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蔓荆籽丰富的营养成分赋予其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介绍了蔓荆口服液功能产品的生产工艺 ,同时对该产品开展了相应的毒理学和卫生学检测  相似文献   

2.
单叶蔓荆人工扩繁技术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叶蔓荆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之一,也是沿海沙质海岸的主要藤本灌木树种。通过对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群落扦插、断蔓等人工扩繁苗木的研究,探讨了单叶蔓荆群落扦插、断蔓苗的生长规律;并对盆栽单叶蔓荆群落扦插苗的光合、呼吸、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用Logistic方程拟合相关系数在0.98以上,而且显著相关,表明用Logistic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单叶蔓荆群落扦插苗的光合、呼吸、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是一种耐盐、耐旱固沙地被植物。依据海滨沙地自然沙埋特点对单叶蔓荆匍匐茎进行了不同厚度(半埋和全埋)和不同长度交叉沙埋处理,研究探讨了单叶蔓荆沙埋适应生长对策,为其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海滨环境修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单叶蔓荆匍匐茎基部和中部生长缓慢,顶部生长快。轻度(沙埋匍匐茎基部)和中度(沙埋匍匐茎基部和中部)半埋和全埋使匍匐茎顶部生长加速,茎长增长量较对照高出1.5到3.1倍;但重度(沙埋整个匍匐茎)半埋和全埋使匍匐茎顶部净增长量减少12%和13%。在20d沙埋中,对照整个匍匐茎各段均无不定根长出,但不同程度半埋和全埋沙埋处理下沙下匍匐茎上均长出不定根,重度半埋使不定根生长受抑;同时匍匐茎上各段茎生物量上升,枝叶生物量下降,且随着沙埋程度的增加而增减幅度提高,在重度半埋和全埋达到最大。在轻度和中度半埋和全埋下,匍匐茎上未沙埋部位枝条生长加速。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单叶蔓荆匍匐茎顶端是一个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部位,并与沙埋后单叶蔓荆茎延伸生长和植株能否生存密切相关。当匍匐茎顶部没被沙埋时,沙埋促进沙埋部位匍匐茎和枝叶中物质转移,加速匍匐茎顶部快速生长和物质积累以弥补沙埋带来的损伤维持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平衡。沙埋后,单叶蔓荆以茎顶端快速生长、形成不定根、枝条生长维持茎水分平衡和能量和物质代谢平衡,以快速生长摆脱沙埋影响的生长方式为其对沙埋环境的重要适应对策。因此,在海岸沙地单叶蔓荆种群管理和维护中,在强风移沙引起的重度沙埋后,及时剥离匍匐茎顶部沙子对维护单叶蔓荆种群的延续生存和扩散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蔓荆属马鞭草科植物,是小灌木,高2~3米,因其叶背被灰白色绒毛,所以也叫白背杨。它抗旱、耐瘠,能在一般植物不能生长的沙荒地上生长、繁衍。因其枝条半蔓生,而且茎节着地遇雨易生不定根,所以它既能自然蔓延扩展复盖面,也可分枝移栽进行繁殖,极易成活。而且地下根系远比地上生长部份发达,伸展深广,根系厐大。因此,是一种良好的防风固沙植物。蔓荆的叶对生,倒卵形,长3~7厘米,宽1~2厘不等。揉碎后,有一种特殊的药香味。花小,淡紫色,腋生。果叶蔓荆子,球形,黄豆粒大小,熟时紫黑色。果中含  相似文献   

5.
三株口服液降低大鼠血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三株口服液对喂饲高脂饲料大鼠模型的预防及对人工制成高血脂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自由摄取高脂饲料的同时,每日口服三株口服液1ml,第24天和第33天即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对已建成高血脂大鼠模型每日口服3ml,第21天检查甘油三酯即有明显下降(P<0.05),降胆固醇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单叶蔓荆胚珠和胚囊的发育以丰富牡荆亚科的胚胎学资料。单叶蔓荆的胚珠横生、单珠被、薄珠心、具珠被绒毡层、珠孔狭长。胚囊发育类型为葱型,可能由蓼型胚囊演变而来。葱型胚囊在牡荆亚科及整个唇形科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在鄱阳湖湖滨沙山沿沙化梯度测定了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花、叶、枝条、匍匐茎、细根的碳(C)、氮(N)、磷(P)含量,以阐明单叶蔓荆各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分配格局,探讨养分元素及其化学计量之间的关联及对沙化程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单叶蔓荆各器官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86.28–449.47 mg·g~(–1)、11.40–25.37 mg·g~(–1)、0.89–1.54 mg·g~(–1)。各器官中以花的N、P含量最高。(2)沙化程度仅对C、N含量及C:P影响显著,而器官是影响单叶蔓荆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主导因子;单叶蔓荆基于质量的N、P含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沙化程度区未发生策略位移现象,N:P化学计量比具有保守性特征,没有随沙化程度与器官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3)单叶蔓荆各器官的相关性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其中枝条与匍匐茎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之间的C、N、P含量及C:N、C:P化学计量比均表现为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强下单叶蔓荆的光合蒸腾与离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刘林德  柏新富  朱建军 《生态学报》2012,32(11):3432-3439
同步分析了生长在滨海滩涂沙地的灌木单叶蔓荆钠和钾离子的累积量与植物的水分累积消耗量与光合产物累积量的日变化特点和累积的关系,并比较了单叶蔓荆在晴天和阴天的木质部溶液离子浓度与植物水势的关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别,结果表明:单叶蔓荆在光强度较高的晴天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阴天,在晴天的光合产物累积达到了阴天的约4倍,却只消耗了约为阴天3倍的水。随着植物体水势的降低,单叶蔓荆木质部溶液的钠离子的浓度和钾离子浓度呈降低趋势但不明显。木质部溶液的钾离子浓度和钾离子累积量无论在晴天和阴天都明显低于钠离子的浓度和累积量。单叶蔓荆的高浓度的钠离子吸收有可能在液泡累积并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增加细胞的吸水能力和植物的抗旱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沙地蔓荆灌丛沙堆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灌丛沙堆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沙质草原和沙漠边缘,对亚热带湿润区灌丛沙堆的形成、演变过程并不清楚。以鄱阳湖沙地为研究区,通过样方调查和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不同沙化程度下蔓荆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鄱阳湖沙地蔓荆沙堆的形态以盾形为主,其冠幅变化幅度为1.2—18.2 m~2,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显著高于流动沙地;对灌丛沙堆的形态参数来说,其长轴与短轴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流动沙地上呈二次函数关系;半固定和流动沙地上沙堆底面积与沙堆高度呈二次函数关系(r0.6);3种类型沙地上灌丛底面积与沙堆体积之间极显著线性相关,其中半固定沙地线性函数的斜率最大;除固定沙地的沙堆高度和半固定沙地的灌丛高度外,3种沙地上蔓荆灌丛与沙堆的其他形态参数间均极显著相关,说明随着沙地的固定,蔓荆灌丛有利于沙堆水平尺度的增长;3种沙地上蔓荆沙堆均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0.
植物名称:单叶蔓荆(Vit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 材料类别:多年生植株当年萌生的嫩枝茎尖。培养条件:长芽培养基为:①怀特培养基+6-苄基嘌呤 1mg/l(单位下同)+吲哚丁酸0.5;怀特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6-苄基嘌呤0.1+吲哚丁酸0.5。②MS培养基+6-苄基嘌呤1+吲哚丁酸0.75;MS培养基+6-苄基嘌呤 0.75+吲哚乙酸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集中在毛菊苣降糖降脂方面的作用,并已有相关药物上市,但实验表明毛菊苣在保肝降脂作用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毛菊苣醇提物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毛菊苣醇提物治疗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苯扎贝特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毛菊苣醇提物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LDH、TG、TC、LDL、MDA等活性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说明高脂饲料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测得各治疗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相应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1);毛菊苣醇提物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高脂饮食饲喂SD大鼠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实验是成功的;同时,毛菊苣醇提物能够使脂肪肝大鼠的体重降低,降低肝脏脂肪性病变,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含量,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升高HDL-c;对模型SD大鼠肝脏中异常升高的MDA、LDH、LD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形态学检查显示,醇提物高剂组肝脏脂变程度明显减轻,脂滴数量减少,提示该药物具有保肝降脂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叶蔓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柱色谱方法,从三叶蔓荆全草(Vitex trifolia L.)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为软脂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3,4-二羟基苯甲酸(4)、香草酸(5)、咖啡酸(6)、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7)、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8)、木犀草素(9)、槲皮素(10)、芹菜素(11)、齐墩果酸(12)。其中化合物3、6~11为首次从本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3、6~8和1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沙地沙漠化过程中单叶蔓荆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鄱阳湖沙地不同沙化程度区开展单叶蔓荆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增加,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逐渐减少,物种多样性减少,至重度沙化时,沙地植被明显退化,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和不均匀;在不同程度沙化区和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结构具有递进性和渐变性;在沙山治理过程中,可进行单叶蔓荆和禾本科植物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金耳菌丝体多糖(TMP)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烟酰胺,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50和100mg/(kg.d)剂量的TMP连续灌胃48d,监测血糖,测定血清胰岛素、体重、脂代谢及抗氧化系统部分相关指标,并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TMP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水平,并极显著提高受试模型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TMP能显著降低糖耐量实验中糖负荷后120min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含量。上述结果表明TMP可有效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康脂口服液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内外血栓形成实验证明康脂口服液可明显延长大鼠血栓形成时间,减少血栓长度和重量.对高血脂大、小鼠血总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作用,对高血脂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可增加麻醉犬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200mg/kg、400mg/kg、1200mg/kg三个剂量组分别用预防型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模型法和小肠推进实验、排便实验进行了柚粉调节血脂和润肠通便的研究。结果:证明柚粉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水平,能缩短便秘模型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能增加便秘模型的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  相似文献   

17.
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var.simplicifolia)又名蔓荆子、沙荆。系马鞭草科牡荆属的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植物体被灰白色细绒毛,主茎伏卧地面产生不定根,嫩枝四棱形,后渐变圆,毛渐脱落。单叶对生,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具短叶柄,长约5毫米。顶生圆锥花序;花萼钟状,外被细绒毛,先端无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2唇形;雄蕊4枚,伸出花冠筒外,花药个字形分叉;子房上位,球形,花柱单一,柱头2裂。核果,灰黑色,球形,径5—7毫米,具宿…  相似文献   

18.
对江西鄱阳湖区5个不同地区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的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份单叶蔓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128株真菌,隶属于无性型菌和接合菌,共15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为单叶蔓荆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属,占总菌株数的14.06%,其次为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占总菌株数的11.72%,葡萄孢属(Botrytis)、卷头霉属(Helicocephalum)、茎点霉属(Phoma)、根霉属(Rhizopus)占总菌株数的7.81%,可见单叶蔓荆根际真菌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单叶蔓荆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组成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属真菌在不同地区的单叶蔓荆根际土壤中所占的优势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屎肠球菌DM891129菌株对大鼠高血脂症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屎肠球菌DM 891129 菌株进行调节血脂作用的功能实验。实验动物采用二级w istar 雄性大鼠,饲以高胆固醇脂饲料再同时饲以本活菌制剂。14 和28 天后,分别测定大鼠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 C)。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高中低剂量组血清胆固醇浓度比对照组低(P< 0.05);血清TG 浓度、血清HDL- C 浓度、体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组内和组间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与饲以高脂饲料的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的大鼠血清TC 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结果证实屎肠球菌具有调节大鼠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中PPARα基因的表达,并用PPARct激动剂进行干预,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高脂模型组、③PPARα激动剂干预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法分析PPARα基因的表达;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PPARa激动剂可降低NAFLD大鼠转氨酶、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可促进NAFLD大鼠中PPARa基因的表达;肝脏形态学明显改善。结论PPARα激动剂能改善NAFLD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具有适度的胰岛素增敏作用。PPARα及其配体在NAFL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临床防治NAFL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