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研究组),另选取非脑梗死患者或者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检测其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脂,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部位、颈动脉内径并分析脑梗死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和斑块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总动脉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存在于颈总动脉者最多,且与脑梗死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P0.05);研究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纤维蛋白原(FIB)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和脑梗死存在密切关系,年龄、糖尿病、高血压、FIB和血脂均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 (MFG-G8)、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颈动脉彩超诊断的CAS的患者120例(CAS组)、60例颈动脉无病变的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HGF及炎症因子水平,并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亚组分析。研究显示,CAS组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120例患者中IMT增厚患者有7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有50例,IMT增厚患者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显著低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120例患者平均IMT厚度为(1.29±20) mm,CAS患者的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与IM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CAS患者的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显著升高。说明HGF及各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14例T2DM患者血清尿酸、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按颈动脉IMT分为4组:A组:无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斑块形成组,D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生化指标,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性别、年龄、TC、HDL、LDL无显著差异;C组血清TG水平较A组低(P=0.02),D组血清HbA1c水平较A组(P=0.038)及B组(P=0.015)显著降低。D组血清尿酸水平与A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但D组与B、C组及A组与B、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2),相关系数为0.201。结论:高血清尿酸水平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需慎重处理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胱抑素C(Cyst-C)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确诊为H型高血压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的不同分为c IMT正常组(51例)、c IMT增厚组(54例)和颈动脉斑块组(58例)。检测并比较三组间性别、年龄、血清Hcy、Cyst-C、UA、血糖(GLU)、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c IMT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间HDL-C、Hcy、Cyst-C、UA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c IMT与Hcy、Cyst-C、UA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23,0.32,0.30;P0.05),与HDL-C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r=-0.41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Cyst-C、UA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OR=1.203,6.395,1.023;均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及UA水平均与c IMT正相关,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临床早期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7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王囊£块稳定性的关系和血清visfatin和MMP-9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性斑块组(n=43)和非易损性斑块组(n=27),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Visfatin和MMP-9水平,并对二者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伴颈动脉硬化组血清Visfatin、MMP-9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易损性斑块组血清Visfatin和MMP.9水平高于非易损性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外周血中的Visfatin水平与MMP-9呈正相关关系(r=0.643,P=0.000)。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血清Visfatin和MMP-9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Visfatin和MMP-9升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形成相关,Visfatin可通过调控MMP一9的分泌和活性从而改变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121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分为CAS组(58例)和无CAS组(6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茁2-MG水平、EOS计数。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β2-MG、EOS预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CAS组血清β2-MG水平,外周血中EOS计数高于无CAS组(P<0.05)。死亡组血清β2-MG水平,外周血中EOS计数高于生存组(P<0.05)。合并CAS、高β2-MG、高EOS计数是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β2-MG、EOS联合预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终末期肾病MHD伴CAS患者血清β2-MG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增高,且与预后有关,联合检测β2-MG和EOS可提高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7.
胡军  曾慰  胡名松 《生物磁学》2011,(10):1907-190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治疗并发高脂血症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以及合用格列吡嗪对辛伐他汀的增效作用。方法:将高脂血症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和格列吡嗪合并辛伐他汀治疗组,6个月治疗后,测量血脂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活性和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两个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其IMT值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辛伐他汀单独治疗相比,格列吡嗪合并辛伐他汀治疗组的TC、TG和HDL-C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LDL-C显著减少(P〈0.05),两组间ET-1和TNF-α以及IMT值差异显著(P〈O.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活性,进而对颈动脉粥硬化具有治疗作用,而合并格列吡嗪治疗能够起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田敏  韩晓云  王丽丽  王小艳 《生物磁学》2011,(18):3518-3520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肱动脉FMD对SAP的价值。方法:将选取的65例SAP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超声检测所有病例的肱动脉FMD和颈总动脉IMT,并作Califf危险评分和As积分,分析观察指标间的关系。结果:cati行危险评分和As积分都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深而增大,且二者呈正相关(P〈0.05);颈总动脉IMT随着狭窄程度的加深而增大,肱动脉FMD则随着狭窄程度的加深而降低,二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无创监测颈总动脉IMT和肱动脉FMD,可指导SAP临床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受试者151人主要为脑梗死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将所有受试对象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筛选,找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相关的因素。结果年龄及吸烟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6(OR=1.08,95%CI 1.02-1.14)和0.01(OR=5.09,95%CI 1.47-17.61);年龄、吸烟同样与颈动脉斑块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6(ORn=n1.06,95%CI 1.06-1.11)和0.04(ORn=2.97,95%CI 1.04-8.50),收缩压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P=0.04(OR=1.03,95%CI 1.00-1.05),舒张压与颈动脉斑块呈负相关P=0.04(OR=0.96,95%CI 0.92-1.00)。结论随年龄的增大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增加,吸烟者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比率高于不吸烟者;收缩压增加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增加,舒张压增加斑块患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脑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纯脑出血组(n=25)、轻度粥样硬化组(n=34)和重度粥样硬化组(n=25)三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人(对照组)。对比分析四组颈总动脉膜厚度(IMT)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hs-CRP与Hb Alc水平,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四组的IMT、TC、TG、HDL、LDL、hs-CRP和Hb A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s-CRP和Hb Alc水平在单纯脑出血组轻度粥样硬化组重度粥样硬化组(P0.05);IMT与hs-CRP和Hb Alc均呈现正相关(r=0.388、0.420,P0.05);IMT、hs-CRP和Hb Al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3.065、1.978、1.647,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体内hs-CRP及Hb Alc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盛文芳  洪斌  张政  罗勇  王韦 《生物磁学》2014,(3):461-463,47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fPP)与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328例,168例单纯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高血压组,160例合并有冠心病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设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根据厚度(IMT)是否增大将高血压组分为IMT增厚组94例和IMT正常组74例。对动态血压及颈动脉IMT进行测定。结果:与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hAPP、dPP、IlPP等指标以及24hASBP、nSBP等指标均显著提高;而24hADBP、dDBP、nDBP等指标则明显下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24hAPP≥60mmHg的发生率为57.50%,明显高于高血压组的39.29%;IMT增厚组患者的24hAPP、dPP及nPP水平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60mmHg组共89例,IMT为1.14±0.23mm,明显高于〈60mmHg组79例的平均厚度0.93±0.12mm(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在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同期住院的80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年龄、吸烟、血压、饮酒、糖尿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磷脂酶A2等指标,然后进行卡方检验、相关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82.43%,对照组为12.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磷脂酶A2(LP-PLA2)血症是经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LP-PLA2水平、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与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磷脂酶A2(LP-PLA2)血症有关,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LP-PLA2和高血压患者要关注其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陈锐  王娓娓  岳凡  宋静 《生物磁学》2014,(1):96-98,61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MT)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按照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糖尿病伴脑梗死组(105例)和单纯糖尿病组(11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Hcy、APN、hs—CRP和IMT的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伴脑梗死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清Hcy、hs—CRP和IMT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糖尿病伴脑梗死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而糖尿病伴脑梗死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清APN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伴脑梗死组血清APN的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Hcy和hs—CRP水平随着1MT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1),而APN水平随着IMT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伴脑梗死的患者大血管病变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颈动脉IMT与Hcy和hs—cRP呈正相关,而与AP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任坤  陈春怡  胡燕萍  叶人诵  钱俨 《生物磁学》2011,(22):4311-43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颈动脉斑块分级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加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荷  赵月萍  李茂  蒋文娟  魏贵红 《生物磁学》2014,(18):3487-348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单纯高血压和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检测两组血清Hcy、SU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Hcy、S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Hcy、SUA为(25.0±5.0)μmol/L和(390.0±65.0)mmol/L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17.0±4.0)μmol/L和(330.0±55.0)mmol/L,血管并发症患者FBG、餐后2h血糖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UA异常升高,且存在慢性血管并发症患者两者水平更高,血清Hcy、SUA是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