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从不同遗传终点检测苯胺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将黑斑蛙蝌蚪暴露于0、3.45、17.26、34.53、69.06μg/L不同浓度的苯胺96 h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采用微核试验测定红细胞微核率,通过彗星试验测定彗星尾长和尾距的变化。从17.26μg/L浓度组开始出现红细胞变形拉长和细胞膜破裂,且随着苯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另外,各浓度组蝌蚪红细胞数目随着苯胺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1)。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处理组微核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由于苯胺所致的红细胞破裂和Heinz小体的影响,微核率和浓度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苯胺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蝌蚪红细胞尾长和尾距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并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苯胺可诱发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效应;苯胺最高浓度处理组69.06μg/L蝌蚪红细胞DNA损伤水平与5 mg/L环磷酰胺相近,显现明显的DNA损伤,因此建议渔业水质标准对水体中苯胺限量的规定不应高于此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壬基酚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血浆渗透压以及血细胞的影响,探讨壬基酚对黑斑蛙血液的毒性效应。用200、400和600mg/kg壬基酚分别对黑斑蛙腹部淋巴囊注射染毒,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利用渗透压仪测量各组血浆渗透压,同时制作血涂片观察血细胞的异常现象。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时间内,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黑斑蛙血浆渗透压值上升,血细胞膨大,血细胞核分裂以及核质不均匀现象明显;在相同浓度处理组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黑斑蛙血浆渗透压上升,血细胞膨大,细胞核损害严重。壬基酚可诱发红细胞出现微核现象,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同一处理时间内黑斑蛙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平原黑斑蛙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属两栖纲蛙科动物,是鲁西南平原的优势种,1989年6—8月间在以菏泽地区为中心的鲁西南平原进行了黑斑蛙野外捕食观察和食物分析,捕蛙时间一律在频繁捕食活动期刚过的20—21时,在田间、地头水沟旁捕蛙后立即称重、分类、断头、取胃,用甲醛固定。共剖析239只,雌102只,雄137只,胃内动物以有头为标准进行统计,结果如下。1食性与食量分析剖检胃内容物中动物性食物占食物总量的92.7%,其中有头动物482头,分属4门、7纲、18目、49科,以节肢动物昆虫纲最多,占个体总数的76.35%,蛛形纲占14.73%,脊椎动物占2.90%,其它占6.02%…  相似文献   

4.
壬基酚对黑斑蛙神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生理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壬基酚对黑斑蛙的坐骨神经干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壬基酚处理黑斑蛙,7 d后,观察其活动状态和体表特征,同时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测定壬基酚对黑斑蛙坐骨神经干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幅度、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黑斑蛙的活力减弱,其皮肤出现血斑的现象加重,说明壬基酚可引起黑斑蛙活力、精神和体表等发生异常;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升高,黑斑蛙坐骨神经干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逐渐减慢,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逐渐延长,与壬基酚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说明在壬基酚作用下,黑斑蛙神经活动对刺激反应的灵敏性降低,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和阻碍。在50 mg·kg-1低浓度组,壬基酚对黑斑蛙神经活动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黑斑蛙对低浓度的壬基酚有一定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5.
从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以及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等方面,比较研究了史氏蟾蜍(Bufo stejnegeri)、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ntaculata)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肾实质,尤其是肾单位的结构特点.3种动物在非繁殖期活动于不同的生境类型,黑斑褶摺蛙属于水生类型,而史氏蟾蜍...  相似文献   

6.
宁波地区黑斑蛙的繁殖生态和产卵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斑蛙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两栖动物之一,但目前有关其繁殖生态和产卵地选择还所知甚少,而且多局限于定性描述。2004—2006年在宁波地区黑斑蛙的繁殖期,对黑斑蛙的繁殖生态研究分析表明,该蛙在繁殖期的种群密度为0.0903±0.0029只/m(n=11);该蛙是雌雄二形性的蛙类,雌性蛙类的体重和体长都显著大于雄性;该蛙窝卵数的变化幅度较大(1546—7897个),平均窝卵数为4643.04±235.96个(n=50);卵径范围为1.50—1.74mm,平均卵径大小为1.6050±0.0046mm(n=226)。对黑斑蛙产卵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卵地在水域比率、裸地比率、植被盖度、水深、水温和水的透明度等方面与随机样方不同;该蛙偏爱在水域比率和植被盖度较高的生境产卵,而避免在水体较深的生境产卵。为了更好地保护黑斑蛙的产卵栖息地,今后应优先保护水域比率和植被盖度较高而水体不深的生境。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虎纹蛙16S rRNA基因全序列,并从GeneBank上下载了5种蛙科动物同源序列,利用CLUSTAL与MEGA3.1软件比较了种间的序列差异,用RNAdraw软件推测分析二级结构的空间构象,并根据空间结构对这6种蛙科动物的分类地位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虎纹蛙与黑斑蛙的二级结构最为相似,与泽蛙结构大体一致,而与黑斑蛙同属的金线蛙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凹耳蛙与上述几种差别较大;福建大头娃与这几种蛙科动物差距最为明显。空间结构分析与序列比较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洗胃法与剖胃法在四种蛙食性分析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物的食性研究中,剖胃法因要杀死动物,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学影响和伦理学问题,在国际上招致了越来越多的反对,而在我国仍广泛使用。尽管洗胃法已用于食性研究,它的效果却从来没有研究过。我们应用洗胃法研究了浙江宁波郭巨镇四种蛙(黑斑蛙、泽蛙、金线蛙和中华蟾蜍)的食性,并与剖胃法所获得的食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尽管洗胃法在四种蛙胃内食物量的总洗出率(在94.50%以上)和食物个体数的洗出率上(均大于93.46%)略低于剖胃法,但胃内未洗出的与洗出的平均食物个体大小间无差异(所有P>0.3061),两种方法获得的四种蛙的平均食物量和食物个体数也无差异(对食物量所有P>0.8680,对食物个体数所有P>0.7923)。结果表明,洗胃法是比较精确的,在动物的食性研究中,应广泛地推广洗胃法,摒弃剖胃法  相似文献   

9.
几种脊椎动物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镉致黑斑蛙肝脏氧化损伤与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镉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将黑斑蛙暴露于10.0mg·mL-1浓度的镉溶液中30d,分别测定了黑斑蛙在暴露4、10d和30d时肝脏组织中镉(C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金属硫蛋白(MT)和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黑斑蛙肝脏中镉的积累量、GSH和MT含量均随着镉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在镉暴露的第10天,肝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镉可对黑斑蛙肝脏造成氧化损伤,而GSH、MT含量的升高则可能是机体抗氧化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黑斑蛙消化系统蛋白酶的活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福林 酚试剂法对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消化系统蛋白酶的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黑斑蛙食道、胃、前肠、后肠、直肠和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 1 5、1 5、7 4、7 4、7 4和 9 6 ,最适温度分别为 55、55、50、50、50和 50℃。在各自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 ,各部位蛋白酶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胰脏 >食道 >胃 >前肠 >后肠 >直肠。文中对黑斑蛙蛋白酶的特性进行了讨论 ,并对蛙的人工养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斑蛙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两栖动物之一,但目前有关其繁殖生态和产卵地选择还所知甚少,而且多局限于定性描述。2004—2006年在宁波地区黑斑蛙的繁殖期,对黑斑蛙的繁殖生态研究分析表明,该蛙在繁殖期的种群密度为0.0903±0.0029只/m (n=11);该蛙是雌雄二形性的蛙类,雌性蛙类的体重和体长都显著大于雄性;该蛙窝卵数的变化幅度较大 (1 546—7 897个),平均窝卵数为4643.04±235.96个 (n=50);卵径范围为1.50—1.74 mm,平均卵径大小为1.6050±0.0046 mm (n=226)。对黑斑蛙产卵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卵地在水域比率、裸地比率、植被盖度、水深、水温和水的透明度等方面与随机样方不同;该蛙偏爱在水域比率和植被盖度较高的生境产卵,而避免在水体较深的生境产卵。为了更好地保护黑斑蛙的产卵栖息地,今后应优先保护水域比率和植被盖度较高而水体不深的生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壬基酚对雄性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成体的精子和精巢的影响,探讨壬基酚对黑斑蛙的生殖毒性.用不同剂量的壬基酚对雄性黑斑蛙进行处理,对黑斑蛙的精巢系数、精子数、形态结构、畸形率和精巢显微结构等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升高,染毒组黑斑蛙的精巢系数下降,精子数减少,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大;畸形精子主要表现为其头部出现肥大、弯曲和圆形等现象;精巢显微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生精小管萎缩,生精细胞层次减少,间质区不明显.说明壬基酚对雄性黑斑蛙生殖系统具有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内容。我们据有关资料,选用青蛙骨髓细胞作为染色体制备和观察的材料,可看到细胞分裂相清楚,染色体大而数目较少,并且有典型的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类型,其效果明显优于普遍使用的小白鼠骨髓细胞。现将我们的方法介绍如下: 1.动物选择与饲养健康成蛙,雌雄皆可,大小不作特殊要求。种类包括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金线蛙(R.plancyi plancyi)、虎纹蛙(R.tigrina rugulosa)以及泽蛙(R.limnocharis)、沼蛙(R.guentheri)  相似文献   

15.
金线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金线蛙的早期胚胎发育。自受精卵期至鳃盖完成期共分为 2 6个时期 ,其发育历程及各时期胚胎外形特征与黑斑蛙基本相似 ,但孵化期比黑斑蛙推迟三个胚期而早于泽蛙 ,在水温 ( 2 0± 0 5)℃及常温 ( 2 1 5~ 2 4℃ )条件下 ,其胚胎发育的全时程分别为 2 1 2 94小时和 1 70 95小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作为染毒试剂,以农田中常见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生理毒性四个方面的实验综合探讨了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0.3227mg/L、0.0966mg/L、0.0623mg/L、0.0432mg/L,其对黑斑侧褶蛙的安全浓度(SC)为0.004316mg/L。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暴露期间,随着浓度的升高,毒害作用越大,其对黑斑侧褶蛙肝脏组织损害也越大,而经恢复期后,各实验组肝脏组织受损程度较暴露期都有降低。红细胞核异常及微核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微核和核异常现象与阿维菌素浓度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核异常率及微核率先上升后下降。肝脏LDH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条件下,随浓度的升高,LDH1和LDH2酶带活性呈现降低趋势,LDH4酶带活性无明显变化,LDH5酶带活性先升高后再降低,在同一浓度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肝脏LDH同工酶活性均呈升高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及遗传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鲫鱼、黑斑蛙和家兔视网膜结构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秋生  谢朝晖  陈恩祥  田勋  陈兰英 《四川动物》2011,30(5):800-801,804,前插1
为探讨鲫鱼Carassius auratu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家兔Oryc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测量了3种动物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鲫鱼、黑斑蛙和家兔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  相似文献   

18.
黑斑蛙肾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肾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黑斑蛙的肾除具有肾单位和集合小管外,还见有淋巴样组织分散于肾实质中。在肾腹侧发现有与真骨鱼类斯坦尼斯小体相似的结构,其中聚集有较多的肥大细胞。说明黑斑蛙的肾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头蛙属3个种线粒体ND1基因全序列分析与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大头蛙和脆皮大头蛙线粒体ND1基因全序列长度分别为978 bp和958 bp,(对应编码325和319个氨基酸)。对所测基因序列组分进行了分析,并与福建大头蛙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发现,978个核苷酸位点中,有664个保守位点和多变位点294个。同时发现福建大头蛙与大头蛙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8.77%,氨基酸序列为92.62%)。基于ND1基因全序列的氨基酸和核苷酸两种数据形式,选用M ega3.1软件中的NJ法对大头蛙属3个种、黑斑蛙、泽陆蛙及外群中国大鲵共6条基因序列进行系统树重建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2个NJ树均将大头蛙属3个种聚于一支,其中大头蛙与福建大头蛙为姐妹群关系(自检值均高度支持),从而证实了大头蛙与福建大头蛙亲缘关系较近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子细胞的细胞核高度浓缩成结构致密,体积很小的细胞核(精子核)。为了研究这种极度浓缩之染色质的组分和结构,我们用凝胶电泳法分析了黑斑蛙和蟾蜍的经过提纯之精子的染色质碱性蛋白和用电镜铺片法观察这些精子染色质的亚显微结构。我们发现黑斑蛙精子含有五种组蛋白,即H_1、H_3、H_(2B)、H_(2A)和H_4。H_3、H_(2A)、H_(2B)和H_4是核小体的主要组分。用电镜观察黑斑蛙精子染色质的结果说明,黑斑蛙精子染色质含有核小体结构,反之电泳分析结果说明,蟾蜍精子含有4条碱性蛋白带,其中1条带染色很深、宽度很大,迁移率远较组蛋白为大而与鱼精蛋白相似,而另外3条带染色既浅、宽度又狭,其中有1条从其迁移率来看相当于H_(2B)。用电镜观察时,这种蟾蜍精子染色质没有核小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