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华大刀螳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又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因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大刀螳资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大刀螳为渐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室内1年完成1个世代,且无越冬现象.若虫共8龄,以1龄若虫发育历期最短,平均为11.73 d,8龄若虫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24.75 d;3龄若虫存活率最低,为81.08%,5龄若虫存活率最高,为100%;雌、雄成虫阶段的平均历期为99.36 d和72.86 d.此外,本文介绍了中华大刀螳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瘤螳蛉属Tuberonotha在中国的分布,对原"华安螳蛉Entanoneur asinica Yang,1999"进行了修订和重新描述,建立新组合华瘤螳蛉Tuberonoth asini cacomb.nov.;报道了中国螳蛉另一属——澳蜂螳蛉属Austroclimaciella的中国3新纪录种:吕宋澳蜂螳蛉A.luzonica(Weele)、小褐澳蜂螳蛉A.subfusca(Nakahara)和韦氏澳蜂螳蛉A.weelei Handschin,并对拉氏澳蜂螳蛉A.lacolombierei(Navás)进行了重新描述。编写了中国澳蜂螳蛉属检索表,首次对该两属的外生殖器进行了解剖描述和绘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CAU)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IOZ)。  相似文献   

3.
二斑叶螨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于1994—1995年对生活在花生和苹果叶上的二斑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花生叶片为食科,该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6.5℃-29.1℃变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分别为11.04天,7.96天和8.64天。雌成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3.8℃-30℃变温条件下,寿命分别是13.14天、10.5天和12.43天;产卵量分别是37.75粒、60,42粒和54.62粒。以苹果叶为食科,该螨在25℃、28℃和30℃恒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分别是11.48天、9.56天和8.63天;雌成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4.4℃-28.1℃变温条件下,其寿命分别为16.75天、14.78天和11.56天;产卵量分别是20粒、31.08粒和33.21粒。在花生上,该螨卵发育的起始温度是6.44℃,有效积温是69.79日度;虫期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4.65℃.有效积温是74.98日度。在苹果上,卵发育的起始温度是4.61℃,有效积温是82,67日度,虫期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2.41℃,有效积温是93.99日度。  相似文献   

4.
光温条件对狭翅大刀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捕食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条件下饲养狭翅大刀螳(Tenodera angustipennis),研究温度与光照两个因子对狭翅大刀螳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考察狭翅大刀螳若虫对不同密度小菜蛾幼虫与成虫及萝卜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温度对狭翅大刀螳生长发育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其历期明显缩短.狭翅大刀螳1~3龄若虫最适生长温度为25℃。而4、5龄若虫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单因子光照对狭翅大刀螳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捕食功能反应试验所得的数据,按HoUing模型进行模拟,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证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狭翅大刀螳的捕食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在不同恒温设置和室内变温条件下卵孵化率和初孵幼虫存活率,并通过直接最优法和直线回归法计算出了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2~30℃恒温条件下,卵的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显著下降(P<0.05),且均低于室内变温条件(P<0.05)下的孵化率;初孵幼虫在恒温15℃下的存活率最高,为73.13%;低于12℃和高于30℃恒温中初孵幼虫均无法存活;在恒温条件12~30℃下,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恒温12℃下最长,发育历期为42.96 d(n=3),恒温30℃下最短,发育历期仅12.75 d(n=3)。通过直接最优法计算出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52℃,有效积温分别为382.20 d·℃。上述结果为三叶虫萤的人工繁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3种水热条件下(3温度×1湿度)孵化南草蜥(Takydomus sexlineatusDaudiin)卵以观测孵化卵质量变化、卵大小、孵化期、胚胎发育及孵出幼体特征。孵化过程中, 每5 d测定卵质量和大小。初生幼体称重后冰冻处死, 解剖分离为躯干、剩余卵黄和腹脂肪体, 65 ℃恒温干燥后称重。不同孵化温度对孵化期的长短有明显影响, 孵化期随孵化温度升高而缩短, 24 ℃平均41.8 d、27 ℃平均35.4 d、30 ℃平均34.0 d。卵孵化到14 d肉眼可见胚胎, 此后胚胎发育变化明显加速。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出幼体的质量、大小。本实验的受精卵在24 ℃、27 ℃中孵出的幼体质量较大。24 ℃、27 ℃发育的胚胎对卵黄的利用最充分, 剩余卵黄少。  相似文献   

7.
一只前足异常的中华大刀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我们在湖南南岳衡山的马尾松林里来到一只前足异常的螳螂,经鉴定为中华大刀螳几no小rasinens0(删ssu…。该虫体长70Inm,雌性,两只前足极不对称。右前足发育正常,各书长度依次为:基节11.omm,转节3,omm;腿节15.omm,胜节7.omm,附节9.omm,外列齿4个,大,顶端黑色,内列齿16个;左前足短小,各节长度依次为:基节9.omm,转节1.smm,腿节7.omm,股节3.snim,附节4.onun,外列齿8个,内列齿10个,小,均为黑色。标本保存在湖南省林业专科学校昆虫标本室。一只前足异常的中华大刀螳@林仲桂$湖南省林业专科学校!衡…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土耳其斯坦叶螨 Tetranychus turkestani(Ugrou & Nikolski)在实验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土耳其斯坦叶螨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雌螨10 .74 73℃和 16 4 .0 1日度 ,雄螨为 11.56 0 3℃和 113.2 9日度。在 15,2 0 ,2 5,30℃的恒温条件下 ,雌螨 1代平均历期分别为 35.15,19.0 5,11.0 4和 8.6 8天。  相似文献   

9.
昆虫界的“四不象”——一新建“螳目”昆虫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 2 0 0 2年 5月建立的昆虫新目———螳目Mantophasmatodea作了简单介绍 ,并建议了该目之中名。该目是昆虫纲中最小的目 ,目前已知 2属 3种 ,分布于非洲  相似文献   

10.
长山列岛发现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 999年 6~ 8月 ,在辽宁省长海县石城乡形人岛 (N30°31′,E1 2 3°0 2′)发现了目前已知国内最大的黄嘴白鹭繁殖种群 ,约 4 0 0余只。黄嘴白鹭于 4月份迁至该岛繁殖 ,巢材由蒿子杆构成 ,每窝产 4~ 6枚卵 ,卵为淡青色。 1 4枚卵平均大小为 4 8 5( 46 0~ 50 5)mm× 34 0 ( 31 0~ 36 5)mm ,平均重量为 2 8 3( 2 7 5~ 2 9 0 ) g。孵化期 2 1~ 2 3天  相似文献   

11.
2017—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对7只性成熟(5雌2雄)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的交配与繁殖进行了观察研究,记录人工养殖条件下亲龟的生活、交配及繁殖习性,结合相关研究报导,调整亲龟饲养及龟卵孵化方法,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成功繁殖出F_1代个体。结果表明,试验亲龟生长状况良好,体质量年平均增长率达6.37%,交配高峰期为5—6月,产卵期为6—7月。共获得5枚受精卵,2次产卵之间积温为197 230~207 955℃·h,并成功孵化出F_1代稚龟3只,龟卵孵化时间为118~136 d,孵化积温为76 464~88 128℃·h,孵化率60.00%。本研究为黄额闭壳龟的人工饲养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在田间,该虫的繁殖期出现在春季和秋季,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本试验在光周期L∶D=16∶8条件下,系统调查了不同温度(20、25和28℃)对大猿叶虫非滞育成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每雌平均日产卵量在28℃最大(51.24±2.90)粒,显著高于25℃和20℃的(39.57±2.86)粒和(31.53±2.02)粒,但由于28℃下的产卵持续时间明显短,导致了总产卵量在这3种温度间没有显著差异;28℃下的卵孵化率低于20℃和25℃,但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虫寿命逐渐缩短,20℃与28℃间的雌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20℃与25℃,28℃的雄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在20、25、28℃下,均有30%的个体经历一段时间繁殖后进入滞育,其滞育前的产卵持续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总产卵量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对茄科植物危害严重.本研究旨在明确出现倒春寒短时低温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增长的影响.[方法]马铃薯甲虫卵在8℃下分别处理1,3和5d,以27℃下饲养的卵作为对照,调查卵孵化率及孵化后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成虫繁殖情况,用种群参数评估短时低...  相似文献   

14.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6):1177-1183
实验研究了离体条件下温度对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产卵和孵化的影响,以及在20℃、在体条件下坏鳃指环虫的产卵和发育过程。在离体条件下,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10、20、30和35℃时,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0.25、5.9、9.1、9.2和13.4枚/虫;除4℃外,绝大多数虫卵是在离体后的前5h内产出;然而,在体条件下虫体的产卵是连续且稳定的,在20℃条件下平均产卵量为6.5枚/(虫d)。虫卵的孵化时间和孵化持续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0、20、30和35℃条件下,孵化时间和孵化持续时间分别为19d、3d、2d、36h和24d、5d、5d、3d,而最高的孵化率(65.5%)却出现在30℃。在20℃条件下,纤毛幼虫在感染7d后90%的虫体都已成熟,因此,在此温度条件下坏鳃指环虫由虫卵发育到成虫大约需要8-10d。为了有效控制指环虫病的暴发,在第一次用药1周后要进行第二次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条赤须盲蝽Trigonotylus coelestialium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发育历期和成虫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为条赤须盲蝽的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21年9-10月郑州室内自然变温(22.0~28.1℃)和25℃恒温条件下,以玉米灌浆期籽粒为食料进行饲养,并观察、记录条赤须盲蝽个体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测定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雌成虫产卵量。【结果】条赤须盲蝽卵块产于玉米籽粒基部内颖内侧,卵粒长圆筒形,向一侧略弯。从1龄若虫开始触角呈现红色,随龄期增加红色逐渐明显,至5龄若虫时触角第1节出现3条清晰可见的红色纵纹。翅芽从3龄若虫开始明显可见。雌成虫产卵器长瓣状,平放于生殖节中部的沟槽内。室内自然变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6.27 d,卵孵化率为89.90%;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80, 2.33, 2.70, 2.77和3.90 d,若虫总历期为14.50 d,若虫总存活率为85.97%;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43 d,产卵持续期为13.93 d,单雌产卵19.47块,产卵量为82.55粒。25℃恒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7.73 d,卵孵化率为81.13%;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17, 1.90, 1.77, 1.90和2.93 d;若虫总历期为10.67 d,若虫总存活率为7184%;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17 d,产卵持续期为11.27 d,单雌产卵21.17块,产卵量为72.22粒。【结论】条赤须盲蝽的5龄若虫和成虫的触角第1节的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其与该属其他昆虫;其翅芽的发育特征可判别若虫龄期;变温能延长其若虫历期和成虫寿命,同时有利于提高雌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相似文献   

16.
短时高温暴露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明确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和截形叶螨T. truncatus在高温逆境下的生存特性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短时高温处理试验, 研究了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卵、 幼螨、 成螨在38℃, 42℃和46℃下处理2~6 h后的孵化率和存活率, 以及对其后续发育历期和生殖的影响。【结果】两种叶螨的卵和幼螨在38~46℃下处理2~6 h, 其存活率随着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后续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延长。两种叶螨的雌成螨在38~46℃下处理2~6 h后其存活率、 产卵前期、 产卵期和产卵量均不受影响, 但所产卵的孵化率明显降低, 其中土耳其斯坦叶螨在46℃下处理6 h的孵化率下降了15.5%, 截形叶螨在46℃下处理6 h的孵化率下降了18.0%。【结论】高温暴露主要影响叶螨的孵化率、 存活率和后续的发育历期, 对成螨的寿命和生殖无显著影响;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对极端高温的适应性存在差异, 土耳其斯坦叶螨对高温的适应性要高于截形叶螨。  相似文献   

17.
温湿度对稻纵卷叶螟卵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温湿度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种群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室内实验调查了不同温度和湿度组合下该蛾卵的发育历期、 胚胎发育情况、 孵化率和卵粒重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相同温度下卵历期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缩短, 孵化率随相对湿度的加大而提高。在22℃下低于46%的相对湿度显著降低了卵的孵化率, 而在25~34℃下低于66%的相对湿度会引起孵化率的显著降低, 37℃下卵无论在何种湿度中均不能孵化。在50%左右的低湿条件下, 温度高于28℃后卵也不能孵化。温度在22~31℃和相对湿度在77%~100%范围内, 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 这属于稻纵卷叶螟卵的适宜温湿度范围。稻纵卷叶螟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1±0.6℃和63.7±3.5日度。卵的孵化率(Y)与温湿系数(RH/T)间呈显著的逻辑斯蒂曲线关系Y=0.8662/[1+exp(17.4084-7.5714×RH/T)]。温湿系数在2.34以下时卵孵化率将低于50%, 而达到3.0左右时孵化率接近最高值。结论认为, 低湿造成的稻纵卷叶螟卵重量显著降低、 卵粒干瘪、 胚胎发育受阻是致死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赵晨宇  李新畅  崔娟  高宇  史树森 《昆虫学报》1950,63(9):1108-1116
【目的】明确自然变温环境对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方法】在13~25℃(日平均19℃), 16~28℃(日平均22℃), 19~31℃(日平均25℃), 22~34℃(日平均28℃)和25~37℃(日平均31℃) 5个梯度变温条件下,以大豆Glycine max植株叶片为寄主材料饲养甘蓝夜蛾卵,测定其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成虫繁殖力及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变温范围为13~25℃时甘蓝夜蛾发育历期最长,世代发育历期为65.93 d,显著长于其他变温处理。且随温度升高,其发育历期缩短,变温范围为22~34℃时,该虫发育历期最短,世代发育历期为38.46 d,显著短于其他变温处理。在变温范围为25~37℃时,该虫不能正常完成个体发育。在日平均温度(T)19~28℃范围内(最大温差12℃),甘蓝夜蛾卵、幼虫及蛹期的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且各个虫态发育速率(V)拟合方程均符合线性方程模型:V卵期=0.125+0.048T, V幼虫期=0.023+0.012T, V蛹期0.027+0.013T, V成虫=0.073+0.47T。甘蓝夜蛾雌雄成虫的寿命随着日平均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雌雄成虫寿命在日变温范围13~25℃时最长,分别为7.91 d和8.00 d;在变温范围22~34℃时最短,分别为3.00 d和3.57 d。甘蓝夜蛾卵、幼虫、蛹、成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98, 6.54, 9.36和10.78℃,有效积温依次为87.00, 607.36, 351.51和108.52 d·℃。16~28℃的变温范围更适合甘蓝夜蛾种群的生存与繁殖,其种群趋势指数I为117.81。【结论】甘蓝夜蛾属于偏低温适应性害虫,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较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蓝夜蛾自然种群发生规律及其发生期、发生量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高温逆境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生存特性对其种群发育的影响,利用短时高温刺激试验,研究加州新小绥螨卵、幼螨、雌成螨在35、38、42、45 ℃等4个温度下、处理1~8 h后的孵化率、存活率、后期发育历期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卵和幼螨的存活率越低,其后续发育历期随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先缩短后延长.当温度为38 ℃,处理8 h后,卵的后续发育历期最短,为4.1 d.卵在45 ℃下处理2 h以上将不能正常孵化,而幼螨在45 ℃下处理8 h后不能存活;雌成螨产卵期和产卵量基本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35 ℃处理8 h后,单雌产卵量最高,为38.9粒;38 ℃处理8 h后,单雌产卵量为36.7粒;45 ℃处理8 h后,单雌产卵量仅为14.5粒.短时高温主要影响加州新小绥螨的孵化率、存活率和后续发育历期,对雌成螨的产卵前期和存活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