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进一步明确中国主产茶区茶树小绿叶蝉种类。【方法】通过网捕法采集了全国14个省(市)109个地区的茶树小绿叶蝉成虫标本。根据外部形态并结合雄性外生殖器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共检视5 589号叶蝉雄成虫标本,发现8种小绿叶蝉。其中包括: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锐偏茎叶蝉Asymmetrasca rybiogon(Dworakowska)、拟小茎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paraparvipenis ZhangLiu、波宁雅氏叶蝉Jacobiasca boninensis(Matsumura)、匀突长柄叶蝉Alebroides shirakiellus(Matsumura)等。小贯小绿叶蝉发生最普遍且数量最多,占总检视样品的98.53%。各地小贯小绿叶蝉样品数量占当地样品数量的55.56%-100.00%。锐偏茎叶蝉在重庆市采样点发生较多,占当地检视样品的36.96%-44.44%。其余种类,个体数量极少且分布狭窄。【结论】我国茶树小绿叶蝉有多个种。除云南、广东、海南、台湾和西藏5个产茶省本研究未涉及外,全国绝大部分茶区的优势种为小贯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2.
茉莉酸类化合物(jasmonates, JAs)可外源诱导植物产生抗虫防御反应.因此,JAs在植物生理及植物保护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归纳了近20年来在约40种植物上外源施用JAs对鳞翅目、半翅目等植食者及其天敌所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JAs诱导植物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抗虫反应、诱导系统抗性、诱导方法、田间诱导抗虫表现、应用现状等方面对JAs诱导植物抗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本文结合最新研究结果,从植物体内信号交流、JA信号途径节点调控等方面,对植物体内与JA途径相关的生长-防御“权衡”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对今后外源JAs诱导植物抗虫研究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促进相关研究及JAs田间应用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许曼飞  李孟园  姜岩  孟召娜  谭畅  王国昌  边磊 《昆虫学报》2022,65(10):1277-1286
【目的】明确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成虫复眼的超微结构及其明暗适应中的变化,探究其调光机制。【方法】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测定了灰茶尺蠖成虫复眼的小眼数量、间角、直径和曲率半径等外部参数,并通过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观察了复眼的内部超微结构;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灰茶尺蠖成虫复眼在明暗环境中分别适应2 h后晶锥结构及色素颗粒的位置变化。【结果】灰茶尺蠖成虫复眼呈半球形,雌、雄虫单个复眼分别有2 502±105和3 123±78个小眼。小眼自远端至近端由角膜、晶锥、透明区构成的屈光层和由15个视网膜细胞构成的感光层组成。2个初级色素细胞包裹着晶锥,自角膜近端延伸至视网膜细胞核区的远端;每个小眼外围由6个次级色素细胞围绕,自角膜近端延伸至基膜;在透明区内14个视网膜细胞聚集成束(非感杆束),远端与晶锥束末端连接,在感光层内形成闭合型感杆束,延伸至第15个视网膜细胞(基部视网膜细胞)。在明暗适应时,灰茶尺蠖复眼的晶锥细胞间出现开闭,色素颗粒进行纵向位移,以适应外界的光强度的变化。【结论】灰茶尺蠖成虫复眼属于重叠像眼,感杆束为“14+1”模式;屏蔽色素颗粒的移动是其复眼适应外界光强度变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昆虫光趋性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昆虫光趋性和光的波长、强度与昆虫感光生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总结和分析了在主要应用途径和技术研究上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明确的若干问题,以及光趋性应用在当今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