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沙江中游地区红山茶组植物的Giemsa C-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金沙江中游地区红山茶组植物的GiemsaC-带。该地区的红山茶植物以四倍体为主,个别居群为二倍体或六倍体。居群间的C-带差异明显,C-带多出现在染色体端部。在四倍体和六倍体的C-带带型中,只能找到2条显相同C-带的同源染色体,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红山茶植物进行比较,发现红山茶组植物的倍性从华东,华南经贵州,四川向云南逐渐增高,显C-带的染色体与染色体总数之比随信性增加而减少。文中指出华东或华南可能是红山茶组植物的起源地,而金沙江中游地区是其现代分化中心,这一地区红山茶的多倍体类群可能是异源起源的。  相似文献   

2.
云南山茶花四倍体的首次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和四川金沙江河谷的云南山茶花C. reticulata及其两个近缘种(怒江山茶C.saluenensis和西南山茶C.pitardii)进行了细胞学研究。34个居群的云南山茶花中,21个居群是四倍体类型(2n=60),11个居群是六倍体类型(2n=90),另2个居群为二倍体(2n=30),云南山茶花的四倍体类型为首次发现,并且进行了核形态研究。四倍体和六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在大多数居群都为二价体(四倍体中30个二价体,六倍体中45个二价体),少数居群或是个体除二价体为主外还出现单价体和四价体,六倍体类型没有出现六价体构型。根据减数分裂的构型,我们认为,四倍体和六倍体分别为异源四倍体和异源六倍体,少数四价体的存在表明染色体有部分同源性。所有四倍体和六倍体的体细胞间期核特征和前期染色体形态特征基本相似。中海拔(1800m)以上的四倍体的云南山茶花外部形态特征与六倍体类型比较相似,而低海拔(1100~1800 m)的四倍体类型的外部形态特征则有些不同,但核形态结构是比较相似的。四倍体与六倍体类型地理分布是连续的,并与近缘的二倍体种怒江山茶、西南山茶重叠分布。  相似文献   

3.
小麦属核型分析和BG染色体组及4A染色体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新方法和N—带技术对小麦属(Triticum)9个六倍体种(AABBDD),8个四倍体种(AABB,AAGG),3个二倍体种(AA,A~uA~u)及B组的可能供体沙融山羊草(Ae. shronensis)体细胞核型和N—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属全部为具中部或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属于“2A”类型,不对称性随倍性提高而有所增加。种问核型有一定差异。所有小麦B染色体组、G染色体组和4A染色体均显N—带,其它染色体则不显带或只显很浅的着丝点带。六倍体种B染色体组带型基本相同,四倍体小麦B组N—带种间有一定差异。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G组带纹数目和分布与B梁色体组有显著差别,作者认为两者非同源。沙融山羊草核型和带型都与小麦B组相近,是B组的可能供体。一粒系小麦A染色体组基本不显N—带,其中无与4A带型相同的染色体,4A起源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西南部3种菖蒲属(Acorus L.)植物(菖蒲A.calamus L.、石菖蒲A.tatarinowii Schott和金钱蒲A.gramineus Soland.)的细胞学研究,发现分布在运动及四川的9个菖蒲居群中,有5个居群为四倍体(2n=4x=44),4个居群为六倍体(2n=6x=66)。其中四倍体见于滇南及川西南;六倍体见于滇中及滇西北,并为首次报道。在云南及贵州分布的石菖蒲及金钱蒲5个居群均为二倍体。讨论了菖蒲分布区从二倍本、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4种不同倍性居群的分布规律和可能的演化关系,六倍体居群的产生很可能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对云南西北部和中部地区11个多星韭居群进行了细胞学分析。结果显示:(1)云南西北部多星韭二倍体、四倍体混合分布的太子阁和华首门四倍体居群中发现了三倍体(2n=3x=21),核型公式分别为:2n=3x=21=[6m(2sat)+8sm]+(3m+4sm)和2n=3x=21=[4m(2sat)+10sm]+(2m+4sm+lst)。三倍体含2条随体染色体,它的21条染色体含2个同源染色体组和一个与它们同源性稍差的染色体组。(2)在云南中部的多星韭四倍体居群中首次发现了六倍体,核型公式为2n=6x=42=15m(3sat)+27sm,核型类型2A。(3)结合核型特征及地理分布对多星韭三倍体和六倍体的成因进行分析,提示多星韭三倍体来源于二倍体与四倍体的杂交,六倍体是通过四倍体产生的未减数配子(n=4x=28)与正常减数配子(n=2x=14)的结合形成的。本研究结果支持多星韭的分化中心是云南西北部高海拔地区的观点,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本工作的结果,对多星韭种内的倍性组成和演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葱属根茎组8种21居群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葱属根茎组Allium sect.Rhiziridium的8种21个地方居群的核型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该组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物种进化机制提供依据。贺兰韭A.eduardii和阿拉善韭A.flavovirens2个种的核型以及辉韭A.strictum的六倍体核型均属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贺兰韭A.eduardii、阿拉善韭A.tlavovirens、北韭A.lineare、蒙古韭A.mongolicum和滩地韭A.oreoprasum的各居群均为二倍体,核型类型为Stebbins的2A型;韭A.tuberosum和野韭A.ramosum的各个居群均为四倍体,核型类型为2A型:辉韭A.Jtrictum的4个居群均为六倍体,核型类型为2B型。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如下推论:(1)该组植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多倍体或多倍体系列,染色体数目变化与物种进化具有密切相关性,多倍化可能是根茎组植物核型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2)随体染色体多为st或t染色体,均位于短臂末端;(3)可以认为辉韭是以增加倍性来克服该物种扩大新的生存空间所带来的困难;(4)现今栽培的韭可能是由野生的二倍体韭和四倍体韭经过长期人工驯化而来的,现今栽培的三倍体韭可能是二倍体韭和四倍体韭杂交而来,并且以无性繁殖方式保存三倍体类群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广义拂子茅属(Calamagrostis)是一个世界温带广布的大属,有些作者又分为拂子茅属和野青茅属,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处理为一个属较为合适。中国共有37种广义拂子茅属植物,但至今没有任何染色体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其中产于中国西南6种野青茅的染色体数目,其中Deyeuxia petelotii 4个居群,D.diffusa,D.moupinemis,D.nivicola和D.flvens各一个居群都是四倍体(2n=4x=28),D.neglecta为六倍体(2n=6x=42)。根据广义拂子茅属植物染色体倍性特征,该属植物中至今未发现二倍体,四倍体是该属中倍性最低和最普遍的,广义拂子茅属的演化很可能是在四倍体的水平上进行的。由于以上几个四倍体种均是狭域分布的类群,所以可能是由四倍体的祖先隔离分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小麦进化过程中叶片气孔和光合特征演变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小麦属内种间的进化关系选取21种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小麦进化过程中气孔特征和光合特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无论是A,B,D染色体组还是A,G染色体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均随倍性水平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而气孔指数无显著变化;A,B,D染色体组气孔密度随倍性升高呈减少趋势。二倍体小麦的Pn值最高,六倍体小麦的Fv/Fm值较高,二倍体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不同倍性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气孔传导力是小麦光合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气孔导度与单一气孔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A,B,D染色体组不同倍性小麦叶片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A,B,D染色体组不同倍体小麦叶片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差异显著,顺序均为六倍体〉四倍体〉二倍体,气孔密度降低可能是A,B,D染色体组六倍体小麦光合能力降低的原因。随着倍性的升高,小麦的抵抗光抑制能力越强,因此光化学能转换效率可能不是小麦进化过程中光合能力变化的原因。A,B,D染色体组中二倍体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四倍体和六倍体,而A,G染色体组中倍体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叶绿素的降低可能是A,B,D染色体组六倍体光合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广义拂子茅属( Calamagrostis) 是一个世界温带广布的大属, 有些作者又分为拂子茅属和野青茅属, 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处理为一个属较为合适。中国共有37 种广义拂子茅属植物, 但至今没有任何染色体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其中产于中国西南6 种野青茅的染色体数目, 其中Deyeuxia petelotii 4 个居群, D1 diffusa, D1 moupinensis, D1 nivicola 和D1f lavens 各一个居群都是四倍体( 2n= 4x= 28) , D1 neglecta 为六倍体( 2n= 6x= 42) 。根据广义拂子茅属植物染色体倍性特征, 该属植物中至今未发现二倍体, 四倍体是该属中倍性最低和最普遍的, 广义拂子茅属的演化很可能是在四倍体的水平上进行的。由于以上几个四倍体种均是狭域分布的类群, 所以可能是由四倍体的祖先隔离分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 L.)植物的细胞学特征,对驴蹄草(C.palustris L.)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C.scaposa Hook.f.&Thoms.)5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驴蹄草贵州纳雍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四倍体),两个云南中甸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64(八倍体)。花葶驴蹄草四川红原、康定、石渠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2(四倍体),该数目为首次报道;西藏林芝和云南德钦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64(八倍体)。驴蹄草的染色体比花葶驴蹄草大。这两种植物的32或64条染色体分别以4条或8条为单位大致能够排列为8组同源染色体,但同一组内的染色体经常具有明显的异形性(heteromorphy),不同居群的核型组成多少具有差异。同时,还分析了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的不同倍性细胞型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式样。  相似文献   

11.
我们感到目前使用染色体数目的符号不够准确,常常看到一些文章、小册子是这样叙述染色体数目的。 “以”表示基本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称为单倍体,则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称为二倍体,用2n表示;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称为三倍体,用3n表示;依此类推,还有四倍体、五倍体、六倍体……可用4n、5n、6n……表示。凡体细胞中具有二倍以上的染色体数的生物均称为多倍体,包括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等”。 “小麦属的多倍体系有一粒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2n=14;二粒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2n=28,为异源四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2n=42,为异源六倍体”。 这种说法并不少见。开始“以n代表基本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5种25居群葱属根茎组植物进行核型研究,首次报道荒漠韭Allium tekesicola、蓝花韭A.beesianum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增补了一些根茎组植物的细胞学资料。结果表明:供试类群为二倍体或四倍体,核型类型为1A、2A或2B;高山韭A.sikkimense壤塘居群和荒漠韭具短臂随体,宽苞韭A.platyspathum的和布克赛尔居群、奇台居群具居间随体;野黄韭A.rude雅江居群和荒漠韭中各存在1条B染色体。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我们讨论了中国根茎组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随体染色体的多型性、B染色体的进化意义和该组植物的进化方式,探讨了天蓝韭A.cyaneum、齿丝山韭A.nutans的地理分布成因,得到了如下推论:(1)中国根茎组植物的染色体基数x=8;(2)中国根茎组植物的核型进化趋势为:1A→2A→2B→2C;(3)中国根茎组植物的随体染色体具多型性;(4)多倍化和结构变异是中国根茎组植物进化的两种重要方式;(5)天蓝韭和齿丝山韭以多倍化和无性生殖来克服扩大新的生存空间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王广艳  周宁  钱敏  张婵  杨永平 《广西植物》2019,39(9):1191-1200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两种植物的演化,该文利用传统染色体压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前人染色体研究结果,对我国驴蹄草2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驴蹄草是由四倍体(2n=4x=32)、六倍体(2n=6x=48)和八倍体(2n=8x=64)构成的多倍体复合群,花葶驴蹄草具有四倍体(2n=4x=32)和八倍体(2n=8x=64)两种倍性水平。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均是四倍体较为常见,目前尚未见有二倍体报道。由于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大部分居群采自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在冰期时存在古二倍体,其适应性较弱,逐渐被其他的倍性取代,这是由于不同细胞型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驴蹄草可能存在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从甘肃到达云南;另一条是从西藏到达云南。前期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花葶驴蹄草与驴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结果中花葶驴蹄草染色体比驴蹄草要小,花葶驴蹄草可能比驴蹄草相对进化。目前花葶驴蹄草只有10个居群,还需进一步增加居群量来解析其演化路线。  相似文献   

14.
在异源多倍体形成的早期, DNA序列和基因的表达迅速发生了改变. 以异源六倍体小麦为例, 比较了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合成六倍体小麦前后, 位于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不同染色体臂上的特异性引物揭示的微卫星位点变化特点. 结果表明, 从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 将A, B与D染色体组结合在一起并加倍得到AABBDD的六倍体小麦这一“剧烈事件”中: (ⅰ) 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发生了变化, 导致出现了供体物种没有的新带纹或供体物种的带纹消失, 其中, 供体物种的带纹消失是主要的. (ⅱ) 供体物种的带纹消失不是随机的, 而是四倍体小麦消失频率远高于节节麦的频率, 即发生在A, B染色体组的消失频率比发生在D染色体组的频率高得多. (ⅲ) 微卫星侧翼序列的变化在多倍化的早期(F1代或S1代)就开始发生. 由此看来, 微卫星两边的侧翼区域在多倍化过程中很活跃, 是容易发生变化的区域. 微卫星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多倍体进化过程有关, 微卫星两边的侧翼区域在多倍化过程的早期迅速发生有方向性的改变可能有利于新形成异源多倍体的迅速进化, 从而使不同染色体组在遗传上迅速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15.
王广艳  周宁  钱敏  张婵  杨永平 《广西植物》2019,(9):1192-1200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两种植物的演化,该文利用传统染色体压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前人染色体研究结果,对我国驴蹄草2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驴蹄草是由四倍体(2n=4x=32)、六倍体(2n=6x=48)和八倍体(2n=8x=64)构成的多倍体复合群,花葶驴蹄草具有四倍体(2n=4x=32)和八倍体(2n=8x=64)两种倍性水平。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均是四倍体较为常见,目前尚未见有二倍体报道。由于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大部分居群采自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在冰期时存在古二倍体,其适应性较弱,逐渐被其他的倍性取代,这是由于不同细胞型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驴蹄草可能存在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从甘肃到达云南;另一条是从西藏到达云南。前期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花葶驴蹄草与驴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结果中花葶驴蹄草染色体比驴蹄草要小,花葶驴蹄草可能比驴蹄草相对进化。目前花葶驴蹄草只有10个居群,还需进一步增加居群量来解析其演化路线。  相似文献   

16.
甘薯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3份甘薯属不同倍性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数目与材料倍性无明显相关性;二倍体或四倍体野生种的种间酶谱差异显著;六倍体野生种不同株系间以及六倍体栽培种甘薯的不同品种间酶谱差异较小;但栽培种甘薯与六倍体野生种I.trifida(6x)、四倍体野生种I.littoralis(4x)以及二倍体野生种I.trifida(2x)的酶谱有4条明显共同标记带,表明其间有一定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部分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告(英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报道36个种或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涉及到了4个亚属、11个组,其中2个种进行了不同居群的观察。结果表明(详见表1),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x=15。在自然界,染色体倍性变异从2倍体到8倍体均有,但多数种为2倍体。我们观察的这36个种或变种中,2倍体种有22个,4倍体种3个,6倍体种10个,8倍体种1个。这一系列的多倍性变异,主要表现在种间。此外,同种不同居群间也有不同倍性的变异。例如C. forrestii在不同居群间有2倍体、4倍体和6倍体。而且各个不同倍性的植株表型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异,估计是同源多倍体或称种内多倍体。  相似文献   

18.
黄牡丹八个居群的Giemsa C-带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BSG方法对黄牡丹(Paeonia delavayi var.lutea)8个居群的Giemsa C-带进行了比较研究。8个居群的所有染色体都在着丝点附近显示出了C-带,所有染色体的长臂上都没有显示C-带,而短臂上的C-带数量和位置在居群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花甸凡居群手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显示端带;卓干山居群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没有显示C-带。在所研究的8个居  相似文献   

19.
葱属薤白的核型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的13个地方居群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12个国内居群 都为四倍体,2n=4x=32;一个日本居群为五倍体,2n=5x=40。13个居群的核型类型均属Stebbins的 2A型。薤白种内存在着核型多态性。种内的核型分化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关。主要表现为臂间倒 位、罗伯逊易位和或不等相互易位。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结果导至薤白种内发生明显的核型分化。在13 个居群中,四倍体居群的核型明显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核型公式为2n=4x=32=26m(2SAT)+6sm (2SAT),属于该类的有华山居群、商南居群和长春居群。都江堰居群也属该类,但它的一对m随体染 色体为一对st随体染色体所代替。另一类的核型公式为2n=4x=32=24m(2SAT)+8sm(2SAT),沣峪 口居群、大飞水居群、汶川居群、武汉居群和红河居群属于该类。此外,宝兴居群、杭州居群、香山居群也 属该类,但它们各有一对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五倍体日本居群的核型属于第一类型,但有两条m 染色体为sm染色体所代替。最后,对薤白种内核型多态性产生的原因从环境因素,繁育制度和多倍性 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不同的生境有利于诱发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兼性无融合生殖和多倍 性则有利于克服育性降低的障碍和保存在居群中所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对薤白现代分布格局的分析,认为日本应为它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探讨达氏鳇的多倍体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鱼类是一类多倍体起源的鱼类,种问易于杂交,且由于存在大量微型染色体,其染色体数目和倍性也难于确定.到目前为止包括达氏鳇(Huso dauricus)在内的一些鲟鱼物种基因组大小和染色体倍性仍旧存在争议.本实验采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技术,通过观察9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发现达氏鳇在大部分位点中显示的倍性大于二倍性,同时利用多倍体分析软件POLYSAT推断了26尾达氏鳇的个体倍性.结果表明,26尾达氏鳇中有20尾显示为六倍体,占总数的76.92%;4尾显示为八倍体,占总数的15.38%;2尾显示为四倍体,占总数的7.79%.因此,我们认为达氏鳇应该为八倍体物种,结果中出现的四倍体和六倍体个体,是由于这些个体在我们选取的微卫星位点中存在部分纯合等位基因,导致了多数个体显示为六倍体.这一结论与近年来支持达氏鳇为进化性八倍体物种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