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后急性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探寻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35例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障碍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偏瘫侧上肢加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偏瘫侧上肢进行Bm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简式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的测定.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的Bnnnstrom分级、FMA及EMG幅值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提高.但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独使用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更显著地促进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及分离运动的产生,同时对促进腕关节背伸肌力的恢复方面提供了电生理学依据.总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更显著地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为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针对椎间盘脱出模型犬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对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影响。方法比格犬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球囊压迫法制作椎间盘脱出模型,电针组术后每天电针治疗;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术前(0 d)和术后1、4、7、14 d每只犬均使用德克萨斯犬脊髓损伤Texas Spinal Cord Injury Scale for Dogs(TSCIS)评分法评分,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测量SEP并分析其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术后1 d模型组和电针组与对照组TSCIS评分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14 d,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4 d模型组和电针组的SEP潜伏期相比显著降低(P0.05),术后14 d,电针组与模型组的潜伏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 d模型组和电针组的SEP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术后14 d,电针组与模型组的波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促进椎间盘脱出模型犬的脊髓损伤修复,提高TSCIS评分,恢复SEP波形,缩短其潜伏期,提升其波幅;SE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脊髓损伤程度,评价电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痉挛性患者经颅磁刺激联合物理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状况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共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部位痉挛现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频重复经颅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模式下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上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 %,高于对照组72.5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NIHSS)、MMSE评分应用认知功能量表(Cognitive function scale,MMSE)、ADL评分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肱二头肌RMS低于对照组,肱三头肌RM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表中的上肢功能部分(Upper limb function in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table,FMA-UE)、手部精细化动作及上肢功能测量表(Measurement table of hand fine movement and upper limb function,Carrol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UE、Carrol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在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低频重复经颅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模式下的康复训练,虽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是能提升患者上肢痉挛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病情稳定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5)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运动想象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常规康复训练时间相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进行患侧上肢肌力评定,观察患侧上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肌力评级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肌力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的恢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1:1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在4周后记录下肢肌力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下肢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的120 °/s时膝关节的伸肌与屈肌峰力矩体重比都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高于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改善神经功能与运动诱发电位,从而提高患者的下肢肌力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9月~2020年10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NMES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吞咽时程缩短、最大波幅值升高,且实验组的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最大波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增大,且实验组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SWAL-QOL总分均升高,且实验组的SWAL-QOL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MES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其吞咽功能改善,提高舌骨肌肌群肌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64例,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使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上肢功能评定(STEF)评价肢体患者功能,使用平衡量表(BBS)和Fuglg-Meyer平衡量表(FM-B)评价患者平衡能力,使用自拟认知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75 % vs 75.00 %,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STEF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均显著增高,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并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接肌肉刺激法对神经肌肉疾病的三角肌检测界定神经源或肌源性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分为:肌病组:男19例,女28例,19~69岁;神经病组:男27例,女17例,31~68岁;另外选择志愿者45人为对照组:男18例,女27例,19~72岁;先后检测定量肌电图和直接肌肉刺激法,针对直接肌肉刺激法比较3组在三角肌记录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相关三个参数的差异:神经刺激波幅、肌肉刺激波幅、神经与肌肉刺激波幅的比值。结果:肌病组、神经病组、对照组的神经刺激波幅分别为:(10.97±3.24) mV、(7.04±5.45) mV、(19.28±3.52) mV,肌肉刺激波幅分别为:(11.08±3.31) mV、(11.30±7.36) mV、(20.26±4.09) mV,两者比值分别为:0.99±0.08、0.58±0.19、0.96±0.1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肌肉刺激波幅参数中肌病组与神经病组、在两者波幅比值参数中肌病组与对照组,两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外,其余三个参数在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肌肉刺激法有助于鉴别靶肌肉的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改变是对神经电生理技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海洛因成瘾者抑制控制加工异常的电生理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控制功能的异常或障碍是成瘾的核心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海洛因成瘾者反应抑制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而为长期海洛因成瘾者的抑制控制功能障碍提供神经生理学证据.本研究比较了14名海洛因成瘾者(海洛因使用年限(13.54±5.71)年,戒断持续时间(4.67±6.44)月)和14名年龄和教育水平匹配的健康成人在视觉等概率Go/Nogo任务中的ERP成分(N2和P3).结果显示,海洛因成瘾组的Go—N2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由此导致海洛因成瘾组的N2差异波幅值(Nogo波幅减去Go波幅)显著小于对照组.而两组被试的P3成分无显著差异.此外,无论是N2和P3在头皮的分布还是潜伏期都未发现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的前中央区皮层在抑制控制过程的200~300ms期间出现异常,且对靶刺激过度加工.这种早期加工的异常很可能反应了海洛因成瘾者在冲突监控阶段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0.
李辉  李华  苏俊红  倪文  曹辉 《生物磁学》2011,(16):3120-3122,3182
目的: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高级语言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利用事件相关电位N400探讨15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观察组)及15例正常人(对照组)图片一词语语义一致(匹配)与语义不一致(不匹配)时的语言加工过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后失语患者N400潜伏期有统计学差异,但相关性分析N400的波幅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卒中后失语患者存在语言加工过程的延迟2.额叶以及顶叶可能在语义生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是否能将认知电位N400作为评估卒中后语言障碍的一项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tDCS治疗。采用采用关节活动度量角器测定腕关节背伸关节活动度(AROM) ,采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评估患儿的双上肢精细操作能力,采用Peabody 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定双手精细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评估患儿患侧上肢肘关节肌张力状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ARO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F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FM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腕关节背伸关节活动度、双上肢精细操作能力、双手精细运动功能和患侧上肢肘关节肌张力,对精细运动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病房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6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电生理刺激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4 d,记录脊髓运动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患者的认知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均得到了改善,研究组的一般情况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绪方面。两组治疗14 d后的脊髓运动神经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脑电诱发电位波幅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潜伏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2019年8月),研究组的预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生理刺激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恢复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改善脑电活动功能,提高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及运动功能、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级改善幅度,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高于对照组的84.62 %(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均更高(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GSE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区别。方法:选取46例牙周炎患者,共92颗患牙。随机选取患者一侧患牙作为试验组,同一患者对侧患牙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全口洁治与根面平整术。试验组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纽局部应用碘甘油。分别于基线、治疗第5周及第8周检测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龈指数(GI)。于治疗第8周对比两组患牙疗效。结果:整体比较:两组的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不同时间的4项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以试验组变化更大。精细比较:两组患牙第5周检测指标与基线值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试验组患牙第8周检测指标与第5周相比,PLI、PD、SBI与G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第5周PLI、PD、SBI及GI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第8周PD、SBI及GI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结论: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具有杀菌时间长、杀菌效果强、减轻炎症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68,等速肌力训练)与观察组(n=68,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干预)。两组均干预3周,观察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偏瘫Brunnstrom分级、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周后FMA-UL、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IV级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中束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经等速肌力训练、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干预,可促进偏瘫上肢肌肉激活和运动单位募集同步化,改善上肢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治疗观察4 w,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 %(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与巴氏(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恢复平衡与日常生活功能,改善脑血流速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变剂型后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的生物活性是否存在,并对其去神经支配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4组。A~D组随机一侧腓肠肌肌内注射BTXA水溶液0.1 ml(5U)、BTX-A水凝胶0.1 ml(12.5U)、0.1 ml(5U)及0.1 ml(2U),对侧腓肠肌肌内注射0.1 ml相应溶剂。于用药前、用药后5d、2周、3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分别测定双侧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并记录波幅。结果:不同时间段用药侧与对侧腓肠肌CMAP波幅的下降幅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后的用药侧与对侧腓肠肌CMAP波幅的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用药前(P〈0.01);各组间的用药侧与对侧CMAP波幅的下降幅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及B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C组及D组(P〈0.01),A组及B组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C组的下降幅度高于D组(P〈0.01)。结论:水凝胶剂型的BTXA不仅保存了其去神经支配的生物活性,且表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相睡眠行为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相睡眠行为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电刺激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睡眠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电刺激组有效率91.43%(32/35)较对照组70.59%(24/34)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MoCA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上升趋势,且电刺激组上升程度较较组更低,SCOPA-AUT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睡眠情况结果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上升趋势,且电刺激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低,醒觉指数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抑郁、嗜睡情况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抑郁、嗜睡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PSQI、UPDR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PSQI、UPDR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相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中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采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位置觉和运动觉,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值、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主观(IKD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减轻远期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提升膝关节功能,患者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肌硬度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健康侧(健侧)和患病侧(患侧)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放松位和拉伸位下杨氏模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放松位下,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肱二头肌和肱桡肌杨氏模量与健康侧肌肉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患侧肱肌杨氏模量显著低于健侧(P<0.05)。在拉伸位下,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杨氏模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侧肌肉(P<0.05);脑卒中偏瘫患者放松位与拉伸位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杨氏模量差值也均显著高于健康侧肌肉(P<0.05)。此外,不同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杨氏模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患侧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杨氏模量值随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升高而增加。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肌硬度,以指导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