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石榴园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凌  陈斌  李正跃  杨仕生  孙文 《生态学报》2011,31(5):1356-1363
2007-2008年,对云南省建水石榴园西花蓟马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采用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灰色系统分析就气象因子对该虫种群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建水石榴园常年发生,冬季较低,夏季最高,成虫全年种群消长呈单峰型,高峰期为5月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种群数量与月相对湿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月均气温和月最低气温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月最高气温、月均降雨量和月均蒸发量间无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园西花蓟马种群动态的决定因子中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是月最低气温,而月均气温和月相对湿度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月最低气温是主要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3.03%。灰色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石榴园6种蓟马种群动态最关键的因子是月相对湿度;年度间影响最大的是年总降雨量;石榴花期各蓟马的种群数量与气象因素间关联度最大的是月最低温;果期各种蓟马的种群数量与气象因素间关联度最大的是月均降雨量。  相似文献   

2.
明确芒果园中蓟马复合种种群动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用粘虫板定期定点监测芒果园中蓟马的种群消长情况;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芒果花期蓟马种群数量为全年发生高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日蓟马种群数量与日平均气温(℃)、日最大风速(m/s)显著正相关,与日最低气温(℃)显著负相关。芒果花期蓟马种群数量与2月降水量(mm)、3月平均风速(m/s)、1-2月平均气温(℃)、2月月均最高、最低气温(℃)、2-3月平均相对湿度(%)及1-3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月平均温度(℃)和月最低气温(℃)是影响蓟马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对蓟马种群动态的影响达56.0%。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月均最低气温(℃)对芒果蓟马种群数量影响最大。月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温度(℃)是影响芒果园中蓟马复合种种群数量动态的主要气象因素。芒果蓟马复合种种群数量受食物、种群扩散、天敌、自身繁殖和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8-2020年宁夏贺兰山东麓14个葡萄酒庄葡萄园酿酒葡萄品质检测和气象数据,分析影响酿酒葡萄品质成分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酿酒葡萄品质成分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为提高葡萄园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葡萄园科学管理水平、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气象因子是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重要指标,在葡萄生长的全生育期均对葡萄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7~8月和采收前一个月的气象条件。(2)酿酒葡萄浆果品质受气象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花青素、可滴定酸、总酚、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单宁、还原性糖含量。(3)空气相对湿度及最低气温的变化对酿酒葡萄品质成分影响较大。(4)降低7月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及提高8月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浆果pH的降低;进一步结合浆果酸含量的累积特征,实际生产中应在8月份增加葡萄园灌溉量,以降低因气候变暖导致的酿酒葡萄含糖量偏高。(5)采收前20 d的适度高温与采前10 d的高湿环境有利于葡萄浆果总酚的累积,但后者会使果实中单宁含量下降;在采收前20 d内若环境最低温及最高温均较低,则不利于花青素累积;9月到采收前的生长度日(GDD)达到280 ℃·d左右时,葡萄果实的糖酸比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鹏  叶辉 《昆虫学报》2007,50(1):38-45
应用诱蝇谜引诱剂诱捕法于2003-2005年调查了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系统分析了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六库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呈季节性,仅出现于3-12月,成虫消长基本为单峰型,高峰出现在7月。六库桔小实蝇种群数量与气温、降雨量和月雨日数等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决定系数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月降雨量是影响六库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主要决策因素;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月平均最低温度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指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低温条件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7.65%。逐步回归分析也证实,影响六库桔小实蝇种群月变动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综合分析认为,低温是导致六库桔小实蝇季节性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风险之一是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非靶标植食者产生潜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吸虫器取样法, 通过在浙江长兴2地点3年的试验评价了新型抗虫/耐除草剂转cry1Ab/vip3H+epsps基因粳稻(G6H1)及其亲本对照(秀水110, XS110)对稻叶蝉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蝉类主要有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hler)、 二点叶蝉Cicadula fascifrons (Stål)和电光叶蝉Deltocephalus dorsalis Motschulsky组成, 其中黑尾叶蝉是优势种。虽然3种叶蝉的种群密度随着地点和年份的不同有所不同, 但是转基因水稻对3种叶蝉种群密度的年度变化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少数年份, 黑尾叶蝉成虫、 若虫及其两者总密度的时间动态在转基因水稻和对照田之间存在差异, 大多数年份, 趋势一致且无显著差异 (P>0.05)。另外, 二点叶蝉和电光叶蝉种群的时间动态在转基因水稻和对照田之间也相似。综合评价认为, 本供试转基因水稻品系G6H1对稻田稻叶蝉种群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州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发生动态及气象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欣  韩诗畴  徐洁莲  黄鸿  吴华  欧剑峰  孙力 《生态学报》2008,28(4):1850-1856
2002~2005年期间,在广东广州利用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进行了全年种群动态监测,调查可知桔小实蝇可在广州全年发生.该虫数量从5月开始迅速上升,6~9月份是发生盛期;10月份虫口密度逐渐下降,11月到翌年3月份种群数量很低.对桔小实蝇发生数量和气象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雨因子作用最大,其中月平均降雨量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关键因子;日照因子作用次之,但月总日照时数对该虫的发生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咖啡豆象Araecerus fasciculatus生命活动对不同相对湿度环境的适生性,并通过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明确相对湿度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定30%、45%、60%、75%、90%5个相对湿度梯度,观察比较咖啡豆象卵、幼虫、蛹历期及其存活率、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结果】在30%~90%范围内,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咖啡豆象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卵至蛹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提高。相对湿度为90%时,卵、幼虫、蛹存活率最高且发育历期最短,成虫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高。各湿度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_m)在0.197~0.319之间,相对湿度75%时最高;净增殖率(R_0)在9.653~73.493之间,相对湿度90%时最高。此外,内禀增长率(r_m)、净增殖率(R_0)与相对湿度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分别为y=0.32/1+exp(1.71-0.07x)(R~2=0.90442,P=0.00201)和y=78.13/1+exp(5.03-0.09x)(R2=0.98931,P=0.00213)。【结论】研究表明相对湿度是影响咖啡豆象生长发育、繁殖力、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气象环境条件对咖啡豆象的影响,同时为其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拟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鑫  张晓明  杨洁  陈国华  石安宪  宋家雄  李强 《生态学报》2011,31(10):2788-2796
分析了云南永善县金沙江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园内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湿度、平均湿度、最高湿度及月降雨量等7个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物种数受最低湿度变化影响最大,表现为正相关的变化趋势;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变化与最高温度、最高湿度变化的关联度较大,表明节肢动物群落在相对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下具有更高的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优势集中性及优势度指数变化与最高温度、最低湿度变化的关联度较大,表明优势种类在高温或低湿环境下更易出现;稳定性Ss/SiSn/Sp指数与平均湿度的关联度较大,表明适度的湿度变化范围更利于增强群落物种间数量上的制约作用。降雨量对群落特征的影响最小,在月均降雨量小于99.3 mm的3-6月、9月-翌年2月,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标与降雨量成正相关关系,7、8月份月均降雨量大于164.5 mm,群落特征与降雨量表现为负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气象因子对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较大,而温、湿度及降雨量的测量和分析较为方便,研究气象因子与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关系,对了解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变化规律和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发生规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外源信息化合物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其优势天敌时序动态的影响和对叶蝉的生态控制效应,本文研究了3种外源信息化合物对茶园小绿叶蝉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方法】将用水杨酸(SA)、水杨酸甲酯(MeSA)、芳樟醇及添加有抗氧化剂和抗紫外线剂浸泡后的诱芯在田间悬挂1、3、7、14 d后,在距诱芯1、2、3 m处分别调查了茶小绿叶蝉和蜘蛛的个体数,以正己烷浸泡的诱芯作对照。【结果】不同处理均使叶蝉的种群数量下降,其中以水杨酸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水杨酸甲酯次之;悬挂7 d后对叶蝉的数量影响最大,显著低于悬挂前。各处理均能增加蜘蛛种群数量,以水杨酸甲酯对蜘蛛的诱集作用最明显;悬挂3 d后蜘蛛数量增加最多;不同距离的诱芯对叶蝉和天敌密度影响差异均不明显。【结论】外源SA和MeSA能够降低田间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密度,并对天敌具有一定的诱集效果,研究结果为茶园叶蝉的防治与优势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揭示印度查谟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为害甜橙Citrus sinensis的季节性变化,以及降雨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等重要的气候因子对其种群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季节印度查谟的一个甜橙园里的柑桔潜叶蛾丰度进行了调查, 从2005年3月到2008年2月每两周调查一次。柑桔潜叶蛾在一年内有3个为害高峰,分别是4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这与甜橙新营养梢的生长期相吻合。相关分析表明,上午和下午的相对湿度和平均相对湿度与柑桔潜叶蛾的数量呈负相关;然而,平均降雨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与柑桔潜叶蛾的数量呈正相关。降雨量和温度与柑桔潜叶蛾为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总之,柑桔潜叶蛾的数量不能简单地通过观察某一特殊地区的相对湿度来预测,而降雨量和温度在影响虫害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河南省17个气象监测站点1961-2012年逐旬气象数据,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结合“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中冬小麦生育期、作物系数等数据计算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近51年来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961-2011年,河南省冬小麦平均需水量在345~492 mm,卢氏站冬小麦平均需水量最低,孟津站最高.大部分站点1980-1989年冬小麦平均需水量最低,1961-1969年冬小麦平均需水量最高.17个站点中,新乡、栾川、开封、西峡、南阳、信阳、固始7站冬小麦需水量随年份呈上升趋势,其余10个站点需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豫北需水量高于豫南,豫西地区需水量跨度较大.河南省17站冬小麦生育期日平均高温、日平均低温均随年份呈上升趋势,生育期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基本呈下降趋势.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日平均高温、日照时数是影响冬小麦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纯林、混交林型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择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段4块不同结构类型的绿地为研究对象,即草坪、刺槐纯林、油松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每一块试验地的面积在1000m^2左右,进行了连续8d的测试,通过试验观测与调查资料的分析,得出4块不同结构类型的园林绿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温度、湿度、风速的分布规律及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在3种天气条件下,油松纯林的水平日平均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在晴朗天气一天中的高温时段,草坪的温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刺槐一油松混交林的相对湿度最高,温度最低。在水平方向上,经SPSS方差分析,4种绿地间的温、湿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α=0.05)。在垂直方向上,4种绿地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而相对湿度则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相对于其他绿地,混交林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复杂。刺槐-油松混交林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草坪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差。混交林型绿地降低风速的效果好于2种纯林。根据4种绿地在夏季的降温增湿效应提出混交林是园林绿地中生态效益较好的植物配置模式并提出了营造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猛  段文标  陈立新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2853-2860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隙内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进行连续观测,比较其间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晴天和阴天阔叶红松林林隙的PPFD日最大值均出现在11:00—13:00,晴天林隙内各个时段最大值出现位置不同,日最大值出现在林隙北侧林冠边缘处;而阴天各个时段最大值均处于林隙的中心.林隙内月平均PPFD 为6月最高、9月最低,极差7月最大.林隙内晴天气温的峰值出现在9:00—15:00,而阴天气温峰值在15:00—19:00,均位于林隙中心南8 m.5:00—9:00林隙各点阴天的气温都高于晴天,9:00—19:00则相反.月平均气温为6月最高、9月最低.晴天和阴天空气相对湿度的峰值均出现在5:00—9:00,日最大值在林隙西侧林冠边缘处,且阴天的相对湿度始终大于晴天.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月最高、6月最低.晴天PPFD的异质性大于阴天,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异质性则不明显.生长季内不同月份PPFD、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最大值所处位置不同.PPFD和气温的月均值在林隙中心及附近变化梯度较大,而相对湿度的月均值则在林隙边缘变化梯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相对湿度对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5±1) ℃和12L∶12D条件下,分别设置40%、50%、60%、70%、80%、90% 6个相对湿度(RH),研究其对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40%~90%RH范围内,随湿度升高苹小卷叶蛾未成熟期逐渐缩短,由40%RH时30.31 d缩短至90%RH的25.87 d,未成熟期存活率逐渐升高.湿度对卵的孵化具有显著影响,40%RH下卵的孵化率最低,为39.3%.在80% RH条件下,成虫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多(110.8粒),卵和幼虫的存活率最高,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最高,分别为26.46和0.1018.说明较高湿度能促进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提高其繁殖力.
  相似文献   

15.
A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omato fields at different localities to assess the distribution of tomato fruit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Lepidoptera: Noctuidae) in Punjab Province, Pakistan. The effect of weather factors on its population was also investigated. Eleven tomato-growing districts were selected and data for larval population and fruit infestation were recorded. The maximum larval population (5.2 larvae/plant) of H. armigera was recorded in Bahawalpur district with 32.6% fruit infestation. However, the minimum larval population (1.4 larvae/plant) inflicted 14.7% fruit infestation in Rawalpindi district. The temperatur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hile relative humidity showed nega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 larval population and fruit infestation.  相似文献   

16.
酿酒葡萄品质评价及其对气象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根据2004~2005年我国北方6省酿酒葡萄主要产区葡萄取样和宁夏芦花台园艺场田间试验葡萄化验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酿酒葡萄主要品质因子总糖、糖酸比pH、单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每个地区酿酒葡萄综合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段。结果表明:2004~2005年贺兰山东麓的御马、玉泉营、广夏三基地、贺东在庄园;河西走廊的高台、武威;新疆石河子酿酒葡萄品质优良,渤海湾的烟台、蓬莱、昌藜等地酿酒葡萄品质表现一般。酿酒葡萄综合品质主要受果实着色期、全生育期和7~8月的降水量和水热系数的影响,其中降水量起主导作用。果实着色期气温日较差和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对酿酒葡萄综合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果实着色期的最低气温。采样地区的光照、温度等气象条件基本适宜酿酒葡萄品质形成,对优质酿酒葡萄形成没有大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背景下杉木年轮密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杉木年轮密度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采用树木年轮学方法,以60年生杉木种源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杉木整轮密度、早材密度、晚材密度、晚材最大密度和早材最小密度,分析在气候变暖条件下主要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相对湿度)对杉木年轮密度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年轮密度指标均受到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的显著影响。早材密度与当年夏季最高温度、当年5月降水量,最大密度与当年10月、当年秋季降水量,最小密度与前一年秋季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滑动相关分析表明气候因子在短时间尺度上对杉木生长影响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其中杉木年轮最大密度与当年10月、秋季的平均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最小密度与当年2、3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和前一年秋季的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降水量的负相关关系最为稳定。杉木年轮最小密度对前一年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且晚材密度对当年春季的气候要素响应也存在滞后效应。研究结果对开展亚热带针叶树种年轮生态学和年轮气候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选择武夷山的天然林获取更长年表用于重建古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