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处于调整升级阶段,研究食物消费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需求和指导生产结构调整。根据全国20省居民家庭食物消费调研的数据,运用线性系统模型分析收入、价格、地区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水产和奶类等食物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系数均为0.20;产区、地区差异、饮食结构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应该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食物消费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重点发展畜禽业和水产养殖业;并且推广和引导健康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入户跟踪调查,采用3d 24h膳食记录结合称重法,获得江苏省139户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定量分析现阶段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的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并比较地区、收入水平及年龄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数据可知,江苏省农村居民肉类消费过量,而对奶类、水果、杂粮等食物消费明显不足。建议提高农村居民营养认知水平,加大对农村居民营养知识的普及,引导居民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来袭,随即在全国呈蔓延态势。农村作为疫情重点防控地区,其采取的“硬核”防控措施,对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对山东省C村的个案调查,借助风险感知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疫情防控背景下农村家庭食物消费情况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疫情防控下,C村家庭多采取以微信跟单等为主的线上消费方式;(2)食物消费方式主要有微信跟单、超市采购、电商平台下单、家人或亲戚帮忙采购以及部分食物自产自销,且多数家庭采取两种及以上的消费方式;(3)大多数家庭三大类食物(粮油类、动物性食物类和水果蔬菜类)消费和食物消费开支较2019年同期基本保持不变,但动物性食物类消费增加和减少的比例均为最高,家庭食物消费开支增加和减少的比例也处于较高水平。据此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保障和稳定农村家庭食物消费。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费碳足迹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生态学报》2012,32(5):1570-1577
碳足迹作为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已被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食物是人类的首要消费品,其消费的碳足迹反应维持一个区域人口的基本食物需求的碳排放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碳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食物的供应和消费现状情况,利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nalysis LCA),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费的碳足迹。得到北京市居民食消费碳足迹为476.8×104t,约占北京市总碳足迹的6%,人均碳足迹为310.0kgCO2/人,占北京市家庭消费碳排放的23.3%,只占北京市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量的5.96%,反映了居民食物消费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有限。食物消费碳足迹最大的为粮食,其次为瓜果蔬菜豆类,总共占到65%以上,而在食物生命周期过程中,食物的再加工炊事过程碳排放最大,超过50%,合理减少食物加工炊事过程中碳排放将是减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为化肥农药施用,占到23.23%,减少食物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或者进行生态农业尽量不使用化肥农药,北京市每年可减少135.1×104t CO2排放,人均87.84kgCO2/人,是有效的减排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食物碳消费动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罗婷文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郑华 《生态学报》2005,25(12):3252-3258
不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1979年相比,1999年北京城市家庭人均及户均食物消费量分别减少了15.2%和38.6%,而食物碳消费总量增加了28.5%,食物碳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成“以粮食和肉类为主”。城市化进程中,以1993年为界,家庭食物人均及户均碳消费量均由明显减少趋势转变为明显增长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由“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引起的人均谷物类碳消费量的减少”转变为“人均食物消费量增加引起的人均肉类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已基本完成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人均食物消费量仍继续增加。GDP指数是影响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主要经济因素,经济的继续增长可能带来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尚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食物当量统一量化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结合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探讨了居民食物消费种类的变化;通过进一步比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和不同收入阶层食物消费性支出,对比分析中国城乡居民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的食物消费支出差异。研究发现,居民消费的食物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种类趋于多元化;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逐年降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持续增加,未来我国食物安全问题将转变为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安全问题;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及饮食结构相似的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目前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已达到要求,肉类食物的摄入量略高于标准,但奶类的消费量还远远低于营养目标,食物消费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7.
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城市化过程中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也影响着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双碳目标下,如何协调食物消费增长与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亟需从不同尺度制定绿色消费优化策略。基于此,从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研究的发文态势、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研究发现:①由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问题仍是未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②从生产端、消费端及系统视角3个方面对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概念和内涵进行理解,有助于界定碳排放核算边界;③目前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核算的主流测算方法包括生命周期评价(LCA)、碳排放系数、投入产出分析(IOA)和物质流分析(MFA)方法这4种;④从碳排放分布特征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尺度(全球、国家、地区、省域、城市)、不同方式(直接与间接)、不同环节(生产与消费等)、不同消费结构(植物型与动物型)等多角度对其进行探讨;⑤从影响机制来看,基于多尺度时空融合视角量化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作用机理这一科学问题值得关注。因此,综合考虑人口、社会、经济等多要素,同时考虑空间异质性,识别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关键机制,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碳减排潜力情景并揭示不同情景下的碳减排贡献,将有助于提出最优的居民生活绿色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连续3d 24h回顾法的食物数据、“称重法”记录的家庭油脂消费量数据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城乡居民谷类和薯类食物消费量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均随收入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5年陕西、云南、贵州3省6县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期望贫困的脆弱性(VEP)研究方法,运用FGLS估计方法测算农户的食物安全脆弱性,并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食物安全脆弱性的因素。经计算,样本户中具有高度脆弱性的有23户、占样本数的1.7%,其中食物不安全户16户、食物安全户7户。比较不同脆弱性与不同食物安全水平农户特征发现,高脆弱性且食物不安全农户各项情况均最差,进而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户主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生病数、财富分组和食物消费得分对农户高脆弱性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卫生医疗机构、提高农户收入、改善食物消费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野工作作为一种经典研究手段和科学学术范式,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事实,探寻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意义,特别适合对繁杂琐碎、难以系统表述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事件,或缺乏客观表达能力的人群进行研究。田野工作研究有助于再现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丰富细节和真实性,并且挖掘行为背后的意义。将田野工作用于食物消费研究中,有助于解决当前食物消费研究中数据获取成本高、准确性差的问题,弥补食物消费研究“重统计数据,轻生活实践”的不足,充分呈现食物消费的丰富内容和复杂层面,并挖掘其中的深层结构和意义。探讨应用田野调查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食物消费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理论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台湾过去60年居民食物消费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特征是食物消费随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在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之前,居民对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食物消费模式属于主食类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模式。在小康向富裕过渡时期,食物消费结构调整显著,口粮消费大幅下降,副食类食物消费大幅增长,食物消费模式进入以副食为主导的时代。达到富裕生活水平后,各类食物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参照台湾食物消费变化特征,预测中国大陆未来10年食物消费变化的趋势是:居民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水果、肉蛋奶及水产品等高附加值的食物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食物消费变化趋势,制定符合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食物生产、贸易政策,才能确保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喀斯特石山栖息地食物可获得性对食物多样性和种类季节相似性的影响是动物对环境适应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instantaneous scanning sampling)对广西扶绥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的食物多样性和季节性种类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固定样线法监测各月份白头叶猴家域内食物可获得性。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年平均食物多样性指数(FDI)为4.02,各月份间FDI没有显著变化(P=0.89),FDI与栖息地中主要食物的嫩叶的可利用性指数(FAI)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全年取食的食物种类中,有8种食物在11个月份都被取食,其他种类则只在特定的月份被取食。各月份间食物种类的相似性在0.36(3—4月)和0.74(9—10月)之间变化,月份间FAI的相似度与月份间食物种类的相似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白头叶猴对栖息地中食物种类的利用方式是:每个月用几种相同食物种类,并且主要食物可获得性高时,则集中采食,先满足基本的能量需求,再取食其他种类作为补充,使食物种类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食物摄入水平对抗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3年山东省某市县区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测量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应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表收集调查对象1 w 9类食物的消费情况,采用食物多样化评分(DDS)-9分类法评估膳食多样性,1~3分为膳食多样性不足、4~6分为适中、7~9分为充足。根据中国膳食宝塔将9类食物合并为5类,计算5类食物每日的平均摄入量。追踪随访研究对象的停药原因,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摄入水平对抗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肺结核患者2 711名,其中未治愈的患者共有147名,占总人数的5.4%。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治愈和未治愈患者的DDS、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和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均呈现显著差异(P均<0.05)。膳食多样性为不足、适中和充足者的未治愈率分别为11.4%、6.3%和4.3%。与食物多样性不足相比,食物多样性充足可显著降低结核治疗失败的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影响后OR值为0.42(95%CI:0.21~0.81)。采用五分位法计算获得结核病患者平均每日摄入动物性食物量分别为0~250 g、250~300 g、300~400 g、400~550 g、≥550 g,其未治愈率分别为9.7%、3.4%、5.5%、4.6%、3.2%。随着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结核未治愈率下降(P<0.01)。与动物性食物摄入量≤250 g/d相比,动物性食物摄入量>250 g/d可降低抗结核治疗失败的风险。平均每天摄入蔬菜水果类食物量为0~200 g、200~300 g、300~350 g、350~400 g、≥400 g的患者,其未治愈率分别为9.1%、7.2%、4.9%、3.6%、4.4%。随着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增加,结核未治愈率下降(P=0.002)。与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200 g/d相比,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350 g/d可降低抗结核治疗失败的风险。结论:抗结核治疗患者的食物摄入水平可影响抗结核治疗效果,食物多样性、动物性食物和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可有效降低抗结核治疗未治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计框架和食物消费得分分别考察农户的贫困和食物安全状况,并基于此进一步探讨农户的生计资本对食物安全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六县的各种生计资本的平均综合水平都偏低,其中物质资本总水平略高,而社会资本总水平略低;各种生计资本都是影响农户是否处于食物安全状态的显著性因素,且对农户的食物安全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妇女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社会和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1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9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调整的妇女赋权指数,测算贫困地区妇女在农业中的赋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妇女赋权对农户食物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缺乏农业生产的决定权和生产性资源的控制权是导致妇女未被赋权的主要因素。妇女赋权程度对农户的食物安全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妇女被赋予越多的能力和权利,她们家庭的食物安全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食物安全、食物多样性与贫困有关,为了解江西部分贫困县农户食物多样性状况,对江西省于都、莲花等9县共324户进行农户食物多样性问卷调查,采用国内外研究常用的3d 24h膳食回顾法。研究表明:农户生活水平与食物多样性有正相关性,家庭人口与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家庭人口增加食物多样性呈现提升现象。农户食物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约33%的农户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膳食结构较为合理;约5%的农户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食物营养结构不尽合理。农户食物多样性优于村级单元食物多样性,村内农户差异相对较小,而村与村之间的差异较大,可能与村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状况有关,影响着农户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与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状况,并探讨人口统计、生活方式、乳制品知识等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国8个城市人群进行抽样,采用膳食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各类乳制品摄入量,分析乳制品摄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国8个城市人群的乳制品摄入量为111.39 g/d,摄入频率为71.3%;纯牛奶的摄入占比为60.39%,为乳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酸奶摄入占比为28.24%、奶酪占比2%、奶粉占比4.28%。单因素分析显示,乳制品摄入量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吸烟、收入状况、BMI以及乳制品知识得分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乳制品摄入量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以及乳制品知识得分有关。结论:我国8个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总体较低,乳制品构成相比国外相差较大。乳制品摄入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乳制品知识得分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利用BMI指数研究消费者食物消费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后发现,国外针对BMI指数与消费行为的研究比较细致,不同消费人群、不同食物种类、不同就餐行为以及各种人口社会经济变量均对消费者的BMI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提出国内应加强BMI指数在食物消费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关注不同人群尤其是新型人群诸如农民工、留守儿童群体的饮食消费行为与其BMI指数的关系,政府在引导居民培养健康饮食消费习惯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何威风  阎建忠  周洪  李秀彬 《生态学报》2016,36(5):1369-1379
农户薪柴消费变化对室内空气质量、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影响重大,论文构建了山区农户薪柴消费的理论模型,以重庆市典型区1015份农户调查数据为例,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人均薪柴消费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家庭能源消费中,商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逐步增大,但薪柴依旧是农户普遍使用的能源类型,且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高;通过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和提高非农工资水平两种途径,非农就业能显著降低农户人均薪柴消费量;家庭电器数量增多、其他收入(政府补贴、亲戚帮扶等)增加、及替代能源(液化气、沼气、煤炭等)可获得性增强也能显著降低农户人均薪柴消费量,而户主年龄大、人均牲畜数量多及房屋离集市距离远的农户家庭的人均薪柴消费量高。提出了加快薪柴替代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北京市537位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对中老年人食物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食物消费结构方面,中老年人群食物消费偏好更加倾向于植物性食物,占其日均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6成,奶类、畜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23.34%、5.33%;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的食物消费结构略有差异。在不同年龄群组食物消费差异方面,中老年人群植物性食物中的粮食、蔬菜消费少于其他群组,而动物性食物中奶类消费量基本持平、畜禽肉类略低于其他群组。在中老年人群对其他年龄人群食物消费影响方面,对食物消费观念影响的“两极化”特征明显,而“不太受父母影响”普遍偏高,受影响群组的食物消费量不同程度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