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2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病变形成过程中P16、P27和Ki67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12)、70%(21/30)、100%(18/18)和30%(4/12)、90%(27/30)、100%(18/18),二者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22%(10/12)、53.33%(16/30)和27.78%(5/18),其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P16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P27和P16、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16、P27和Ki67参与了CIN、宫颈癌的发生。P16、Ki67和P27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核酸杂交法进行HPV感染分型,纳入1 057例HPV阳性且行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对各级别宫颈病变中HPV16构成比、不同年龄组HPV16阳性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以及HPV16单一与多重感染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1 057例HPV阳性患者中,352例感染HPV16,CINⅢ中HPV16构成比最高,各级别病变中HPV16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变级别增加,HPV16构成比有增高趋势(P0.05)。不同年龄组HPV16阳性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HPV16单一、双重与三重以上感染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感染型别种类增加,患病率降低(P0.05)。本研究显示,HPV16与高级别宫颈病变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老年HPV16阳性患者检出宫颈癌的概率更高。因此,应高度重视HPV16持续性感染,做到及时诊断与治疗,以减少宫颈高级别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16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研究它们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术后标本160例及正常肺组织2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16和Ki67的表达。结果在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16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82.5%和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p16及Ki67的表达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p16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和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5%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16和Ki67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p16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白细胞相关抗原I(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I,HLA-I)表达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进程及高危型HPV16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48例,提取组织DNA,应用PCR的方法检测HPV阳性及HPV16型别;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维吾尔族妇女中HLA-I抗原在宫颈炎、CINI-II、CINIII、SCC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LA-I的阳性表达下降趋势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HPV在宫颈炎、CINI-II、CINIII、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3%、46%、82%、95%,差异有统计学(P〈0.001)。(4)HPV16在宫颈炎、CINI-II、CINIII、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30%、68%、85%,差异有统计学(P〈0.001)。(5)在HPV16阳性标本中,存在HLA-I表达缺失的占71%(58/82),HPV16感染与HLA-I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1)。结论:(1)HLA-I表达缺陷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标志,对宫颈癌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2)HPV16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强的致癌因素。(3)HPV16感染与HLA-I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宫颈上皮同一异倍体细胞内Ki67和P16蛋白的表达,了解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方法将宫颈细胞经DABI,Ki67和P16蛋白的免疫荧光处理,通过不同的激发光测定着色的细胞数。结果在8例宫颈病变中(2例宫颈炎,1例CIN1,2例CIN2,2例CIN3及1例宫颈癌),除2例宫颈炎病例外,其余6例均可见〉5c的异倍体细胞。在6例中共发现有55个〉5c异倍体细胞,其中有38个Ki67阳性细胞(69%)和12个P16阳性细胞(21.8%)。10个Ki67和P16共阳性的细胞(18.2%)。结论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异倍体细胞,可出现Ki67和P16蛋白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P16/Ki-67双染在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患者分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434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16/Ki-67双染、高危型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对比二者与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在ASC-US患者分流中的作用。结果:P16/Ki-67细胞学双染法的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79.2%,HR-HPV法的敏感性为33.5%,特异性为62.3%。P16/Ki-67细胞学双染法在年轻组患者中检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85.7%;在年长组患者中敏感性为44.4%,特异性为74.3%。结论:P16/Ki-67细胞学双染作为一种临床应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价格相对低廉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对于年轻患者,P16/Ki-67双染用于ASC-US的分流比HR-HPV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现察人白细胞相关抗原Ⅰ(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Ⅰ, HLA-Ⅰ)表达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进程及高危型HPV16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48例,提取组织DNA,应用PCR的方法检测HPV阳性及HPV16型别;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维吾尔族妇女中HLA-Ⅰ抗原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SCC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LA-Ⅰ的阳性表达下降趋势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HPV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3%、46%、82%、95%,差异有统计学(P<0.001).(4)HPV16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30%、68%、85%,差异有统计学(P<0.001).(5)在HPV 16阳性标本中,存在HLA-Ⅰ表达缺失的占71%(58/82),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1).结论:(1)HLA-Ⅰ表达缺陷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标志,对宫颈癌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2)HPV16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强的致癌因素.(3)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p21waf基因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的情况,研究P21蛋白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21蛋白及基因杂交捕获Ⅱ代技术(HC-Ⅱ)检测高危HPV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这4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中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15.4%、39.1%和57.7%;高危HP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3.5%、65.2%和88.5%,这两项指标在CIN、宫颈癌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与正常宫颈和宫颈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宫颈组织中高危HPV阳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恶化均有高度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和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CIN向宫颈癌恶性转化过程中,P21与高危HPV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病变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妇科门诊行宫颈活检患者15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宫颈癌33例、CINⅠ期26例、CINⅡ期28例、CINⅢ期23例)110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例。提取两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检测观察组HPV-DNA、HPV分型,及两组IFN-γ、IL-10蛋白及m RNA表达,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组织IFN-γ、IL-10表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V-DNA阳性87例(79.1%),其中HPV16型47例(42.7%)、HPV18型20例(18.2%)感染率最高;且HPV16、18感染率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以及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16、18与宫颈病变程度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896,0.786;均P0.05)。IFN-γ、IL-10表达水平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对照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r=-0.567,P0.05),IL-10呈现正相关关系(r=0.678,P0.05)。且HPV16、HPV18感染率与IFN-γ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r HPV16/18=-0.678,-0.675,均P0.05),与IL-10呈现正相关关系(r HPV16/18=0.582,0.778,均P0.05)。结论:IFN-γ表达随着宫颈病变加重或者HPV16、HPV18感染率升高逐渐降低,IL-10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HPV16 E6、E7、LC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HPV16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HPV16阳性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HPV16 DNA E6、E7基因及LCR区核苷酸片段,正反向测序。与HPV16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分析核苷酸突变位点。结果:E6基因突变率为80.00%(92/115)主要突变位点T350G(59.78%)、T178G(18.47%);E7突变率为54.78%(63/115),主要突变位点A647G(33.33%)、T846C(26.98%);LCR突变率为23.48%(27/115),主要突变位点为C24T(74.07%)、C13T(25.92%)。维吾尔族T350G突变率较汉族妇女显著升高,而汉族A647G、T846C、C24T突变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癌组T350G突变率显著高于炎症组(P0.05),且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突变率上升,汉族T350G、A647G、T846C、C24T突变率炎症组、宫颈病变组显著高于宫颈癌组(P0.05),维吾尔族C24T突变率炎症组显著高于宫颈癌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E6、E7突变可能与宫颈病变进展有关,T350G突变可能是维吾尔族宫颈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P16、ki67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诊断临床意义,并就上述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宫颈炎患者、45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其中25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上述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PCR法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表达进行检测,而后实施组间比对。结果:高级别人乳头瘤变组和低级别人乳头瘤变高于宫颈炎组(P<0.05),高级别人乳头瘤病变组感染率高于低级别人乳头瘤变组,但是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表达阳性率由高至低为高级别内瘤变组、低级别内瘤变组和宫颈炎组,各组间表达阳性率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阳性率由高至低为高级别内瘤变组、低级别内瘤变组和宫颈炎组,各组间表达阳性率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表达阳性率与HPV16/18感染率呈正相关联系(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P16以及ki67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较好的诊断鉴别价值,可依据上述指标判断患者病程进展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细胞增殖抗原(PCNA)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宫颈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30例记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8例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慢性宫颈炎患者32例记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HPV感染、Ki-67以及PCNA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HPV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Ki-67、PCNA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患者HPV、Ki-67以及PC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均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宫颈癌患者HPV感染与Ki-67、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明显的HPV感染,且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PCNA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对HPV、Ki-67、PCNA进行联合检测,从而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宫颈癌的病变程度分为I期组(n=21)、II期组(n=46)、III期组(n=49)、IV期组(n=2)。所有患者均进行HPV分型检测,比较不同程度的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宫颈癌病变程度患者的多重感染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118例患者中有97例患者感染了HPV,感染率为82.20%,且II期组、III期组、IV期组患者HPV感染率高于I期组(P0.05)。II期组、III期组、IV期组患者一重感染率低于I期组,IV期组二重感染率低于I期组,II期组、III期组、IV期组患者多重感染率高于I期组,且IV期组多重感染率高于II期组、III期组(P0.05)。多重感染患者类型有多种,其中尤以HPV16+18+53型最多,占比49.05%,其次是HPV16+18+68型感染,占比32.07%,HPV16+53+58型感染,占比13.21%。年龄在50岁以上、分期为III-IV期、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PV多重感染率更高(P0.05)。结论: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病变程度和临床病理特征均有联系,对年龄较大且HPV多重感染的宫颈癌患者进行筛查,预防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509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CKC治疗的患者318例记为CKC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患者191例记为LEE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缘阳性率以及复发率,根据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切缘阳性组和切缘阴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IN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CK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LE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LEEP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缘阳性率、复发率均低于LEEP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组的手术方式、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CIN病变分级、有无宫颈上皮腺体受累与切缘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为LEEP、HPV感染呈阳性、CIN病变分级为Ⅲ级、有宫颈上皮腺体受累是CIN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CKC治疗CIN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和复发率,安全可靠。手术方式为LEEP、HPV感染呈阳性、CIN病变分级为Ⅲ级、有宫颈上皮腺体受累是CIN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以上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CIN术后切缘阳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病变组织干扰素-r(IFN-r)、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收集我 院2013 年1 月到2015 年1 月妇科门诊行宫颈活检患者150 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宫颈癌33 例、CINⅠ期 26 例、CINⅡ期28 例、CINⅢ期23 例)110 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 例。提取两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检测观察组 HPV-DNA、HPV 分型,及两组IFN-r、IL-10 蛋白及mRNA 表达,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组织IFN-r、IL-10 表达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HPV-DNA阳性87 例(79.1%),其中HPV16 型47 例(42.7%)、HPV18 型20 例(18.2%)感染率最高;且HPV16、18 感 染率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以及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16、 18 与宫颈病变程度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896,0.786;均P<0.05)。IFN-r、IL-10 表达水平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 癌、对照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IFN-r与宫颈病变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r=-0. 567,P<0.05),IL-10 呈现正相关关系(r=0.678,P<0.05)。且HPV16、HPV18 感染率与IFN-r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rHPV16/18=-0. 678,-0.675,均P<0.05),与IL-10 呈现正相关关系(rHPV16/18=0.582,0.778,均P<0.05)。结论:IFN-r表达随着宫颈病变加重或者 HPV16、HPV18 感染率升高逐渐降低,IL-10 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P53、Ki6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卵巢肿瘤102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良性卵巢肿瘤40例(良性组)和上皮性卵巢癌62例(恶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P53、Ki67表达水平,调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恶性组的P53、Ki67表达阳性率为80.6 %和72.6 %,显著高于良性组的10.0 %和12.5 %(P<0.05)。在恶性组中,不同浸润转移、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患者的P53、Ki67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P53表达阳性率与Ki67表达阳性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r=0.872,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浸润转移、分化程度、病理分期都为影响P53、Ki67表达阳性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P53、Ki67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两者也可互相影响,共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态(HPV-DNA)、p16基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咽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21年10月共收治的口咽癌6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PV-DNA、p16和EGFR在口咽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分析HPV-DNA、p16和EGFR与肿瘤病理的关系,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与HPV-DNA、p16和EGFR的关系。结果:HPV-DNA、p16和EGFR在口咽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PV-D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分期与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p16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对比无差异(P>0.05),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EGFR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分期与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生存分析之中,有20例患者因为随访数据不全被剔除,其中无病生存率之中,P16/EGFR、p16对比差异显著(P<0.05),总生存率中淋巴结转移、P16/EGFR对比差异显著(P<0.05);口咽癌中HPV-DNA水平与p16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与EGFR呈现正相关关系,p16与EGFR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16的表达是口咽癌最可靠的预后标志物,而且可能是HPV阳性口咽癌的替代标记物。HPV1/p161肿瘤倾向于减少EGFR的表达,但使用两种免疫组织学标记物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究Ki67与MR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评估价值的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51例宫颈癌患者,分别对其实施Ki67检测及MRI检测,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测方式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评估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评估发现,M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评估准确度为31.79 %,灵敏度为46.75 %,特异度为16.22 %,阳性预测值为36.73 %,阴性预测值为22.64 %。Ki67检测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评估准确度为42.38 %,灵敏度为52.56 %,特异度为31.51 %,阳性预测值为45.05 %,阴性预测值为38.33 %。两种检测方式对比显示Ki67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结论:3 相比于MRI检测,Ki67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其原因与MRI检测受个体因素影响更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