Bmax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伤后早期PAF受体亲和力增加,结合位点减少。提示PAF受体在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