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灵昆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葛宝明  鲍毅新  郑祥  程宏毅 《生态学报》2005,25(11):3037-3043
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在温州湾的灵昆岛东滩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3种,隶属7门8纲21科。主要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其中高潮带25种,中潮带30种,低潮带14种。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潮带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数据进行成对t检验分析,结果认为各潮带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分布有明显差异,而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对定量取样中获得的21个物种以Shannon-W iener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宽度测定,以P ianka重叠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沙蚕(N ereis jap on ica)、纽虫和线虫的生态位较宽,均为2.80以上,它们之间的生态重叠值也较高,均为0.90以上。以密度数据四次开方为基础,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群落物种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1个物种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潮间带广布种、中高潮带常见种、狭布种和偶见种,通过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也支持以上结果。3类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均有不同的表现,与物种的分布与数量相关。研究表明,物种生态宽度、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与物种的分布与数量密切相关,反映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各物种对生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渔山岛岩礁基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海峰  施慧雄  尤仲杰  黄滨 《生态学报》2011,31(14):3928-3936
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渔山岛岩礁基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采样调查,并获得大型底栖动物85种,筛选出全年取样获得优势种30种,隶属5门7纲24科。对获得的30个优势种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宽度测定,以Pianka重叠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显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18~1.94,值较高的有条纹隔贻贝、覆瓦小蛇螺、角偏顶蛤、日本笠藤壶、鳞笠藤壶和马氏毛粒蟹,均大于1.00,它们对环境适应的能力较强;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均匀,在0~0.97之间,它们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交叉,潜在的种间竞争压力较大。以密度数据四次开方为基础,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群落物种的系统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结果均表明30个优势种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狭布种、泛化种和特有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优势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与物种的分布与数量密切相关,生境相似程度高的物种聚类和排序距离就小,大型底栖动物主要通过在资源位上的分布、摄食类群和生活型等的差异缓解竞争。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在浙江温州灵昆岛选取了1997年围垦的潮沟断面,进行了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物种生态位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3种,隶属于6门8纲20科,主要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多毛类;在潮沟的不同生境即草滩(GF)、边滩(BaC)和潮沟底(BoC),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有所不同,草滩发现的大型底栖动物为18种,边滩23种,潮沟底13种。生物多样性的大小顺序为: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BaC〉GF〉BoC;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BaC〉Boc〉GF;Pielou均匀度指数:BoC〉BaC〉GF;Simpson优势度指数:GF〉BoC〉BaC。对定量取样中获得的21个物种进行了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表明短拟沼螺、13本沙蚕和纽虫的生态位较宽。以密度4次开方数据为基础利用欧氏距离系数进行群落物种的系统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2维排序分析,发现21个物种可以分为3大类,即广布种、边滩种和偶见种。研究表明,物种生态位宽度、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与物种的分布及数量密切相关,反映了物种对各种生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物种间相互作用情况,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对南麂列岛保护区内的12个资源位点(潮间带3个潮区的4个季节采样)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54种,其中,18个优势种分别隶属于3门5纲12科。通过对优势种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度和相似比例的分析,发现:1)带偏顶蛤Modiolus comptus、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和异须沙蚕Nereis heterocirrata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均大于0.9;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和白脊藤壶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的生态位宽度则较窄,均小于0.5。2)各优势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而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生态位宽度值较高的物种对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比例也较高,反之则较低。3)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MDS)结果表明,这些优势种基本属于同一生态类群,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群落差异。经分析,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的分化是由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的不同所导致的,而生态位重叠度较低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各物种占据潮间带上不同的潮区,减小了种间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ao YB  Shou L  Zeng JN  Gao AG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9):2424-2430
2006年11月、2007年1月、4月和8月在三门湾18个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34种、甲壳动物22种、棘皮动物11种、其他类动物13种;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62.9%,二者构成了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双鳃内卷齿蚕、小头虫和不倒翁虫是春季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双鳃内卷齿蚕和海稚虫为夏季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小头虫、双鳃内卷齿蚕和白沙箸为秋季的优势种;双鳃内卷齿蚕、不倒翁虫、小头虫和海稚虫为冬季的优势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生物量为17.36 g·m-2,年均栖息密度为72 ind·m-2.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1.53 ~ 1.89,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2.25 ~2.96,平均均匀度指数在0.83 ~0.94,3个指数在不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典范对应分析,影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性无机氮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总氮和总磷等,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辽宁獐子岛潮间带及近岸海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现状和群落受扰动情况,作者于2011年11月中旬在马牙滩潮间带和近岸海区采集大型底栖动物,采用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MDS标序和ABC曲线等方法,分析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在潮间带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甲壳类和软体类;优势种均为多毛类,即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多美沙蚕(Lycastopsis augenari)、仙居虫(Naineris laevigata)和短叶索沙蚕(Lumbrineris latreilli);平均生物量为25.76±41.08 g/m2,以软体动物占优势;平均栖息密度为315.11±160.73个/m2,以多毛类占优势;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89,0.74±0.17和1.80±1.09.近岸海区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0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优势种包括4种棘皮动物和1种多毛类,即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短叶索沙蚕、心形海胆(Echinocardium cordatum)和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vadicola).近岸海区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218.86±152.24g/m2和700.00±471.51个/m2,均以棘皮动物占优势.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40±0.60,0.64±0.19和2.04±0.7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潮间带不同潮区间和近岸海区不同断面间群落差异显著.ABC曲线分析显示,獐子岛潮间带底质环境受到中度扰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近岸海区受到轻度干扰,群落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开展米槁群落物种生态位研究,可了解米槁群落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特征,为米槁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贵州省米槁天然林群落的实际调查数据,通过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该群落主要物种的资源利用特征。群落中米槁(Cinnamomum migao)、杜茎山(Maesa japonica)、菝葜(Smilax china)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群落中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资源利用能力;生态位宽度越大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越大,但在相同或相似环境条件下,生态位宽度值小的种对也会拥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米槁群落主要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偏低,说明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较低,物种的生态位分化明显,竞争不激烈,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物种间能够较好地相互共存。  相似文献   

8.
王霞  铁军  刘泽宇 《生态科学》2017,36(5):64-72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山西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依据, 采用Levins 生态位宽度、Pianka 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指数计算法, 分析了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25 个优势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 (1)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25 个优势种中, 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大的为鹅耳枥(1.464)、苔草(1.450)和南方红豆杉(1.400), 而淫羊藿(0.049)、陕西荚蒾(0.862)和臭梧桐(0.936)的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小; (2)25 个优势种的生态位普遍产生重叠, 重叠程度在0.4 以上的种对有186 对, 占总数的62%, 表明种间竞争激烈; (3)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在0.4 以上的种对有156 对, 占总数的52%, 表明优势种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较大。(4)生态位宽度大的群落优势种, 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对环境以及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 与其它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莱州湾鱼类群落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凡  徐炳庆  吕振波  王田田 《生态学报》2018,38(14):5195-5205
根据2011年5月、8月、10月和12月莱州湾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年调查共捕获鱼类49种,各季节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春季3种,夏季5种,秋季3种,冬季4种。夏、冬季优势种的丛生指数较低,春、秋季较高;冬、春季优势种的平均拥挤度较低,夏、秋季较高。基于欧氏距离的优势种丰度聚类结果同优势度排序结果吻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分别是影响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主要种类。绯鱼衔(Callionymus beniteguri)、鲬(Platycephalus indicus)、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是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高的种类(2)。时空生态位显著重叠(0.6)的种类有7组,其中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和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重叠值最高(0.798)。δ~(13)C值变幅(CR)最大的种类为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δ~(15)N值变幅(NR)最大的种类为青鳞小沙丁鱼;青鳞小沙丁鱼和鱼祭生态位总面积超过20,皮氏叫姑鱼生态位总面积最小(1.38)且与其他优势种营养生态位重叠较高。等级聚类、排序、PCA和优势种排序结果较一致,而与时空生态位宽度分析结果差异较大,表明莱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受洄游鱼类的影响较大。时空生态位宽度较高的种类主要为集群特征不明显的周年定居种(绯鱼衔、鲬、短吻红舌鳎等底层鱼类),而季节洄游种(青鳞小沙丁鱼、鱼祭、赤鼻棱鳀等中上层鱼类)因时间生态位宽度较低导致时空生态位宽度较低。时空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分析表明,生态位重叠导致的资源利用性竞争并不是导致莱州湾鱼类群落结构现状的决定性因素,而更多可能是人为干扰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运用生态位理论,对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各采样断面自然因子(盐度、水温、沉积物温度、滩涂宽度和沉积物粒度)和污染因子(油类、重金属含量)对环境异质性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与各类群生物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按取食方式可分为穴居底表捕食型、底表啮食型、底内滤食型和底内吞食型四大类群;各优势种群间生态位宽度的差异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428和0.168,表明各类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在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6水平上,日本大眼蟹与明秀大眼蟹(第一类群)间和微黄镰玉螺、泥螺、习见织纹螺、勋章饰孔螺、短拟沼螺、彩拟蟹守螺(第二类群)间以及光滑河蓝蛤、中国绿螂、彩虹明樱蛤(第三类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为显著,对环境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长苞铁杉群落优势种群高度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胡喜生  洪伟  吴承祯  张琼  吴继林  黄承勇 《广西植物》2004,24(4):323-328,316
基于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长苞铁杉群落的调查数据 ,以不同高度作为一维资源位状态 ,以个体多度为生态位计测的资源状态指标 ,对群落中的 1 2个优势树种进行了生态位的计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长苞铁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各优势树种 ,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环境适应的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长苞铁杉与阳性树种柳杉、耐荫树种中偏阳性树种木荷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值比与耐荫性树种深山含笑、细叶青冈之间的都要大。这些分析结果为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位概念及其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凤  鞠瑞亭  李跃忠  杜予州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80-1284
生态位理论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在生态位概念百年演变史中,“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与“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最具代表性。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是描述物种内和物种间生态位关系最重要的2个指标。本文系统总结了生态位概念的演变历史及其主要测度公式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概况;并就如何利用生态位理论,开展害虫综合治理提出了几点看法;最后就生态位理论在昆虫生态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合理利用生态位理论,将为切实制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和探讨外来入侵物种种群形成机理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秦岭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对秦岭山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秦岭冷杉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分别用Levins和Shannon-weiner两指数测得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基本一致,即乔木、灌木和草本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依次为秦岭冷杉、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和苔草(Carex lanceolata),秦岭冷杉与生态位宽度值大的种群易形成混交林;(2)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3)秦岭冷杉群落中各主要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表明种群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分享比较充分,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采用Levins公式和王刚生态重叠计测方法,对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中的7个植物种,分别从群落梯度和3个单一生态因子(土壤水分维,土壤盐分维,土壤酸碱度维)上对其生态位分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1)在群落梯度上,生态位大小依次为红砂(0.7010),梭梭(0.6434),角果藜(0.4774),雾冰藜(0.3745),盐爪爪(0.3541),叉毛蓬(0.3354)和碱蓬(0.2769);(2)红砂在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土壤酸碱度维上的生态位分别为0.5274,0.6039和0.3620,梭梭在这3维上分别为03320,0.3083和0.5103,从生态位宽度看,红砂和梭梭处于优势种地位,其余为非优势种;(3)每个物种在群落梯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基本大于在上述3个资源轴上的平均生态位;(4)红砂与梭梭在土壤盐分维上的生态位重叠最大(0.4203)。表明了这两个优势种在利用土壤盐分方面有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秋冬季空间生态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及其栖息地生态因子进行调查,通过8个资源轴分析了2个种的多维生态位宽度、重叠及种间竞争.结果表明,白鹇和白颈长尾雉综合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仅为0.268和0.294;白鹇的海拔和坡度空间生态位大于白颈长尾雉.而白颈长尾雉的坡向生态位宽度大于白鹇,在其他资源轴上二者接近;白颈长尾雉和白鹇的栖息地生态位相似性为0.425,竞争系数为0.584,竞争比较激烈.应加强低海拔地区植被及水源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6.
The family Profundulidae is a group of small-sized fish species distributed between southern Mexico and Honduras, where they are frequently the only fish representatives at higher elevations in the basins where they occur. We characterized their ecological niche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and metrics drawn from niche modelling and by re-examining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a recently publishe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is family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s biogeographic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We assessed both lines of evi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che conservatism to set a foundation for discussing hypotheses about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group. In fish clades wher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is not clear, we examined whether niche classification could be informative to discriminate groups geographically and ecologically consistent with any of the different hypotheses of valid speci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cological niche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Maxent algorithm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izations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e presence on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most relevant environmental coverage, and the niche comparison was calculated with two indices (D and I), both in environmental space and in that projected geographically. With the molecular data, a species tree was generated using the *BEAST method. The comparison of these data was calculated with an age-overlap correlation test. Based on the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on niche overlap analyses, we uncovered strong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 ecologically similar species are not necessarily sister specie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genetic distance and niche overlap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In clades with taxonomic conflicts, we only identified Profundulus oaxacae as a geographically and ecologically distinct group from P. punctatus. All the evidence considered leads us to propose that Profundulidae do not show evidence of niche conservatism and that there are reasons to consider P. oaxacae as a valid specie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niche divergence is a driving evolutionary force that caused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tion processes of the Profundulidae, along with the geological and climatic events that promoted the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suitabl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7.
陕北黄龙山辽东栎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实地踏查,在陕北黄龙林区选择有辽东栎林分布的环境类型6个,设置20 m×20 m的样地共30个,并通过各样地组成种类重要值的计算和排序,确定辽东栎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其中乔木层14种、灌木层27种、草本层11种。依此作为统计分析对象,对黄龙山林区辽东栎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状况进行研究,以揭示森林群落内种间竞争的机理。结果显示:乔木层中,辽东栎、白桦、油松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LNB值分别为1.4611、1.4132、1.2588,且两两之间生态位重叠值亦较大(Oik>0.7);灌木层中,土庄绣线菊、虎榛子、铁杆蒿和黄蔷薇等的生态位宽度大(LNB>1),是辽东栎林下常见的灌木种类;草本层中,披针叶苔草、华北风毛菊、草地早熟禾和大油芒具有较宽的生态位,LNB值分别为1.4456、1.2841、1.0603、1.0573,是草本层的优势种。结果表明,乔、灌、草三层的优势种群对当地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同层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表明在辽东栎群落发展过程中种群间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性竞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乔木层的枫杨、灌木层的石榕树和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但两者排名顺序并不完全一致.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相似性普遍小于灌木层,平均值分别为0.151和0.236,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小,各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不高;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普遍小于灌木层,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0.217和0.273,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叠值不一定大,生态位相似性大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值一般较大.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属于地带性顶极群落,种间关系相对稳定,种群更新缓慢,在发展中有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生态位理论在鄂中丘陵地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生态位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中有了丰富和发展。孙鸿良等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鉴于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