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还原酶产生菌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的方法制备(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以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为底物,通过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产物立体选择性较高的菌株G2ndida krusei SW2026,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其最适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4.5%葡萄糖,3%蛋白胨,1.5%牛肉膏,0.05%Mn~(2+);适宜的产酶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0,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周期48 h。将此条件下发酵培养的菌体用于OP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产物(R)-HPBE的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97.33%,产率最高达到72.54%。  相似文献   

2.
类肌肽4(5)-丙氨酰胺-5(4)-羧酸咪唑的酶促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华  苏霞利  陆瑶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2):1940-1947
肌肽(β-Ala-L-His)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医药等领域。应用微水相酶促合成类肌肽,效率高价格低,且具有相似性质,开发前景广阔。本研究以L-丙氨酸和4,5-二羧酸咪唑制备类肌肽4(5)-丙氨酰胺-5(4)-羧酸咪唑,正交实验下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四氢呋喃:pH8磷酸缓冲溶液=10:1.6(V/V),L-丙氨酸:4,5-二羧酸咪唑=1:3(m/m),α-胰凝乳蛋白酶:底物=1:200(m/m),35oC下磁力搅拌1.5h。硅胶G60薄层色谱(TLC)分离反应产物,Rf=0.81处出现新斑点;刮下该点纯化后进行紫外扫描,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核磁共振,紫外光谱253nm处吸收明显增强,310nm处出现新吸收峰;253nm、310nm、330nm高效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均为4.0min;13C核磁共振显示8组碳原子。结合胰凝乳蛋白酶的催化机理,得出产物结构为4(5)-丙氨酰胺-5(4)-羧酸咪唑。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作用机理和2-5A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导基因表达是干扰素发挥生物效应的主要方式。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可有多种途径,被诱导基因的5′端序列与诱导过程有关。干扰素诱导的2-5A合成酶合成的2-5A有多种生物活性,能模仿干扰素的许多功能,2-5A可能是高等动物细胞内的一种生长分化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4.
面包酵母催化不对称合成4-氯-(R)-3-羟基丁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 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以面包酵母为手性生物催化剂,选择性合成光学活性4 氯 (R) 3 羟基丁酸乙酯。经IR、GC MS、1HNMR和旋光度测定,表明所得产品的结构与预期的结构一致。分别考察了面包酵母用量、葡萄糖浓度、底物投入量、pH值、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比旋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 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生物还原反应的适宜条件为:面包酵母6 0 0g/L、葡萄糖2 0g/L、反应温度34℃、底物加量16mL/L、反应时间4 8h、pH为5 ,产品的比旋光度为[α]2 0D = 13 9°。  相似文献   

5.
中药大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蓟的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木脂素:(-)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4-二羟基4-(3"-4"-羟基-苄基)-3-四氢呋哺甲醇(1)和络石苷(2),以及另外6个化合物:蒙花苷(3)、柳穿鱼叶苷(4)、粗毛豚草素(5)、芹菜素(6)、咖啡酸(7)和对-香豆酸(8)。本文首次在蓟属植物中发现木脂素类成分,化合物7也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体外玻片法对化合物1—8进行凝血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3、4具有一定的促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症状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i EQ  Zhu CY  Xu QQ  Yu YP  Zhu YF  Zheng MZ 《生理学报》2003,55(6):742-747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客观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症状的定量方法。在大脑中动脉阻塞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后24h,采用悬挂试验分别测定转动的平均角和优势角以及转动次数,并用爬板试验测定小鼠攀爬角度;分析定量测定指标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密度的相关性,并与经典的行为学评价方法比较。还以此法观察抗脑缺血药{pranlukast,4-氧-8-[对-(4-苯丁氧基)苯甲酰氨基]-2-(5-四氮基)-4H-1-苯并吡喃半水化合物}(ONO-1078)的作用。结果显示,脑缺血小鼠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变,定量评价总分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密度减少密切相关,与经典行为学评分之间也密切相关。ONO-1078可显著抑制缺血损伤,并降低定量评价总分。因此,本方法可反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症状变化,具有客观、定量、操作简便、无损伤的优点,并能用于评价抗脑缺血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境中As(Ⅲ)对小麦萌发的影响及砷毒害防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NaAsO2模拟As(Ⅲ)污染源,通过小麦萌发试验研究As(Ⅲ)对作物的毒害作用。本研究着重讨论了Ca(H2PO4)2对As(Ⅲ)毒害的防治效果和有效方法。结果表明:Ca(H2PO4)2能有效防治As(Ⅲ)对作物的毒害,通过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综合得出以Ca(H2PO4)2防治砷毒害的最佳浓度配比为Cp(v):CAs(Ⅲ)=1-1.33:1。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朗德鹅胆汁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苯乙酸(1)、鹅去氧胆酸(2)、鹅去氧胆酸乙酯(3)、棕榈酸-α-单甘油酯(4)、顺-6-十八碳烯酸(5)、(4E)-2-[2'-hydroxyhexadecanoylamino]-4-octadecane-1,3-diol(6)。化合物1、3、4和6为首次从该属动物胆汁中分得,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陆生动物胆汁中分得的一种神经酰胺类成分。首次对化合物2、4和5进行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实验,评价了三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从南海硇洲岛海域采集的刺柳珊瑚(Echinogorgia sp.)中分离到6个含氮化合物,经MS、NMR等光谱技术和比较文献,确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N-2-(1,3-二羟基-4,8-十八二烯基)-十六酰胺(1)、(E)-N-2-(1,3-二羟基-4-十八烯基)-十六酰胺(2)、尿嘧啶(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尿嘧啶脱氧核苷(5)、胸腺嘧啶(6)。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柳珊瑚中的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跨膜蛋白酶丝氨酸2(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2, TMPRSS2)的理化特性、结构特征和抗原表位,为抗SARS-CoV-2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利用ProtParam、ProtScale分析预测TMPRSS2蛋白酶的理化特性;利用COILS Server、SignalP、TMPred、TargetP Server、NetPhos Server、NetNGlyc Server服务器对TMPRSS2蛋白酶结构进行功能结构的分析预测;利用SOPMA、Pfam、SWISS-MODEL分析预测TMPRSS2蛋白酶高级结构;利用IEBD分析预测TMPRSS2蛋白酶B细胞、T细胞表位。TMPRSS2蛋白酶氨基酸组成数为492个,其中丝氨酸占比最高;亲水性较高,含10个跨膜螺旋区;具有4个磷酸化位点,3个糖基化修饰点;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据主导地位,三级结构能与已知的5ce.1.1.A(SMTL ID)模型同源建模;存在13个潜在的B细胞表位,12个得分较高的T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1.
将Wistar大鼠暴露于3 780 m低氧环境,分别于24 h、2 wk及3 wk后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液中的ET~(-1)和NO的含量,计算NO/ET~(-1)值,并与高原鼠兔比较,探讨低氧条件下大鼠与高原鼠兔血液中NO与ET~(-1)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低氧24 h后,大鼠血液中NO和ET~(-1)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海拔的高原鼠兔(P<0·01),而NO/ET~(-1)值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大鼠在高海拔停留时间的延长,血液中NO含量呈减少趋势,而ET~(-1)则有上升趋势,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r2=0·2416,P<0·01)。高原鼠兔NO/ET~(-1)值约为大鼠低氧2 wk和3 wk的2倍(P<0·01)。说明不同低氧暴露时间,高原鼠兔和大鼠的NO、ET~(-1)及NO/ET~(-1)值有显著差异,提示NO/ET~(-1)值可以作为有机体是否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顶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顶羽菊(Centaurea repens L.)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它们分别为:三十四碳酸(1)、豆甾—7—烯—3—醇(2)、β—谷甾醇(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氧黄酮苷(5)、2,4—二(邻甲基偶氮苯)—萘酚—1(6)、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7)、洋芹素—5—O—β—D—葡萄糖苷(8)、洋芹素(9)、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10)。其中化合物(6)是首次从天然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金丽  周华  赵沙沙  杨伟  牛司强  汪德强 《微生物学报》2012,52(11):1415-1420
[目的]核黄素( vitamin B12,riboflavin)是辅因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lavin mononucleotide,FMN)的前体物,对生物体的生物合成至关重要.如果细菌不能够从外界摄取足够的黄素( flavin)就需要自身合成核黄素以维持菌体的生存与增殖.3,4-二羟基-2-丁酮-4-磷酸合成酶(3,4-Dihydroxy-2-butanone-4-phosphate synthase,DHBPs)为核黄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之一.在镁离子存在的情况下,DHBPs将5-磷酸核酮糖(ribulose-5 -phosphate,Ru5P)转换成3,4-二羟基-2-丁酮4-磷酸(3,4-dihydroxy-2-Bu-tanone-4-Pho-sphate,DHBP)和甲酸盐(formate),生成的DHBP为核黄素合成的必需原料之一.人类没有合成核黄素的相关途径,因此细菌参与合成核黄素的DHBPs等相关酶就有望成为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点.本课题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DHBPs进行克隆表达纯化与酶学性质鉴定,为开展其三维结构的解析和抗菌药物设计提供重要的工作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DHBPs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W28-DHBPs.将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 DE3)中表达,用Ni离子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DEAE)纯化获得有活性的DHBPs后,进行酶学性质鉴定.[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质粒pW28-DHBPs,在E.coli BL21中表达了可溶性DHBPs,纯化后获得了纯度为95%的靶蛋白质,经分子筛分析DHBPs在溶液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对DHBPs进行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在25℃、pH为7.5和Mg2+存在的情况下,DHBPs具有将5-磷酸核酮糖转换成DHBP和甲酸盐的活性.[结论]第一次成功克隆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了一种肺炎链球菌合成核黄素的相关酶—DHBPs,纯化后的重组DHBPs具有较好的5-磷酸核酮糖分解活性,这为解析其三维结构和基于结构进行的新一代抗菌药物设计提供重要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82年人们发现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能诱发PD,它的有效成分是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目前,MPTP/MPP+广泛的被用作诱导PD实验模型的有效药物,可诱导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性死亡。MPTP/MPP+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牵涉Bcl-2、p53、caspase家族、JNK通路、ERK通路和PARP等多种机制,它们共同参与了MPTP/MPP+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调控和执行阶段。本文主要综述MPTP/MPP+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光照和遮荫的弱光条件下研究了DPC(助壮素)、KH2PO4(磷酸二氧钾)单独和混合浸种对棉苗茎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光照条件下,DPC、KH2PO4对棉苗茎的组织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DPC+KH2PO4处理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特别是弱光条件下,此效应更明显。DPC+KH2PO4处理使棉苗茎秆粗壮,茎秆密度(单位茎高度内予物质重)增加.茎中维管组织发育好,维管束数目多,每一维管束中分化的导管数目增多;木质部、韧皮部面积大并且发育较好,因而加强了茎的生理功能;有利于培青壮苗。  相似文献   

16.
从鞭打绣球(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全草中分离到1个新单萜苷和7个已知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新单萜苷的结构鉴定为(4S)-α-萜烯醇-8-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obularin (2)、(2S, 3S, 4R, 9E)-1, 3, 4-trihydroxy-2-[(2'R)-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9-octadecene (3)、 β-香树素(4)、齐墩果酸 (5)、肉桂酸 (6)、β-谷甾醇 (7)和胡萝卜甙 (8)。除化合物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鞭打绣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植物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Ti(Ⅳ)-H2O2比色法因背景物质干扰而测得的植物叶片内H2O2含量偏高,5%三氯乙酸抽提,活性炭脱色,Ti(Ⅳ)-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比色法测得的H2O2含量偏低.萃取法有效地脱去丙酮提液中的色素,且H2O2的回收率在95%以上.用过氧化氢酶(CAT)处理作空白对照,利用H2O2与Ti(Ⅳ)-PAR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植物叶片内的H2O2含量测定方法,H2O2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25 μmol·L-1.用该方法测得多种植物叶片中H2O2的含量在0.1~0.8 μmol·g-1.  相似文献   

18.
从鞭打绣球(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全草中分离到1个新单萜苷和7个已知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新单萜苷的结构鉴定为(4S)-α-萜烯醇-8-O-β-D-比喃木糖-(1→6)-β-D-比喃葡萄糖苷,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obularin(2)、(2S 3S,4R,9E)-1,3,4-trihydroxy-2-[(2'R)-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9-octadecene(3)、β-香树素(4)、齐墩果酸(5)、肉桂酸(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甙(8).除化合物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鞭打绣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物中成功诱导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产生,为研究中药沉香活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建立了一个试验体系。  相似文献   

20.
岩藻糖基转移酶IV(fucosyltransferase IV,FUT4)是催化蛋白质岩藻糖基化的关键酶.已经证明,FUT4-siRNA能够抑制鳞癌细胞的增殖.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是临床常用化疗药物,但5-aza-dC是否对鳞癌有治疗作用,以及与FUT4-siRNA联合使用能否加强对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鳞癌细胞系A431和SCC12为对象,探讨5-aza-dC及其与FUT4-siRNA联合使用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MTT结合流式细胞周期分析显示,5-aza-dC处理A431和SCC12细胞4 d后,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18%和20% (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药处理组G1期细胞数量减少,S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揭示,A431细胞FUT4表达水平较SCC12细胞高.经5-aza-dC处理后SCC12细胞FUT4表达有所增加,但仍低于A431细胞中的表达.FUT4-siRNA转染结合台盼蓝活细胞记数证明,FUT4-siRNA明显降低细胞FUT4表达,5-aza-dC处理同时转染FUT4-siRNA的A431和SCC12细胞增殖进一步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4%和60% (P<0.05).细胞划痕法显示,5-aza-dC与FUT4-siRNA联合使用,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比5-aza-dC单独使用增强.上述结果提示,5-aza-dC通过诱导细胞S期阻滞抑制鳞癌细胞增殖,FUT4-siRNA与5-aza+dC联合使用可加强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