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域生态学中生物稳定同位素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由于能够刻画复杂的食物网结构并追踪食物网中的能量流而成为水域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但是当水生生物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时, 营养关系分析中的同位素结果可能会产生误导性解释。文章采用数据模拟分析和文献总结的方法, 研究了水域生态系统中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对于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概括性地建议了水域生态系统中适合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开展生态学研究的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的注意事项。但今后仍需进一步评估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对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效果, 确定化学动力学在水生生物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中的作用, 以进一步完善水生生物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规范。  相似文献   

2.
田野工作作为一种经典研究手段和科学学术范式,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事实,探寻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意义,特别适合对繁杂琐碎、难以系统表述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事件,或缺乏客观表达能力的人群进行研究。田野工作研究有助于再现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丰富细节和真实性,并且挖掘行为背后的意义。将田野工作用于食物消费研究中,有助于解决当前食物消费研究中数据获取成本高、准确性差的问题,弥补食物消费研究“重统计数据,轻生活实践”的不足,充分呈现食物消费的丰富内容和复杂层面,并挖掘其中的深层结构和意义。探讨应用田野调查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食物消费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理论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放射虫是揭示古海洋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虎红染色方法,首次揭示了南海典型断面现代放射虫残骸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现代水体中放射虫残骸群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海春季放射虫残骸群比较丰富,其丰度一般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最高值主要出现在75—300m深即位于叶绿素最大值层和活体高峰深度之下;分析发现研究区放射虫残骸丰度的深度分布受到海流的横向输运影响;春季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属种组成和丰度分布的差异表明,除了现代放射虫具有季节性变化之外,海流的横向传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150—300m水体中除了Cornutella profunda和Cyrtopera laguncula,还发现了Cycladophora davisiana的残骸,推测典型冷水种C.davisiana由于受到径向翻转流的作用,从中深层水被带到了中上层水体中。  相似文献   

4.
我们收到两组昆虫尸体标本,都是在古墓随葬品中发现的。一是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距今约二千一百多年);另一是从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商代中期文化遗址出土(距今约三千三百年左右)。这两组标本有些颇为完整,有些则只存残骸。现将鉴定结果发表,以供昆虫学研究参考。标本除一部分归还原主外,其余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湿地食物源判定和食物网构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物营养动力学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评价研究的基础.碳、氮稳定同位素作为识别营养关系的方法,已在湿地生态系统食物来源、组成和食物链传递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系统综述了稳定同位素食物贡献度计算模型和营养级确定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讨论了动物营养分馏值和基线的选择依据;概括了湿地生态系统典型食物源及其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总结了草食、杂食和肉食等不同营养级动物的食物来源.指出了稳定同位素在湿地食物源溯源和食物网研究中的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需求,展望了未来同位素技术在湿地食物网生态学研究中的运用前景和研究重点,提出需要加强稳定同位素营养分馏和基线的影响因素、样品处理和保存方式研究以及胃含物、分子标记物和多元素同位素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枝角类休眠卵形成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琼  邓道贵 《动物学杂志》2008,43(3):154-160
综述了多年来国内外对枝角类休眠卵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休眠卵的形态、形成的条件、保存方式及萌发条件等.休眠卵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被一层厚的卵膜.休眠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生物因子(遗传因素、种群密度等)和非生物因子(温度、食物、光照等)的作用.影响休眠卵萌发的因子有休眠卵的保存方式、保存时间、萌发阶段的光照及温度等.  相似文献   

7.
地层中的化石按其保存特点,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4大类。1实体化石指由生物遗体的全部或一部分保存而成的化石,其中大多数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如外壳、骨骼等。实体化石又可分为未变实体化石、微变硬体化石和石化化石3种。1.1未变实体化石特指古代生物软体部分尚保存的化石。著名的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第四纪冻土中发现的猛码象,其毛、皮、内脏等都保存完好,甚至有些个体的肉在发现后,还可被食肉兽吃掉。从它们胃中的残留食物及抱子花粉,可以推知它们的食性。其次,如保存在第四纪搪玻中的昆虫化石,其中…  相似文献   

8.
钟表和日历,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作计时的装置。有了钟表和日历,人们就可以随时知道时日的变化,更好地安排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生物界同样也要经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时日和季节变化,环境气温和食物来源也要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有些时候适合某些生物活动,另些时候则不适合;有些时候适合某些植物生长,另些时候却不适合;有些时候食物丰富,另外一些时候又很难寻找食物。因此,时间的概念对于生物界更是生命攸关的。公鸡和招潮蟹时间对于生物界既然如此重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水生动物栖息地功能及其渔业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陆交界的生态敏感带,其根系为生活于潮间带高度异质环境下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生境:藻类、双壳类、甲壳类等大量附生于红树根部;红树的呼吸根、支柱根、树干、倒落的枝条和残骸等,与沉积物形成的松软基质为大量底栖动物提供栖息地,根部结构间的空隙成为虾类、蟹类和鱼类等游泳动物的优良避难所和索饵场。红树林凋落物以碎屑形式进入食物网,连同浮游植物、附生藻类和底栖微藻等,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为红树林区水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可见,食物来源丰富、隐蔽性强、捕食压力低等特点使得红树林成为水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许多水生动物选择在其中度过部分或完整生活史。另外,红树林也是重要经济动物(鱼、虾、蟹类)的育苗场,为近岸鱼类种群的补充和渔业活动提供支持。为合理开发红树林区渔业和有效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从生境价值、凋落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贡献等方面总结了红树林栖息地功能及其渔业价值,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将红树林的栖息地功能从其它河口、近岸栖息地中分离出来,甄别不同栖息地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照射对于食物的保存曾被认为有若干效果。要获得这些效果,必需用一定剂量的照射。认識了各种目的所需要的条件,不仅对于完成这些目的有意义,而且对确定照射所引起的其他变化的程度,如气味的改变亦有意义。因此,这些知識是考虑其他問題的基础。食物的照射是按食物吸收的放射能来計算的。計算的单位是“rad”。其定义是每克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马铃薯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用食物,所以提高其种植的质量以及技术,将对当前马铃薯产业的扩大产生影响。本文将针对无公害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 包含极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特有性和遗传多样性。根据考古证据, 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长江文明早期的孕育与发展中, 林木在食物、能源、工具、建筑和舟船中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逐渐成为国内木材供给的热点地区。面对木材供给总量不足和大径级木材结构性短缺问题, 长江流域林木资源将是未来国内木材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使得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更加迫切。针对长江流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家底不清和保存体系不完善问题, 我们应尽快完成林木种质资源的全面调查和重要树种的多样性分析; 完善原地、异地和设施保存相结合的保存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水螅的消化,排遗和触手生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用中性红标记水螅饵料、手术触手及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水螅的消化、排遗和触手生长模式。结果表明:1.水螅在消化期间常出现纵向收缩运动和局部横向扩张运动,运动方式特点与腔肠的消化、物质输送及排遗机能相适应。2.触手腔食物泡残骸逐渐贮存于触手腔顶端,待顶端衰老死亡组织破裂时喷出体外。3.沿触手近端至远端,组织摄取养料的机能呈梯度衰退;组织生长速率亦呈梯度减慢,直至解体。触手组织不断生长,推移,衰老死亡组织间断地在顶端脱落。4.在良好的营养条件下能人工产生畸形触手。  相似文献   

14.
金建华 《化石》1992,(1):31-32
在山洞和石穴中,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粪便、食物常形成堆积物。在这些堆积物中往往保存有鸟类的碎蛋壳。这些由动物形成的堆积物是恢复生态系统历史的特殊遗物。通常可以借助于放射性碳、孢粉学、地球化学及骨骼学等一系列方法对这些堆积物进行研究,但同时采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类社会依赖两种能量的供应,一种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另一种是维持社会生产力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前者即食物问题,后者即本文所要讨论的能源问题。起初,人类完全从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获取这两种能量(主要是以食物、畜力和薪柴的形式)。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才开始利用泥碳、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也逐渐学会了利用风能和水能。近几十年来,由于人  相似文献   

16.
间斑寇蛛幼蛛过冬和早期饲养管理是人工饲养的关键。通过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保存时间下过冬幼蛛的孵化率、存活率和平均体质量,研究了间斑寇蛛幼蛛过冬的规律,并探讨了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食物种类对幼蛛离开卵囊后的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卵囊保存过冬温度,但在此温度下保存7个月后存活率开始下降,到13个月幼蛛存活率降为零;卵囊放入低温保存前需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约2个月)以使卵粒孵化成幼蛛;4℃左右下过冬的幼蛛离开卵囊后,在相对湿度55%~60%、环境温度25℃~30℃的条件下,用黄粉虫喂养4周后体质量增长40余倍,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随机饥饿和重喂食对小鼠能量代谢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阐明能量代谢和行为的可塑性对动物适应食物资源变化的意义,将成年雄性KM 小鼠随机饥饿驯化4
周,再重喂食驯化4 周。采用食物平衡法测定摄食量、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测定基础代谢率(BMR) 和非颤
抖性产热(NST)、观察法测定行为。随机饥饿使摄食量、消化道重量显著增加,BMR 和NST 显著降低。与对照
组相比,饥饿组休息行为显著增加,活动显著降低。重喂食后,上述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
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动物适应难以预测的食物资源短缺的主要策略包括:增加自由取食期间的摄食量;降
低BMR、NST 和活动行为,从而保存身体贮存的能量。能量代谢和活动行为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表现出显著的
可塑性对小鼠适应不可预测的食物资源短缺的应激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粪样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野生动物数量少,取样难度大;在野外工作时,动物肌肉和血液样品还难以保存。这些给野生动物研究带来很大不便。由于动物粪样容易收集,易于保存,对动物的影响小,在野生动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粪样分析已经应用在动物的领域、食性、消化动态、疾病与寄生虫、种群数量和遗传结构、有效种群大小、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与物质流的研究等方面。研究证明,在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中,通过粪样可以得到许多关键性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中药的炮制理论萌发于食物烹饪技术.本文应用隐喻认知的方法,沿袭食物制作先于药物制作的观点,以烹饪技术为始源域,以中药炮制技术为目标域,并将始源域的烹饪技术映射到目标域中药炮制之上,探究中药的炮制工艺与食物烹饪技术的相同点或相似处.结果显示,火的使用与炊具制造业的发展,为烹饪技术种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饮食烹饪技术的发展,提升了食物的色、香、味及卫生,易于食用;调味品的出现,增加了饮食的美味,也开创了食物保存的方法.古人在使用药物时,自然复制食物烹饪的经验,引发一系列将烹饪技术移植到药物炮制工序的操作,形成药物炮制的净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技艺以及辅料的使用,发展成为中医学的中药炮制理论.  相似文献   

20.
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昆虫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谢宝瑜  季荣  李典谟 《昆虫学报》2004,47(3):394-399
综述了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应用于昆虫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初步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以寄主植物同位素组成差异为前提,常用的同位素包括 D,13C,15N和18O,主要涉及确定食物来源,探寻寄主间转移规律及迁移路线、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食物网构建等方面。对长期保存标本与昆虫化石的同位素分析则扩展了研究的时间范围。同位素转化时间的确定、质量平衡方程和混合模型的应用则是验证相关生态问题的重要步骤;生态、生理和生化过程对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