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免疫     
介绍了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的主要免疫生物制剂的免疫程序,种类,药理,用途,免疫期,接种对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2.
基因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青 《生命的化学》1997,17(3):50-52
基因免疫吴青(中山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广州510275)关键词基因免疫1.前言免疫反应主要包括由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和由致敏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部分被病原体激活的淋巴细胞能产生免疫记忆,当机体再次受同种病原体入侵时可迅速分化增殖,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  相似文献   

3.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征性的改变,"免疫衰老",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及疫苗接种后保护不足。本文试图说明年龄依赖性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缺陷。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免疫系统,改进疫苗接种策略,研究新的佐剂和新的疫苗,将有助于克服免疫衰老的局限性,确保更好地保护脆弱的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4.
DNA免疫     
用编码抗原蛋白的质粒DNA进行免疫可诱导抗体免疫应答和细胞倡导的免疫应答。人们称之为DNA免疫。这种方法可使宿主细胞直接产生想要的蛋白抗原,并且抗原具有适宜的三维结构。该方法已使多种动物模型产生了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力。DNA免疫有可能保护人类抵抗疾病,同时避免目前采用疫苗技术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传代人淋巴细胞替代人T淋巴细胞进行猪的免疫,用于试制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porcine immunoglobulin,P-ATG)免疫猪血浆,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大量培养传代人淋巴细胞至免疫所需浓度及数量,采用常规猪免疫程序进行2次基础免疫及1次加强免疫,获得免疫猪血浆,用E玫瑰花环形成抑制试验和淋巴细胞毒试验进行效价检测。结果 3批免疫猪血浆的E玫瑰花环形成抑制试验结果均达到1∶1 000(花环形成率均小于对照组平均花环形成率的75%),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均达到1∶500(淋巴细胞死亡率均大于20%),效价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三部)中生产用免疫猪血浆的效价标准。结论传代人淋巴细胞可作为人T淋巴细胞的替代免疫原进行猪的免疫,获得了效价合格的免疫猪血浆,用于P-ATG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章晓联 《生命科学》2011,(7):685-694
蛋白质糖基化或聚糖影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聚糖主要有三种免疫功能:首先,糖链对其所连接的糖蛋白起一定稳定作用,保护糖蛋白免受蛋白酶的降解、以及MHC:多肽复合体的装配及折叠等;其二,聚糖及其凝集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在信号转导、抗原提呈、控制细胞发育与分化中起调控作用;第三,糖链的一些区域可作为抗原识别表位,调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介绍了聚糖在抗原提呈和稳定、信号转导、免疫白稳、自身免疫、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等中的功能,以及与免疫相关疾病,如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器官移植排斥、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相关性。此外,针对聚糖和糖基转移酶的一些药物分子的治疗应用前景也将一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三种免疫制剂对真鲷弧菌病的免疫保护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菌体疫苗按不同的方式对真鲷进行免疫2周后,对实验鱼均具有免疫保护性,免疫保护性最好的免疫组,免疫保护率在初次免疫后高达60%,强化免疫后免疫保护率可提高到80%;粗制LPS经去毒处理后初次免疫真鲷,不同浓度的LPS对实验鱼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保护性,强化免疫后,免疫保护率均有明显的提高,浓度越高,免疫保护性越强,对真鲷的免疫保护率最高可达90%,最小弧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福尔马林灭活后制成毒素苗,这种毒素苗能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性,其免疫保护率可达80%,这表明外毒素不仅是最小弧菌产生的毒力因子,同时也是菌体产生的有效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8.
负免疫应答     
负免疫应答是指生物个体的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仅产生不易察见的免疫应答,包括免疫耐受、免疫麻痹、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四种状况。有的学者把免疫麻痹列入免疫耐受,把免疫抑制列入继发性免疫缺陷。(一)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一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负免疫应答。机体对这一抗原不能产生  相似文献   

9.
鼻腔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菁  胡云章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6):476-478,482
鼻腔免疫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有效地诱导粘膜局部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具有远端共同粘膜效应,比其它免疫途径更简便,更安全,成为当疫苗研究的重点方向这一。本文综述鼻腔免疫应答的细胞和分子机理,抗的释放系统及佐剂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00年确保全球人人享有健康的奋斗目标,在全世界全力推广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将各种免疫生物制品按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些...  相似文献   

11.
吸入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入能有效地诱导粘膜局部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比其它途径更方便,更安全,成为当今免疫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介绍了吸入免疫的基本情况、提高其效果的措施,以及吸入免疫的优缺点等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种诱导免疫应答的新手段─—基因免疫,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基因免疫,是将含有编码序列及必要表达调控元件的质粒DNA,直接导入动物组织,经诱导动物免疫系统对编码序列所表达的蛋白质发生免疫应答,达到免疫的目的.文章介绍了基因免疫的基本方法,综述了这一新兴领域中涉及传染病、肿瘤、移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邓雯 《生物学通报》2010,45(1):14-15
阐述了自身免疫、自体免疫疾病的概念及自体免疫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疾病发生的机理学说,列举了比较熟悉的血液系统或与血液系统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点概括了目前较为清楚的自发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4.
免疫核糖核酸(immune RNA简称iRNA)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特异性免疫制剂,由于它能够超越种间界限传递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已应用到肿瘤及某些传染病及感染的治疗方面,并已取得一些可观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关于iRNA研究的近况。  相似文献   

15.
移植免疫简介刘年方(江苏省江都市小纪中学225241)在组织移植或器官移植中,受者接受供者的移植物后,受者的免疫系统与供者的移植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免疫应答“,称为移植免疫。研究移植免疫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以预防和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无脊椎动物没有适应性免疫是目前流行的观点。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无脊椎动物在遭遇病原微生物的重复侵染时存在类似脊椎动物免疫记忆的现象,被称作天然性免疫记忆或免疫致敏。首先回顾了传统的免疫记忆及其发生机制,之后介绍了无脊椎动物免疫记忆现象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无脊椎动物免疫记忆的几种可能发生机制,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用小鼠、家兔观察了rBS-WS疫苗免疫的部分方案的效果。rBS与WC单独使用的免疫效果不如组合使用的效果好;小鼠或家兔的免疫间隔作适当缩短对免疫保护影响不大;小鼠一次大剂量口服疫苗后亦可获得良好保护。家兔肌肉注射免疫条件下rBS-WC与吸附霍乱类毒素菌苗(上海苗)及吸附霍乱菌苗(武汉苗)进行比较,武汉苗无抗CT反应,对CT攻击无保护,对Eltor(小川)攻击保护效果较差,上海苗则抗CT反应较低。家兔口服rBS-WC半年后,抗CT及杀弧菌抗体维持较高水平,显示其动物免疫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昆虫免疫识别与病原物免疫逃避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天然免疫系统,病原识别是启动下游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不同的模式识别蛋白来完成的。目前发现并鉴定的昆虫模式识别蛋白主要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类免疫球蛋白、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C型凝集素及具多功能的载脂蛋白等,不同的蛋白种类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及识别对象。与昆虫免疫识别相对应的是,不同昆虫病原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不同策略的免疫逃避能力,以战胜宿主免疫而致病或最终杀死昆虫。本文就昆虫免疫过程中不同模式识别蛋白的结合对象、结构与功能,以及逐渐兴起的病原物通过分子伪装等进行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昆虫免疫与昆虫病理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只有当两方面研究相结合时,才能更好地揭示昆虫宿主与病原物之间免疫与抗免疫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活疫苗能在体内短期繁殖,多为一次免疫,使用剂量小,免疫力强,成本低,对其免疫途径的开发将更好地发挥活疫苗的效力.气雾免疫具有省时省力,免疫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大群畜禽的免疫.疫苗的接种途径对免疫反应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活疫苗的气雾免疫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遗传免疫     
美国Texas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建立了一种新的利用微轰击DNA输送系统的免疫方法。科研人员用含受人β-肌动蛋白启动子和细胞肥大病毒启动子转录控制的人生长激素(hGH)基因组拷贝的质粒接种年幼小鼠。用免疫测定法监测hGH抗体的产生。按种后几周内,88%的小鼠产生了hGH 抗体。为了测定是否起动了初级免疫应答,再次用该种质粒接种曾初次接种并产生过抗体的小鼠。在接种处未出现局部炎症,表明用此技术造成的免疫应答反应可经逐次DNA加强注射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