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22-427
为了科学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苎麻Boehmeria nivea(Linn)Gaudich害虫,明确苎麻田主要灯诱昆虫种类及其灯下诱集动态,于2012年4月~9月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进行了苎麻田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诱杀害虫4目9科19种,地下害虫种类较多,主要包括金龟子、叩甲、天牛、蝼蛄、拟步甲和地老虎等6类。地下害虫又以金龟子为主,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斑喙丽金龟、鲜黄鳃金龟、暗黑鳃金龟等6种。金龟子从4月中旬至9月初均灯下可见,以6~7月为诱集高峰期。主要诱集天敌昆虫为步甲、隐翅甲、寄生蜂和瓢虫等4类,除步甲外,其它3类诱集量相对较小,步甲诱集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频振式杀虫灯最佳使用时间为6~7月,在此期间诱杀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数量大、种类多,且避免大量杀伤天敌昆虫。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和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是中国北方严重危害臭椿的钻蛀性害虫。为开发这两种象虫的诱捕技术,本文比较了8种不同波长的LED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和臭椿木段对两种象甲的引诱效果,并在室内、野外进行回捕试验。室内不同诱源选择结果表明,沟眶象对臭椿木段最敏感,臭椿沟眶象对频振式杀虫灯最敏感;在室内,臭椿木段对沟眶象的回捕率最高,频振式杀虫灯对臭椿沟眶象的回捕率最高;在野外,频振式杀虫灯对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回捕率均最高。本研究建议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测和防治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诱虫灯在芒果园中对芒果主要害虫监测的作用效果,选用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等诱虫灯,采取灯光诱集与果园采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南省东方市岛西林场芒果园进行了芒果害虫的周年监测,比较了3种不同诱虫灯及调查采样收集到的芒果害虫的种类与数量。结果显示,在岛西林场芒果园,诱虫灯诱集到的害虫有29种,调查采集到害虫有24种,诱虫灯和调查采集收集同时监测到的害虫有21种,诱集到数量较多的有红脚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芒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cola、绿额翠尺蛾Thalassodes proquadraria和灰白条小卷蛾Atgyroploce aprobola等,表明诱虫灯可用于这些芒果害虫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的监测,尤其是对红脚丽金龟、芒果叶瘿蚊、绿额翠尺蛾和灰白条小卷蛾等;明确可以应用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对红脚绿金龟等几种重要芒果害虫的年消长动态及种群数量进行监测;不同诱虫灯相比较,黑光灯对红脚丽金龟诱集效果最佳,LED灯对芒果叶瘿蚊诱集效果最好,频振灯对绿额翠尺蛾和灰白条小卷蛾诱集效果最佳。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对芒果害虫有良好的诱集作用,但对其天敌也有明显的诱杀作用;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所诱集昆虫种类的益害比分别为1∶3.17、1∶0.45和1∶1.23,频振灯对天敌的杀伤作用最小,黑光灯最大。  相似文献   

4.
《环境昆虫学报》2014,(5):838-842
为了调查苎麻田金龟子的种类及发生规律,于2013年4~9月,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苎麻科技示范园进行了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试验,系统诱集金龟子并鉴定种类,分析灯下不同金龟子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诱集金龟子类4科10种,以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为绝对优势种类。金龟子从4月末至9月初均灯下可见,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铜绿丽金龟诱集高峰,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暗黑腮金龟诱集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性诱盆与频振灯在棉铃虫成虫动态监测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20 0 1年在南疆棉区做了性信息素水盆诱捕器 (性诱盆 )和频振式杀虫灯 (频振灯 ,3 0W)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6个监测点平均 ,每日每只性诱盆和频振灯的诱蛾量分别为3 5 .4和 3 2 .3头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在 1代成虫盛发的前期和中后期 ,性诱盆相对于频振灯的诱蛾量有先低后高的现象。考虑到经济性和可识别性等因素 ,作者认为在南疆监测棉铃虫成虫动态性诱盆优于频振灯  相似文献   

6.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谈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张广学  郑国  李学军  卜军 《昆虫知识》2004,41(6):532-535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昆虫的效果较好 ,但是在诱杀昆虫的过程中选择性不强 ,在诱杀害虫的同时对天敌和其它无益无害昆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作者建议在自然生态条件好的地区最好不要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在适合使用的地区应该事先做好害虫监测 ,应在防治适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结构和杀虫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选取贵州玉米田3个具有代表性的点分别安装诱虫灯,进行诱集调查,并对近灯区(距离灯20 m以内)、远灯区(距离灯20~150 m)和对照区的昆虫种群消长情况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玉米田昆虫共有11目66科132种,主要为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类昆虫;灯诱共获得89个种类,其中害虫占64.77%,益虫占15.91%,中性昆虫占19.32%。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近灯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对照区次之,远灯区最低;近灯区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黏虫Mythimna seperata (Walker)、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和条赤须盲蝽Trigonotylus coelestialium (Kirkaldy)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数量长期高于其他区域。综上所述,风吸式诱虫灯对玉米田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玉米田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光灯使用时间与诱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光灯是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一种重要工具,由于它诱虫能力强、范围广,诱虫效果大大超过其他灯具,在50年代末即已编入《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中,做为正式的集虫工具迄今已有二十六七年的历史,多年来为病虫测报工作积累了大量而系统的资料。 但是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对黑光灯的性能及使用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从事害虫测报和研究的同志,不断反映黑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出现昆虫上灯数量明显下降,种类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山东省是昆虫南北迁飞的关键路径,了解山东省的迁飞性昆虫群落结构,对明确迁飞性昆虫种类,并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山东省14个地区建立监测点,每个监测点于2018年9月-10月利用探照灯诱虫器和地面灯诱虫器诱集昆虫.[结果]14个监测点共诱捕到昆虫有12目54科408种,其中探照灯诱虫器诱集到11目45科388种,地面灯诱虫器诱集到12目46科365种,探照灯诱虫器诱集的主要昆虫类群为鳞翅目(79.12%)、鞘翅目(9.42%)、直翅目(8.14%)和脉翅目(2.26%).地面灯诱虫器诱集的主要昆虫类群为鳞翅目(68.84%)、鞘翅目(23.46%)、膜翅目(3.69%)、直翅目(1.50%)、半翅目(1.14%).探照灯诱虫器诱集昆虫数量显著多于地面灯诱虫器.[结论]阐明了山东省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证实了许多重大昆虫在山东省存在迁飞性.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棉区作物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昭智  潘卫林  张鑫  李贤超  张娟 《生态学报》2012,32(24):7925-7931
如何从景观尺度上实现对害虫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技术,从2007-2009年在新疆北部棉区16-17个农场近240km2作物范围内,监测和评估棉田周边作物景观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景观多样化显著地影响棉铃虫种群数量,复杂作物系统中(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成虫数量明显大于简单作物系统(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种群数量与景观多样性指数(Simpson's Reciprocal Index)呈正相关;同时棉铃虫成虫与加工番茄、玉米和小麦的比例成正相关,但与棉花比例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棉花抗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标可作为修正棉区棉铃虫预测模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系统调查,测定了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福州茶区节肢动物有85种,其中害虫48种,天敌28种,其它9种.茶园昆虫群落特征参数随时间、茶园类型、茶树空间(部位)等不同而变化.每年以5-6月和9-10月昆虫群落丰富度(S)、样本数(N)、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D)最高.生物农药示范茶园S、H明显高于常规化学防治茶园的,同时,天敌种类及数量分别是化学防治茶园的1.28和2.50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4种豆科寄主植物及5个不同温度处理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条件下,西花蓟马取食不同豆科寄主植物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差异显著,但不同温度下不同寄主处理间的差异性不同;西花蓟马的未成熟期取食四季豆叶片时发育最快,取食蚕豆叶片时发育最慢,两寄主间存在显著差异;取食同一寄主植物时,不同温度处理下,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差异显著,且随温度升高历期缩短,发育速率和温度之间为直线关系;西花蓟马各虫态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各不相同,未成熟期取食蚕豆叶片时发育起点温度最低为6.35℃,但需要的有效积温最高为331.36日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抵御植食性昆虫的为害,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在内的复杂防御体系.在通过受体识别茶树害虫为害后,茶树会启动早期信号事件,继而激活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和赤霉素等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从而引起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最终对害虫产生直接和间接抗性.基于近年来茶树害虫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及其相关调控机理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5.
昆虫光趋性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昆虫光趋性和光的波长、强度与昆虫感光生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总结和分析了在主要应用途径和技术研究上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明确的若干问题,以及光趋性应用在当今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tea leaf roller, Caloptilia theivora Walsingham (Lepidoptera: Gracillariinae), is one of the serious pests of tea plants in Japan.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easonal occurrence of this insect pest, we developed a population dynamics model that explicitly incorporates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pest. The model predic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observed captures in pheromone traps at the experimental site of the Kagoshima Tea Experiment Research Station in Jap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ergence timing of the insect pest observed in the field was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temp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adult emergence and the leaf damage level was also studied using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he infestation level decreased a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adult peak emergence date and the date of tea plucking increased, implying that asynchrony between plant phenology and emergence of the insect pest is a critical factor reducing damage level. We examined how the damage level changes according to global warming. Increased temperature made the timing of insect appearance forward and enhance asynchrony of plant–pest phenology. Therefore, reduction of damage level by the insect pest is expected under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7.
茶园蜘蛛调查和保护研究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茶园蜘蛛初步统计达28科289种,茶园蜘蛛发生数量占捕食性天敌的65~97.8%.茶园蜘蛛对茶园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影响茶园蜘蛛数量的因子有化学农药施用、害虫的发生数量、气候和生境.茶园蜘蛛的保护、利用措施有:加强蛛虫测报、采用配套的农业措施、应用物理机械防治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18.
本参照国内外专家对有害生物的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福建省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防治等情况,建立适用于福建省的有害生物潜在危险性的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松突圆蚧,红脂大小蠹,萧氏松茎象,湿地松粉蚧,日本松干蚧等5种松树害虫,对福建省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松突圆蚧,萧氏松芪象,日本松干蚧为高度危险的害虫,红脂大小囊,湿地松粉蚧属中度但接近高度危险的害虫,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