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割对穗花狐尾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深为24 cm的桶中,以6、12和18 cm等3个收割强度对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进行了连续4次收割实验,研究了收割强度、收割频次及收割季节对穗花狐尾藻生长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下旬第1次收割18 cm后,植物在41 d恢复,但产生分枝较少,影响了植物的无性繁殖;9月下旬之前,前2次收割6 cm或12 cm后,穗花狐尾藻在55 d恢复,并能产生较多的分枝,而且条枝总长有明显的增加,表明穗花狐尾藻的无性繁殖没有受到抑制;10月初第2次收割18 cm,或11月下旬前第3次收割6或12 cm后,植物均能安全越冬,恢复时间至少4个月以上;各次收割后,穗花狐尾藻的新生枝条主要从切割处萌发(至少40%以上),其次是从基部萌发(0~41.3%);随着收割次数增加,干质量的相对增长率下降,而根冠比增加。  相似文献   
2.
周海燕  赵爱芬 《生态学报》2002,22(6):894-900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Pn和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不嘎蒿,说明冷蒿在干旱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量和节约用水的能力。自然状态下冷蒿各生长季的水势(ψω)和充分膨胀时的渗透势(ψπ^100)远低于差不嘎蒿,水分相对亏缺(RWD)、束缚水含量(BWC)、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BWC/FWC)元高于差不嘎蒿,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抗旱性;干旱和旱后复水条件下差不嘎蒿的RWD、BWC和BEW/FWC产生大幅度波动;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才RWD、EWC和ψω终极植相近;长期淹水对冷蒿生理过程的影响更大些。干旱使两种牧草蛋白质发生分解,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其中冷蒿的累积量远远超过差不嘎蒿,这种累积特征可能正是两种牧草竞争机制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区不同海拔草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依据植物在各海拔带出现的频率和不同海拔带植物种的生活型,对祁连山区草地群落海拔2500~3000m的物种α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Shahnon-Wiener指数从1.432上升到1.832,Simpson指数的变化较为复杂.海拔2701~2800m带是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带.在祁连山草地群落中,有毒的与食性较差的物种在各海拔带所占比例均超过50%,生物量占到整个样地生物量的60%以上,物种多样性已呈现衰退.  相似文献   
4.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叶形多变化,大致归纳为杨树叶(卵圆形叶)和柳树叶(披针形叶)两大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选择成年树同时具有卵圆形叶和披针形叶的标准株,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通过活体测定,比较了其光合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对CO2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目前大气CO2浓度下,当光强为1 000 μmol·m-2·s-1时,卵圆形叶(成年树主要叶片)(A)和披针形叶(成年树下部萌条叶片)(B)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16.40 μmol CO2·m-2·s-1和9.38 μmol CO2·m-2·s-1;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为1.52 mmol CO2·mol-1 H2O和1.18 mmol CO2·mol-1 H2O;A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 600 μmol·m-2·s-1和79 μmol·m-2·s-1,B的相对应值则为1 500 μmol·m m-2·s-1和168 μmol·m-2·s-1。当CO2浓度加富到450 μmol·mol-1时,A的光饱和点升高了150 μmol·m-2·s-1,光补偿点降低了36 μmol·m-2·s-1;而B的光饱和点降低了272 μmol·m-2·s-1,光补偿点则升高了32 μmol·m-2·s-1。这表明,柳树叶的光合效率较低,以维持生长为主;随着树体长大,柳树叶难以维系其生长,出现杨树叶,杨树叶更能耐大气干旱,光合效率高,通过积累光合产物,使胡杨在极端逆境下得以生存并能达到较高的生长量,这就是胡杨从幼苗到成年树叶形变化的原因。随着CO2加富,两种叶片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响应,柳树叶的光合时间缩短,光能利用率减小;而杨树叶的光合时间延长,光能利用率提高。如果地下水位下降,近地层空气变干燥,或随着大气CO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柳树叶可能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相似文献   
5.
黄柳叶片气孔导度在上午8时后即呈下降趋势,下表皮气孔导度大于上表皮。干旱季节上下表皮气孔日间开启程度不同,下表皮气孔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湿润季节则相同。不同季节气孔导度值不同,下表皮气孔对季节变化反应灵敏。不同季节黄柳体内水分状况参数值不同,在5、6月份抗旱性最强;沙丘不同部位各参数值亦不相同,在沙丘中部和丘脚抗旱性最强,而在丘顶水分状况最好。湿润的7月黄柳一日内各时刻的膨压值均大于0,说明经期  相似文献   
6.
绿洲农业不同种植方式防止土壤风蚀和保持土壤水分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1年~2002年,在河西走廊中断黑河中游,研究了不同方式对春季就地起沙、风速梯度、水分保持等方面的效应.结果表明,冬灌免耕、粮草间作和早春覆膜措施都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就地起沙,减少了土壤风蚀.早春覆膜在减少土壤风蚀量的同时,提高了土壤蓄水量,比春耕裸露农田蓄水量增加了35.6%.目前.春耕播种裸地是形成沙尘暴和浮尘的粉尘含量的主要来源之一,黑河中、上游农田耕地每年产生的粉尘输移量达4.8×10^6~6.0×10^6t,高于同区域沙漠粉尘输移量.河西走廊粉尘输移量1hm^2农田相当于1.5hm^2沙漠.  相似文献   
7.
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和沙拐枣(Calligonummongolicum)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特征。结果表明:梭梭和沙拐枣在湿润状况下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梭梭低于沙拐枣,日平均分别为19.60±0.12μmol·m-2·s-1和24.06±0.50μmol·m-2·s-1;E也是梭梭低于沙拐枣,日平均分别为5.53±0.08mmol·m-2·s-1和8.21±0.26mmol·m-2·s-1;WUE则不同,日平均梭梭高于沙拐枣,分别为3.28±0.05mmolCO2·mol-1H2O和2.84±0.06mmolCO2·mol-1H2O。WUE年均值也是梭梭高于沙拐枣,二者最高值都出现在9月,次高值出现在7月,WUE的高低变化与年降水量的高低分布一致。在湿润和干燥两种状况下,梭梭和沙拐枣Pn对光强的响应表明,水分条件好时Pn明显增大,光能利用率提高。从湿润状况时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CO2补偿点,以及干燥状况时也具有低CO2补偿点,确定梭梭和沙拐枣具有C4光合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海燕  赵爱芬 《植物学报》2000,17(6):543-547
黄柳叶片气孔导度在上午8时后即呈下降趋势,下表皮气孔导度大于上表皮。干旱季节上下表皮气孔日间开启程度不同,下表皮气孔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湿润季节则相同。不同季节气孔导度值不同,下表皮气孔对季节变化反应灵敏。不同季节黄柳体内水分状况参数值不同,在5、6月份抗旱性最强;沙丘不同部位各参数值亦不相同,在沙丘中部和丘脚抗旱性最强,而在丘顶水分状况最好。湿润的7月黄柳一日内各时刻的膨压值均大于0,说明虽然此期间水势随环境条件和气孔调节有所升降,但未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下几种荒漠植物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25  
对3种荒漠植物沙拐枣、梭梭和沙枣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荒漠植物长期处于干旱生境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膜脂过氧化,其中,沙枣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大于梭梭和沙拐枣。在1d的变化中,随着水势的下降,上午10:00前3种植物体内MDA含量都表现为上升趋势,此后梭梭和沙拐枣体内MDA含量表现为持续下降,到下午18:00达到最低,说明尽管水分胁迫在加强,它们却表现出极强的抗氧化胁迫能力;而沙枣体内MDA含量在下午18:00又开始上升,表明沙枣表现出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其能力有限,低于梭梭和沙拐枣。3种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应激方式不同;沙拐枣体内的SOD活性和ASA含量明显高于梭梭和沙枣,这与其体内相对较低的O2含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植物体内H2O2的清除,抗氧化酶系统对沙拐枣体内的H2O2的清除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抗氧化剂GSH起主要作用,而梭梭体内南抗氧化酶系统中的CAT起主要作用,抗氧化剂起辅助作用;沙枣体内的AsA-POD起主要作用,其它的抗氧化酶和氧化剂起辅助作用。同时,植物体内还保持管各种酶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中国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两种优势灌木冷蒿(Artemisiafrigida Willd)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Turcz.ex Bess)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条件下的气体交换、水分关系和叶片的化学特性.测定设置了5个土壤水分梯度:土壤最大含水量(体积含水量,30%)、田间持水量(对照,20%)、轻度水分胁迫(10%)、极端干旱(<4%)和旱后复水(20%).冷蒿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势(ψw低于差不嘎蒿,相对水分亏缺(RWD)、束缚水含量(BWC)、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BWC/FWC)和综合抗旱性指数(DI)高于差不嘎蒿.两种灌木对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不同,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下降,差不嘎蒿的ψw、BWC和BWC/FWC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波动幅度远远的大于冷蒿,冷蒿则显示了一个较差不嘎蒿高的持水能力和抗旱能力.冷蒿和差不嘎蒿的脯氨酸和总可溶性糖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均呈增加的趋势,冷蒿增加的幅度大于差不嘎蒿,说明冷蒿的渗透调节能力在干旱过程中有较大提高.在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种灌木的ψw,RWD,BWC和BWC/FWC的终极值相近;有机物、脯氨酸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大量累积;冷蒿的脯氨酸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的幅度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的幅度远远超过差不嘎蒿;我们认为此时累积的物质主要作为营养物质,以供植物的旱后恢复,此时冷蒿的恢复能力超过差不嘎蒿,这是极端干旱条件下差不嘎蒿死亡而冷蒿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差不嘎蒿而言,冷蒿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更有利于其在固定沙地的生长,差不嘎蒿则由于对水资源微弱的竞争丧失了生存优势,是引起科尔沁沙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冷蒿替代差不嘎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