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佛坪自然保护区羚牛的种群数量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曾治高  巩会生 《兽类学报》1998,18(4):241-246
1996年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羚牛种群进行了数量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羚牛的数量为435~527只,种群密度达到1.29~1.56只/km2。羚牛种群的成体雌雄个体之比约为1∶0.5,明显地偏向雌性。在羚牛种群中幼仔占12.24%,亚成体占35.03%,成年雄性个体占17.33%,成年雌性个体占35.40%。该羚牛种群在1991年至1996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8.48%,明显高于1984至1991年间羚牛种群的年均增长率。保护区周边地区的生境不断丧失,迫使羚牛向保护区境内迁移,是保护区内羚牛种群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DNA指纹在野生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方盛国  冯文和 《兽类学报》1996,16(4):246-249
本文用荧光素标记LZF-1基因指纹探针,以四川省冕宁县冶勒野外大熊猫的脱落被毛及尽量新鲜的粪便作样品,进行了DNA指纹检测。1.在相同或不同时间、巢域采集的粪便与被毛样品,显现出相同或不同的DNA指纹图谱,达到个体认定的目的.表明了大熊猫野外脱落被毛和粪便,能作为DNA指纹分析材料,进行野生种群数量调查.2.根据检测6个被毛和9个粪便样品的结果,认定该生境中有7只大熊猫个体,纠正了有8只和8±2只的记载.3.应用DNA指纹技术及微机个体识别进行大熊猫野外数量调查,准确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获得大熊猫在野外的真实个体数量。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是大熊猫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繁育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为评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发展与圈养种群的未来增长趋势的关系,通过对大熊猫国际谱系(2015)内990只圈养大熊猫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各年内存活超过100 d的个体数量并绘制其存活曲线;编制圈养大熊猫种群的生命表,绘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计算其内禀增长能力。结果显示:自2005年之后,每年存活的圈养大熊猫个体数量均超过20只,个别年份超过30只,2013年和2015年则超过40只;圈养大熊猫的寿命期望值较长,2~25岁死亡率低,绝大多数圈养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在生理寿命上特征稳定;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2.248 4、0.062 3和1.064 3,说明圈养大熊猫种群目前仍存在发展上升的空间,种群结构整体上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和小熊猫种群能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站,从各水平对同域分布、以同种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和小熊猫种群能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熊猫种群的能流(1.86*10^6kJ/km^2.yr.)多于小熊猫种群(6.34*10^5kJ/km^2.yr.),前者大约是后者的2.9倍,说明大熊猫在群落中可能处于优势地位。虽然两种熊猫可利用食物资源占地面生物量的比例很大(大、小熊猫分别为12.79%和3.92%),但是其每年摄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34年的圈养大熊猫种群保护工作中,我们成功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精子库,目前已保存50只大熊猫个体总计7 000余支细管冷冻精液(冻精)。冷冻精液一方面可以使物种的遗传资源得到长久保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促进种群繁育。但是,圈养大熊猫冷冻精液对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作用尚未有明确报道。本研究首先根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000—2014年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数据,对比分析了冻精人工授精个体和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冻精人工授精个体遗传多样性均高于同年圈养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表明在繁殖年份中冻精人工授精可以显著提高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统计精子库中所有冻精个体的平均血缘系数并与圈养种群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冷冻精液对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精子库中有21只已死亡个体的精液,其中有66.67%的个体平均血缘系数低于圈养种群;有14只20岁以上个体的精液,其中有50.00%的个体平均血缘系数低于圈养种群;另有15只20岁以下个体的精液,其中有53.33%的个体平均血缘系数低于圈养种群,表明冷冻精液对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综上所述,冷冻精液不但有效保存了大熊猫遗传资源,而且在保护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寡核苷酸指纹探针LZF-I检测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仿生态圈养场小熊猫种群全部22只个体的DNA指纹,检测结果表明其遗传多样性参数如下:⑴各体间DAN指纹图的相似性为0.172;个体A的指纹谱带在个体B中出现的概率为0.1806。⑵圈养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0948,杂合率为90.52%,⑶种群中指名亚种亲本个体的引进是影响该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分布在浙江省境内的7个短柄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用于正式扩增的ISSR引物,在7个种群14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9.39%,各种群P平均为58.87%。短柄袍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933、Nei指数(h)为0.3347,各种群,平均为0.3362、h平均为0.2291。P、I,h均显示云峰种群最高,天台山种群最低。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67.9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32.0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154。短柄袍种群间的基因流为(Nm)为1.0853。7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39。利用UPGMA法对7个种群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天台山和雪窦山种群聚成一类,其它5个种群聚成另一类。  相似文献   

8.
二色胡枝子种子储藏蛋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PAGE方法对二色胡枝子14个居群147个个体单粒种子盐溶蛋白进行了电泳检测,共检测到28个蛋白单体,其中多态性单体23个,多态百分率为82.14%,各居群内多态百分率平均为33%。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669。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709。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53.3%,表明二色胡枝子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居群内变异是二色胡枝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二色胡枝子居群分为3类,居群间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四川动物》2004,23(4):324-324
据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提供的消息,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04年8月16日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和媒体发布了四川省大熊猫资源及其保护工作情况。据调查,目前四川省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206只(占全国的76%),栖息地17743.92km^2(占全国的77%),人工圈养大熊猫118只(占全国的7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树鼩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遗传标记分析方法,了解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0条随机引物进行优化,筛选出能有效用于树鼩群体遗传分析的RAPD位点,对48只树鼩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应用Popgene 1.32与RAPDistance Package Version 1.04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树鼩的群体遗传特性。结果20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113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5.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69个(占61.1%)。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307,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9-0.2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693。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态度(H0)(0.1864)略高于雌性群体(0.1470),平均遗传多态度(Hpop)为0.1667;树鼩遗传多态度所占的比例在群体内为48.29%,而雌、雄群体间为51.71%。NJ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T15、T33和T47号树鼩个体聚类成一大类,其余45只树鼩个体聚成另一大类,雌、雄个体呈相互交叉现象。结论实验所筛选的随机引物可有效用于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本树鼩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从野外大熊猫的粪便估计年龄及其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对野外大熊猫粪便中的竹秆咬节及切缘与竹叶残片量度和破碎状况的研究,并以此对已知年龄个体的牙齿切片和齿冠磨损程度进行验证,发现通过粪便分析,可将野外大熊猫种群,大体划分为4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12.
卧龙及草坡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种群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矗 《兽类学报》2004,24(1):48-52
卧龙和草坡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及其生态系统为主, 面积3 224 km2 , 为中国大熊猫分布区最大的保护区。自1974 年以来, 我们经过多次调查, 其栖息地由约2 500 km2 缩减到现今约800 km2 。大熊猫在该地所选择的最适生境在海拔2 800~3 100 m一带的三、四级夷平地带, 面积约4 ×104 hm2 。大熊猫的种群数量, 据1974 年调查有195 只(其中卧龙为145 只) , 1983 年冷箭竹大面积开花后种群有所下降, 而上世纪90 年代以后有所恢复, 现在约有150 只。在保护对策上, 应在4 个隔离种群间退耕还林, 控制交通流量和禁止夜间通行, 扩大保护范围到毗邻的县, 对最适的栖息地实行绝对保护, 并控制旅游规模及旅客流量。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粪便中竹子咬节长短与年龄和种群数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列举了大量试验数据对用大熊猫粪便中的竹子咬节长短估计大熊猫年龄和种群数量的方法提出了疑问,粪便中的竹子咬节长短和粪便直径与大熊猫年龄(2岁以上)没有相关关系,也没有找到任何非线性关系。粪便中的竹子咬节长短是大熊猫的一个个体特征,也是一个易受环境影响的变量,它的波动较大,作者认为在野外调查工作中用粪便中竹子咬节长短去预测年龄(或年龄组)和种群数量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熊猫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严旬 《兽类学报》2005,25(4):402-406
截至2003年底,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596只,分布在陕西、四川和甘肃3省的45个县境内,总栖息地面积达2304991hm^2。与第2次大熊猫调查相比,野生大熊猫生存状况已得到改善,分布范围扩大、栖息地面积增加、种群数量进一步增长。本文在第3次大熊猫调查的基础上,就野生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保护大熊猫所面临的3个方面的挑战,即来自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的挑战、栖息地破碎化及隔离小种群未来命运的挑战以及大熊猫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需求相冲突的挑战。作者还就我国大熊猫保护前景进行了展望,即自然保护区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栖息地状况将进一步改善;种群数量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将逐步增长,但局部小种群灭绝风险将加剧;圈养种群将形成能自我维持的种群,圈养个体通过培训将逐步放归到隔离野生小种群中以改变其命运。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已公布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基因组和本实验室所测6只大熊猫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并分析其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326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其中二碱基多态性微卫星最多,共228个,占69.93%;三、四、五、六碱基所占比例分别为9.51%、14.11%、5.21%、1.22%。根据分析结果中缺失率与标准差2项指标以及位点序列长度,选取20个多态性二碱基微卫星位点,用于25只大熊猫个体血液DNA进行PCR验证并做后续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8,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70,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000、0.280~0.784,平均值分别为0.472和0.532。在Bonferroni校正后,证实4个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所有位点未观察到显著连锁不平衡(P>0.01)。20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246~0.734,其中具有高度多态性的位点9个(PIC>0.50),11个位点呈中度多态性(0.25相似文献   

16.
卧龙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的圈养种群为对象,以8个大熊猫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 探讨了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并与邛崃野生种群及其他7个濒危物种进行比较。微卫星数据表明, 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5.5, He =0.620, Ho=0.574) 低于邛崃野生种群(A=9.8,He=0.779,Ho=0.581),但高于其他7 个濒危物种的种群(He=0.13~0.46)。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100个世代内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情况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假设种群数量比现在扩大一倍, 经历100个世代后也只会使平均等位基因数少减少0.4。因此继续增加野生个体对保持遗传多样性的意义已经不大, 建议该圈养种群的保护策略应将重点放到制定更有效的繁殖计划以避免近交上。  相似文献   

17.
种群扩散格局是研究种群扩散规律和机制的关键信息,也是制定物种保护对策的重要基础。大型动物种群扩散格局研究方法为扩散生态学研究的薄弱领域,并制约扩散生态学的发展。以秦岭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以来的种群调查数据,基于大熊猫领域的特性,利用GIS的扩展区分析功能和景观分析方法研究了大熊猫种群分布区及动态;基于聚集的特性,利用GIS的核密度分析功能对大熊猫种群多度和聚集状况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2012年的秦岭大熊猫种群分布区较2000年增加5.5%(即15307.8hm~2),高密度种群聚集区从2处变成1处,种群聚集程度进一步增加、聚集格局的完整性大大提升,尤以中密度聚集区增长最显著,种群格局呈明显的分布区扩张、聚集度增加的态势。表明基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立足于种群分布和多度格局变化,通过长期调查和监测可以有效掌握物种的种群扩散格局;大型动物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探索可行的方法与量化种群扩散的参数来研究其扩散格局,从而促进大型动物种群扩散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Maintaining a good cub-rearing relationshi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born giant panda cubs. Oxytocin plays a key role in this cub-rearing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during the breeding perio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ytocin levels and maternal behavior, we sampled the maternal behavior of 6 adult female giant pandas (3 in lactation group, 3 in non-lactation group) at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19 by using the focal sampling method, and tested the urine oxytocin level of each individuals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xytoc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ctation group (278. 86 pg/mg ±44. 42 pg/mg) than in the non-lactation group. For the two types of breastfeeding groups, the level of oxytocin in the multiparous female pandas (185. 64 pg/mg ±44. 61 pg/m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rimiparous female pandas (465. 30 pg/mg ±82. 39 pg/mg). Compared with the primiparous female pandas, the multiparous female pandas had more embracing cub behavior (77. 45% ±1. 24%) and feeding behavior (15. 22% ±1. 62%), but less licking cub (14. 26% ±0. 91%) and position adjustment behavior (1. 69% ±0. 29%). Finally, we found the licking cub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xytocin level in the lactation group, and the embracing cub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xytocin level in the lactation grou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imiparous female pandas show more maternal behavior, less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higher oxytocin level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different reactions of oxytocin in the two types of giant panda females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refined and differentiated breeding techniques for captive giant panda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迁地保护和种群饲养管理中,及时、快速地进行个体识别和行为监测,对其健康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圈养大熊猫健康状况通常由专门的饲养人员肉眼观测,人力成本高、效率低并且缺乏时效性。基于图像的动物个体识别与行为分析技术效率高、时间成本低,已经成为新的监测发展趋势。已有研究提出,通过大熊猫面部图像的检测和分析,可实现个体识别和行为分类。但该方法依然存在检测精度不足导致识别准确率难以提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3和Mask R-CNN的双模型融合方法,实现了大熊猫头部图像分割和精准检测。包含3个部分:YOLOv3完成头部检测,Mask R-CNN完成大熊猫轮廓分割,然后将两个模型的输出进行交并比融合。结果显示,头部检测准确率为82.6%,大熊猫轮廓分割准确率为95.2%,总体头部轮廓分割准确率为87.1%。该方法对大熊猫头部图像的识别率和分割准确率高,为大熊猫的个体识别、性别分类提供了帮助,为行为分析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育幼期不同的育幼方式对圈养成年雌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福利状况的影响情况,了解圈养育幼模式可能引发成年雌性大熊猫的应激问题,完善育幼期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和兽舍参数设计,提高育幼过程中圈养大熊猫福利状况,选择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育幼期采取不同育幼方式管理的成年雌性大熊猫为研究对象,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