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圈养大熊猫初产母兽弃仔和抚育行为不当是导致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 ,从 1 998~ 2 0 0 0年 ,分别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实体和乳汁等多种刺激信号 ,对 1只弃仔的雌性大熊猫 (谱系号 :446)母性行为培训的结果表明 ,首先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和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 ,有助于弃仔的初产母兽再接受其幼仔。进一步对母兽抚育行为的培训 ,其母性行为逐年增强 ,并最终掌握各项育幼技能 ,使幼仔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群居哺乳动物具备通过叫声进行母幼识别的机制,而有关独栖动物的母幼识别机制鲜有研究。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典型的独栖动物,原始森林是保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的大型古树提供的育幼巢穴对大熊猫幼仔的存活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大型古树因受人为干扰而急剧减少,致使野生成年雌性大熊猫活动领域的重叠增大,在育幼期产仔大熊猫母兽对育幼巢穴的利用产生了竞争。大熊猫幼仔的体重约为成年大熊猫的0.1%,幼仔需要母兽高度关怀才能存活和成长。叫声是0-45日龄大熊猫幼仔向其母兽传递生理需求或所处状态的主要方式。然而,母兽能否根据幼仔的叫声识别自己的后代,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以274条大熊猫幼仔的尖叫声为例,首先对其进行个体独特性分析,然后通过叫声回放以及母兽对所回放的两种叫声的行为反应,验证大熊猫母兽能否辨别出其亲生幼仔。结果发现,尖叫声的17个声学参数中有14个具有潜在的个体判别能力(PIC>1);进一步的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这17个声学参数,78.5%的尖叫声被正确分配到对应的幼仔;叫声回放实验的结果显示,母兽在行为上更倾向其亲生幼...  相似文献   

3.
对很多动物来说,特别是刚出生的、视觉、身体运动能力等发育不健全的幼体,声音信号的识别与传递是其种群长期续存的重要保障。由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新生幼仔不具备自主移动能力且双眼紧闭,主要依靠声音与母体进行交流,因此,利用Shure VP89M指向性麦克风和Tascam DR-100MKII录音设备对0~45 d大熊猫幼仔的声音进行采集,在Adobe audition 3.0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雌性大熊猫的行为进行详细记录。研究结果发现,1)大熊猫幼仔的声音主要为Squawk、Squall和Croak。Squall基频值(1 160.96 Hz±224.99 Hz)和主频值(2 239.94 Hz±742.73 Hz)最高,Squawk的基频值(820.53 Hz±160.45 Hz)和主频值(931.98 Hz±435.12 Hz)次之,而Croak的基频值(728.74 Hz±120.34 Hz)和主频值(735.92 Hz±138.48 Hz)最低;2)幼仔发出叫声后,母兽的回应率和行为类型均随叫声类型不同而不同:母兽对幼仔叫声的回应率为62%,其中Squall的回应率最高(67.4%),回应的行为以舔仔为主;其次是Croak(59.0%),以舔仔为主;而Squawk最低(57.8%),以叼仔为主。大熊猫幼仔初期仅仅依赖声音与母体交流,在充分了解其声音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幼仔与母兽间的互动行为,有助于更深入了解圈养大熊猫的育幼行为,为育幼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0—2020年15只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基于红外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和音频颈圈解译获得的行为资料、GPS颈圈跟踪定位采集的粪样数据,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行为发育进程和食性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与觅食和警戒相关的行为得到充分发育,且具有较强的时间关联性,包括食乳、爬行、走动、玩耍物品、爬树、咬玩竹子、饮水和采食竹子等。8 ~ 10月龄的大熊猫幼仔开始取食竹子,其发育性食性转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食乳期 (1 ~ 7月龄)、食母乳—食竹子转换期 (8 ~ 28月龄) 和食竹期 (29 ~ 39月龄),其中转换期细分为关键期 (8 ~ 18月龄) 和过渡期 (19 ~ 28月龄)。从统计检验来看,不同食性阶段间差异显著;过渡期的大熊猫幼仔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此阶段大熊猫幼仔食物组分比例与食竹期相比无显著差异。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季节性食性转换规律与带仔母兽和野生大熊猫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春季主要取食竹笋,夏、秋季则以嫩竹茎和竹叶为食,冬季采食竹叶与竹茎。  相似文献   

5.
提高圈养大熊猫仔兽存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8~2001年,对提高圈养大熊猫仔兽存活率进行研究,采用了母兽育幼、人工辅助育幼、保姆育幼、人工育幼等多种方法,特别是模仿大熊猫母兽的育幼行为和活动以及用人工巢进行人工育幼。人工巢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育幼时的温度、湿度及呼吸的新鲜空气与母兽育幼环境近似,也便于科技人员观察、抚摩,促进幼仔身体活动及护理幼仔。采集母兽的初乳及常乳饲喂;抽取健康母兽的血液制成口服血浆,适量喂仔;用美国产的两种奶粉配制的人工奶,代替母兽常乳收到良好的育幼效果。在本项研究的4年中,将卧龙大熊猫育幼成活率由54.16%平均提高到90.32%,创大熊猫育幼史的最高水平,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提供了新的应用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卧龙圈养大熊猫母兽带仔野化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卧龙圈养大熊猫进行母兽带仔野化培训.初步建立了大熊猫初生幼仔到半岁幼兽的野化培训方法;建立了大熊猫幼仔与研究者的隔离方法,避免了培训个体对人和人工饲养环境的依赖;探索了提高圈养大熊猫活力的新方法;初步证明了带仔野化培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一只雌性大熊猫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采取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利用抗菌素药物防止感染的原则对母兽进行治疗,4d后恢复正常。治疗期间取出两只初生幼仔,利用自制人工保温箱将幼仔成功地从雅安长途运回卧龙进行人工育幼;并对母兽进行育幼行为培训以保持母性行为,母兽康复后主动接受幼仔成功哺育成活。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超轻初生幼仔人工哺育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熊猫是存活率较低的动物之一 ,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幼仔初生体重较轻有关 ,特别是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 ,其幼仔初生重与母兽体重差异极大 ,约为母兽体重的千分之一 [1] ,加之大熊猫育幼行为高度特化 ,其幼仔存活更为不易。自 1 990年采用人工辅助育幼方式繁殖成活大熊猫双胞胎以来 ,人工圈养条件下 ,大熊猫的育幼方式概括起来有如下 4种 :1 )大熊猫母兽自行哺育 ,这是自 1 963年至今最常用的方式 ;2 )人工辅助大熊猫母兽育幼 [2 ] ,现已存活 5对双胞胎 [3] ;3)用大熊猫初乳与羊乳混合喂养 ,全人工育幼 [4 ,5] ,目前已育成 2只大熊猫 [5] ;…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初生幼仔体重较轻,仅为正常母体体重的千分之一,平均144.9±40.59 g(张志和和魏辅文,2006).初生体重在70 g以下的幼仔,常被称之为超轻体重幼仔,初生体重超轻、身体瘦弱活动无力,产后无叫声或叫声小是其主要特点.对于体重超轻初生幼仔的育幼,目前有1993年对一例初生体重为61 g的幼仔,在产后两周内采用胃导管喂母初乳、之后采取人工与母兽交替哺育的方法养育存活以及2000年对一只58 g幼仔进行全人工育幼存活7 d的报道(钟顺龙和何光昕,1997,侯蓉等,2000).2006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只雌性大熊猫产下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仔初生体重仅51 g,经人工辅助哺育存活,该幼仔是圈养条件下育成的初生体重最轻的大熊猫.现将该例的育幼情况报道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作为典型的低海拔地区,气候、环境等条件均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研究在上海出生并生活的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与四川雅安的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比较分析了上海、雅安两地大熊猫幼仔在母兽哺育、人工辅助育幼2种育幼方式下的体质量、体尺和其他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并采用Chapman生长模型模拟了两地大熊猫幼仔的生长曲线。研究发现:上海大熊猫幼仔40 d、60 d和70 d的体质量显著大于四川雅安大熊猫幼仔(P <0. 05);母兽哺育的大熊猫幼仔40 d、60 d和70 d的体质量显著大于人工辅助育幼的大熊猫幼仔(P <0. 05);雄性大熊猫幼仔40 d、60 d、70 d和100 d的体质量显著大于雌性大熊猫幼仔(P <0. 05)。整体而言,大熊猫幼仔的体长增长最快,其次为腹围,尾长最慢。母兽哺育大熊猫幼仔的体尺数据稍高于人工辅助育幼,与海拔无关;而相同育幼方式下,高、低海拔组幼仔体尺之间的差异无明显规律。Chapman生长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上海和雅安两地大熊猫幼仔0~120 d的生长曲线,但2条曲线在拐点日龄、拐点体质量、最大生长率均存在一些差异。通过对两地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差异研究,为上海地区繁育大熊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3 年,圈养大熊猫“梅梅”首例哺育成活一胎二仔,通过对其近半年的育幼行为观察,结果发现:1) 母兽主要以同时衔2 仔、同时衔和抱2 仔二种方式将幼仔抱入怀中哺育;60 d 内, 育幼姿势以坐位为主,倦卧其次, 其它姿势更少, 其中坐位随日龄增加逐渐减少, 倦卧变化不大。2) 母兽活动时间在产仔当天最多, 之后显著下降并维持在35.2 ± 0.6% 的低水平, 47 d 后再缓慢上升到108 d 后的54.8 ± 0.9% 。3) 双胞胎幼仔间哺乳的日均次数和时间无显著差异。4) 7 d 内2 幼仔“仔在母身上” 的时间占100%, 21 ~ 23 d 后显著减少, 而“母体盖仔”、“仔在母身边”和“母仔自然分离”的时间显著增加, 但“母体盖仔” 的时间在32 d 左右后又显著减少;双胞胎分别在与母兽的此四种位置变化的时间上无显著差异。5) 母兽的活动、幼仔哺乳日均次数、“母仔自然分离”在全天的日均时间分布有峰、谷变化。6) 随幼仔活动能力的逐渐增强,幼仔离“育幼窝”的距离也逐渐增加,双胞胎幼仔离“育幼窝”的远近也有差别。7)母兽分别与其雄性双胞胎幼仔玩耍的时间有显著差异,而两幼仔自玩的时间无差异,此两双胞胎自玩和一起玩耍所用时间远大于分别与母兽玩耍的时间。该研究丰富了大熊猫育幼行为内容,并为以后的大熊猫双胞胎育幼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行为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影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双胞胎生长发育的因素,以2013—2016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的22对大熊猫双胞胎幼仔及其母兽为研究对象,分析母兽孕期增重、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双胞胎性别类型与大熊猫双胞胎幼仔初生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大熊猫幼仔初生体质量与1~12月龄大熊猫幼仔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双胞胎性别类型的大熊猫幼仔初生体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但母兽孕期增重、双胞胎个体性别与幼仔初生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P=0.170);双胞胎2只个体的初生体质量不同(χ^2=9.043,P=0.041),且双胞胎性别类型与幼仔初生体质量差异程度呈中等强度相关(Cramer s V=0.492,P=0.030),双雌性双胞胎初生体质量差异为20%~40%(调整后标化残差:2.30),双雄性双胞胎初生体质量差异小于20%(调整后标化残差:2.60);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初生体质量对1~12月龄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大熊猫双胞胎幼仔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大熊猫双胞胎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圈养大熊猫母兽成功哺育双胞胎成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圈养大熊猫产下双胞胎后,母兽一般难以同时哺育二仔。2003年,圈养大熊猫母兽“梅梅”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本文对该首例哺育双胞胎成活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满足母兽的营养需求、适宜的育幼环境及人工护理,特别是“梅梅”的母性好、有丰富的育幼经验、食欲强、泌乳充足等在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梅梅”哺育的双胞胎与其哺育的另两只单胎幼仔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比较,为圈养大熊猫成功哺育双胞胎,增加幼仔成活率,提供了有关借鉴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14.
人工辅助大熊猫母兽哺乳幼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大熊猫母兽“蜀庆”(谱系号480)产仔后,虽能抱仔保温但不会哺乳幼仔,经人工辅助让幼仔吃上母乳,幼仔生长发育良好。本文报道了160天内幼仔吮乳的情况,收集了幼仔日吮乳次数、吮乳时间分布、日吮乳量及其与体重的关系等资料。结果表明:1)人工辅助母兽哺乳是解决性情温顺、母性好、有乳汁,但不会哺乳的母兽哺乳幼仔问题的方法;2)大熊猫幼仔每日吮乳次数由1~6前6天的12次左右,逐渐减少并固定在48天后的2次左右;80天内,幼仔吮乳时间在每日的平均分布有4个高峰时间段和4个低谷时间段;3)0~35天间,幼仔日吮乳量(y)与日龄(x)的关系可用公式y=6.2228 x+11.184(R2=0.9258)表示,日吮乳量随日龄增长而呈直线增加,35天后幼仔日吮乳量随日龄增长波动上升;4)幼仔日吮乳量与体重比在1~19天为30.22±1.31%,处于整个育幼期的高水平,之后逐渐下降,95天后稳定在3.92±0.10%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2014年8月,利用红外视频监控系统结合现场观察,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基地对野化培训第一阶段的7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幼仔的活动变化进行研究,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了母幼距离、幼仔活动空间位置和行为等数据。研究结果发现:(1)母幼距离随着幼仔月龄的增长而增加,到幼仔爬树时母幼距离达到最高点,11~12月龄后出现下降的趋势。(2)野化幼仔随着月龄增长在母兽怀中的时间呈递减趋势;幼仔在地面的时间表现为未能独立活动时递增,5~9月龄时递减,其后14~15月龄时递增的变化规律;幼仔在树上的时间呈现5~10月龄时递增,接着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值,到14月龄时递减的波动;幼仔在母兽怀中(n=2,P0.05)和在地面的时间(n=5,P0.01)均与其在树上的时间呈负相关。(3)在活动时间分配上,幼仔平均用于休息的时间为所有行为时间的90.1%±4.1%,平均用于活动的时间为9.3%±3.9%,平均用于觅食的时间为0.6%±0.4%。  相似文献   

16.
提高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率是维持圈养种群可持续发展和开展野化放归研究的基础,为了探究圈养繁殖大熊猫生存力的影响因素,基于2019年的大熊猫谱系数据,不仅统计分析了不同年代和不同龄级(月龄、年龄组)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存活率和死亡率,而且利用广义线性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60—1989年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幼仔和种群存活率分别是31.61%和68.10%,1990—2019年为78.39%和94.06%;不同年龄组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死亡率呈"凹型"曲线,即幼年和老年大熊猫死亡率较高(26.85%、26.53%),而亚成年和成年的死亡率偏低(4.56%、12.60%);不同月龄则以初生幼仔(1月龄)的死亡率最高,达22.45%,其余月龄相对较低(0~20%)。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发现,个体性别、出生年代、母兽来源、母兽产仔年龄、育幼方式和胎儿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存活、死亡和寿命长短。因此,加强大熊猫种源管理、提高人工育幼技术以及优化繁育配对等是大熊猫饲养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19只圈养大熊猫的体重进行分析,发现圈养大熊猫初生幼仔的体重为(0.16±0.04)kg,其与母兽的体重相关性不显著;幼仔期平均体重为(13.74±10.64)kg;亚成体期平均体重为(78.30±27.05)kg;成年个体平均体重为(112.25±12.04)kg;老年个体平均体重为(100.75±15.79)kg。初生幼仔体重雌、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幼仔、亚成体、成年及老年个体的大熊猫,雌性个体体重均小于雄性个体(P0.05)。雌、雄大熊猫幼仔生长曲线均接近幂函数(Power),雌性亚成体大熊猫体重增长曲线接近三次方(Cubic)函数,雄性亚成体大熊猫体重增长曲线则呈S型;无论雌性和雄性,幼仔和亚成体期间均保持线性增长(P0.05)。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年度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进入成年后期时体重会下降。进入老年期后,雄性大熊猫的体重在后期有显著性下降(P0.001)。本研究补充完善了大熊猫整个生活史的体重增长规律,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中饲养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大熊猫幼仔存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熊猫初生幼仔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千分之一[1 ] ,与其它高等哺乳类相比 ,发育很不完善 ,免疫器官极不健全 ,加上育幼行为高度特化 ,母兽喂养 1仔也难正常发育[1~3] ,致使存活率极低 ,1 963年北京动物园首次繁育大熊猫成功之后 ,人工饲养下幼仔存活率逐年提高 ,世界范围内 1 963~ 1 979年为2 1 62 %、 1 980~ 1 989年为 36 5 1 %、 1 990~ 1 999年为 60 1 9% ,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 1 0年中幼仔存活率为 65 % ,特别是 1 998~ 1 999年达 71 43%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另外在育幼中 ,幼仔体温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可用资料少。本…  相似文献   

19.
卧龙大熊猫产后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荣平  张和民 《四川动物》1997,16(3):133-135
加强人工圈养大熊猫产后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母兽恢复和幼仔存活,是人工繁育大熊猫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中心于1991-1996年有3只雌兽共繁殖11胎16仔,存活11仔,存活率近70%。现将我们在雌兽产后饲养管理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动物见表1。表13只雌性大熊猫的有  相似文献   

20.
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期的生境选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为了将人工繁育的部分大熊猫个体重引入其历史分布区或复壮野生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进行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工作,通过野化培训以提高圈养大熊猫适应和选择野外环境的能力。对野化培训大熊猫"淘淘"的生境选择研究表明: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经常活动于新笋密度较大的区域[生境与对照:(2.68±1.14)对(1.58±0.66)],却避开成竹密度过大[(9.91±2.51)对(12.18±4.68)]、竹子较高[(4.57±1.09) m对(4.98±0.66) m]以及枯死竹过多[(2.52±0.86)对(3.39±1.33)]的区域;喜欢活动于离水源[(1.59±0.67)对(2.19±0.87)]和隐蔽场所较近[(5.37±2.14) m对(8.35±7.76)m],以及距离乔木较远[(3.09±0.69) m对(2.70±0.42) m]和郁闭度较低[(1.85±0.57)对(2.10±0.47)]的区域(P < 0.05),新笋密度大小是该栖息地在整个野化培训期间是否被利用的最重要因素。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保持着与带仔母兽相近的生境选择特征,对竹子环境的选择也与卧龙野生大熊猫相似,野化培训对该大熊猫幼仔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形成的家域和核域面积分别为9.21 hm2 和1.93 hm2,占野化培训圈面积的51.95%和10.89%,其中家域面积仅有卧龙野生大熊猫的1.4%-2.4%,所以在以后的野化培训过程中需要采取增加野化培训圈中环境丰富度等方式,促进野化培训大熊猫形成较大的家域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