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测定正常实验恒河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获取基础数值。方法使用BD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Cell QuestTM3.3分析软件,应用CD3-Percp、CD4-FITC、CD8-PE荧光标记的抗体,对北京地区84只实验恒河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地区实验恒河猴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LYM)的百分比为32.82%±5.93%;CD3^+CD8^+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3.99±6.34)%;CD4^+/CD8^+的比值为1.45±0.41;LYM百分比为白细胞的(49.70±14.00)%;LYMF为(4.634±2.181)×106/mL。结论实验用恒河猴T淋巴细胞亚群的基础数值测定为相关比较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表达和纯化HCoV-229E的S1蛋白片段(S1 417-547),分析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将纯化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血清IL-4和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观察其诱导的免疫应答。结果表达蛋白经金属螯合获得纯化,并诱导小鼠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脾脏CD4^+和CD8^+比例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免疫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HCoV-229E S1蛋白的表达载体,并在BL21(DE3)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免疫小鼠后诱导了明显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RGH)、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1)初发组和对照组相比,除NK细胞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2)初发组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T细胞、CD4^+细胞、CD4^+/CD8^+均高于复发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NK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3)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细胞、CD4^+细胞、NK细胞所占比例,CD4^+/CD8^+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CD8^+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许文  顾军  郭峰  钱宝华  花美仙 《生物磁学》2013,(30):5847-5850
目的:研究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lups erythematosus,SLE)患者T淋巴细胞CD2、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我院收治的62例银屑病和31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CD2、CD4+、CD8+及CD4+/CD8+分子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而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CD4+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SLE患者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银屑病患者CD2与CD4+之间呈正相关(γ=0.309,P〈0.05),CD4+与CD4+/CD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γ=0.536,P〈0.05),SLE患者CD2仅与CD4+之间呈正相关(γ=0.378,P〈0.05)。结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2可能使银屑病的T淋巴细胞紊乱致炎症加重。SLE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下降,CD2与CD4呈正相关亦可能使SLE的T淋巴细胞加速信号传导紊乱,CD8+百分率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对SHIV感染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从SHIV/恒河猴模型外周血中分选出CD8+T细胞,加入IL-21诱导培养,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CD8+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10 ng/mL IL-21明显促进CD8+T细胞分泌IFN-γ(P〈0.05),IFN-γ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4 h为刺激CD8+T细胞胞内IFN-γ合成的最佳时间。结论 IL-21对CD8+T细胞分泌IFN-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5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技术检测30例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埃罗替尼一线靶向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疗效。结果:靶向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56^+表达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D4^+表达上升,CD8^+和CD56^+表达下降。结论: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价埃罗替尼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稳定的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并初步了解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以BALB/c(H-2^d)雌性小鼠为受者,接受8Gy致死剂量的。Co全身照射后,输注雄性C57BL/6(H-2^b)供鼠的脾细胞和骨髓细胞,观察受鼠的体征、造血功能恢复及生存时间的变化,并进行病理学、嵌合体和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查。结果:模型组小鼠在移植后出现了典型的GVHD症状;肠、肝、脾、皮肤的病理学分析均属于Ⅳ度GVHD;嵌合体植入成功;以7、14和21d为检测时间点,发现模型组鼠体内T细胞亚群移植后较移植前CD3^+CD4^+T细胞数量减少,CD3+CD8+T细胞显著升高,CD4^+和CD8^+T细胞比例严重倒置,随着时间变化比值会逐渐升高,但仍然处于较显著的倒置水平;血清中IFN-γ、TNF-α在移植后+7d表达显著增高,尤其是IFN-γ的表达在+7d达峰值;IL-4和IL-10的水平在移植前后几乎没有变化。结论:建立了稳定的GVHD动物模型;此模型发病过程中,CD8^+T细胞介导的CTL细胞毒性作用可能要大于CD4+Th介导的细胞因子效应;IFN-γ、TNF-α炎症因子在GVHD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IL-4、IL-10的低水平分泌与急性GVHD的高发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种分离自总状蕨藻盾叶变种的多糖CrvpPS与纳米硒反应之后形成稳定的多糖纳米硒(CrvpPS-nano—Se)系统.实验检测了CrvpPS和CrvpPS—nano-Se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调节功能.用氢化可的松制造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动物模型,给模型小鼠分别连续10天灌胃CrvpPS、蔗糖-纳米硒、CrvpPS—nano-Se溶液和阳性对照药物左旋咪唑,检测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脾脏NK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CrvpPS和CrvpPS-nano-Se对胸腺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能使模型小鼠的CD3^+,CD3^+CD4^+,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CrvpPS-nano—Se提升CD3^+,CD3^+CD4^+细胞百分比的作用明显优于CrvpPS、蔗糖-纳米硒及左旋咪唑(P〈0.05).表明CrvpPS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硒化产物CrvpPS-nano-Se对CD3^+,CD3^+CD4^+细胞的调节作用优于单纯多糖和单纯纳米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T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d和7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I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可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汪菲  高春记  黄文荣  李晓红  李猛 《生物磁学》2012,(4):631-634,618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对供者CD4+T细胞表面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L-选择素(LAM-1)和人整合素-4(VLA-4)的表达及其介导的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CD4+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方法:使用三色荧光标记检测动员前及动员后第5天供者外周血LFA-1、ICAM-1、LAM-1和VLA-4的表达率,ELISA方法检测动员前后CD4+T细胞分泌IFN-γ和IL-4能力,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CD4+T细胞,检测动员前后CD4+T细胞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迁移能力和对ICAM-1的黏附能力。结果:动员前后CD4+T细胞LFA-1(CD11a)和VLA-4(CD49d)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员前后CD4+T细胞LAM-1(CD62L)和ICAM-1(CD54)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动员前显著高于动员后(P〈0.01);动员前后CD4+T淋巴细胞向SDF-1α的迁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员后CD4+T细胞对ICAM-1的黏附率降低(P〈0.01);动员后IL-4和IFN-γ两个细胞因子在外周血血清的浓度均降低(P〈0.01)。结论:rhG-CSF动员不影响CD4+T细胞LFA-1和VLA-4表达及CD4+T细胞迁移,但影响CD4+T细胞ICAM-1和LAM-1表达以及CD4+T细胞通过LFA-1对ICAM-1的黏附能力影响,并可能影响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及IFN-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血清HBVDNA载量及HbeAg滴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3名HBV感染患者和20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及HbeAg滴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CD3可、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低于健康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D8+T细胞亚群则呈现相反趋势,结果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BeAg阴性组中,HBVDNA水平与CD8T细胞亚群百分数呈正相关(r=0.567,P〈0.01),与CD47CD8+T细胞亚群百分数比值呈负相关(r=-0.601,P〈0.01),而与CD3+T、CD4+T细胞亚群百分数无相关性。HBeAg阳性组中,HBVDNA水平及HbeAg滴度与cD3+1r、cD41、CD8叮细胞百分数及CD47CD8+T细胞百分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HbeAg阴性的HBV感染患者,其血清HBVDNA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以评价MM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MM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NK细胞及CD4+CD25+T细胞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M患者外周血的CD4、CD19细胞的表达显著下调,CD8细胞的表达显著上调,CD4/CD8比值则显著降低(P〈0.05或〈0.01);MM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且与血清中的β2-MG浓度成正相关(γ=0.56,P〈0.05)。结论 MM患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表达、CD4+CD25+Treg细胞的异常扩增,可能是MM患者体内广泛存在免疫缺陷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争鸣  周秀萍  林梅  李秀萍 《生物磁学》2012,(12):2278-2281
目的:研究口服卡介菌诱导免疫耐受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MPB制备EA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BCG组(0.5mg/kg)和EAE模型组(PBS),每组各15只,连续经口灌服给药14d,同时选取15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15d、27d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T淋巴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血清IL-6、TGF-β、IgE、IgG含量。结果:与EAE模型组相比,免疫后BCG组大鼠外周血、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T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血清IL-6、TGF-β含量上升,血清IgE、IgG抗体水平下降。结论:口服BCG通过上调淋巴器官中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抑制效应性T细胞活性,发挥免疫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同时分离外人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淋巴细胞并检测其分离纯度及存活率。方法: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同时分选人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为例,推而广之,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同时分选CD4~+、CD8~+T淋巴细胞,分离细胞再通过流式细胞仪回测其分离纯度并通过台盼蓝染色检测分离细胞的存活率。结果:采用此方法能有效人外周血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分选前CD4~+淋巴细胞纯度为(50.5±11.5)%、CD8~+T淋巴细胞纯度为纯度为(15.4±7.1)%;分选后CD4~+T淋巴细胞纯度为(94.3±1.3)%、CD8~+T淋巴细胞纯度为(93.6±1.6)%;分选后CD4~+T淋巴细胞存活率为(95.3±1.8)%,CD8~+T淋巴细胞存活率为(94.8±1.5)%,细胞的形态完整。结论: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的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分离人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且存活率高,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保证。采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其他淋巴细胞亚群,也能高效、快速的分离出细胞。  相似文献   

15.
95例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特点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LISA方法测定95例SARS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组患者急性期、恢复期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IL-10和TGF—β在观察期(急性期和恢复期)持续升高,急性期CD4^+和CD8^+T细胞显著减少,恢复期患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减少36.78%。IL-10和TGF-β升高与淋巴细胞变化具有统计学相关。结果提示,SARS病毒感染抑制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引起急性期CD4^+和CD8^+T细胞显著降低和恢复期的免疫记忆细胞减少。而IL-10和TGF—β过表达可能在SARS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阴道微生态与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患者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宫颈感染HPV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5例同期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阴道菌群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IFN-γ和IL-4等炎性因子水平。观察组根据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又分为阴道微生态失衡组和阴道微生态正常组,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ROC曲线评估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预测阴道微生态失调的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阴道菌群失调与HPV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明显46.7%高于对照组6.3%(P<0.05);观察组CD4+T细胞、CD4+/CD8+、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低,CD8+T细胞、IL-4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阴道微生态失衡者CD4+T细胞、CD4+/CD8+和IFN-γ水平低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而CD8+T细胞、IL-4水平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P<0.05);血清IFN-γ、IL-4、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联合预测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的AUC为0.97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98.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感染患者血清IFN-γ、IL-4、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与阴道菌群失调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血清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与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58例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的ITP患儿随机分为:A组:给予根治性抗H.pylori,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强的松治疗;B组:未予抗H.pylori,其他治疗相同.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选血清H.pylori抗体阴性的健康入学儿童.观察A、B两组治疗前和3月后T细胞亚群分布,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水平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各组间总T细胞无变化,A、B两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CD4^+/CD8^+比值下降,PAIgG水平升高,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3月复查,A组CD4^+细胞增加,CD8^+细胞减少,CD4^+/CD8^+比值和PAIgG值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而B组虽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A组显效+良效97%,复发率为3%,B组显效+良效70%,复发率为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对有H.pylori感染的ITP患儿,联合抗H.pylori治疗比单纯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异常的T细胞亚群和PAIgG水平恢复较快,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氧暴露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活化共刺激分子的变化,为干预措施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法,观察在低氧暴露前和模拟海拔8 000 m低氧暴露8 h、3d6、d和10 d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淋巴细胞活化共刺激分子的变化。结果:模拟海拔8 000 m低氧暴露8 h后,大鼠CD3+、CD8+、CD8+CD28-细胞数较低氧前均显著降低(P均〈0.01);低氧暴露3 d后,除上述变化外,CD4+CD28+细胞数也显著降低(P〈0.01),CD4+CD28-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低氧暴露6 d和10 d后,CD3+、CD4+呈现进一步降低趋势,CD8+CD28+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说明模拟海拔8 000 m低氧暴露8 h和3 d后,大鼠外周血CD8+、CD4+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均显著下降,随着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CD8+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由降低变为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争鸣  周秀萍  林梅  李秀萍 《生物磁学》2011,(17):3258-3261
目的:观察口服卡介菌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EA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BCG高、中、低剂量组和PBS对照组,每组各15只,对大鼠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进行评估,提取脾脏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BCG组EAE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减轻,发病时间延迟,炎性细胞浸润数减少;急性期,口服BCG各组CD4^+、CD8^+T细胞的数量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缓解期CD4^+、CD8^+T细胞数量减少;口服BCG可促进EAE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中剂量组上述变化均较其它分组明显。结论:口服BCG可很好的诱导免疫耐受,延迟EAE发病,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CD4^+CD25^+是调节性T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肿瘤免疫的调节,同时在感染和移植免疫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这一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的特性,新近发现它亦与爱滋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HIV进入人体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了机体的免疫效应但它也同时被感染,最终由于细胞毒的作用而死亡。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抑制作用,HIV持续的过度活化使得T细胞逐渐耗竭说明在HIV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Treg细胞可能都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却对HIV感染与爱滋病发病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此外,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还与HIV病毒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