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体培养未传粉的子房或胚珠,诱导大孢子发育,以期获得单倍体植株,是国际、国内正在探索的新课题。 几十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培养未传粉的子房或胚珠,希望得到单倍体植株。如Nishi等曾培养未传粉的水稻子房,得到的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植株,没有得到单倍体的植株。内宫博文等曾培养未传粉的玉米子房和茄子的胚珠,也没有获得单倍体植株。其他学者也作了一些工作,但都没有得到单倍体植株。我们于1978年从烟草和小麦未传粉子房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9年进行了首次报道。继之,又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7年我们首次通过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最近又相继从栽培大豆的6个品种的原生质体分别获得再生植株,移栽于土中后均能正常开花结实。至于大豆野生种中的G.canescens和G.clandestina的原生质体培养已有再生植株或形成芽的报道。但在野生大豆G.soja的原生质体培养中仅见胚状结构的形成,迄今未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建立从离体培养高效率再生植株的程序是用细胞遗传操作改良农作物的一个先决步骤。从栽培大再组织培养能再生植株的报道,近年日渐增多(可参考文献)。其中,获得再生植株效率比较高的报道,所用的品种材料和  相似文献   

4.
改进了杂交水稻器官发生的再生植株的炼苗方法。采用两步炼苗法再将植株直接移栽入土,可使移栽成活率超过80%。观察了温室条件下成活的体细胞再生植株的生长、发育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再生植株的总叶片比实生植株减少,有效分蘖增加,抽穗期提早。但单株实粒数减少,种子粒形出现变异,单株之间粒重变异显著。总计对43株再生植株的粒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7个粒重变异显著的单株,变异率为16.3%。起源子茎的再生植株与起源于幼穗的再生植株相比,各方面无显著差异。比较了再生植株与在同样条件下栽培的实生植株的种子发芽率,发现个别再生植株的种子发芽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小麦花粉植株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1971年4月我们用花药培养方法诱导出小麦单倍体花粉植株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花药培养研究中作了大量工作,诸如:离体条件下的雄核发育的研究,提高诱导花粉植株频率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其中包括培养基的改进、材料基因型差异在诱导中的作用和培养条件,以及供取花药植株的环境条件的研究等。本文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小麦花粉植株的遗传学表现,包括目前大家所关心的花粉植株的生活力,以及花粉植株的变异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柑桔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在国内外已有数十种植物利用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但在果树花药培养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诱导出花粉单倍体植株的报道。我们自1974年3月开始,对柑桔类花药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于1979年5月首次在四季桔(Citrus microcarpa Bunge)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经镜检胚状体和根尖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2n=9)(图版1,7),表明是花粉发育的单倍体植株。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离体茎培养出根已有报道,但无诱导完整植株的试验结果。我们以油橄榄下胚轴、子叶、胚根、嫩茎、茎尖和叶片等作为外植体进行了试验,除从茎尖诱导发生小植株外(待发表),在下胚轴上也已诱导出完整植株。从甘蓝下胚轴诱导发生小植株已有报道,本文就油橄榄下胚轴诱导完整植株作简要报道。油橄榄(Olea europaea L.)种子经消毒处理后,通过无菌培养得到无菌苗。在幼苗下胚轴伸长到2—3厘米时,在无菌条件下切除茎尖、子叶  相似文献   

8.
1.田间条件下灌浆期的小麦,叶子、叶鞘、及节间里的含糖量有着昼夜的变化,其中主要是蔗糖含量的变化。在日间下午3—6时含糖量最高,而晚上含糖量降低。2.小麦叶子、叶鞘及节间含糖量的变化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里主要是光线及植物社会的影响。3.在阴天只有单行植株第1叶和第2叶里的蔗糖有显著的昼夜变化;叶子、叶鞘变化很小,还维持了原来的水平。中行植株的叶子、叶鞘及节间的含糖量一般是降低的。4.在晴天,不问单行植株、中行植株,叶子、叶鞘和节间的含糖量都有昼夜的变化。但含糖量变化的进程在单行植株和中行植株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单行植株的含糖水/平高于中行植株。它们之间差异的幅度,越是在下部的器官越是显著。单行植株叶子、叶鞘的蔗糖最高含量在下午6时到达,而中行植株叶子、叶鞘里的蔗糖最高含量早在下午3时就达到了。这种差异的形成由于中行植株被左右边行的植株所荫蔽,在光线条件上处于不利的状态。在阴天中行植株的光线条件更差,以至阻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5.小麦在灌浆期,叶、叶鞘、节间糖的分布是这样的:叶子里的糖浓度小于叶鞘,叶鞘里的糖浓度小于节间的。但当阳光充足的时候,叶子里的浓度有时高于叶鞘中的浓度。此外第2节间的糖浓度高于第1节...  相似文献   

9.
对自1972年以来,通过花药培养所获得的近千株花粉植株的倍数性和部分来源于杂种F_1的花粉植株的纯合性及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观察到60%的花粉植株为能正常结实的二倍体。90%来自F_1的花粉植株的后代是整齐一致没有分离的,也即在遗传上是纯合的。其余10%来自F_1的花粉植株的后代或在性状上、或在能育性上、或同时在性状与能育性上发生分离。但性状分离一般都较简单,与F_2的分离有明显区别。对来源于同一杂交组合F_1的49个花粉植株的四个性状的重组与分离的规律,以同组合F_2植株为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两者表现基本相似。说明杂种F_1的各种小孢子发育为花粉植株的机率是相同的,没有发现在培养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花粉间有明显的竞争。 通过花粉单倍体育种已培育出二个粳稻新品种在生产上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1980年Kao和Michayluk首次获得豆科苜蓿的第一棵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后,到1989年为止,据报道已在11属25个物种中取得了成功。此后又有小豆、豌豆、多年生野生大豆、刀豆等相继成功地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现将豆科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成功的物种、取材组织及再生途径归纳如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栽培历史悠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菜肴。为提高黄瓜产量和选育良种,了解其性型的特点、遗传基础及其性型分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 植株的性型表现黄瓜植株的性型表现决定于其植株上花的性型,黄瓜的花型除雌花和雄花两种单性花外,还有雌雄同花的完全花,所以植株的性型可以分为以下8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芦苇变异植株是从EMS处理的愈伤组织再生的。植株是混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在100—33之间。在它们的分蘖植株中,存在类似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相似文献   

13.
芦苇变异植株的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变异植株是从 EMS 处理的愈伤组织再生的。植株是混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在100—33之间。在它们的分蘖植株中,存在类似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组织再生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组织再生植株的诱导能力因种类、器官、培养基等而异。汕优6号再生植株的诱导能力大于台中育39。幼穗外植体试管苗得率最高,茎次之,叶鞘最差。N_6培养基对水稻组织再生植株的诱导效果比较好。在N_6培养基中改变激素配比、附加一定浓度的谷氨酰胺和赖氨酸或切割愈伤组织,都有利于壮苗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稻花药培养绿苗诱导频率偏低,加上花粉植株比较娇嫩细弱,越冬和加倍处理引起部分植株死亡,这是花培单倍体育种应用的一大障碍。为了探索花粉植株试管苗越冬的途径,并繁殖足够的绿苗供大田育种和理论研究用,我们从1976年以来,进行水稻花粉植株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  相似文献   

16.
测定不同生长状况的卡特兰植株成熟假球茎、叶营养元素含量,并检测栽培基质pH、EC值。结果表明,除N、P元素外,生长差的植株K、Ca、Mg、Mn、Zn、Fe、Cu、Mo元素均显著高于生长优良的植株,且生长差的植株栽培基质酸化、盐分积累严重。可见盐分积累是造成植株生长差的原因,建议产业化栽培卡特兰时,采用疏松透气的基质,施肥不宜太浓或过勤,且多淋清水促洗盐。  相似文献   

17.
大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大豆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较快。大豆花药,叶片,下胚轴、子叶节,茎尖等外植体均能再生植株。大豆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对大豆的遗传操作和突变体选择都有重要意义。迄今,关于大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仅李宝健等人在国外有过报道,而国内尚无成功的报告。本文用大豆幼胚子叶的愈伤组织分离出单细胞,经培养再生成植株。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重要农作物先后获得再生植株。但棉花原生质体培养至今仍停留在细胞分裂和形成细胞团阶段,原生质体培养得到愈伤组织仅有一例。本文首次报道从陆地棉柯字棉312品种的细胞悬浮培养系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枸杞花粉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枸杞是主要药用植物之一。在我们栽培和利用的历史悠久。但病虫害十分严重。为了找到一条较好的育种途径,选出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我们进行了花药培养的试验。诱导枸杞花粉植株获得成功。并对诱导植株的培养基和形成胚状体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贾仲君  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2049-2053
稻田CH4排放是稻田土壤中CH4产生、氧化和传输不同过程的净效应,水稻植株强烈影响稻田CH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是导致稻田CH4排放季节性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水稻植株对稻田CH4排放过程的不同影响,水稻植株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作为产甲烷前体促进稻田土壤中CH4的产生,在水稻生长后期,植株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被认为是稻田土壤甲烷产生的主要基质,是导致这一时期稻田CH4高排放通量的主要原因;水稻植株根系泌氧在根际环境形成一个微氧区域氧化稻田甲烷,整个水稻生长季稻田土壤中产生的CH4大约36%~90%在植株根际环境中被氧化;约80%甚至更多的稻田CH4通过水稻植株的通气组织进入大气圈,植株对稻田CH4的传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