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非洲猴肾细胞脂质体转染效率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实验表明,细胞转染效率可能决定于DNA-脂质体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所转染的细胞种类。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研究了影响Vero细胞转染效率的参数如DNA和脂质体的用量,转染的细胞数量以及细胞暴露子DNA-脂质体复合物的时间长度。通过检测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表达,发现最高转染率在一较窄范围内获得。β-gal的表达随脂质体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标准转染条件下,增加DNA用  相似文献   

2.
影响非洲绿猴肾细胞脂质体转染效率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已有实验表明,细胞转染效率可能决定于DNA-脂质体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所转染的细胞种类。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研究了影响Vero细胞转染效率的参数如DNA和脂质体的用量,转染的细胞数量以及细胞暴露于DNA-脂质体复合物的时间长度。通过检测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表达,发现最高转染率只在一较窄范围内获得。β-gal的表达随脂质体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标准转染条件下,增加DNA用量和延长细胞暴露时间反而使转染效率下降。转染细胞数量为4×104细胞/24孔时,细胞转染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脂质体是由可生物降解的磷脂组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与生物膜有较大的相似性和组织相容性.阳离子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以其生产简便、毒性低、无感染危险等优点在转基因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随着转基因动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阳离子脂质体更是成为当今各种转基因方法中首选的非病毒类外源基因载体,在保护外源基因和提高其转染效率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就阳离子脂质体的结构形式、介导基因转移的机制及其目前在转基因畜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肾细胞癌细胞阳离子脂质体的转染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TS染色法测定实验剂量的Lipofectin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Lipofectin而转染,用X-gal染色法,测定转染效率,结果表明实验剂量(10μg/ml)的Lipofectin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Lipofectin对多数肾细胞癌细胞的转染是有效的,且转染效率随Lipofectin 度的增高(2.5-10μg/ml)而增高,说明Lipofectin可安  相似文献   

5.
用光散射、电镜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研究了PLC诱导两种单一膜脂组分的模型膜即二油酸磷脂酰胆碱(DOPC:dioleoylphaphetidylcholine)脂质体和二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dimyristoylphophatidylchelone)脂质体膜融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PLC可以引起DOPC脂质体的融合。在相同的条件下,未见到DMPC脂质体的融合。这就首次证明了PLC诱导单一组分脂质体融合的可能性。结果还表明:PLC诱导脂质体膜融合的可能性大小与膜脂结构有关。用大鼠血影膜、人红细胞膜、大鼠巨噬细胞膜和大花萱草花瓣原生质体膜等天然生物膜作为材料,研究了磷脂酶C(PLC:pbospholipaseC)诱导上述各种天然膜融合的可能性,均未观察到膜融合现象。提示PLC不易诱导天然细胞膜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SA脂质体介导DNA转染细胞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脂质体可高效介导DNA转染CV-1细胞,本文进步研究表明,SA脂质体还可介导DNA高效瞬时和稳定地转染CHO和COS细胞。SA脂质体和DNA形成复合物可保护DAN不被核酸内切酶和DNaseI降解。荧光标记和细胞松驰素B抑制实验分别表明,SA脂质体易被细胞吸附,主要通过内吞传送DNA进入细胞,而Lipofectin主要通过融合传送DNA进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治疗药物载体对HepG2.2.15细胞的病毒分泌、毒性及凋亡的研究.方法:以2.5、5.0、7.510.0 μL/mL浓度的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pG2.2.15细胞,共温育10 d,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含量的变化.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阳离子脂质体对细胞的毒性、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个剂量组阳离子脂质体对HepG2.2.15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10 μL/mL组在第10 d对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达31.5%、29.9%,表现出较高的毒性作用.2.5、5.0、7.5 10.0 μL/mL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pG2.2.15细胞后,MTT检测结果显示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14%、77.62%、77.4%、61.9%.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各浓度组均有凋亡,且随脂质体剂量增加细胞凋亡数增加.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能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其毒性及诱导凋亡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为基因治疗药物载体时,剂量宜小于7.5 μL/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a^2 及脂质体膜脂成分对艾氏腹水癌细胞质膜质子跨膜转运驱动的脂质体融合中的作用。结果 表明Ca^2 促进质子跨膜转运驱动的质子跨膜转运驱动艾氏腹水癌细胞与脂质体间的融合,膜融合程度与膜表面电荷密度的相关曲线显示,在下述条件膜融合与膜表面电荷密度呈正相关:(1)介质Ca^2 浓度小于6mmol/L,脂质体磷脂组成为PE:PC:CL=6:2:2;(2)介质Ca^2 浓度为6mmol/L,脂质体鳞脂组成为PE:PC:CL=6:2:2;(3)无Ca^2 介质,脂质体磷脂组成为PE:CL=8:2;(4)介质Ca^2 浓度10mmol/L,脂质体磷脂组成为PE:CL=8:2。脂质体PE/PC含量对膜融合的影响表明,当PE含量减少PC含量增加时,膜融合程度不断下降,提示影响膜融合的另一因素可能是生物膜结构形成“柄”融合中介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说起导弹,人们便会想到它具有专一地追踪,摧毁目标的功能。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一种新型的超微型生物导弹,已经研制问世。这种生物导弹就是脂质体(liposome)。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人工膜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微囊。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备脂质体采用的磷脂和胆固醇均是天然存在的物质,所以脂质体膜近似天然的生物膜。脂质体具有亲水性,又具有亲脂  相似文献   

10.
脂质体是由天然脂类和(或)类固醇组成的微球体,核酸分子可被包裹在微球体内部空间,通过细胞内吞作用(endocytosis)及膜融合(membrane fusion)进入细胞。由于脂质体没有毒性,制备容易,因此,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