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穴位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艾灸对束缚应激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作用规律。方法:将35只雄性Wistar大鼠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正常组、束缚应激模型组、艾灸百会(GV20)组、艾灸关元(CV4)组、艾灸足三里(ST36)组,每组各7只。除正常组外,余各组均采用自制布袋束缚大鼠30 min,每日1次,共20次,制备束缚应激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艾炷灸3壮,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 min,隔日一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①与造模前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大鼠造模后、治疗10次后OE%均降低明显,治疗5次后OT%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关元(CV4)组大鼠造模后OT%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造模后OE%和OT%、治疗10次后OE%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P<0.05,P<0.01);与造模刚结束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大鼠治疗5次后OE%与OT%均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关元(CV4)组大鼠治疗10次后OT%升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治疗5次后OE%、治疗10次后OT%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与治疗5次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足三里(ST36)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明显降低,艾灸关元(CV4)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艾灸百会(GV20)组比较,艾灸关元(CV4)组与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OE%和OT%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趋势,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不同穴位可一定程度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所致大鼠焦虑心理行为的变化;关元(CV4)、百会(GV20)、足三里(ST36)三穴均表现出一定抗焦虑效应,百会(GV20)穴在治疗早期效果显著,足三里(ST36)穴的疗效肯定,而关元(CV4)穴在长期治疗中效应更为稳定、明显,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小鼠肝脏血流灌注量影响的激光散斑成像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连续监测电针过程小鼠肝脏表面血流灌注图像,研究电针不同穴位对肝脏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探讨激光散斑技术在针灸效应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oor.FLPI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分别对足三里组、曲泉组、非经非穴组正常小鼠电针30min以及不电针对照组连续观察30min过程中肝脏表面血流灌注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电针不同穴位、各个时点肝脏血流变化的规律。结果:(1)肝脏激光散斑图显示电针后各电针组肝脏表面整体血流灌注均增加,肝门附近区域灌注量增加幅度大于肝脏边缘区域;(2)电针各时点各电针组肝脏血流灌注量均出现增加,电针0~20min灌注量增加率为足三里组〉曲泉组〉非经非穴组;电针25~30min为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曲泉组。结论: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能够精确记录显示电针过程肝脏表面的微循环变化情况,电针可以增强正常小鼠肝脏血流灌注量,电针增加肝脏血流灌注的效应存在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陈磊  杨帅  杨磊  杨佳敏  沈小雨  孙洁  任晓暄  朱文莲  张露芬 《生物磁学》2013,(34):6634-6637,6736
目的:比较即刻电针天枢穴、足三里穴对肠易激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浆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水平及结肠组织中内皮素受体A(ETR-A)、CGRPmRNA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电针即刻治疗IBS的部分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幼鼠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只束缚不针刺,天枢组和足三里组在实验第8周电针治疗一次,留针20min。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血浆及部分结肠组织进行生物活性物质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CGRP、ET、结肠组织中ETR—A的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CGRPmRNA表达。结果:(1)即刻电针对IBS模型大鼠血浆CGRP、ET水平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T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ET水平明显降低(P〈0.01)。(2)即刻电针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ETR—A水平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TR—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ETR-A水平明显降低(P〈0.01)。(3)即刻电针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CGRPm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CGRP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CGRP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即刻电针介入后,能够调节机体的内环境紊乱和CGRP、ET的平衡失调。这种调节作用因穴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天枢穴对血浆中CGRP、ET调节作用较强,足三里穴在受体和基因表达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引起胃电活动变化以及时胃电起搏区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非针刺对照组,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荧光标记的方法,同步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ICCs的激活.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使胃电的频率及波幅均增高;电针足三里穴能增加肌间神经丛和肌层ICCs的表达.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胃有明显促进作用;电针足三里穴促进胃运动的机制可能通过激活起搏胃肠动力的ICCs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O:激光照射及传统艾灸足三里穴对运动疲劳大鼠运动耐力、骨骼肌微循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CO2激光照射足三里缓解运动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成年雄性大鼠,适应性游泳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及激光组.采用无负重游泳方式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艾灸组及激光组在游泳运动的同时,分别采用CO2激光照射及艾灸足三里穴.末次力竭运动结束后,检测大鼠骨骼肌微循环,分离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检测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结果:艾灸组和激光组大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高于模型组照组(P<0.05),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艾灸组双侧胫骨前肌的血流灌注量、线粒体内SOD、GSH-Px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激光组腹直肌线粒体血流灌注量、线粒体内SOD、GSH-Px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与激光组的力竭运动时间、骨骼肌血流灌注量、线粒体内的SOD、GSH-Px含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2激光照射足三里穴能够模拟传统的燃艾灸疗中的生物物理过程,从而实现仿生灸疗,可有效提高运动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骨骼肌血流灌注,从而缓解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6.
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胃动力的调节.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非针刺对照组.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结果:选取胃动过缓分布>1/3(Ⅰ)及胃动过速分布>1/3(Ⅱ)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胃电图表明:①各组Ⅰ的例数均比Ⅱ的例数多;②在Ⅰ或Ⅱ中,足三里组比其余两组的例数多、平均频率分布率多;③在Ⅰ中,足三里组比其余两组的平均主频慢.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电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以抑制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按摩水道穴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方法:对我科自1993年3月-2001年3月的67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并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两种方法治疗。一组是针刺按摩水道穴法;另一组是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法,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王排尿所需时间。结果:用针刺按摩水道穴法治疗35例,显效率62.8%,有效率3.4.3%,无效率2.9%。对照组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法,治疗32例,显效率28.1%,有效率50%,无效率21.9%。另外,用针刺按摩水道穴法治疗,起效快,治疗后15分钟内显效率61.8%,30分钟内显效率29.4%,而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治疗,15分钟内显效率为0,30分钟内显效率为64%。结论:针刺按摩法治疗产后尿潴留,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显著,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空白)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模型)组、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穴(足三里)组和模型组+电针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模型制备采用腹腔注射5%四氧嘧啶和熟地灌胃诱导的方法。实验3周后取大鼠延髓进行抗TH和抗GFAP的单一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记数TH和GFAP在延髓内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实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集中表达于延髓迷走孤束复合体内,有明显的定位特点;高倍镜下观察到TH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大量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各组TH和GFAP表达以模型组最高;而足三里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31.3±4.4→16.8±3.2),GFAP阳性产物表达明显降低(113.8±7.6→95.4±8.4),且它们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调节糖尿病胃运动功能障碍大鼠与其调控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830 nm微激光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采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波长为830 nm,功率密度0.335 W/cm~2)对13例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肌筋膜扳机点(MTrPs)、养老穴和承山穴进行光灸,每次4 min,每周3次,共治疗4周;用红外热像仪分别在首次、第7次和末次光灸前后对患者上背部采集图像,对MTrPs进行压痛阈值(PPT)的测定并进行VAS评分,对所得数值进行分析。在光灸6次、末次后患者VAS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而治疗6次后有6个、末次治疗后有4个感兴趣区(ROIs)与治疗前相比PPT数值显著降低(P≤0.05)。红外热成像结果显示,首次、第七次和末次光灸后患者ROIs温度与相应部位治疗前相比均有增加,部分增高显著(P≤0.05);但整个疗程结束后,上背部ROIs温度与首次治疗前相比未见显著变化,红外热成像数值与PPT数值也未见显著相关。830 nm微激光光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但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微激光光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累积疗效评价尚缺乏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运动后补充肉碱可提升骨骼肌糖原合成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次口服肉碱是否有利于促进人体运动后骨骼肌糖原恢复。本研究为交叉实验设计,选取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肉碱试验(实验组)和安慰剂试验(安慰剂组),两次实验间隔至少7 d。所有受试者接受单次60 min 70%VO2max功率车测试,运动后立即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补充和肉碱胶囊或安慰剂淀粉胶囊口服补充,同时观察运动后3 h恢复期内的生理反应。功率车运动后第0、第3小时从股外侧肌采集肌肉样本,同期间隔每30 min收集血液样本,每60 min收集10 min气体样本。研究发现,实验组肌糖原含量增加率显著增加,在血液生化值方面,两组的血糖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的胰岛素反应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同时在运动恢复期间,实验组呼吸交换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这代表运动恢复期口服肉碱后,身体以脂肪为主要能量来源。研究表明,运动后立即补充肉碱能显著提升人体运动后肌糖原恢复,具备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艾灸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而且可以未病先防。然而仅有少量研究证实,艾灸的燃烧生成物具有抗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衰老。本试验从行为学方面研究艾燃烧生成物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W8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雄性快速老化模型(SAM)小鼠50只,其中SAM—R/1系10只作为空白组,SAM—W8系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艾烟熏吸组、无烟艾灸组和常规艾灸组,每组10只。选取关元穴为治疗穴位,令常规艾灸关元组小鼠在艾灸关元穴的同时处在一定浓度艾烟的环境中;单纯艾烟熏吸组小鼠处在与常规艾灸关元组相同浓度的艾烟环境但不艾灸其穴位;而无烟艾灸关元组则是在艾灸小鼠关元穴的同时立即将艾烟抽除;其余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进行相同的空白抓取。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学习记忆行为的被动逃避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治疗前模型组及治疗各组小鼠进行被动逃避试验的潜伏期均明显变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P〈0.01),治疗后模型组及常规艾灸关元组小鼠治疗后潜伏期均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治疗后潜伏期均明显延长,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治疗组治疗后潜伏期均较前明显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结论:艾燃烧生成物可延长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被动逃避试验的潜伏期。提示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化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为今后艾灸抗衰老在临床上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差异,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韦氏记忆评定解放军第三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后组)、42例非产后抑郁症患者(非产后组)的记忆功能,并与4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产后组长时记忆评分与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除触摸因子外,短时记忆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瞬时记忆评分、记忆商均明显降低(P0.05);非产后组长时记忆评分显著降低(P0.05),除联想、理解因子外,短时记忆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瞬时记忆、记忆商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与产后组相比,非产后组长时记忆评分显著降低(P0.05),短时记忆图片、再认因子评分显著升高(P0.05),联想、触摸、理解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瞬时记忆、记忆商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功能均下降,但受损成分不同,产后抑郁患者的记忆功能受损只是一种功能性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对慢性痛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调节规律: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关元组、电针足三里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佐剂性关节炎(AA,即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电针20min,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min,隔日一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前比较,电针百会穴组大鼠造模后0E%和0T%明显减少(P〈0.05,P〈0.05),且治疗5次后OT%、治疗10次后0E%与0T%均降低明显(P〈0.01,P〈0.01,P〈0.05),而电针关元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则明显升高(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造模后0T%、治疗5次后大鼠OE%与OT%、治疗10次后OT%均明显降低(P〈O.01,P〈0.05,P〈0.01,P〈0.05);与造模刚结束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0E%由升高逐步降低,而OT%由低逐渐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模型大鼠0E%和0T%均明显升高(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OT%升高明显(P〈0.05);与治疗5次后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10次后OE%降低、OT%升高(P〉O.05),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均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1)。与电针百会组比较,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在治疗10次时OE%均明显升高(P〈0.01,P〈0.01)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具有一定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可改善慢性炎症痛所致大鼠焦虑、情绪行为的变化;不同穴位效应不同,关元穴与足三里穴具有综合调节、抗焦虑效应,且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时辰电针对氯胺酮滥用成瘾戒毒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组、氯胺酮(100mg/kg)组、氧胺酮加电针组(分23:00予时、05:00卯时、11:00午时、17:00西时电针组).接上述设定剂量,经腹腔注射给药,每天一次,连续7天,氯胺酮加电针组于给药一周后分别在四个时辰给予低频(2Hz)电针交替刺激“足三里”与“三阴交”穴,持续30min/次/日,连续一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腹侧苍白球酪氨酸羟化酶、c-fos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较,氯胺酮组腹侧苍白球酪氨酸羟化酶、c-fos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氯胺酮组相比较,午时、酉时电针组可使酪氨酸羟化酶、C-fos表达明显减弱(P<0.01),而子时、卯时电针组无明显变化(P>0.0S).结论 氯胺酮滥用可以增强酪氨酸羟化酶、c-fos在腹侧苍白球的表达,午时、酉时电针具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对氯胺酮成瘾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氯胺酮滥用成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再分为子时(23:00)、卯时(05:00)、午时(11:00)、酉时(17:00)4个电针组,每组8只。每天1次经腹腔注射氯胺酮复制氯胺酮成瘾模型,不同时辰电针组在给药7d后分别选取一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给予低频(2Hz)电针治疗,每次30min,连续治疗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PFC内TH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mPFC内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细胞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午时、酉时电针组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细胞平均灰度值升高(P〈0.01);子时、卯时电针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成瘾使mPFC内TH的表达明显增加;午时、酉时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可明显下调mPFC内TH的表达,改善氯胺酮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拟观察乌司他丁减轻全身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性.将40例有症状的重度颈动脉狭窄,于全身麻醉下行单侧标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每组20例.干预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给予乌司他丁5×105 U,非干预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颈动脉夹闭15 min、颈动脉开放15 min,以及术后第1,2,3天抽取患侧颈内静脉球部血液进行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检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颈动脉夹闭15 min及开放15 min做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气分析;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及术后第1,2,3天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液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干预组各时间点的TNF-α浓度均低于非干预组(P0.05),动脉-颈内静脉氧含量差值在颈动脉开放15 min时高于非干预组(P0.05),术后重症监护室驻留时间较非干预组降低38.7%((27.1α15.7)h vs.(44.1α29.6 h),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颈内静脉球部MDA和NS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预防性给予乌司他丁能够减轻全麻CEA患者术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炎性反应,提高脑氧代谢能力,改善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丙泊酚减轻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ASAⅠ-H级人工流产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先缓慢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剂1mg,3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5mg/s.结果:处理组苏醒即刻苏醒后15min和30min宫缩痛的VAS评分分别为(3.13±0.15)、(2.02±0.11)和(0.87±0.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 0.35)、(3.54± 0.14)及(2.01±0.12)(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丙泊酚镇痛能减轻人工流产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预防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行剖宫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剖出后采取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则采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腰麻后5min、胎儿剖出时、盐酸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后10min、手术结束时的心血管循环系统变化情况,Ramsay镇静评分情况,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血压在腰麻后5min较麻醉前降低,在胎儿剖出后开始逐渐回升,手术结束时均恢复基础水平,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心率在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后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也明显减慢(P〈O.05);观察组产妇Ramsay镇静评分在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后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5),但均未发生镇静过度;观察组寒战的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对于预防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反应有一定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患者血清中胰岛素、LH和FS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PCOS肥胖型患者随机分成44例对照组(克罗米芬)和40例观察组(二甲双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分别于服药前(0分钟)和服后60、120分钟经前臂静脉采血,测血糖浓度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OGTT分别为(4.57±0.25)mmol/L、(8.38±7.05)mmol/L(7.21±0.12)mmol/L。治疗后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OGTT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OGTT分别为(4.11±0.31)mmol/L、(8.23±6.57)mmol/L及(7.25±0.13)mmol/L,治疗后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0GTT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胰岛素为(47.32±9.52)U/ml,治疗后为(42.25±7.65)U/ml,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胰岛素为(46.41±6.11)U/ml,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LH为(17.22±2.14)mU/ml,FSH为(1.24±0.33)mU/ml,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LH明显降低,而FSH水平升高。结论:二甲双胍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水平降低,从而减轻了胰岛素对LH的刺激作用,使LH水平下降,FSH升高,进而改善机体的激素紊乱,最终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