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以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69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相关的单克隆抗体来分析所有患者的骨髓免疫表型,采用染G染色体显带技术分析患者的核型,根据淋系抗原(lym Ag)的表达将患者分为lym Ag+组和lym Ag-组。结果:抗原CD13、CD33、CD117以及MPO等髓系抗原最常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其中CD117在M3型病例中表达为85.7%(24/28),而CD34、HLA-DR双阴性、较强的自发荧光、CD13、CD33和MPO对M3型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47.9%(81/169)的患者伴随着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和CD56为主;60.4%(102/169)的患者伴随着核型异常;而伴随着t(8:21)的M2患者中的CD15、CD19和CD56的表达显著增强,而t(15:17)均发生于M3型患者中;而lym Ag+组患者CD34的阳性患者为77.8%(63/81)显著高于lym Ag-组的47.7%(42/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表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免疫表型和异常核型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和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检测185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和FAB分型的符合率为89.19%。185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ALL为121例,占AL的65.41%,B-ALL为113例,主要表达B系的CD19(99.12%)、CD22(98.13%)、CD79a(96.19%)、CD10(86.73%)。T-ALL占8例;主要表达CD5(100%)、CD7(100%)、cCD3(100%)、CD8(87.5%)。AML为47例,占25.41%,主要表达CD33(93.62%)、CD15(78.72%)、CD64(76.6%)、MPO(76.6%)、CD13(74.47%)。在B-ALL,AML,T-ALL中,敏感性最高的抗体分别是CD19,CD33,CD5和CD7,特异性最强的抗体分别是CD79a,MPO,cCD3。AMLL为17例,占9.19%,其中B/M为9例,T/B为5例,T/M为3例。My十-ALL为54例,占ALL的44.63%,表达的髓系抗原为CD13、CD15、CD33、CD64。Ly+-AML为18例,占AML的38.30%,表达的淋系抗原为CD19、CD4、CD7。系列非相关抗原CD34的表达率为67.57%,HLA-DR的表达率为85.41%,CD38的表达率为80.59%,TdT的表达率为62.59%。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在白血病分型中起重要作用,是FAB分型的补充和修正,提高了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准确率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AML)的一个亚型,它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95%的患者有15号染色体前髓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ML)与17号染色体视黄酸受体(RARα)基因的融合易位表达.维甲酸(ATRA)单药治疗能使APL患者达90%的缓解率,化疗药物与ATRA的联合应用更能降低患者复发率,改善生存;三氧化二砷(ATO)能使复发患者缓解率达到90%.这篇文章主要综述APL的发病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患者的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的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CML-BC患者的MICM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FAB分型为基础的形态学确诊率达94.7%;免疫分型结果为:38例CML-BC中CML-AML占71.0%,其中37.0%伴淋系表达;CML-ALL占23.7%,均为B细胞性,其中66.67%伴髓系表达;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3%,均为B系和髓系混合表达;CD34+26例(68.4%),CD7+10例(26.3%),均与CD34共表达。细胞遗传学结果显示:CML特征性Ph染色体检出率为94.3%(36/38),附加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60.5%(23/38),发生频率较高的类型是+Ph、+8和i(17q);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为100%,der(9)缺失占14.7%。RT-PCR检测20例患者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其中b2a2型(12/20),b3a2型(8/20),1例(1/20),b2a2和b3a2双阳性(1/20)。结论:CML-BC是造血干细胞疾病,原始细胞分化阻滞在早期阶段,预后差。MICM分型对CML-B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PTEN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增强维甲酸(ATRA)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我们分别将ATRA、EGCG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NB4与HL-60细胞72 h,从形态学上观察细胞核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及髓系分化标志CD11b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TEN的入核情况;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显示,ATRA与EGCG联合作用于NB4与HL-60细胞后,PTEN与CD11b的表达较单独应用ATRA时增加。PTEN特异性抑制剂SF1670作用于NB4后,细胞分化明显减少;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后,PTEN及CD11b表达增加。这些均表明EGCG能够增强ATRA诱导APL细胞株的分化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与PTEN的增加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和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检测185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和FAB分型的符合率为89.19%。185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ALL为121例,占AL的65.41%,B—ALL为113例,主要表达B系的CD19(99.12%)、CD22(98.13%)、CD79a(96.19%)、CD10(86.73%)。T—ALL占8例;主要表达CD5(100%)、CD7(100%)、cCD3(100%)、CD8(87.5%)。AML为47例,占25.41%,主要表达CD33(93.62%)、CD15(78.72%)、CD64(76.6%)、MPO(76.6%)、CD13(74.47%)。在B—ALL,AML,T—ALL中,敏感性最高的抗体分别是CD19,CD33,CD5和CD7,特异性最强的抗体分别是CD79a,MPO,cCD3。AMLL为17例,占9.19%,其中B/M为9例,T/B为5例,T/M为3例。My+-ALL为54例,占ALL的44.63%,表达的髓系抗原为CD13、CD15、CD33、CD64。Ly+-AML为18例,占AML的38.30%,表达的淋系抗原为CD19、CD4、CD7。系列非相关抗原CD34的表达率为67.57%,HLA—DR的表达率为85.41%,CD38的表达率为80.59%,TdT的表达率为62.59%。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在白血病分型中起重要作用,是FAB分型的补充和修正,提高了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准确率。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EVI1基因对PTEN表达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采用RT-PCR方法检测263例AML病人(初诊与慢粒急髓变组239例,复发组13例,缓解组11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EVI1和PTEN m RNA的表达水平,对照组12例为正常人及缺铁性贫血病人。EVI1和PTEN m RNA在A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61.1%。初诊组患者EVI1 m RNA表达水平与缓解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0 1),对照组患者中并无EVI1表达;PTEN m RNA表达量较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p=0.010 7,p0.000 1);缓解组患者EVI1 m RNA表达量降低,PTEN m RNA表达量升高,与初诊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ML各亚型间EVI1、PTEN m RNA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AML初诊组中EVI1、PTEN m RNA表达呈负相关,R=0.611 4,p=0.000 3。在AML中EVI1和PTEN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为EVI1阳性的AML患者寻找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多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比较染色体核型分析(CC)检测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采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反转录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f-nest-PCR)、细胞形态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别对83例来本院初、复诊的AP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分析,将结果分别与染色体核型分析(CC)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3例APL患者中染色体诊断出现典型的t(15;17)异位为79例,占总人数的95.2%;2例出现复杂染色体变化即t(15;17)+7和t(15;17)+9,占总人数的2.4%;1例出现t(11;17)异-位,占总人数的1.2%;1例为正常.PCR对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为92.8%;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阳性率为92.8%;荧光原位杂交阳性率为97.6%.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对APL疾病诊断的可靠法,特别是在对一些复杂核型的判断上相对于PCR和细胞形态学以及FISH的检测方法上均有很大优势,是其他诊断方法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选择AML患儿143例,根据免疫表型的不同分为两组:免疫分型为LY+AML型59例,LY-AML84例。所有患儿都给予免疫表型分析,检测PTEN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Y+AML患儿CD34+阳性、CD117+阳性比例显著高于LY-AML患儿(P 0.05),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显著低于LY-AML患儿(P 0.05)。LY+AML患儿的PTEN蛋白表达量为(65.33±2.34)%,阳性表达率为94.9%;而LY-AML分别为(20.11±4.11)%和13.1%,与LY+AML患儿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AML患儿中,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免疫分型呈现显著相关性(r=0.653,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显示PTEN蛋白表达、CD34+阳性、CD117+阳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为影响AML患儿免疫表型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OR=1.098、1.045、1.092、0.294,P 0.05)。结论:AM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TEN蛋白表达上调使得LY+AML型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可作为AML患儿病情判断与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56和CD117浆细胞免疫表型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染色体核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VTD化疗方法。采集患者新鲜骨髓液,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浆细胞免疫表型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浆细胞免疫表型与患者染色体核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浆细胞CD19+、CD20+、CD45+、CD56+、CD117+表达频率分别为7.6%(5/66)、18.2%(12/66)、45.5%(30/66)、66.7%(44/66)和40.9%(27/66)。20例行FISH检测的患者,18例(90.0%)核型异常,其中12例(66.7%)IgH重排,9例(50.0%)1q21+扩增,8例(44.4%)del(13q14.3)缺失,10例(55.6%)del(13q14)缺失,3例(16.7%)del(17p)缺失。CD56+患者1q21+扩增和del(13q14.3)发生率显著低于CD56-患者(27.3%vs 85.7%,18.2%vs 85.7%,P0.05)。CD117+患者1q21+扩增和del(17p)发生率显著低于CD117-患者(12.5%vs 80.0%,12.5%vs 20.0%,P0.05)。CD56+患者的PFS和OS明显延长[23.4(2.0-91.4)月vs 19.8(3.0-85.1)月,34.5(8.9-96.5)月vs 30.1(6.7-84.3)月,P0.05]。CD117+患者PFS和OS明显延长[22.9(1.0-94.3)月vs 20.3(2.0-84.3)月,33.9(7.4-93.5)月vs 31.4(6.7-89.7)月,P0.05]。Kaplan-Meier分析CD56和CD117阳性与阴性患者的PFS曲线和OS曲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56+和CD117+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CD56-和CD117-患者,CD56-和CD117-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11c抗原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中的表达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CD11c抗原表达与患者的遗传学异常及预后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200例CLL患者、49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CD11c的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并比较CLL患者CD11c的表达与预后参数ZAP-70和CD38表达的关系;同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CLL患者的P53缺失、13q14缺失、ATM缺失、6q23缺失、+12以及IGH重排,比较CD11c~+CLL患者与CD11c~-CLL患者遗传学特点。结果:CLL患者中CD11c阳性率为49.5%(99/200),MFI中位值为2.06(1.00~7.34);而MCL患者中CD11c阳性率为6.12%(3/49),MFI中位值为2.00(1.97~2.54)。CD11c在CLL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MCL,(x~2=30.62,P0.05)。CD11c~+CLL患者的ZAP-70和CD38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D11c~-CLL患者(x~2=15.472,P0.05;x~2=11.5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LL患者的CD11c表达率与P53缺失、13q14缺失、ATM缺失、6q23缺失、+12、IGH重排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11c对于辅助诊断CLL有重要价值,尤其有助于CLL和M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人t(8; 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Ki-67抗原的表达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采集2012年7月至2019年2月本院57例成人初诊t(8; 21) AML患者的新鲜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34和Ki-67抗原,分析Ki-67表达与患者初诊生物学特征、疗效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CD34~+Ki-67~+细胞比例的中位值为30. 5%(范围:10. 0%~65. 8%);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D34~+Ki-67~+细胞比例的最适分界阈值,CD34~+Ki-67~+细胞高比例与初诊c-KIT基因突变阳性及WT1转录本低水平均明显相关(P=0. 001; P=0. 042)。随访的36例患者中,CD34~+Ki-67~+高比例比低比例患者具有明显更高的1年累积复发(CIR)率(P=0. 035);此外,初诊WT1转录本低水平和微小残留病(MRD)高水平(2个疗程巩固治疗后RUNX1-RUNX1T1转录本水平下降3-log)均与更高的1年CIR率明显相关(P 0. 0001;P=0. 041),初诊c-KIT基因突变阳性和白细胞计数 10×109/L的患者分别有较高的1年CIR率趋势(P=0. 091; P=0. 054)。联合分组显示,MRD高水平同时CD34~+Ki-67~+细胞高比例的患者比其他患者具有明显更高的1年CIR率(P 0. 0001)。结论:初诊骨髓高比例的CD34~+Ki-67~+可能是成人t(8; 21) AML患者预后不良因素,MRD联合初诊CD34~+Ki-67~+细胞比例可能比单纯MRD更好地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4例初诊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病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分析比较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实验组的差异,并对6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连续动态监测的2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变化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年龄分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无明显差异;恶性血液病患者中CD3 +CD8 + T淋巴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均增加;CD16 +/CD56 +NK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 +比值均下降;CD3 +T淋巴细胞数量、CD3 +CD4 +淋巴细胞数、CD3 +CD8 +淋巴细胞数量、CD3 -CD19 +淋巴细胞数量、CD16 +/CD56 +NK淋巴细胞数量及CD4 +/CD8 +比值均减少;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首疗程缓解组及对照组;急性白血病复发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持续缓解组以及对照组;对2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动态监测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现,化疗缓解的患者Treg在化疗过程中逐渐下降,至第3~6个疗程逐渐接近正常对照,化疗未缓解的患者Treg细胞在化疗过程中逐渐上升或持续大于10%,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复发患者Treg在化疗过程中先下降后明显上升。 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低于健康人,且伴随免疫功能紊乱,且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的疾病状态免疫紊乱的程度不一,Treg细胞比例可以用来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复发,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用药强度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高敏感方法检测PNH克隆的必要性和血细胞减少患者PNH克隆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59检测红细胞及FLAER联合CD24或CD14检测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方法检测了20例健康志愿者和1 095例血细胞减少患者的PNH克隆比例,同时对3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CD59方法检测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CD59~-细胞比例。结果:根据健康志愿者正常背景和患者获取的细胞数,确定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红细胞PNH克隆的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0.04%、0.10%和0.05%;827例患者FLAER~-CD24~-粒细胞、FLAER~-CD14~-单核细胞和CD59~-红细胞的中位比例分别为0.02%、0.02%和0.03%;318例(38.45%)患者粒细胞PNH克隆高于LOD,180例FLAER~-CD24~-粒细胞1.00%,粒红和粒单细胞的一致性只有43%~45%。138例FLAER~-CD24~-粒细胞≥1.00%,粒红、粒单和粒单红细胞的一致率分别为91.30%、97.83%和89.86%;比较CD59~-和FLAER~-CD24~-粒细胞、CD59~-和FLAER~-CD14~-单核细胞比例,CD59~-细胞比例明显更低(P0.000 1和P=0.000 9);26.85%和24.54%患者因出现FLAER~-CD24~+粒细胞与FLAER~-CD14~+单核细胞,导致FLAER单阴比例高于FLAER和锚连蛋白双阴比例,对PNH克隆比例低于0.10%的患者影响更大;36例PNH患者和50例MDS或AA患者PNH克隆比例分别为90.30%(44.49%~99.05%)和1.30%(0.10%~96.07%)(P0.000 1);PNH克隆比例等于41.81%时,诊断PN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6.0%。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根据正常背景值,确定粒细胞、红细胞的LOD分别为0.04%和0.05%。粒细胞PNH克隆比例≥1.00%,与单核和红细胞诊断PNH克隆阳性结果更一致,PNH克隆比例高于41.81%时PNH疾病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CD177~+中性粒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D177~+中性粒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UC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CD177~+中性粒细胞表达情况,对比两组CD177表达差异。结果:UC患者外周血中CD177~+中性粒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1),中度活动UC外周血CD177~+中性粒细胞表达较轻度者明显增高(P 0. 05),UC患者外周血CD177~+中性粒细胞%与Mayo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 384,P=0. 036)。结论:CD177~+中性粒细胞在UC患者外周血表达明显增高,且与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能够反映UC患者临床疾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