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类型特征及其分类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退化已严重制约着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不同草地类型的群落特征、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多样性和主导性,提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模式和策略.研究表明,生态功能区面积为164.66×10^4hm^2,占草地面积的16.73%,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和草原、沼泽、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化荒漠和部分平原荒漠,经营策略为禁牧和封育;经济功能区面积为116.33×10^4hm^2,占草地面积的11.82%,主要草地类型有山地草甸、低地草甸和草甸草原,经营策略为通过施肥、灌溉等手段,集约化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混合功能区的面积为703.21×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71.45%,草地类型主要有山地草原、平原荒漠草原和大部分平原荒漠,经营策略是以草定畜,合理轮牧.  相似文献   

2.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防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添加萤光素钠、656L乳化剂等的EpNPV制剂.其四号和五号配方对茶毛虫的LC70分别为4.42×10^5PIB/ml和1.75×10^6PIB/ml.与同浓度病毒悬液比.毒力系数(1)分别为4.39和1.11;用五号配方5~6×10^7PIB/ml可比同浓度NPV悬液提高防效11.2%.在700ha茶园应用平均防效达80%以上.经济效益1305元/ha;安全性检测表明.对人畜均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长武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1988年9月15日的TM遥感影像、2000年5月19日的ETM遥感影像和2006年7月7日的ETM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长武县的土地利用图,根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求算出长武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30年来,长武县的耕地面积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有显著下降,林地面积则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实施显著增加,未利用土地、水域和草地面积变化不大;长武县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在逐年递增,从1988年的5.67×108元上升到2006年的5.72×108元,生态系统总体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宁河流域稻米生化品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国照  柏建  王景波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2):2277-2281
通过“合系39”在四川安宁河流域无控制的地理分期播种大田试验及稻米生化品质室内分析,定量研究了从穗前40d到成熟期各阶段气象条件对稻米生化品质的影响及关键时期,建立了稻米生化品质各组分与关键期平均温度、温度日较差和日照时数的综合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气候生态条件对稻米生化品质各组分有重要影响,且不同组分的影响形式和关键时期不同.其组分与气候生态因子最显著相关的时段或在齐穗前,或在齐穗后,或从齐穗前持续到齐穗后.该模型于2002~2003年应用在安宁河流域优质稻生产决策中.累计推广优质稻7.3×10^4hm^2,较2001年增加3.0×10^4hm^2,农民增收2亿元,促进了优质稻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近期动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对中国西部地区 12个省 (直辖市 ) 1995年和2 0 0 0年的 6种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制图及其叠加分析。结果表明 :(1)对 1330 0个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图斑判读中 ,平均正确率 92 .92 %。同时对西部各省级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动态及更新成果进行的准确程度检查中 ,共获取全部 6个一级类型的动态图斑 13874 6个。地类更新平均准确率 97.71% ,勾绘图斑界线的准确率 99.85 %。 (2 )制图区域国土面积近 6 73万 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0 %。其中 ,耕地面积 5年来增加了 12 0 .6 5万 hm2 ,比 1995年增长了 2 .4 1% ;林地面积 5年来减少了 6 1.5 0万 hm2 ,比 1995年减少了 0 .6 1% ;草地面积减少了 119.6 5万 hm2 ,比 1995年减少了 0 .5 9% ;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 5年来分别增加了 19.2 5万 hm2和 17.0 4万 hm2 ,比 1995年增加了 1.36 %和 1.4 4 %。另外 ,作为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的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 ,由于近年来的连续干旱以及油田开发等人为干扰的加剧 ,5 a来不可利用地面积扩大了 2 4 .2 8万 hm2 ,其中草地沙化面积占到 2 6 .94 %。  相似文献   

6.
利用遥感影像,借助于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章古台地区近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9年间,章古台地区土地利用构成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以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和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为特征,其中,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年变化率大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由1988年的235.34增至2009年的251.65;土地类型间的转化以草地、未利用土地向林地、耕地转化和耕地与林地间转化为主,占总转化面积的95.58%。章古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受人口、政策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自然因素是决定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在2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口增长和政策引导则是加剧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蔡银莺  张安录 《生态学报》2007,27(2):763-773
估算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将其纳入资源成本核算体系,不仅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而且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农业利用的比较效益,能够起到缓解农地流失的作用。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武汉市不同类型农地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估算,在对471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的研究表明:(1)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武汉居民已经意识到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83.65%的受访居民对农地保护有正的支付意愿;(2)从居民参与农地保护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出发,全市居民每年保护农地的支付意愿总价值为30.0035×10^8元,折合单位hm^2农地的非市场价值为116154元;(3)从农民作为农地保护执行主体参与农地保护、接受政府补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的角度出发,农地非市场价值16447.57元/hm^2,是目前国家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发放补贴(中稻225元/(hm^2·a^-1),折合无限年期价值4978元/hm^2)的3.30倍;(4)从城市居民作为农地保护的间接受益者,假设城市周边农地被城市建设用地征收后带来环境损失,城市居民为接受征地计划、家庭每年愿意接受政府补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的角度出发,平均每户家庭年均需要接受政府补偿8612元,按当前城市居民户数计算,全市城市居民每年对农地损失的受偿接受金额为109.5685×10^8元,折合单位hm^2农地非市场价值42.42×10^4元。  相似文献   

8.
刘全友  童依平 《生态学报》2003,23(5):1025-1030
主要研究内蒙古典型地区多伦县土地利用现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效率等。研究表明:在近一个时期,该地区人口在不断增长,土地利用结构在不断变化,如自1983年到1999年期间,其耕地由原来的18.83%上升到32.O9%、增长了13.26%;而草地由原来的51.79%降到36.13%。消减了15.66%;林业用地由原来的4.16%降到2.87%、下降了1.29%,这种结构性的变化,致使植被、林地在减少,草原在退化。如20世纪50年代最高产草量(鲜重)可达7500kg/hm^2,到1983年下降到3000kg/hm^2。而现在只有1500kg/hm^2;而这种草场退化结果又导致农田沙化,肥力下降、如农田比草地土壤有机质低50%左右,而N、P、Zn等其他元素在30%左右;草地与沙化草地相比,有机质、N、P、Zn的含量普遍低20%-50%。为此,在本区必须进行土地分类和土地潜力分类为主的土地利用评价。以满足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需要,使生态环境得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年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上游、中游以及整个区域的角度综合评价了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60%以上为未利用地,2000—2010年,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2耕地增加以荒漠和草地转入为主;林地转入表现为草地和荒漠造林,转出主要为林地荒漠化;草地转出主要去向为造林和荒漠化,而增加主要来源于冰雪覆盖地和荒漠;未利用地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的退化。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较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000—2010年,上游土地利用程度有所降低,中游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4由于上游山区林地面积的增加,植被覆盖下土壤的水源涵养量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增加了0.764×108t。5土壤保持量由1.860×108t增加到1.899×108t,主要原因为草地转化为林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黑河流域应控制上游地区人工林面积,减少林地蒸腾量,以增加下游可用水量;适当控制中游地区耕地面积的扩张趋势,保证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用水量,维持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稳定,进而持续发挥生态系统土壤保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洪湖湖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利用1987,1993和1998年的遥感影像资料,研究了江汉平原洪湖湖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土地覆盖类型分为水体,湖滩植被,洪泛地,农田,裸地和居民地6类,运用GIS(Arc/Info)软件,将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格局进行了清晰的空间表达;通过叠加3个不同时段的影像分类图,计算出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转变成其他类型的比例,在1987-1993年期间,水体和洪泛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15.54%和9.62%,而1993-1998年期间这两种类型的变化较小,分别为0.58%和3.19%,农田面积从1987年的577.62km^2减少到1998年的188.58km^2,减少约2/3,在研究期间,裸地面积没有明显变化,湖潍植被的面积在1987-1993年期间降低18.60%,而在1993-1998年期间增加8.47%,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状况的变化与湖区退田还湖及降雨状况的年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分布区景观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3S技术,1972年航空黑白像片,1988年TM CCT磁带数据以及1995年1:10万TM影像等信息源,以斑块为最小景观结构单元,对西鄂尔多斯特有种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分布及其分布区的景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四合木的分布区面积约为2 754km2;(2)分布区面积及斑块平均面积都在减少,1988年实际占有1456km2,1995年为15.38km2,减少了18.1%;(3)四合木分布面积的减少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并不相同,1988-1995年间的年变化率比1972-1988年间的年变化率高5倍,空间尺度上城市工业区的年变化率比放牧分布区高。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5株白僵菌Beauveria spp.,15株绿僵菌Metarhizium spp.和4株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 (Thom)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的活性,并测定分析了高活性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毒力。结果表明,以1.0×10^8孢子mL的浓度处理红火蚁工蚁后第10天,白僵菌HHY-B、LCM1、ZYSYE-Y2、Bb034、ZG5、Bb720、Bb040、CP728和淡紫紫孢菌LYC1菌株的活性较强,红火蚁工蚁的校正死亡率为84.70%~98.79%,僵虫率为70.61%~90.38%。红火蚁工蚁在接种不同浓度的高活性菌株后,随着孢子浓度的升高,红火蚁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增大,致死中时(LT50)缩短,第10天白僵菌ZYSYE-Y2、CP728、HHY-B、LCM1、ZG5、Bb040、Bb720、Bb034和淡紫紫孢菌LCM1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LC50分别为1.16×10^5、1.49×10^5、2.27×10^5、2.28×10^5、2.32×10^5、3.79×10^5、4.94×10^5、8.47×10^5和3.90×10^6孢子/mL。当孢子浓度为1.0×10^7孢子/mL时,白僵菌HHY-B、CP728、ZG5和Bb040菌株处理的最终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54%、94.60%、91.23%和94.65%,僵虫率为82.51%、91.74%、85.43%和80.60%,致死中时(LT50)为4.22 d、4.07 d、3.72 d和3.68 d。综合分析表明,白僵菌HHY-B、CP728、ZG5和Bb040菌株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作为红火蚁生物防治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厚叶景天组织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厚叶景天的叶和茎组织作为生物催化材料,分别同二氧化碳气敏电极和氨气敏电极组合,研制了L-精氨酸传感器及,L-赖氨酸传感器。两种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4 1.O×10-3mol/L和8.0×10-5—3.0×10-3mol/L.检测下限分别为3.2×10-5mol/L和2.2×10-5mol/L,响应斜率分别为42.2mV/dec和41.4mv/dec。考察了两种传感器的回收率.结果表明,L-精氨酸传感器和L-赖氨酸传感器的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8.6%和101.6%,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4.0%。  相似文献   

14.
藏北那曲地区草地退化动态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 第1通道、第2通道和NDVI的旬资料反演得到的藏北那曲地区历年植被覆盖度、年最大牧草鲜质量和6—9月平均改进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近20年来那曲地区草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草地荒漠化评价“基准”和5年滑动平均的方法,得到那曲地区近20年平均草地退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3.1%,草地退化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前10年呈减少趋势,后10年呈增加趋势,西部地区的退化面积大于其它地区.在气温、降水、潜在蒸散、水汽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蒸散比和温度降水比8个气候因子中,潜在蒸散量对草地退化面积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藏北那曲地区草地退化动态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 第1通道、第2通道和NDVI的旬资料反演得到的藏北那曲地区历年植被覆盖度、年最大牧草鲜质量和6—9月平均改进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近20年来那曲地区草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草地荒漠化评价“基准”和5年滑动平均的方法,得到那曲地区近20年平均草地退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3.1%,草地退化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前10年呈减少趋势,后10年呈增加趋势,西部地区的退化面积大于其它地区.在气温、降水、潜在蒸散、水汽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蒸散比和温度降水比8个气候因子中,潜在蒸散量对草地退化面积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客观评价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问题,对完善我国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以2002年为评价基准年份,对全国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防洪和水力发电是水坝的主要功能,两者分别占其正面影响的53.94%和26.77%;供水、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和内陆航运等,也是水坝的重要功能。水库泥沙淤积的负面影响最大,年损失值为-508.63×10^8元;其次是水库淹没,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核算,年损失值为-56.65×10^8元;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占据也是其重要的负面影响,年损失值为-10.43× 10^8元。  相似文献   

17.
绿洲农业不同种植方式防止土壤风蚀和保持土壤水分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1年~2002年,在河西走廊中断黑河中游,研究了不同方式对春季就地起沙、风速梯度、水分保持等方面的效应.结果表明,冬灌免耕、粮草间作和早春覆膜措施都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就地起沙,减少了土壤风蚀.早春覆膜在减少土壤风蚀量的同时,提高了土壤蓄水量,比春耕裸露农田蓄水量增加了35.6%.目前.春耕播种裸地是形成沙尘暴和浮尘的粉尘含量的主要来源之一,黑河中、上游农田耕地每年产生的粉尘输移量达4.8×10^6~6.0×10^6t,高于同区域沙漠粉尘输移量.河西走廊粉尘输移量1hm^2农田相当于1.5hm^2沙漠.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瞬时热力场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祝宁  王成  周洪泽  李敏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955-1958
应用遥感(TM图象)及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技术,对哈尔滨市瞬时热力场空间格局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将TM成像时哈尔滨市不同地表辐射温度地块分为3个温度等级:相对低辐射温度(<10℃)、相对中等辐射温度(10~22℃)和相对高辐射温度(22~31℃)地块,其中相对高辐射温度的地块数量最多,占61%;相对低辐射温度地块最少,仅占17%;相对中等辐射温度地块居中,占22%,在相对高辐射温度地块(22~31℃)中。大于28℃的相对过热辐射温度的地块为7018块,总面积达12252hm^2,且大小不均。最大斑块面积是1489hm^2,最小斑块面积为0.72hm^2在这些斑块中面积小于1hm^2的占95.02%,1~5hm^2占3.46%,而大于5hm^2的占1.52%,它们以热团、热环及碎片的形式分布,形成分布格局,团状复合体内平均辐射温度为30.8℃,它们主要出现在哈尔滨市的道外区、道里区西南部,热环复合体的平均辐射温度为27℃,它们沿哈尔滨市现存的两条铁路环线构成过高热辐射环带,碎片复合体内的平均辐射温度为24.7℃,以小于1hm^2的过高热辐射地块构成碎片形状,分布在南岗区和动力区,还分析了覆盖率、绿地面积及建筑容积因素与城市热力场空间格局的关系,提出了改善哈尔滨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间接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仝川  李嵘  雍世鹏 《生态学杂志》2006,25(3):259-264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对于维持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价值。北方草原的大面积退化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个年份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样方调查,在GIS的支持下,绘制出草原退化空间分布图。选取草原生态系统在控制土壤侵蚀、减少土壤肥力流失、营养物质循环、CO2储存和O2释放方面的功能指标,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间接价值进行了动态评估。1985年和1999年草原退化面积分别为7190.9和7689.3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19%和71.86%。2个年份草原生态系统间接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8.24和26.75亿元.下降了5.28%,单位面积间接服务价值分别为2990和2830元。下降了5.35%。人类的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和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90年代1◊25万和1◊50万的TM遥感影像及GIS获得的数据,结合该区70、80年代遥感调查数据,分析了科尔沁地区6个县的土地覆盖类型和潜在沙漠化动态及敏感因子。结果表明,1980~1990年该区的沙化面积从53%扩大到70%,林地下降10.7%,草地增加8.38%,主要为低覆盖草地。由于10年来人口密度增加了10人·km-2,耕地平均增加了7%,人口增加和活动是土地覆盖变化的敏感性因子。分析该区沙漠化的自然因素表明气候变化导致沙漠化的正逆过程,人类活动是近代该区沙漠化加剧的直接原因。灰色预测表明该地区2000年以后人口增加,而沙漠化呈增加和减少两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