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亚麻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半连续流程以亚麻籽(含水率5%,含油率47%)为原料,超临界CO2为溶剂萃取亚麻籽油。探讨了操作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及亚麻籽破碎情况对萃取的影响。用国家标准分析了不同萃取条件下得到的亚麻籽油,用GC-MS分析了亚麻籽油的组成,亚麻酸是主要成分,超临界萃取得到的亚麻籽油可作为高质量的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亚麻籽油(LO)和豆油(SO)完全替代鱼油(FO)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及Δ6Fad (Δ6 Fatty acid desaturase)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用豆油和亚麻籽油替代鱼油制备了3种等氮等脂的精制饲料, 在海水浮动网箱中进行了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1)鱼油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亚麻籽油组和豆油组(P<0.05), 但对成活率, 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 (2)亚麻籽油和豆油完全替代鱼油显著改变了鱼体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 降低了肝脏和肌肉LC-PUFA (Long chain-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的相对含量(P<0.05), 在亚麻籽油组(LO)和豆油组(SO)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 在各处理组中, 肌肉的n-3LC-PUFA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肝脏(P<0.05); (3)亚麻籽油和豆油显著上调了肌肉和肝脏中Δ6Fad基因的表达量(P<0.05), 其表达量在肝脏中分别升高了7.6和6.5倍, 在肌肉中分别上升了2.2和2.8倍。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亚麻籽油和豆油完全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生长具有不利影响, 亚麻籽油和豆油替代鱼油降低了肝脏和肌肉中LC-PUFA的含量, 提高了Δ6Fad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3.
以亚麻籽油为主要原料,在充分利用亚麻籽油独特的香味及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将亚麻籽油与辅料蒜、姜、洋葱、花椒、桂皮及香叶(蒜∶姜∶洋葱∶花椒∶桂皮∶香叶=1∶1∶2∶0.5∶0.5∶0.1)混合后在真空状态下抽提一定时间后经过滤制取浓香的亚麻籽拌菜油。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温度为60 ℃、浸提时间为10 min、辅料与亚麻籽油的比例为1∶10,在该条件下制得的亚麻籽拌菜油风味独特、香气浓郁、色泽好,其品质最高。经测定,油酸13.11%、亚油酸12.5%、亚麻酸42.2%。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尿素-硅胶和氯化亚铜-硅胶两次层析亚麻籽油,结果表明:尿素-硅胶层析后,亚麻籽油中只含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氯化亚铜-硅胶层析后得到了纯度高于90%的亚麻酸产品。运用外标定量法,以亚麻酸甲酯为标准品,样品总亚麻酸在0. 045~0. 677 mg/m L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782 59x-686 8(R2=0. 999 9)。本研究为今后亚麻酸的纯化研究及工业生产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采用无溶剂直接酯化法合成得到的α-亚麻酸甾醇酯的理化特性、脂溶性、结晶特性、油脂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α-亚麻酸甾醇酯具有理想的理化特性,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2 mg KOH/g和0.56meq/kg,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1%,在不同植物油脂中的溶解性达到30%以上,结晶温度区间在-25.9~-29.6℃之间。α-亚麻酸甾醇酯在大豆油、油菜籽油和亚麻籽油中的浓度分别小于0.1%、0.1%和0.3%,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α-亚麻酸甾醇酯良好的理化特性表明其在不同形态食品、保健品和医药产品等中将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樱桃李核仁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对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核仁油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其脂肪酸组成为油酸66.3%、亚油酸25.6%、棕榈酸5.6%、硬脂酸1.4%,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的总量占91.9%,该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葡萄核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酒厂的下脚料葡萄核(籽),经溶剂浸提法或机械压榨法提取葡萄核油,收率分别为16%和11%,阐述了葡萄核油精炼方法,并介绍葡萄核油可做食用油及其性状和营养价值.提取葡萄核油后的残渣还可以提取10%的丹宁.丹宁是医药、制革、日用化工的重要原料.若充分开发利用,不但变废为宝,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白苏子和荠苧子形态特征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苏子和荠苧子两种种子的脂肪油、氨基酸、矿质元素等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两种种子均含有丰富的脂肪油 ,含量分别为 4 0 .18%和 2 0 .6 2 % ,其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为 :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 92 .759%和 92 .990 %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 ,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种类齐全的矿质元素。其种子形状大小、纹饰特征是两种种子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鲵油脂肪酸的营养价值,通过水酶法提取大鲵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粗大鲵油及其精制(脱胶、脱酸、脱臭)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以及精制草鱼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大鲵油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6.5,酶添加量0.75%,酶解时间90 min。所得粗大鲵油达到SC/T 3502-2016粗鱼油二级标准。研究发现,在粗大鲵油中共检出脂肪酸20种,精制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基本不变,精制后大鲵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分别达74.76%和25.17%,均高于精制草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61.08%)与必需脂肪酸(18.90%)的相对含量,由此可知,当前方法对大鲵油的提取较为有效,且大鲵油营养价值较草鱼油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在羊草底物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的亚麻籽油(LSO)对气体产量、瘤胃发酵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LSO添加水平分别为底物干物质的5%和10%,体外培养持续48 h。在12、24和48 h时测量总气体产量、甲烷及氢气产量,培养结束后测定发酵指标和发酵液中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LSO显著降低了产气量和甲烷产量,提高了氢气产量;添加LSO显著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丙酸和丁酸的比例,还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和氨氮浓度;同时,添加LSO提高了发酵液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共轭亚油酸以及其他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这些结果表明,富含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LSO可以在粗饲料条件下抑制甲烷生成,改善瘤胃发酵,增加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而且抑制甲烷生成及改善瘤胃发酵的效果与添加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