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山港不同养殖类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于2009年2月在象山港顶部海域分别对海带、牡蛎和鱼类网箱3种不同养殖区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3种,隶属8门12纲53科,以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为主。海带养殖区优势种有5种;牡蛎养殖区有4种;网箱养殖区有9种。海带、牡蛎和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32±71)个/m2、(94±91)个/m2和(210±132)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6.51±11.06) g/m2、(53.03±61.94) g/m2和(108.80±73.56) g/m2。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不同养殖区和不同调查站位间差异显著。Tukey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栖息密度海带养殖区与牡蛎和网箱养殖区间均无显著差异,而牡蛎与鱼类网箱养殖区间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量海带养殖区与牡蛎养殖区间无显著差异,海带养殖区和牡蛎养殖区与网箱养殖区间均显著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起主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有温度、盐度、总氮和总磷等,排序轴对物种-环境关系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可以较好的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情况。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较明显扰动,而海带和牡蛎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未受扰动。  相似文献   
2.
椒江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与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椒江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与多样性, 揭示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 作者于2007年10月、2008年1月、4月和7月在椒江口南岸和北岸潮间带, 沿河流到海洋方向共布设6条采样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在此基础上运用α, βγ多样性测度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分析, 同时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方向及程度, 结果显示: (1) 6条断面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78种, 总种数随季节变化显著, 在空间上沿河流到海洋方向呈升高趋势; (2) 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不显著(P=0.145>0.05), 但空间变化显著(P=0.017<0.05), 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显著(P=0.012<0.05), 空间变化极显著(P=0.004<0.01); (3) βγ多样性指数定量显示了椒江河口区域滩涂环境的多变性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更替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浙江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者分别于2010年4月(春季)、11月(秋季),2011年8月(夏季)和2012年2月(冬季)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78种,根据其食性类型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植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5种功能群.各功能群平均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植食者>碎屑食者>杂食者,平均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肉食者>杂食者>植食者.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各功能群的密度和生物量季节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溶解氧、溶解态无机磷和表层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排序轴对功能群-环境关系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功能群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应用UK37估算三门湾(1916~2003年)表层海水温度,SST波动范围在15.97~18.00℃之间,年平均为17.03℃,此计算值比当年实测海水全年平均温度低3.52℃,与秋季海水实测温度相接近。研究显示出,三门湾的EI Nio事件在大尺度上与东太平洋一样,均受制于气候影响因素,但在变化尺度上又受到地理位置和地方性气候(季风)的影响,事件在形式和年代上相互对应,但其颤动幅度远不如东太平洋强烈。同时通过比较EI Nio期间(2003/2002)和非EI Nio期间(2006/2005)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动信号、生物量、栖息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研究显示出三门湾若干大型底栖生物对EI Nio事件产生响应迹象,若干大型底栖生物对EI Ni o的响应主要是通过海洋环流的影响来体现生命和生态效应的,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底栖生物种类数和多样性、以及生命活动及栖息密度分布模式。在EI Nio影响下,台湾暖流入侵势力加强,2003/2002年底栖生物群落种类数减少与海流入侵及盐度密切相关;通过与同海域浮游动物对比研究,三门湾海域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对EI Nio的生态响应均较大,前者可能与三门湾海域水域较浅,外海暖水从底部入侵改变水温和盐度,直接影响底栖生物的生态环境,致使种类数大大减少有关;而后者由于入侵暖水强度增大,携带大量暖水性浮游动物,呈现出在EI Nio时期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量和丰度有偏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余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氯是滨河、滨海企业冷却水常用的防治污损生物的处理剂。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氯在企业冷却水中的应用、氯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鱼类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制定冷却水余氯排放标准和水产养殖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针对我国大量滨海电厂即将建立的现状,分析了余氯研究在中国海域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氯对我国海洋生物影响不同层面的研究方向。认为氯对生物种群的毒性,氯对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生态演替的影响,以及减轻或避免余氯污染的对策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亚岩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三亚潮间带大型海藻生态现状,布设6条岩相断面,于2008年1—11月进行了四季野外的调查,并使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聚类分析研究了潮间带大型海藻四季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藻类130种,隶属于4门75属,其中红藻门41属67种、褐藻门16属31种、绿藻门15属29种、蓝藻门3属3种。潮间带海藻种类数季节变化不大,并呈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的垂直分布特征,且中低潮带有共同分布种,夏季尤为普遍。潮间带海藻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高于春秋两季,但并无显著差异。优势种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有波利团扇藻Padina boryana、日本仙菜Ceramium japonicum、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海柏Polyopes polyideoides,夏季有波状软凹藻Chondrophycus undulates、冠叶马尾藻Sargassum cristaefolium、宽扁叉节藻Amphiroa dilatata、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秋季有冠叶马尾藻、波状软凹藻、叶状铁钉菜Ishige foliacea,冬季有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苔状鸭毛藻Symphyocladia marchantioides、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波利团扇藻、日本仙菜。群落多样性冬高夏低:Shannon多样性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冬季,Shann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值出现在夏季。区域底栖藻类以暖水性热带-亚热带种为主,其次为温水性的暖温带种类,基本符合南海南区暖水区系特点。研究表明,尽管三亚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数与生物量上并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但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均显示出一定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
应用U K37估算三门湾(1916~2003年)表层海水温度,SST波动范围在15.97~18.00℃之间,年平均为17.03℃,此计算值比当年实测海水全年平均温度低3.52℃,与秋季海水实测温度相接近。研究显示出,三门湾的EI Nio事件在大尺度上与东太平洋一样,均受制于气候影响因素,但在变化尺度上又受到地理位置和地方性气候(季风)的影响,事件在形式和年代上相互对应,但其颤动幅度远不如东太平洋强烈。同时通过比较EI Nio期间(2003/2002)和非EI Nio期间(2006/2005)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动信号、生物量、栖息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研究显示出三门湾若干大型底栖生物对EI Nio事件产生响应迹象,若干大型底栖生物对EI Nio的响应主要是通过海洋环流的影响来体现生命和生态效应的,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底栖生物种类数和多样性、以及生命活动及栖息密度分布模式。在EI Nio影响下,台湾暖流入侵势力加强,2003/2002年底栖生物群落种类数减少与海流入侵及盐度密切相关;通过与同海域浮游动物对比研究,三门湾海域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对EI Nio的生态响应均较大,前者可能与三门湾海域水域较浅,外海暖水从底部入侵改变水温和盐度,直接影响底栖生物的生态环境,致使种类数大大减少有关;而后者由于入侵暖水强度增大,携带大量暖水性浮游动物,呈现出在EI Nio时期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量和丰度有偏高趋势。  相似文献   
8.
两种桡足类短期热冲击的高起始致死温度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4月研究了亚热带海域近海种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 Giesbrecht)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热冲击15、30、45 min后的24 h高起始致死温度(upp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ure,24-h UILT50).结果表明:(1)在相同驯化温度下,两种桡足类短期热冲击24-h UILT50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在相同暴露时间下,两种桡足类短期热冲击24-h UILT50随驯化温度的上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这种升高的趋势会随驯化温度的上升而变缓,且趋于一固定值后不再上升;(3)中华哲水蚤在暴露时间为15、30、45 min的24 h最高起始致死温度(ultimate upp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ure,24-h UUILT50)分别为31.7、31.0、30.3℃,真刺唇角水蚤在暴露15、30、45 min时的24-h UUILT50分别为36.5、36.0、35.4℃;(4)在相同驯化温度和暴露时间条件下,真刺唇角水蚤对短期热冲击的耐受性显著强于中华哲水蚤.  相似文献   
9.
不同季节温升条件下余氯对桡足类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桡足类对滨海电厂冷却水中余氯的忍受能力,在各季节于室内对采自乐清湾的12种桡足类进行30 min不同升温幅度(△T)(0、4.0、8.0、12.0℃)下的余氯胁迫,观察桡足类在24h后的死亡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其余氯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结果表明各季节桡足类余氯LC50随△T增大而显著降低(P<0.001),且.多数种类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5).对于哲水蚤目桡足类,余氯LC50随其粒径增大而升高.同一种桡足类在相同△T下,随适应水温升高,余氯LC50显著降低(P<0.01).亚热带海区夏季自然水温较高,冷却系统轻微的升温即可加剧余氯对其的毒性.若以LC50×0.5来确定桡足类余氯安全浓度,则春、秋、冬季暴露时间≤30 min、△T≤12.0℃时,其余氯安全浓度分别为0.21-0.86 mg/L、0.26-0.86 mg/L、0.32-4.55 mg/L;夏季暴露时间≤30 min、△T≤8.0℃时,其余氯安全浓度为0.15-0.41 mg/L.当前电厂加氯浓度偏高对冷却水中桡足类造成较大影响,但排出水中余氯对其影响不大.基于生态安全考虑,根据对余氯较敏感的小型桡足类在不同季节下的余氯安全浓度,建议亚热带滨海电厂夏季余氯排放浓度不超过0.15 mg/L,其余季节不超过0.20 mg/L.  相似文献   
10.
宁波大榭开发区北岸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宁波大榭岛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数量分布,探讨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影响,于2006年4月对大榭岛北岸岩礁相和泥沙相两种不同底质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表明:(1)岩礁相断面和泥沙相断面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9种,其中贝类20种,多毛类8种,甲壳类8种;(2)岩礁相断面19种,主要以贝类生物为主,达16种,甲壳类只有2种;泥沙相断面20种,贝类、多毛类和甲壳类分布较为均匀,分别为4种、6种和8种;(3)岩礁相断面和泥沙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583.33 ind/m2和32 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38.56 g/m2和7.83 g/m2,岩礁相断面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远高于泥沙相断面;(4)岩礁相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垂直变化较泥沙相断面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