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中对照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的教学理念,详细阐述笔者教学团队经过5个轮次的教学实践和持续改进,逐步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项目的遴选、教学过程的实施方式、课程过程性考核办法以及“监控-评价与反馈-改进”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通过分析3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分布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发现笔者教学团队所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成绩,也可以保证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文中所述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有望为当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项目实训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思维好、团结协作能力佳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强的新型综合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物制药产业飞速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在“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进行生物制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对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大学生物制药课程基于专属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SPOC)和超星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瞄准一流课程“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夯实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并有机融入典型案例。此外,通过加强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来提升考评分辨率;通过调研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利用边际效用曲线分析小组活动特点,来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生物制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学生满意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课程建设水平均得到提升,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产出导向理念,设定了"发酵工程"合理具体的课程目标,聚焦学生的工程知识掌握及问题分析、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培养。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模块,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整合并优化,采用了多元化、注重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构建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形成了"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改进"闭环运行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设计、研究发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晓宇  王睿  邱立朋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604-5613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将制药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实验教学项目设置成入门、进阶和自主3种项目等级。实验项目内容由浅入深、逐级递进、层层相关,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线上教学手段和竞赛机制的支持。实践结果表明,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效两个方面均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在论文撰写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值得后续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达成课程目标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痛点”问题,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实验水平。通过合理编排实验内容、采用“竞赛式”考核方式将405名少数民族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得知: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资料处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对照组学生均有显著的提高,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崔洪斌 《生命世界》2009,(10):82-83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高中生物课程的具体目标,明确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培养和目标达成,对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意义。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改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学生从大学里受益最直接、最核心和最显效的途径。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核心课程。梳理我国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变迁对促进全国生物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文收集了自1985年以来,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的文献5 871篇。按照国家主要教育方针政策和策略转变文件,将文献按其年份划分为1985~2006,2007~2012,2013~2016和2017~2021四个阶段。运用软件NVivo 11 Plus对文献题录文本和关键词进行相似性分析表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国家教育发展策略相适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依据扎根理论,通过编码处理和客观分析,将生物化学教学研究划分为“教学策略”、“教学方向”、“教学对象”和“教学评价”四个范畴。详细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取得的成效:整合包括结构性思维、问题导向、团队合作、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混合的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包括多媒体、虚拟仿真和互联网的先进教学技术;发掘思政元素并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生物化学教学全过程。从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关注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角度促进我国生物化学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是中小学教育评价极其重要的方面之一。以往我们对学生学科学习质量的评价主要用考试成绩来衡量,试卷又普遍以知识再现的测定为基本内容。这不是对教学大纲所定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整体反映,更不是对教学效果的全面评价。在生物教学中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革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机制。只有在进行课程、教材和教法等改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改革,生物教学的改革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在目前高考改革已经启动、各地中考改革正在深化的形势下,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学生学…  相似文献   

9.
上海“生命科学”二期教学改革,强调现代教育理念,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产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呢?笔者遵循新的课程理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利用我校功能完善的校园网和设施完备的网络教室,开设了一节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人体内分泌腺及激素”。以下是这节课教学设计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快速发展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行业和不断变化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我校开展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除了培养学生获得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显性胜任力外,还注重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等隐性胜任力。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传统工科高校环境类专业的前置核心专业必修课程,为满足新时代下新的人才培养需求,我们教学团队聚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四大痛点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思政融入四大环节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经多轮成果应用与迭代以及多方教学评价,结果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以湖南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明确课程定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需明确该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微生物学,教师在授课中应将微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实践相结合。其次,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授课中应注意通过合理使用教具、引入热点问题以及善于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力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也应注意促进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独操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评审认定是教育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极大地促进了任课教师对标评价量规进行教研教改。为促进环境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的教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全英课程组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下,对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注重课程思政和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针对工科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引入实际工程的应用案例,在课内外补充环境微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教师的科研成果,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从多方面强化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申报并获认定为首批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和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在高校实现“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为例,首先从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重要保障等四方面对该课程思政开展具体实践;其次从提升学生课程思政理念、提高学生课程成绩及对全校课程思政的引领等方面展现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实践路径,为发挥专业课的育人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环境生态工程是一个设立较晚的新专业,其基本的教学体系和专业课程设计还有待摸索和完善。"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普遍设置的专业必修课,其授课内容和形式如何适应专业整体的培养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结合所在学校、学院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将融入海洋特色和生态学思想的"环境微生物学"作为载体,结合课上理论教学、学生课堂报告、课下专题培训和实验技能培养等形式,培养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创能力。这可为同专业开设"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也可以为其他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科创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工业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用性强。为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教学团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从应用型师资培养、教学内容重组、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等环节对"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教育教学的飞跃提供了平台,更对教师提出了挑战。结合黑龙江东方学院《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对如何合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提高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面向国家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依据学情分析结果,通过翻转课堂、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讨论课、虚拟仿真实验及临床见习课、开放性实验等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体系使课程教学与医学人才培养挂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及服务意识,实现了师生共赢,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靖  周玉林  关杰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66-1771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其特点是内容广、发展快、实践性强, 因而该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提出了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一些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了许多高校课程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慕课教学的优点,重新构建了“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章节、教学考核、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并尝试了线上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促进、提升了课程的教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