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霉素类药物基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已通过化学修饰发展到第三代红霉素。红霉素基因工程发展迅速.不仅合成了100多种红霉素结构类似物.而且在提高红霉素产量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下面重点介绍红霉素类药物基因工程研究概况,特别对合成新的红霉素类似物和提高红霉素产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酿酒酵母是基因工程产品研究和生产的一个重要表达系统,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是构成表达系统的两大要素,虽然外源基因表达的方式、强度主要由表达载体控制.但宿主细胞的选择对最终获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酿酒酵母基因工程宿主菌除要求具有高的DNA转化效率、细胞生长密度和稳定性、低的内源蛋白水解酶活性外,还必须具备与表达载体相对应的营养缺陷筛选标记,用传统随机诱变方法得到的营养缺陷变异株,因含有本底和隐性突变,在细胞生长密度和稳定性方面往往不能满足基因工程产品研究和生产的要求,甚至不能有效地表达外源基因。本文报道用重组技术,通过非随机方法构建了酿酒酵母基因工程宿主茁。研究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宿主菌在细胞生长密度、稳定性和表达外源基因方面优于用传统随机诱变方法得到的宿主菌。  相似文献   

3.
对E.Coli表达的Ser125突变型白细胞介素2的纯化方式进行了研究。依次经包含体提取、SephacrylS200凝胶柱层析、复性、RP-HPLC、SephacrylS100凝胶柱层析,实验最终获得电泳纯度为一条带的、比活约为2.0×107IU/mg的rIL-2。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提地方法可稳定地获得较高纯度及比活性的突变型rIL-2。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有稳定同位素15N-硫酸铵为主要氮源的专用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提取精制条件,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基因工程菌AA7(pTH2)(AHVrAECr,Thr-N-,Homr,Apr)直接发酵方法研制L-苏氨酸-N15高丰度精制产品。每mol15N-硫酸铵实际得到0.638molL-苏氨酸-N15,产品N15丰度达99.09%,仅比原料15N-硫酸铵丰度下降0.42%,提取精制得率高达92.83%。  相似文献   

5.
刘晓蕊  张慧琴  员战民  常缨 《生物磁学》2011,(16):3105-3107
目的:比较富士Ⅱ玻璃离子与普通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324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富士Ⅱ玻璃离子(实验组)和普通玻璃离子材(对照组)进行修复,观察修复后半年、一年和两年的充填效果。结果:富士Ⅱ玻璃离子和普通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的成功率0.5年分别为98.15%、87.04%;1年分别为93.83%、71.25%;2年分别为89.38%、58.60%,修复后0.5年、1年、2年相比差异均有有显著性,(P〈0.01)。结论:富士Ⅱ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效果好,是充填楔状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杨胜利 《生命科学》1998,10(2):63-64
基因的研究不仅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90年代中由于发现新基因的速度减缓,新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研制速度也随之减慢。199O年由美国率先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预示着由基因研究引发的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二个浪潮即将来临。基因工程技术不仅使人们能按设定的目标在体外进行基因操作,而且能在生物物种之间自由地进行基因转移,这样基因工程可用于微生物、动物、植物的育种和用重组微生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生产异源蛋白质,包括从前难以制备…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红霉素是一类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近 10年来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红霉素结构改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基因工程不仅可以改造红霉素内酯环环的大小、环的骨架和环的侧链 ,而且可以对后修饰的羟基、糖基和甲基进行改造。迄今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的新的大环内酯环结构已超过 10 0种 ,所合成的各种红霉素类似物也有数十种 ,且经过基因改造的红霉素类似物都具有生物活性。但基因工程产物产量都普遍降低 ,抑菌活性也不理想 ,因此未来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应加强产量和高活性结构筛选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真核表达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T7RNA聚合酶与T7强启动子(Φ10)间的特异认识而建立起来的偶联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该系统在酵母、昆虫、浦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陆续实现了高效表达。T7NRA聚合酶-Φ10启动子偶联表达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和高效性,不仅预示着该系统可以在真核基因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人们探索新的特异高效真核表达系统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日本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最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日本基因工程药物发展概况,内容包括白细胞介素类,血细胞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重点介绍了各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最新动向,并简要讨论了日本基因工程药物开发的特点和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改良植物抗真菌病害的策略及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近几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系列新的广谱持久性抗病基因已经被鉴定、克隆并应用于转基因改良抗病性的实践。概述目前植物抗真菌病害的基因工程策略及其研究进展:(1)基于寄主-病原菌相互识别和信号传导体系的基因工程策略;(2)基于抗真菌蛋白的基因工程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用大肠杆菌DH5α菌体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经初步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5ng/ml,与间接ELISA法的灵敏度相似,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考马斯亮兰染色方法的灵敏度高将近700倍,比银染色方法的灵敏度高将近30倍。在20~10000ng/ml范围内呈直线关系,直线相关系数为0.996。经八次重复测定,显示很好的重复性。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基因工程产品中DH5α菌体蛋白的残余量。  相似文献   

12.
用基因工程方法改变花的颜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花色形成途径及主要影响因素,用基因工程手段改变花色的主要策略及技术,并探讨了用基因工程方法改变花色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因工程中,重组DNA时,当外源DNA很小并与载体相差很大时,其目的重组的筛选鉴定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常规鉴定方法无法采用。本文针对此类重组子的鉴定方法作了探讨,提出了三级四步筛选鉴定法,即:质粒筛选、重组鉴定、目的重组鉴定和双酶切鉴定。该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国内解决实验条件下含小插入片段重组子的鉴定问题,大大缩小鉴定范围,而且快速省耗的鉴定方法也为pGEX载体系统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技术是基因工程药物大规模生产所必备的关键技术,本文对于重组GM-CDF/IL-3融合蛋白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pFu)的生长及产物表达规律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密度发酵研究,真体最终发酵密度达OD600值60以上,目的产物占菌体总蛋白2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基因工程药物产品的日益增多,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已愈显重要,本文别就产品的鉴定以及纯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评价这六个方面对该质控系统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分析了目前所用的多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基因工程药物产品中残余杂质的限量分析也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具超强汞富集能力的基因工程菌在重金属汞离子存在的水体中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实验所采用的基因工程菌由于外源基因的表达而对Hg^2 产生了一定的耐受力,而且这种耐受力经IPTG诱导后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耐受能力从Hg^2 浓度5mg/L提高到15mg/L。IPTG加入的时机对菌体的生长和耐受力的有效诱导是重要的。一般在OD600为0.5~0.8时加入,且加入后还应保证2h左右的诱导时间。实验结果还表明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碳源的要求很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用于预防狂犬病的疫苗主要是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由于其所用毒种是脑毒种,不仅容易导致外源因子污染,还会将脑组织成分带入疫苗。为了排除鼠脑毒种带来的外源因子污染,应用Vero细胞做基质生产液体毒种,可以得到理想的病毒滴度,而且免疫原性也较好。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病毒株CTN-1V5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1.1.2细胞及其培养Vero细胞来源于ATCC,用常规方法培养。1.2方法1.2.1毒种的传代方法取CTN-1V5干燥毒种稀释后与Vero细胞混种于培养液中,用199培养液,33℃培养168h收获病毒液,如此连续…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从分类地位,毒粒结构,基因组结构,基因组转录调节及复制繁殖周期等方面对人类腺发子生物学进展作了概述,然后论述了人类腺病毒用作基因工程载体的特性。人类腺病毒不仅是用作研究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良好模型,而且是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人类腺病毒载体除具有组建多价重组口服活疫苗的前景外,还可以作为一种表达载体获得高水平的外源蛋白,研究组织行异性表达和建立稳定的细胞系,以及在机体组织中转移表达报告基因以治  相似文献   

19.
杨树的组织培养及其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杨树是林木基因工程的模式植物,在其组织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再生不仅与植株的基因型,年龄及组织的来源,状态等有关,还受许多外界因素如盐浓度及激素的种类与配比的影响,在杨树的转化过程中,DNA直接转移法和农杆菌介导法都有应用,但后者较为常用,组织培养及转化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杨树基因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对杨树组织培养,DNA转化方法及其基因工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因工程药物产品的日益增多,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已愈显重要。本文分别就产品的鉴定以及纯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评价这六个方面对该质控系统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分析了目前所用的多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基因工程药物产品中残余杂质的限量分析也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