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熊猫母性行为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养大熊猫初产母兽弃仔和抚育行为不当是导致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从1998-2000年,分别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实体和乳汁等多种刺激信号,对1只弃仔的雌性大熊猫(谱系号:446)母性行为培训的结果表明,首先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和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有助于弃仔的初产母兽再接受其幼仔。进一步对母兽抚育行为的培训,其母性行为逐年增强,并最终掌握各项育幼技能,使幼仔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群居哺乳动物具备通过叫声进行母幼识别的机制,而有关独栖动物的母幼识别机制鲜有研究。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典型的独栖动物,原始森林是保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的大型古树提供的育幼巢穴对大熊猫幼仔的存活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大型古树因受人为干扰而急剧减少,致使野生成年雌性大熊猫活动领域的重叠增大,在育幼期产仔大熊猫母兽对育幼巢穴的利用产生了竞争。大熊猫幼仔的体重约为成年大熊猫的0.1%,幼仔需要母兽高度关怀才能存活和成长。叫声是0-45日龄大熊猫幼仔向其母兽传递生理需求或所处状态的主要方式。然而,母兽能否根据幼仔的叫声识别自己的后代,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以274条大熊猫幼仔的尖叫声为例,首先对其进行个体独特性分析,然后通过叫声回放以及母兽对所回放的两种叫声的行为反应,验证大熊猫母兽能否辨别出其亲生幼仔。结果发现,尖叫声的17个声学参数中有14个具有潜在的个体判别能力(PIC>1);进一步的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这17个声学参数,78.5%的尖叫声被正确分配到对应的幼仔;叫声回放实验的结果显示,母兽在行为上更倾向其亲生幼...  相似文献   

3.
对很多动物来说,特别是刚出生的、视觉、身体运动能力等发育不健全的幼体,声音信号的识别与传递是其种群长期续存的重要保障。由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新生幼仔不具备自主移动能力且双眼紧闭,主要依靠声音与母体进行交流,因此,利用Shure VP89M指向性麦克风和Tascam DR-100MKII录音设备对0~45 d大熊猫幼仔的声音进行采集,在Adobe audition 3.0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雌性大熊猫的行为进行详细记录。研究结果发现,1)大熊猫幼仔的声音主要为Squawk、Squall和Croak。Squall基频值(1 160.96 Hz±224.99 Hz)和主频值(2 239.94 Hz±742.73 Hz)最高,Squawk的基频值(820.53 Hz±160.45 Hz)和主频值(931.98 Hz±435.12 Hz)次之,而Croak的基频值(728.74 Hz±120.34 Hz)和主频值(735.92 Hz±138.48 Hz)最低;2)幼仔发出叫声后,母兽的回应率和行为类型均随叫声类型不同而不同:母兽对幼仔叫声的回应率为62%,其中Squall的回应率最高(67.4%),回应的行为以舔仔为主;其次是Croak(59.0%),以舔仔为主;而Squawk最低(57.8%),以叼仔为主。大熊猫幼仔初期仅仅依赖声音与母体交流,在充分了解其声音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幼仔与母兽间的互动行为,有助于更深入了解圈养大熊猫的育幼行为,为育幼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0—2020年15只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基于红外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和音频颈圈解译获得的行为资料、GPS颈圈跟踪定位采集的粪样数据,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行为发育进程和食性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与觅食和警戒相关的行为得到充分发育,且具有较强的时间关联性,包括食乳、爬行、走动、玩耍物品、爬树、咬玩竹子、饮水和采食竹子等。8 ~ 10月龄的大熊猫幼仔开始取食竹子,其发育性食性转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食乳期 (1 ~ 7月龄)、食母乳—食竹子转换期 (8 ~ 28月龄) 和食竹期 (29 ~ 39月龄),其中转换期细分为关键期 (8 ~ 18月龄) 和过渡期 (19 ~ 28月龄)。从统计检验来看,不同食性阶段间差异显著;过渡期的大熊猫幼仔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此阶段大熊猫幼仔食物组分比例与食竹期相比无显著差异。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季节性食性转换规律与带仔母兽和野生大熊猫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春季主要取食竹笋,夏、秋季则以嫩竹茎和竹叶为食,冬季采食竹叶与竹茎。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超轻初生幼仔人工哺育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熊猫是存活率较低的动物之一 ,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幼仔初生体重较轻有关 ,特别是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 ,其幼仔初生重与母兽体重差异极大 ,约为母兽体重的千分之一 [1] ,加之大熊猫育幼行为高度特化 ,其幼仔存活更为不易。自 1 990年采用人工辅助育幼方式繁殖成活大熊猫双胞胎以来 ,人工圈养条件下 ,大熊猫的育幼方式概括起来有如下 4种 :1 )大熊猫母兽自行哺育 ,这是自 1 963年至今最常用的方式 ;2 )人工辅助大熊猫母兽育幼 [2 ] ,现已存活 5对双胞胎 [3] ;3)用大熊猫初乳与羊乳混合喂养 ,全人工育幼 [4 ,5] ,目前已育成 2只大熊猫 [5] ;…  相似文献   

6.
上海作为典型的低海拔地区,气候、环境等条件均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研究在上海出生并生活的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与四川雅安的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比较分析了上海、雅安两地大熊猫幼仔在母兽哺育、人工辅助育幼2种育幼方式下的体质量、体尺和其他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并采用Chapman生长模型模拟了两地大熊猫幼仔的生长曲线。研究发现:上海大熊猫幼仔40 d、60 d和70 d的体质量显著大于四川雅安大熊猫幼仔(P <0. 05);母兽哺育的大熊猫幼仔40 d、60 d和70 d的体质量显著大于人工辅助育幼的大熊猫幼仔(P <0. 05);雄性大熊猫幼仔40 d、60 d、70 d和100 d的体质量显著大于雌性大熊猫幼仔(P <0. 05)。整体而言,大熊猫幼仔的体长增长最快,其次为腹围,尾长最慢。母兽哺育大熊猫幼仔的体尺数据稍高于人工辅助育幼,与海拔无关;而相同育幼方式下,高、低海拔组幼仔体尺之间的差异无明显规律。Chapman生长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上海和雅安两地大熊猫幼仔0~120 d的生长曲线,但2条曲线在拐点日龄、拐点体质量、最大生长率均存在一些差异。通过对两地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差异研究,为上海地区繁育大熊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高圈养大熊猫仔兽存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8~2001年,对提高圈养大熊猫仔兽存活率进行研究,采用了母兽育幼、人工辅助育幼、保姆育幼、人工育幼等多种方法,特别是模仿大熊猫母兽的育幼行为和活动以及用人工巢进行人工育幼。人工巢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育幼时的温度、湿度及呼吸的新鲜空气与母兽育幼环境近似,也便于科技人员观察、抚摩,促进幼仔身体活动及护理幼仔。采集母兽的初乳及常乳饲喂;抽取健康母兽的血液制成口服血浆,适量喂仔;用美国产的两种奶粉配制的人工奶,代替母兽常乳收到良好的育幼效果。在本项研究的4年中,将卧龙大熊猫育幼成活率由54.16%平均提高到90.32%,创大熊猫育幼史的最高水平,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提供了新的应用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卧龙圈养大熊猫母兽带仔野化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卧龙圈养大熊猫进行母兽带仔野化培训.初步建立了大熊猫初生幼仔到半岁幼兽的野化培训方法;建立了大熊猫幼仔与研究者的隔离方法,避免了培训个体对人和人工饲养环境的依赖;探索了提高圈养大熊猫活力的新方法;初步证明了带仔野化培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一只雌性大熊猫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采取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利用抗菌素药物防止感染的原则对母兽进行治疗,4d后恢复正常。治疗期间取出两只初生幼仔,利用自制人工保温箱将幼仔成功地从雅安长途运回卧龙进行人工育幼;并对母兽进行育幼行为培训以保持母性行为,母兽康复后主动接受幼仔成功哺育成活。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初生幼仔体重较轻,仅为正常母体体重的千分之一,平均144.9±40.59 g(张志和和魏辅文,2006).初生体重在70 g以下的幼仔,常被称之为超轻体重幼仔,初生体重超轻、身体瘦弱活动无力,产后无叫声或叫声小是其主要特点.对于体重超轻初生幼仔的育幼,目前有1993年对一例初生体重为61 g的幼仔,在产后两周内采用胃导管喂母初乳、之后采取人工与母兽交替哺育的方法养育存活以及2000年对一只58 g幼仔进行全人工育幼存活7 d的报道(钟顺龙和何光昕,1997,侯蓉等,2000).2006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只雌性大熊猫产下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仔初生体重仅51 g,经人工辅助哺育存活,该幼仔是圈养条件下育成的初生体重最轻的大熊猫.现将该例的育幼情况报道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