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9046,齐319,414,Mo17的幼胚为材料,在已经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转化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建立了优化的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0-2.0mm的玉米幼胚是最适宜的转化受体;在感染液和共培养基中都加入乙酰丁香酮(200μmol/L)和抗坏血酸(50mg/L),能显著提高农杆菌对玉米的侵染能力;而感染前将幼胚高渗透压预处理未能提高转化率;延迟筛选有利于提高抗性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应用优化后的转化体系,获得了这4个玉米优良自交系的转基因植株,PCR阳性植株率为1.71%-4.09%.转化植株叶片总DNA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上的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了玉米基因组,并且在大多数转基因植株(71.4%)中为单位点插入.这一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将有用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9046,齐319,414,Mo17的幼胚为材料,在已经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转化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建立了优化的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0—2.0mm的玉米幼胚是最适宜的转化受体;在感染液和共培养基中都加入乙酰丁香酮(200μmol/L)和抗坏血酸(50mg/L),能显著提高农杆菌对玉米的侵染能力;而感染前将幼胚高渗透压预处理未能提高转化率;延迟筛选有利于提高抗性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应用优化后的转化体系,获得了这4个玉米优良自交系的转基因植株,PCR阳性植株率为1.71%-4.09%。转化植株叶片总DNA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上的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了玉米基因组,并且在大多数转基因植株(71.4%)中为单位点插入。这一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将有用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根癌农杆菌介导‘新津春四号’黄瓜(Cucumbis sativus L.)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叶片适宜的潮霉素(Hygromycin,Hyg)筛选浓度为40 mg L-1;500 mg L-1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Carb)可有效抑菌。预培养2 d有利于转化;共培养2 d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并避免农杆菌的过度生长;添加150μmol/L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农杆菌浸染液pH5.7、浓度0.8,浸染时间8 min为最佳遗传转化条件。再生植株经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检测及PCR检测证明hpt基因已成功转化。  相似文献   

4.
纤维植物罗布麻发根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种发根农杆菌(LBA9402.R601,和R1000)转化纤维植物罗布麻无菌种子苗的根茎叶不同外植体部位,首次诱导其生成发根并实现了直接由发根途径的植株再生.罗布麻发根诱导与所用的发根农杆菌菌株,外植体部位及光周期密切相关.发根农杆菌LBA9402感染罗布麻的根外植体,实现了最高转化率达100%.与LBA9402及R601相比,被发根农杆菌R1000感染的根外植体适合在黑暗环境下培养.其诱导生成的发根密度可达平均每个外植体22条.在不加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上,LBA9402和R601诱导产生的发根可以诱导生成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达20%.不定芽切下后,在不加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上2周内可以诱导生根.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发根及再生植株进行了鉴定,证明发根农杆菌的T-DNA插入了植物的基因组.为罗布麻的分子育种建立了稳定的转化及再生体系,为下一步通过转入外源基因改善其农艺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根癌农杆菌C58Cl_PHZ6111)转化黄瓜外植体,在无激素的MS_0培养基上获得转化植株。经胭脂碱测定和氯霉素抗性实验,所测16株均为转化型。气相色谱分析表表,转化植株2—ip和IPA的含量分别为非转化植株的10.7倍和66.7倍,基因4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转化植株1AA的会量,也促进了ABA和赤霉素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6.
喷雾:一种简便的拟南芥转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森 《生物技术》2006,16(5):36-38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且操作更为简便可行的拟南芥转化方法。方法:用含有OD600等于0.8的农杆菌,5%蔗糖和0. 2 ml/L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的MS液体培养基喷洒正在发育的花器官即可实现基因转化。植物生长到高约4cm时进行转化,此时植物具有大量的花和极少数的果荚,可以得到比较高的转化效率。喷洒溶液后将植物用保鲜膜等材料包裹起来以保持湿度,可有利于转化。结果:得到了365棵转化植株,转化效率和花器官浸泡法的基本一致。结论:这种方法可适用于多种生态型的拟南芥植物转化,并且方便大规模的拟南芥植物的转化,便于人们快速获得带有T-DNA标记的植株或基因遗传互补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影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简单、高效的水稻转基因系统。将水稻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用农杆菌EHA101/pHQ9,EHA 101/pHQ 10,EHA 101/pHQ T3感染后,筛选抗性愈伤,经分化获得转化株。抗性愈伤的平均得率为约100个愈伤/g愈伤外植体,抗性愈伤的分化频率平均高达85%。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T-DNA上的外源基因已整合进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T1代对潮霉素的抗性表明,多数转基因株系符合孟德尔分离比3∶1。该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应用T-DNA标签法和基因打靶法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雪柑种子为外植体,以pC1301-PMI-LFY重组载体为转化载体,将蘸有农杆菌侵染液的接种针在种子胚的顶端分生组织部位刺2-3次,深度1 mm左右,当实生苗成活后移栽.通过PCR检测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得到了1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4.35%.针刺法简便快速,在雪柑上能够成功应用,为木本植物的遗传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Zea mays L.)骨干自交系DH4866、齐319和鲁原16106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tNHX1和hpt因转入玉米培养细胞,经筛选获得了抗潮霉素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blot验证,确定了22.8%的再生植株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液浓度、愈伤组织基因型及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均有明显影响.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的分离呈多样性,在部分株系中表现出孟德尔遗传规律.耐盐筛选表明,一些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具有很好的耐盐性,部分株系可在0.8%-1.0%NaCl溶液浇灌下萌发和生长.Northern杂交表明,植株耐盐性提高与AtNHX1基因的转录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法向玉米萌发种子转化bar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昌7-2'的种子作为受体,质粒pCAMBAR.CHI.11为供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植物萌发种子基因转化方法将bar基因导入受体材料.PCR和Southern blotting杂交分析结果证明转化成功,转化率在6%左右.转化材料以0.2%Basta溶液喷雾后可正常生长发育.结果证明,农杆菌介导植物萌发种子转化,是适于玉米基因遗传转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单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基因转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影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简单、高效的水稻转基因系统。将水稻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用农杆菌EHA101/pHQ9,EHA101/pHQ10,EHA101/pHQT3感染后,筛选抗性愈伤,经分化获得转化株。抗性愈伤的平均得率为约100个愈伤/g愈伤外植体,抗性愈伤的分化频率平均高达85%。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T-DNA上的外源基因已整合进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T1代对潮霉素的抗性表明,多数转基因株系符合孟德尔分离比3:1。该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应用T—DNA标签法和基因打靶法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幼胚的遗传转化对研究植物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技术.本研究借助一种自制的特殊装置,采用电激法将GFP基因转入2-3天水稻幼胚,得到瞬时表达, 4-6天水稻幼胚经电激后再生了植株,并在愈伤组织阶段及R0植株中检测到GFP荧光的转基因植株,从而建立了水稻幼胚的遗传转化实验系统.在电容为500 μF、电压为300 V/cm,浓度为100 μg/mL的条件下,幼胚GFP的电激转化频率可达35%. 在pH 5.8的电激缓冲液中,最高转化频率可达40%.在三种不同的启动子实验中,以Ubi启动子的转化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发根农杆菌转化龙胆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具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通过叶盘法对药用植物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awa)进行了转化实验,发根农杆菌15834感染龙胆,诱发产生毛状根,并得到再生的龙胆植株,冠瘿碱检测实验表明,再生植株显示甘露碱带(mannopine),说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T-DNA部分已转移到龙胆植物细胞中。再生的龙胆丛生苗可以在不含激素的简化培养基上快速无限繁殖,转化的龙胆植株明显具有发达的根系,且根部龙胆苦甙含量比对照高,从而为东北龙胆栽培事业的发展以及龙胆有效成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以我国南方地区主栽木薯品种—华南8号的胚状体子叶为受体,对影响木薯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薯的遗传转化中,选用GV3101作为浸染外植体的农杆菌菌株,将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分别控制在30~45 min和3~4 d、菌液浓度(OD600)采用0.45、并添加200 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AS)均可明显提高其转化效率,但若对外植体进行预培养反而会降低其转化效率。利用该体系从453块外植体中共转化获得10株抗性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有8株木薯的基因组中已整合进了外源基因glgC336,转化率为1.77%。  相似文献   

15.
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从1988年首次获得玉米转基因完整植株以来,玉米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业已率先应用于玉米的商品化生产。作者对近年来玉米遗传转化技术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其在玉米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原位转化方法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转化是一种简便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在拟南芥中已经应用较为成熟,在玉米上的应用并不多见.本文在玉米开花期间,将含有目标载体pCAMBIA1301的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细胞悬浮液直接涂抹到事先授粉约8小时后并去除掉苞叶和花丝的幼穗上.转化后种子的幼苗,经过gus活性染色和潮霉素基因(hpt)的PCR扩增,证实有部分的种子T-DNA整合进入了基因组.在潮霉素筛选后,有2.6 %抗性苗存活.其中57.7 %抗性植株表现出GUS阳性,相当于全部检测幼苗的1.5 %.这一结果通过潮霉素基因的PCR扩增,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无菌苗子叶切段为外植体 ,通过叶盘转化法与根瘤农杆菌进行共培养建立了黄瓜的转基因系统。农杆菌菌株为LBA44 0 4,内含双元载体pBPMWMV。该质粒载体带有一个npt Ⅱ基因 (筛选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植株 )和一个WMV 2CP基因。抗卡那霉素 (Kanr)的黄瓜植株经DNA分子点杂交、PCR检测以及Southernblot证实 ,外源的WMV 2CP基因确实已导入黄瓜细胞且能稳定地遗传到子一代。对WMV 2CP基因在子一代的分离进行了统计。获得的转基因子一代植株对WMV 2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可以延迟发病时间 ,减轻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8.
发根农杆菌转化龙胆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伟华  徐香玲  李集临 《遗传》1992,14(5):27-29
本文利用具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通过叶盘法对药用植物龙胆(Genriana manshurics Kitagaua)进行了转化实验,发根农杆菌15834感染龙胆,诱发产生毛状根,并得到 再生的龙胆植株。冠瘦碱检测实验表明,再生植株显示甘露碱(mannopine)带,说明发根农杆菌Ri质 粒的T-DNA部分已整合到龙胆植物细胞中。再生的龙胆丛生苗可以在不含激素的简化培养基上快速 繁殖,转化的龙胆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根部龙胆苦贰含量比对照高,从而为东北龙胆栽培事业的发展 以及龙胆有效成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成熟种子胚尖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根癌土壤农杆菌EHA105/pCAMBIA2301对来自大豆成熟种子的胚尖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并对农杆菌侵染时间长短以及乙酰丁香酮(AS)浓度等影响转化频率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浸染时间以20 h为佳,乙酰丁香酮最佳浓度为200 umo1/L,并探讨了恢复培养的重要性.分别从3个大豆品种合丰35、合丰39、东农42得到了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及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外源基因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大豆的频率达6.4%~12.1%.  相似文献   

20.
HIV21 gag基因和gp120基因转化番茄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构建了HIV 1的gag基因、gp1 2 0基因及gag gp1 2 0嵌合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HIV 1的gag基因、gp1 2 0基因和gag gp1 2 0嵌合基因导入番茄 ,获得抗性转化再生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鉴定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再生植株基因组中 ,获得了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及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得到表达。本实验首次进行了HIV 1抗原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为利用番茄生产艾滋病新型口服疫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