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下,MT1-R在无蹼壁虎室旁核(PVN)的节律性(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表达变化。方法运用了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学计数法。结果 (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T1-R蛋白分子量为37KD,MT1-R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室旁核,且有少量阳性纤维;(2)在无蹼壁虎的活动期(夏季),各光周期(DD、DL和LL)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001),DD、LL较DL均有时相变化;(3)在冬眠期(冬季),DL光周期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无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05),DD和LL光周期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001),DD、LL较DL均有时相变化;(4)各光周期(DD、DL和LL)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均呈明显的季节性节律变化(P0.0001),活动期(夏季)的MT1-R阳性细胞数较冬眠期(冬季)明显多(P0.0001),DD和LL在活动期、冬眠期的节律图形相似。结论 MT1-R在无蹼壁虎室旁核的表达有明显的节律性(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不同光周期对MT1-R的节律性表达有影响,但其图形基本相似。提示光周期可能通过启动"内源性节律钟"影响MT1-R在无蹼壁虎室旁核的节律性表达,其可能调控MT1-R蛋白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免疫阳性反应在无蹼壁虎全脑的分布。方法我们采用苏木素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发现AVP免疫阳性细胞在无蹼壁虎脑部的鲁卡斜角带核(nucleus of thedi—agonalband of Broca)、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分布较多,在室周视前区(periventricular preoptic area)、终纹床核(bed nucleusof the stria terminalis)、下丘脑外侧区(area lateralis hypothalami)、前脑外侧束(1ateral forebrain bundle)、室周核(periventricular nucleus)分布较少;AVP免疫阳性纤维除在嗅球、嗅束、大脑皮层、视叶、小脑皮层未见外,其它脑区均可见或多或少的阳性纤维;AVP阳性纤维在全脑投射广泛,且均与哺乳动物相似;AVP免疫阳性细胞数在PVN的6个部位呈中间阳性细胞数较多,两侧阳性细胞数较少(F=58.02,P〈O.001)。结论上述结果显示AVP免疫阳性反应在无蹼壁虎与哺乳动物脑区间存在相似性,提示AVP在无蹼壁虎脑区执行着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无蹼壁虎冬眠期的生态及形态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研究了无蹼壁虎冬眠期的生态和形态生理状况。冬眠期无蹼壁虎喜在墙缝及岩缝中过冬。冬眠对体长和尾长无影响,而其体重显著减少。冬眠期温度的变化与冬眠活动关系密切。经过冬眠,其肥满度、脂肪体系数、肝系数平均明显减少,变化非常显著,而生殖腺系数的变化不显著。冬眠前雌性组肝脏和脂肪体的均重都大于雄性组。  相似文献   

4.
无蹼壁虎入蛰时和出蛰时几项生理常数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斌  孙建梅 《四川动物》1997,16(4):189-190
本文揭示了无蹼壁虎(Gekkoswinhonis)入蛰时和出蛰时,雌性、雄性之体长、嗣体重、脂肪体重及生殖腺重与体重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肥满度和躯体肥满度两个指标适用于无蹼壁虎这类爬行动物;肝系数、脂肪体系数及生殖腺系数也适用于无蹼壁虎这类爬行动物。冬眠期间雄性与雌性在躯体物质及脂肪体的消耗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无蹼壁虎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无蹼壁虎(Gekkoswinhonis)消化道内5-HT免疫反应阳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以及形态。方法应用显示5-HT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5-HT阳性细胞在无蹼壁虎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其中以十二指肠部位分布密度最多,食道和直肠其次,回肠部位分布密度最低。消化道各段5-HT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梭形、不规则形,其中梭形细胞多具有胞突。结论无蹼壁虎的消化道5-HT细胞的分布、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在非繁殖期成年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心脏的表达并比较性别差异。方法:应用显示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ERα和ERβ阳性反应均见于无蹼壁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且受体的表达无性别差异;ERα表达存在明显的心房(11.56±1.67)心室(6.68±1.88)差异(P〈0.01)。结论:雌激素可能是通过ERα主要作用于心房,通过ERβ调节整个心脏的机能;雌激素受体含量与性别无关,可能与生理条件下受体的活性及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高血压大鼠室旁核加压素分泌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氨酸加压素(AVP)主要是由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的加压素能神经元合成分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VP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本文采用二肾一夹法制成高血压模型。应用光、电镜技术、免疫细胞化不技术和图象分析技术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PVN加压素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并与SON加压素神经元及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性高血压大鼠PVN和SON内AVP阳性细胞中分泌颗粒密集呈棕黄色,正常大鼠组染色浅谈。图象分析检测两组PVN和SON中AVP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所得数据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和正常组AVP神经元在PVN有显著性差异。在SON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实验组内的PVN和SON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大鼠组PVN和SON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 高血压大鼠在血压升高时,PVN和SON内加压素神经元的分泌增强。  相似文献   

8.
三种壁虎染色体核仁组织者的银染色观察与蹼壁虎的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骨髓细胞为材料, 采用常规制片法和一步银染色技术,首次报道了无蹼壁虎、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虑的NORs,并用α-巯基乙醇短期培养无蹼壁虎的骨髓细胞,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3种壁虎都仅显示一对NORs,也未见有融合现象。其中无蹼壁虎的NORs位于第18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区,而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分别位于第19对和第14对上。另外,我们从C带分析中发现,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的NORs位点均为结构异染色质区。经α-巯基乙醇培养的无蹼壁虎的染色体明显“拉长”。具次缢痕的染色体可从以往报道的第 19 对调整为第18对,其次缢痕区也比直接制作的标本大而清晰。  相似文献   

9.
大壁虎与无蹼壁虎脚底刚毛结构与其黏附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细胞组织学技术比较大壁虎(Gekko. gecko)和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脚底刚毛的形态构筑, 并观测了其与黏附性能的关系. 扫描结果显示: 壁虎脚底的刚毛排列整齐而密集、方向规则, 尖端弯曲而分支. 其中, 大壁虎脚底刚毛排列呈束状, 头端分支间距较小(小于0.2~0.3 μm), 均弯向脚心, 角度规范(约10°), 末梢呈花托状膨大; 无蹼壁虎脚底刚毛两级分支明显, 分支间距较大(第一级分支大于0.5 μm, 第二级分支大于1 μm), 末梢呈卷须状, 多角度弯曲. 组织学检测发现, 大壁虎和无蹼壁虎的刚毛均为实体, 内容物丰满, 毛底部有大量上皮细胞、脂肪细胞、色素细胞和肌肉组织, 没有腺细胞. 功能性实验证实, 壁虎脚底毛形态构筑的规范性与其黏附性能正相关, 改变脚底刚毛的形态构筑可显著降低其黏附性能. 同时, 测试结果表明2种壁虎脚底毛的切向黏附力均大于其法向黏附力, 相对体重而言, 无蹼壁虎具有更强的黏附性能, 特别是其法向黏附性能更优于大壁虎. 壁虎刚毛的形态构筑和组织学特点为制备仿壁虎刚毛群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结合数学形态学技术观察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视网膜的分布及与衰老相关性变化。结果显示,GFAP免疫阳性结果主要位于视网膜的Müller细胞内侧端的胞体、突起和膨大的终足,胞体外侧端呈弱阳性。比较成年组与老年组视网膜中央区GFAP免疫阳性形态学参数显示:老年组GFAP免疫阳性Müller细胞短径较成年组增粗;老年组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较成年组增高;老年组视网膜各层GFAP免疫阳性面积占视网膜总面积的百分率较成年组增高。GFAP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分布特点及年龄相关性变化,提示Müller细胞可能通过增加GFAP表达或减弱分解来参与视网膜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91年第2期刊登了曹道平同志的“壁虎孵卵”一文。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是事实还是观察错误,值得讨论。现就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 1.关于壁虎的种名根据地理分布,文中所指的壁虎应是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无疑。 2.关于卵的大小文中指出壁虎的卵似黄豆大小,不符合事实。根据资料和我们的测量,无蹼壁虎的卵均比黄豆大,如1989年10月5日我们测量过9枚卵,其长径平均为13.49(11.86—14.12)毫米;短径平均为9.65(9.2—10.14)毫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GLP-1干预组(GLP-1组),每组各20只,后两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STZ2周、6周后每组随机取半数进行实验,实验前于无菌条件下大鼠一侧下丘脑PVN区埋置套管,GLP-1组经套管注入GLP-1,NC组及DM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酚红灌胃法检测胃排空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GLP-1浓度,半定量RT-PCR法测定胃窦、胃底GLP-1RmRNA表达。结果:注射STZ 2周后,DM组较NC组胃排空率显著升高(P〈0.01)。GLP-1组胃排空率低于DM组(P〈0.01),血浆GLP-1浓度高于DM组及NC组(P均〈0.05),胃窦GLP-1RmRNA表达明显高于DM组、NC组(P均〈0.01)。注射STZ 6周后,DM组胃排空率高于NC组(P〈0.01)。GLP-1组较DM组胃排空率显著降低(P〈0.01),血浆GLP-1浓度、胃窦GLP-1RmRNA表达显著高于DM组、NC组(P均〈0.01)。结论:下丘脑PVN区注射GLP-1后,可减慢糖尿病大鼠初期加速的胃排空,原因可能与血浆GLP-1浓度及胃窦GLP-1RmRNA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同步遥测棕色脂肪组织(BAT)产热与体核温度昼夜律变化的时间曲线,分析二者昼夜节律变化的时间关系。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SD大鼠,在22℃环境温度下,明暗时间各12h,昼光时间为06:00h-18:00h,同步无线遥测体核温度(TC)、BAT温度(T队T)、腋窝温度(Tax)和动物活动的昼夜节律变化。结果:①在昼光中,TBAT较TC低0.67%,而在暗光中二者则相似。大鼠从昼光进入暗光时,TBAT升高的速率较TC升高速率快,开始上升的时间较TC提前8min;而从暗光进入昼光时,TBAT开始下降的时间则较TC提前4min。②Tax的昼夜节律幅度与TC相似,但无论动物在明光期或暗光期中,Tax均低于同步测量的TC。③从昼光期转入暗光期时,动物的行为活动出现增加反应先于TBAT和TC开始上升的时间。结论:实验结果证明,在暗光期中大鼠TC升高与BAT产热增加有关,说明BAT昼夜节律性产热的变化在维持体温昼夜生理节律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调节的神经基础——昼夜光感受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昼夜光感受器为一组具有直接感光功能的特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其基本感光色素为黑视素 .昼夜光感受器具有直接、广谱和稳定感受昼夜光变化的功能特点 .昼夜光感受器的功能是通过导引作用 ,使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内的昼夜节律活动与外界明 暗周期变化同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的γ-氨基丁酸(GABA)在中枢高渗刺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中枢高渗刺激对PVN区域GABA含量的影响,并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用GABAA受体阻断剂Bicuculline或GABAB受体阻断剂Saelofen直接灌流PVN区并给予中枢高渗刺激,进一步探讨PVN区GABA在中枢高渗刺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结果:①PVN局部灌流0.6mol/L盐水时,血压和心率都显著增加(均为P〈0.01),同时,PVN区细胞外液中GABA水平也明显增加到刺激前的561.96%±173.96%(P〈0.05);②PVN局部灌流Bicuculline或Saclofen的同时,给予0.6mol/L盐水的刺激,可使高渗刺激引起的血压增加幅度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心率的增加幅度未受明显影响(均为P〈0.05)。结论:中枢高渗刺激可引起PVN内GABA的分泌,而后者可通过GABAA和GABAB受体产生血压的升高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无创遥测技术观察运输应激对Beagle犬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16只Beagle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和运输应激组,并利用大动物无创生理信号遥测技术,分别监测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对照组和运输应激组应激4 h后Beagle犬的心电图、活动、皮肤温度和呼吸参数的变化。结果 Beagle犬心率、RR间期、QT间期、活动、皮肤温度、呼吸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1);与对照组比,运输应激后Beagle犬心率、活动度、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均显著增加(P〈0.01),RR间期、PR间期、皮肤温度均显著降低(P〈0.01),相关分析表明运输应激对Beagle犬心率、活动、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运输应激可引起Beagle犬生理学指标的明显改变,但除皮肤温度外,运输应激(4 h)对Beagle犬昼夜节律变化破坏不明显;利用无创遥测技术平台可建立理想的Beagle犬生物模型,可用于动物福利和药理毒理学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7.
骨骼特征在动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透明骨骼双色法对采自河南省洛阳市的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制作骨骼标本,对骨骼系统各部分骨骼的位置、形状和构成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大壁虎G.gecko、多疣壁虎G.japonicus和原尾蜥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等进行了比较。无蹼壁虎的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胸骨、肋骨)和附肢骨骼(肩带、腰带、前肢骨和后肢骨)。与壁虎科其他物种相比,无蹼壁虎没有泪骨;前颌骨鼻突短小;鼻骨略呈长方形;后额骨呈"人"字形;前肢肱骨和尺骨关节的韧带内具有1枚肘骨;后肢股骨与胫骨关节的韧带内具有1枚髌骨;股骨与胫骨、腓骨关节的关节内具有2枚腓肠关节籽骨;雄性个体肛门后具有1对肛后骨;趾式为2、3、4、5、4。  相似文献   

18.
Zhou XJ  Jiang XH  Yu GD  Yin QZ 《生理学报》2000,52(3):215-219
先用持续光照和松果腺切除预处理大鼠,然后制成下丘脑薄片,记录其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自发放电,观察其昼夜变化和褪黑素(MEL)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在正常光照(光照:黑暗=12:12)条件下,SCN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呈现昼夜低的节律性。在昼夜时间(CT)6-8出现放电高峰,频率约为8.3Hz;在CT18-20出现低谷,频率约为3.8Hz。松果腺切除后,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昼夜节律性基本  相似文献   

19.
无蹼壁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俗名蝎虎子、守宫,隶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目前仅见于国内,在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份均有分布。现根据笔者自1982年至1986年观察结果,将无蹼壁虎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简介如下: 成体体长54.5—74.0毫米,平均60.94毫米。体背与四肢背面土灰或瓦灰色,具浅黑色的不规则横纹,腹面乳黄或乳白色。头部无大型对称鳞片,吻鳞宽约为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大鼠外周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表达特点。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n=30),采用束缚、摇晃、鼠笼倾斜、湿垫料、冷刺激、拥挤(整夜)、断食或断水、夹尾、昼/夜颠倒等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方式,每天暴露于2种应激原中饲养21 d,建立抑郁症模型。测定应激前后大鼠糖水偏爱、旷场行为及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变化。连续24 h分6个时间点(ZT1、ZT5、ZT9、ZT13、ZT17、ZT21)处死动物取血,每个时间点处死5只大鼠。放免法测定6个时间点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ELISA法测定6个相同时间点血浆皮质酮(CORT)、褪黑素(MT)、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采用单一余弦法比较2组大鼠上述各指标的节律周期、振幅、峰值相位、中值的变化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大鼠体重增加值明显降低(P<0.01),各项行为学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慢性应激至抑郁样行为充分表达后,血浆ACTH、CORT的相位完全相反,时相大幅度提前,含量波动幅度减小,昼夜分泌节律紊乱;MT的24 h分泌节律完全丧失且整体水平下降,表达量显著降低;VIP虽仍存在24 h节律,但振幅明显降低,峰相位也延迟6 h,且表达量显著提高。结论:慢性应激抑郁状态可导致大鼠外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近日节律非同步于SCN,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和激素分泌量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