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异步培养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1、B2对豌豆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sp.pisi)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经B1、B2无菌液处理后的病原菌由灰白色变为白色,气生菌丝增多且纠结成团。抗菌显微特征是:导致病菌孢子和菌丝体膨大、畸形、原生质凝聚、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菌丝生长点产生大量泡囊、生长受阻,后期菌丝体断裂、泡囊破裂、原生质外泄。B1相似文献   

2.
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到芽胞杆菌B13。结果表明:芽胞杆菌B13能够同时溶解无机磷和分解有机磷,并且芽胞杆菌B13活菌及其发酵液能够抑制烟草青枯病菌和黄曲霉的生长;共培试验证明芽胞杆菌B13能够抑制烟草疫霉的生长;盆栽试验证明芽胞杆菌B13对烟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以进一步将其开发出集解养分与抗病于一体的微生物活体制剂。  相似文献   

3.
黄曲毒素B1(aflatoxln B1,简称 AFB1)抗原的制备是AFB1免疫检测研究的第一步。研究了回流温度和时间对黄曲霉毒素B1肟(aflatoxin B1 Oxime,简称AFB1O)产生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得到85℃,回流2h AFB1O的产率最高,为8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AFB1O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反应的起始摩尔比对产物摩尔比的影响,随着反应起始摩尔比的增加,产物的摩尔比也稍有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显著,而AFB1O的利用率则随着起始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少。选择20:1为AFB1O与牛血清蛋白BSA的反应起始摩尔比,得到摩尔比为6.3:1的AFB1O与BSA的连接物。  相似文献   

4.
从曾用水提取过水溶性多糖的安络小皮伞残渣中用稀碱液提取了二种水溶多糖 B_1和B_2。它们分别给 Sepharose 4B 柱,2B 柱层析,超离心分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表明 B_1和 B_2均为纯多糖。采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淀粉酶解,甲基化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它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
将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连接物,通过多点、多次免疫法注射免疫兔子。分析了抗体的产生进程、效价以及特异性。注射抗原后的第60天开始有较明显抗体产生,第120天达到高峰,维持15天左右后开始下降;抗体的ELISA效价高达1:30000;和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结构类似物的竞争ELISA表明,抗体有很好的特异性。运用该抗体,以ELISA分析检测了几种农产品及饲料中污染AFB1,的含量,并和薄层层析法的分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AFB1.的含量大于等于5ng/ml时。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15用吸附法固定于醋酸纤维素膜上,与氧电极配合组成微生物电极,建立了对维生紊B12的快速测定系统。测定浓度范围5×10-6mg—2.5×10-5mg/ml;测定温度范围在28—39℃;最适Ph为6.7—7.8,测定一个样品所需时间为2h,比常用的生物学测定方法所需时间缩短10倍以上。该系统对维生素B12重复测定的相对误差为±3%。固定化菌体在-25℃保存25天后再进行测定,应答电流不低于初始值的92%。  相似文献   

7.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ST1突变基因和LTB基因,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了含K88ac-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1(DE3)(pXKST3LT5)。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XKST3LT5中含有K88ac-ST1-LTB融合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经ELISA检测,重组菌株表达的K88ac-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被ST1单抗、LTB和K88ac抗体识别。经乳鼠灌胃试验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已丧失天然ST1肠毒素的活性。免疫实验结果表明,K88ac-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诱发小白鼠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作用,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仔猪黄、白痢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一)大腸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M-1 的营养试验及细菌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分析,确定为稚生素B12缺陷型变种。 (二)在诱导形成β-牛乳糖苷酶时,甲硫氨酸为其必需的物质,如果同时加入B12,则形成诱导酶的活力显著提高。 (三)当有甲硫氨酸存在于诱导系兢中时,a-硫代尿嘧啶有抑制大腸杆菌K12M-1菌株对β-半乳糖苷酶合成的作用,以B12代替甲硫氨酸,这种抑制作用不明显,如果甲硫氨酸与B12同时加入,则B12有抵制a-硫代尿嘧啶对酶合成的抑制作用。 (四)应用标记甘氨酸-1-C14作试验,分析甲硫氨酸与B12对β一半乳糖苷酶合成的作用, 结果指出,甲硫氨酸或B12均能增加甘氨酸-1-C14的参入。如B12加入到含有甲硫氧酸的诱导系统中,则酶此活力较甲硫氨酸或B12单独存在时为高。  相似文献   

9.
荧光法研究维生素B6和芦丁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丁是一些中药的有效成份。研究药物与白蛋白的作用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应用荧光偏振和能量转移技术研究了药物Vit B6和芦丁与白蛋白的作用。给出了这些药物分子与白蛋白的缔合离解常数,Vit B6和芦丁在人血清白蛋白中的结合位置与第214位色氨酸残基的距离分别为23.4Å和24.02Å。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G1和棕曲霉毒紊A的薄层层析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样品25g,用100 ml乙睛:4%氯化钠溶液(9:1)抽提,吸取25 ml提取液,以石油醚脱脂二次,加0.1mol/L碳酸氢钠溶液12.5ml后,用氯仿提取二次,氯仿层放入蒸发皿中,于60℃水浴挥干,残渣以苯乙睛溶解定容为1ml,供测定黄曲霉毒素B1、 G1。碳酸氢钠水层中加1mol/L盐酸1ml左右调节pH值为4-5,再以氯仿提取二次,氯仿层放人蒸发皿中,于60℃水浴挥干,残渣以苯乙酸溶解定容至1ml,供测定棕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 G1的薄层板以乙醚横展、丙酮氯仿纵展。棕曲霉毒素A的薄层板以丙酮氯仿横展,甲苯乙酸乙醋90%甲酸纵展。展板后分别在波长为365nm和254nm的紫外光下观察。如为阳性样品,标记后用薄层扫描仪定量。棕曲霉毒素A阳性样品应先喷碳酸氢钠乙醇溶液后再扫描。本测定方法对三种毒素的最低检出量均为0.2ng/点,最低检出狠量均为3.2ppb。  相似文献   

11.
张小丽  谭支良  焦金真 《微生物学报》2023,63(11):4218-4231
【目的】探索研究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方法,并评估植物乳酸菌或博落回提取物对断奶山羊回肠食靡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年龄相仿的断奶黑山羊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 n=7)、乳酸菌组(LAC, n=7)和博落回组(MAC, n=6)。CON组饲喂普通的日粮,LAC组饲喂基础日粮+10 g/d的植物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 strains, 4.0×109 CFU/g),MAC组饲喂基础日粮+0.3 g/d的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3.75%)。试验结束后,采集回肠中段食靡样品。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比对最新功能基因数据库VB12Path和公共数据库KEGG,分析植物乳酸菌和博落回提取物对山羊回肠食靡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比对VB12Path数据库共注释到55个与维生素B12合成相关的基因。与CON组相比,LAC组和MAC组中合成维生素B12基因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P<0.05)。3组间基因的β多样性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比对KEGG数据库共注释到49个与维生素B12合成相关的基因,LAC组的多样性与CON组没有差异,但MAC组的α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值得注意的是,比对VB12Path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均发现LAC组和MAC组中参与前咕啉2合成途径、参与无氧合成途径、有氧合成途径、参与重排转换途径以及腺苷钴胺素合成途径的部分基因(gltXcbiTcobTbtuD等)的丰度均显著地高于CON组(P<0.05)。【结论】2个数据库比对后的相似结果表明博落回提取物在对断奶山羊回肠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相关代谢上与植物乳酸菌的作用相似,均可以通过改变其多样性和提高部分关键基因的丰度,从而影响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潜能,为后期博落回提取物和植物乳酸菌在畜牧养殖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此外,2个数据库比对的差异提示未来研究胃肠道微生物维生素B12相关代谢时,应用多个数据库比对,能更全面精确地进行评价,为后期分析过程奠定研究基础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脱氮假单胞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过程中,副产物粪卟啉Ⅲ的积累对产物的代谢合成和分离提取有很大的影响。建立了发酵液中粪卟啉Ⅲ的HPLC快速测定方法,发酵液处理后直接进样测定,检测线性范围为12~275 μg/ml,重复性好。研究了不同供氧水平、二氧化碳浓度和pH值对发酵过程中维生素B12和粪卟啉Ⅲ代谢合成的影响,并在120吨发酵罐中进行了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产物的合成期控制适当的供氧水平、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8.6±0.8%、维持pH值在7.0±0.12能明显抑制卟啉Ⅲ的生物合成,同时使维生素B12产量提高15%。  相似文献   

13.
九州虫草Cordyceps kyushuensis 菌丝体粗多糖经酶法结合Sevag法除蛋白、H2O2法脱色、透析、乙醇分部沉淀得到Ck1,Ck1经DE-23柱层析得到多糖Ck1-A。经紫外扫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epharose 4B柱层析等方法检测确定Ck1-A为均一组分。苯酚-硫酸法测得Ck1-A的含糖量为86.1%,硫酸-咔唑法测得Ck1-A含有微量的葡萄糖醛酸。Sepharose 4B柱层析测得Ck1-A的分子量为927 kDa。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均显示Ck1-A含有α-型糖苷键。体内实验表明Ck1-A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γ-氨基丁酸B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GABABR)基因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本实验分别对异育银鲫不同组织中GABABR1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在与GenBank基因库中已知GABABR1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的基础上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异育银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经克隆获得异育银鲫GABABR1基因CDS区序列383 bp,编码127个氨基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BABR1基因在异育银鲫脑、肝、肾、心、肠、鳔、鳃、肌、尾鳍、脾、卵巢、精巢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脑>尾鳍>精巢>心、肠、鳔>卵巢、脾、鳃、肌>肝、肾。本研究证实了GABABR1基因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表达的广泛性,且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用仓鼠全长α1B - 肾上腺素受体 (α1B -AR)cDNA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 93)得到高效稳定表达α1B - AR的细胞系 ,在此细胞上观察去甲肾上腺素 (NE)持续刺激该细胞对α1B -AR表达的影响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受体数量 ,用RNA酶保护分析测定mRNA水平 .结果显示细胞与 1 0 μmol/LNE温育 2~ 2 4h时 ,α1B -AR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 . 4h时下降到最低点 ,约下降了70 % .温育 2 4h时 ,α1B - AR数与对照组相比约下降了 6 6 % .用 0 .1 μmol/LCalphostinC预处理细胞 30min后再加NE 4h并未引起α1B - ARmRNA水平下降 ,而 1 μmol/L佛波酯刺激细胞时也能产生与NE所引起的相似结果 .核失控转录分析显示 1 0 μmol/LNE处理细胞 4h后α1B -AR的转录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在用放射菌素D阻断新的RNA合成的条件下 ,NE并不能加速α1B - AR的mRNA降解 .上述结果表明NE引起α1B -AR下调的同时伴有其mRNA水平下降 ,这种作用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实现的 .NE并不改变α1B -AR基因的转录速度 ,也不直接加速其mRNA降解 ,但可能通过诱导某些RNA及其相应蛋白质的合成而间接降低α1B - ARmRNA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走马胎幼苗为材料,采用红光(R)、蓝光(B)、红∶蓝=2∶1(R2B1)、红∶蓝=4∶1(R4B1)、红∶蓝=6∶1(R6B1)、红∶蓝=8∶1(R8B1)、紫光(P)以及绿光(G)共8 种不同的光质处理,并以自然光作为对照(CK),探究走马胎生长发育对不同光质的响应特征,为提高走马胎苗木质量和药用成分含量,以及珍贵药用植物的培育及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走马胎苗高在R处理下最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在R2B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走马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B处理下最高,在G处理下最低;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中,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3)走马胎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G处理下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B处理及适宜比例的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更有利于得到提升。(4)走马胎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均受到显著影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有效光化学效率[Y(Ⅱ)]均以R2B1处理最高,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B处理最高,但与R2B1处理差异不显著;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以R8B1和G处理较高,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5)走马胎幼苗皂苷含量虽然在B处理下最高,但R2B1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单株皂苷产量。(6)综合参考所有指标表现,R2B1、B和R4B1处理均优于CK,且R2B1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走马胎苗木质量及活性成分含量,并缩短培育周期,实现其高效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南海海底沉积物与海水样品中分离出100多株海洋霉菌;以条件性致病真菌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albicans),植物病原真菌镰刀菌(Fursariumsp.)等作为敏感测试菌株,初筛分离到30多株对上述测试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海洋霉菌;对其发酵液进行复筛,发现其中编号分别为B4#-6、B4#3-、1B6-6、1B6-10-5、1-B相似文献   

18.
PKCγ过表达诱导C3H10T1/2细胞生长失控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NA重组构建蛋白激酶Cγ(PKCγ)亚类的重组质粒并经基因转染技术和DNA印迹、蛋白质印迹与PKC活性分析,获得了过表达PKCγ的C3H10T1/2细胞——NCP4.NCP4细胞生长速率提高,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表明,NCP4细胞G1期百分率下降,S期和G2+M期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血清依赖性明显下降,贴壁依赖性降低,在软琼脂中形成小集落,出现部分转化表型.进一步检测,首次观察到NCP4细胞中癌基因c-sis表达明显增强,这可能是NCP4细胞血清依赖性下降的分子机理之一.实验表明,在正常C3H10T1/2细胞中PKCγ的过表达可直接导致细胞增殖加速并可诱导出现部分转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L6大鼠成肌细胞H<>sub>2O2凋亡的影响.采用过氧化氢损伤L6大鼠成肌细胞的方法,建立L6大鼠成肌细胞H2O2凋亡模型.使用剂量为0.3,0.15,0.75 g/L的氧化苦参碱处理细胞.应用MTT法统计存活率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用DAPI荧光染色、HE染色以及Bax和Bcl-2抗体鉴定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差异.结果表明,H2O2损伤的成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各种剂量氧化苦参碱能提高成肌细胞的存活率,促使Bcl-2增高,Bax降低.对成肌细胞的保护程度随氧化苦参碱剂量增加而增强,在剂量为0.3 g/L时,效果显著,其次是0.15、0.75 g/L的氧化苦参碱.其生理生化机制是氧化苦参碱保护2O2通过NFκB信号通路造成的大鼠成肌细胞凋亡模型.结果显示,氧化苦参碱具有作为新的抗氧化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弄清血红蛋白A2现象的发生机制,我们对“红细胞HbA2”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红细胞HbA2”的双向电泳结果表明,它含有两种血红蛋白成分:一种相当于HbA,另一种很可能是溶血液HbA2。其单向二次电泳结果也证明,它是由溶血液HbA2和HbA所组成。结果初步说明,盘红细胞中HbA2可能与HbA结合存在。两者可能有相互作用,也许这是产生血红蛋白A2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