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期的生境选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为了将人工繁育的部分大熊猫个体重引入其历史分布区或复壮野生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进行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工作,通过野化培训以提高圈养大熊猫适应和选择野外环境的能力。对野化培训大熊猫"淘淘"的生境选择研究表明: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经常活动于新笋密度较大的区域[生境与对照:(2.68±1.14)对(1.58±0.66)],却避开成竹密度过大[(9.91±2.51)对(12.18±4.68)]、竹子较高[(4.57±1.09) m对(4.98±0.66) m]以及枯死竹过多[(2.52±0.86)对(3.39±1.33)]的区域;喜欢活动于离水源[(1.59±0.67)对(2.19±0.87)]和隐蔽场所较近[(5.37±2.14) m对(8.35±7.76)m],以及距离乔木较远[(3.09±0.69) m对(2.70±0.42) m]和郁闭度较低[(1.85±0.57)对(2.10±0.47)]的区域(P < 0.05),新笋密度大小是该栖息地在整个野化培训期间是否被利用的最重要因素。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保持着与带仔母兽相近的生境选择特征,对竹子环境的选择也与卧龙野生大熊猫相似,野化培训对该大熊猫幼仔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形成的家域和核域面积分别为9.21 hm2 和1.93 hm2,占野化培训圈面积的51.95%和10.89%,其中家域面积仅有卧龙野生大熊猫的1.4%-2.4%,所以在以后的野化培训过程中需要采取增加野化培训圈中环境丰富度等方式,促进野化培训大熊猫形成较大的家域面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0—2020年15只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基于红外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和音频颈圈解译获得的行为资料、GPS颈圈跟踪定位采集的粪样数据,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行为发育进程和食性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与觅食和警戒相关的行为得到充分发育,且具有较强的时间关联性,包括食乳、爬行、走动、玩耍物品、爬树、咬玩竹子、饮水和采食竹子等。8 ~ 10月龄的大熊猫幼仔开始取食竹子,其发育性食性转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食乳期 (1 ~ 7月龄)、食母乳—食竹子转换期 (8 ~ 28月龄) 和食竹期 (29 ~ 39月龄),其中转换期细分为关键期 (8 ~ 18月龄) 和过渡期 (19 ~ 28月龄)。从统计检验来看,不同食性阶段间差异显著;过渡期的大熊猫幼仔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此阶段大熊猫幼仔食物组分比例与食竹期相比无显著差异。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季节性食性转换规律与带仔母兽和野生大熊猫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春季主要取食竹笋,夏、秋季则以嫩竹茎和竹叶为食,冬季采食竹叶与竹茎。  相似文献   

3.
提高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率是维持圈养种群可持续发展和开展野化放归研究的基础,为了探究圈养繁殖大熊猫生存力的影响因素,基于2019年的大熊猫谱系数据,不仅统计分析了不同年代和不同龄级(月龄、年龄组)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存活率和死亡率,而且利用广义线性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60—1989年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幼仔和种群存活率分别是31.61%和68.10%,1990—2019年为78.39%和94.06%;不同年龄组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死亡率呈"凹型"曲线,即幼年和老年大熊猫死亡率较高(26.85%、26.53%),而亚成年和成年的死亡率偏低(4.56%、12.60%);不同月龄则以初生幼仔(1月龄)的死亡率最高,达22.45%,其余月龄相对较低(0~20%)。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发现,个体性别、出生年代、母兽来源、母兽产仔年龄、育幼方式和胎儿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存活、死亡和寿命长短。因此,加强大熊猫种源管理、提高人工育幼技术以及优化繁育配对等是大熊猫饲养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圈养大熊猫初产母兽弃仔和抚育行为不当是导致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 ,从 1 998~ 2 0 0 0年 ,分别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实体和乳汁等多种刺激信号 ,对 1只弃仔的雌性大熊猫 (谱系号 :446)母性行为培训的结果表明 ,首先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和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 ,有助于弃仔的初产母兽再接受其幼仔。进一步对母兽抚育行为的培训 ,其母性行为逐年增强 ,并最终掌握各项育幼技能 ,使幼仔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母性行为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养大熊猫初产母兽弃仔和抚育行为不当是导致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从1998-2000年,分别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实体和乳汁等多种刺激信号,对1只弃仔的雌性大熊猫(谱系号:446)母性行为培训的结果表明,首先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和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有助于弃仔的初产母兽再接受其幼仔。进一步对母兽抚育行为的培训,其母性行为逐年增强,并最终掌握各项育幼技能,使幼仔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圈养大熊猫母兽成功哺育双胞胎成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圈养大熊猫产下双胞胎后,母兽一般难以同时哺育二仔。2003年,圈养大熊猫母兽“梅梅”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本文对该首例哺育双胞胎成活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满足母兽的营养需求、适宜的育幼环境及人工护理,特别是“梅梅”的母性好、有丰富的育幼经验、食欲强、泌乳充足等在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梅梅”哺育的双胞胎与其哺育的另两只单胎幼仔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比较,为圈养大熊猫成功哺育双胞胎,增加幼仔成活率,提供了有关借鉴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之一,被誉为"国宝"。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圈养大熊猫"配种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等问题已基本被成功解决,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张和民等,2013)。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四川卧龙、成都和陕西楼观台3个较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基地。截至2013年底,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达到375只(谢钟,2013)。快速增加的圈养种群,导致现存可供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19只圈养大熊猫的体重进行分析,发现圈养大熊猫初生幼仔的体重为(0.16±0.04)kg,其与母兽的体重相关性不显著;幼仔期平均体重为(13.74±10.64)kg;亚成体期平均体重为(78.30±27.05)kg;成年个体平均体重为(112.25±12.04)kg;老年个体平均体重为(100.75±15.79)kg。初生幼仔体重雌、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幼仔、亚成体、成年及老年个体的大熊猫,雌性个体体重均小于雄性个体(P0.05)。雌、雄大熊猫幼仔生长曲线均接近幂函数(Power),雌性亚成体大熊猫体重增长曲线接近三次方(Cubic)函数,雄性亚成体大熊猫体重增长曲线则呈S型;无论雌性和雄性,幼仔和亚成体期间均保持线性增长(P0.05)。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年度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进入成年后期时体重会下降。进入老年期后,雄性大熊猫的体重在后期有显著性下降(P0.001)。本研究补充完善了大熊猫整个生活史的体重增长规律,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中饲养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圈养大熊猫哺育双胞胎76小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生  张和民 《四川动物》1997,16(4):176-178
1992年科技人员在卧龙“五一棚”研究区域的一个树洞内发现了2月龄的大熊猫双胞胎幼仔,证明个别野生大熊猫确实能养活双胞胎。然而,圈养大熊猫在产下双胞胎以后,一般只能喂养一仔,很快放弃另一仔[1]。1996年8月12日,本研究中心圈养的“8号”大熊猫产下双胞胎后哺育两仔达7  相似文献   

10.
2011年8月—2014年8月,利用红外视频监控系统结合现场观察,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基地对野化培训第一阶段的7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幼仔的活动变化进行研究,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了母幼距离、幼仔活动空间位置和行为等数据。研究结果发现:(1)母幼距离随着幼仔月龄的增长而增加,到幼仔爬树时母幼距离达到最高点,11~12月龄后出现下降的趋势。(2)野化幼仔随着月龄增长在母兽怀中的时间呈递减趋势;幼仔在地面的时间表现为未能独立活动时递增,5~9月龄时递减,其后14~15月龄时递增的变化规律;幼仔在树上的时间呈现5~10月龄时递增,接着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值,到14月龄时递减的波动;幼仔在母兽怀中(n=2,P0.05)和在地面的时间(n=5,P0.01)均与其在树上的时间呈负相关。(3)在活动时间分配上,幼仔平均用于休息的时间为所有行为时间的90.1%±4.1%,平均用于活动的时间为9.3%±3.9%,平均用于觅食的时间为0.6%±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