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川西平原利用标志重捕、夹捕解剖和半自然条件下笼养的方法,提供了1989~1995年大足鼠种群雄性和雌性个体处于繁殖状态的比例、胎次数、每胎幼仔数、幼年个体的补充和发育等有关繁殖的基本资料。结果显示,大足鼠极灵活的繁殖策略 提高了这个物种幼年个体的存活,使该物种在可预见而频繁的周期性变化的农田环 境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种群。大足鼠的繁殖特征主要有:处于繁殖状态的雄性比例较大(平均0.491,95%置信区间0.451和0.534),怀孕雌性的比例较小(平均0.227,95%置信区间0.213和0.301),较高和相对稳定的繁殖能力(每年4胎,每胎8.245±0.452只),雌性幼仔较慢的生长和性成熟(4月),以及幼年个体加入种群与春季的小麦和秋季的水稻成熟相同步。这些繁殖特征使得大足鼠的繁殖活动集中在有利的时间。结果,虽然伴随繁殖活动雌雄性的个体质量下降,但仍能在短暂的时间里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将大足鼠的胎仔数与一些关于中国啮齿动物繁殖参数地理变异 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后者提供的资料尚不足以支持中国所有啮齿动物都有 "胎仔数随纬度增加"的过分简单的一般结论。每一个物种种群都有自己的最优胎 仔数,但最优胎仔数不一定随纬度而增加。我们认为在大尺度上研究如胎仔数这样的生活史性状时,生活史多样性的提法比单一性状的过分简单的一般化更好。  相似文献   

2.
川西平原大足鼠的种群生态学Ⅰ.种群动态和个体大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曾宗永  丁维俊 《兽类学报》1996,16(3):202-210
我们利用标志重捕、夹捕解剖和笼养等三种方法于1989年1月至1995年6月对川西平原的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个体大小、生长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种群密度最高11.3只/ha,最低0.7只/ha,平均3.6只/ha,并显示出与农作物相同的季节变动特征。雌雄性比由幼年组和亚成体组约1:1到成体组1:0.78到老年组1:0.53。雌雄个体的平均质量分别为136g和114g,两性的个体质量和后足长有明显差异,体长和耳长差异不明显。饲养的幼体及亚成体个体质量和尾长均持续增长,并可分别用Logistic和对数方程较好地拟合。生物量则显示出比种群密度和个体质量更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下旬-7月上旬于浙江富阳市农田采集680只泽陆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研究了泽陆蛙成体和幼体的个体大小和局部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通过解剖雌体获得窝卵数、测量抱对个体获得形态数据,研究了雌体大小与生育力关系以及抱对两性个体体形大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捕获个体中,雌性和雄性成体的最小体长分别为33mm和30 mm;雄性成体个体数显著超过雌性成体,两性幼体个体数无显著差异;两性成体头部大小、四肢长随体长呈同速增长,眼径和体重随体长呈异速增长,两性幼体所有被检形态特征均随体长呈同速增长;雌性成体平均体长显著大干雄性成体,去除体长差异的影响后发现,除眼径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均为雌性大于雄性;幼体除雌性体重大于雄性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均无两性差异;窝卵数与雌体大小(体长和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两性抱对个体的体长无显著相关性;泽陆蛙雄性成体体形小于雌性成体的个体大小两性异形模式可能决定于驱使雄性向较大体形发展的进化驱动力相对较弱,雌性增大体形可增加繁殖输出,故向较大体形发展的进化驱动力相对较强;除体重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均形成于性成熟之后.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2 ~ 2007 年在广西龙州县和宁明县采用标记重捕法对扁颅蝠的扩散行为进行研究, 共标记669 只(成体316 只,亚成体353 只;雌雄分别为293 只和376 只),重捕到139 只(重捕率20. 8% )。结果表明,大部分扁颅蝠雌雄后代在性成熟前发生扩散,其亚成体扩散率无性别差异(雄
性82.2% ,雌性66.7% ;P > 0.05)。对成年雌雄两性扩散率(雄性76.5% ,雌性58.5% )的分析亦未见性别差异(P > 0.05),但亚成体和成体合并结果显示雄蝠扩散率(80.7% )高于雌蝠(62.3% ,P < 0.01)。此外,我们还测量了扩散的距离,雄性后代的扩散距离(787. 5 ± 26.980 m,n = 37)比雌
性(517.4 ± 25.308 m,n = 24)远(P < 0. 01);在出现扩散的61 只后代中,仅有一只(0. 7% )雄性亚成体扩散到其它的竹林,其余个体均在出生竹林内的不同竹筒之间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5.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们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 ,采用目标动物抽样法对高原鼠兔的 5种行为进行观察 ,分析天敌动物气味增加与天敌动物数量增加对高原鼠兔行为影响的差异 ,探讨高原鼠兔对捕食风险的权衡能力及面对不同风险的行为决策。 2 0 0 1年 ,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1 8只 ,雌性成体2 5只 ,雄性幼体 35只和雌性幼体 4 2只 ,在对照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1 4只 ,雌性成体 1 5只 ,雄性幼体 2 2只和雌性幼体 1 1只 ;2 0 0 2年 ,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7只 ,雌性成体 1 2只 ,在对照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8只 ,雌性成体 1 5只。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赤狐的气味后 ,高原鼠兔通过改变行为策略以适应捕食风险的增加。当气味源刚放入后 ,与对照样方比较 ,高原鼠兔明显增加了观察和鸣叫的频次 ,相应减少了取食的频次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原鼠兔并未对气味产生适应性。当天敌动物的数量增加后 ,赤狐气味的增加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较小 ,在捕食风险超出高原鼠兔的耐受范围时 ,高原鼠兔扩散。同时 ,高原鼠兔的行为在雌雄之间、成体与幼体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 ,雌雄个体、成幼体均采用相同的行为策略减小捕食风险。以上结果表明 :捕食风险明显影响高原鼠兔的行为 ,高原鼠兔能够权衡捕食  相似文献   

6.
繁殖期高原鼠兔的行为时间分配与后代存活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8月份,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附近,采用标志流放、直接观察法和解剖法对青藏高原特有的植食性小哺乳动物———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的行为时间分配、繁殖特征和后代存活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体平均地面活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分别为88.67%和89.88%,在不同的繁殖时段,成体的各种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显著的变化,并影响后代的存活率。幼体从出生到15d的存活率和雌、雄性成体的每次移动距离以及雌性成体的地面活动强度都显著的正相关;从15d到45d的存活率和雄性成体的地面活动强度、观望强度显著的正相关。在相同的观察时期,高原鼠兔雌、雄成体的一些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如雄性成体地面移动距离、频次在繁殖前期显著的高于雌性成体;雄性成体的观望强度在6、7月份显著高于雌性成体。说明雄性成体在领域防卫中较雌性成体承担更多的责任,雌、雄成体在育幼活动中的繁殖投入存在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社鼠是卧龙自然保护区小形啮齿类的优势种。1986年3—10月,根据该区植被垂直带及社鼠分布情况,分别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及针阔叶混交林带采用踏板式铁制鼠铗捕鼠(每带每月300铗日)进行社鼠繁殖情况调查,结果如下。一、共捕获社鼠251只。雄性126只、雌性125只,雌雄性比为1:1。有雄性成体99只,雌性成体63只,其中孕鼠和带子宫斑鼠各15只(各占雌性成体数的23.8%)。孕鼠怀胎仔数3—9只,平均5.3只,子宫斑数2—13个,平均6个。从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和针阔叶混交林带所捕获孕鼠的平均怀胎仔数分别为4.8只、5.8只和5.7只。二…  相似文献   

8.
张新玉  王华  鲍毅新  王艳妮  叶彬 《生态学报》2016,36(5):1312-1320
2009年7月—11月,2010年3月—11月对千岛湖两个岛屿上的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进行标志重捕,通过分析扩散个体的性别、年龄及扩散距离等,探讨陆桥岛屿环境下社鼠的扩散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岛屿环境下社鼠的扩散率为37.96%,不同季节社鼠的扩散率存在差异,社鼠倾向于在春季发生扩散,尤其是3月份,社鼠扩散个体数最多;对于整个捕获史而言,雌雄扩散个体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x~2=12.542,df=1,P0.001),雄性个体更倾向于发生扩散;而在繁殖高峰期,当怀孕鼠存在时,雄性扩散数亦大于雌性,两者存在显著差异(x~2=4.504,df=1,P=0.034)。扩散个体体重的季节差异不显著;扩散与社鼠的年龄密切相关,社鼠更加倾向于在亚成年阶段发生扩散;另外,家群大小对社鼠扩散个体数量也有显著影响,家群越大,扩散个体越多;对扩散距离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9.229,df=50,P0.001),雌性个体的平均扩散距离为(282.97±16.14)m,显著大于雄性的(146.70±6.80)m,而扩散距离与年龄、体重、最大活动距离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海南坡鹿种群生活史特征及种群动态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生命表和Leslie矩阵等生活史常规研究方法,分析了生存于海南邦溪自然保护区的国家I级珍稀濒危哺乳动物海南坡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定年龄存活率、特定年龄繁殖率、初次产仔年龄、产仔季节、性比、寿命等重要生活史特征,并预测其种群动态趋势.邦溪海南坡鹿种群平均寿命4.6岁,雌性平均寿命略高于雄性,分别为4.7岁,4.4岁;雌性平均初次产仔年龄为24月龄;雌性平均性成熟年龄为16月龄;雌性最长繁殖寿命为8.5岁,雄性最长繁殖寿命约为4岁;成年雌性平均一年一胎,胎仔数为1;新生幼仔数量雄性大于雌性,性比为1.33∶1;种群动态生命表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年龄段雄性存活率高于雌性.幼体(0~2岁)死亡数雌性高于雄性,壮年成体(3~8岁)死亡数雄性高于雌性,老体(9岁~)死亡数两性几乎相等.雌性幼体受到较强的自然选择作用,体弱个体被淘汰;壮年雄体为繁殖付出较高的代价,死亡个体数量较高.Leslie矩阵预测结果表明,如果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子不变,种群数量将逐年增长,周限增长率为λ≈1.011; 种群内禀增长率r≈0.012;种群世代增长率R0 ≈1.06;世代长度T≈5.12年.产仔时间为秋季与冬季,春、夏季节不产仔,此为适应海南岛独特的热带环境选择压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鼠兔家群结构的季节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志重捕法测定高原鼠兔家群年龄结构和性比,探讨其家群结构的季节变异及原因.结果显示,繁殖早期,家群由越冬成体和第1胎幼体构成;繁殖后期,家群主要由第1胎幼体构成.高原鼠兔家群年龄结构依季节存在显著的差异.5月,成体和雌性第1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其他月份;5月和6月雄性第1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7月和8月;6月第2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7月和8月;7月雄性第2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8月.7月和8月,第1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第2胎幼体.高原鼠兔家群内5月成体性比显著高于7月和8月.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在冬季漫长、食物匮乏以及繁殖季节极短等条件下,调整家群结构,提高繁殖成功率,使其种群在严酷的高寒环境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1.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我国广大农区的重要野栖害鼠,有关该鼠的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国内外研究甚少。本文以江西省安义县的黑线姬鼠为例,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该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进行筛选,探讨建立鼠类种群数量预测模型,经回报和试报检验,效果尚好,兹报道如下。 影响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比较多,我们以鼠类生物学和生态学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初选出16个入选因子,然后将这些因子输入计算机进行筛选。这16个入选因子是:X_1:怀孕率;X_2:平均胎仔数;X_3:繁殖指数;X_4:成体性比;X_5:总性比;X_6:雄性成体百分比;X_7:雌性成体百分比;X_8:雄性成老体百分比;X_9:雌性成老体百分比;X_10:雄性成老体比;X_11:雌性成老体比;X_12:总成老体比;X_13:雌性成体比;X_14:总成体比;X_15:月平均气温;X_16:月降雨量。  相似文献   

12.
大绒鼠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爱国  杨增源 《兽类学报》1989,9(3):231-231
大绒鼠属于仓鼠科绒鼠属。分布于云、贵、川及湖北的部分地区。绒鼠属的分类学、生态学及与鼠疫疫源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本文初步报道大绒鼠的染色体组型。1.材料与方法 成体大绒鼠雄性1只,雌性3只,捕自云南省陇川县红光乡的山麓灌木丛。染色体标本制备采用常规骨髓制片方法。秋水仙素剂量为3微克/克体重,腹腔注射后3.5小时取材。0.4%KCl低渗处理,空气干燥,用10%Giemsa染色。选择分散良好的中期细胞(雄性10个细胞,雌性10个细胞)拍  相似文献   

13.
五种蝙蝠形态与回声定位叫声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三叶蹄蝠(Aselliscus uheeleri)、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大鼠耳蝠(Myotis myotis)和大足鼠耳蝠(M.riketti)的形态和回声定位叫声的性别差异性,明确同种蝙蝠雌雄个体对食物、栖息地等资源利用的细微差异,我们利用超声波探测仪、Batsound分析软件及SPSS11.0统计软件对5种95只蝙蝠进行了录音、声波分析和统计分析。5种蝙蝠形态性别差异性不显著,角菊头蝠、三叶蹄蝠、大蹄蝠和大足鼠耳蝠叫声频率性别差异性显著,大鼠耳蝠叫声频率性别差异性不显著。角菊头蝠雌性叫声的基频、分音、主频率高于雄性,声脉冲时间、间隔时间大于雄性,调频(FM)带宽小于雄性;三叶蹄蝠、大蹄蝠叫声的基频、主频率雄性高于雌性,调频带宽雌性小于雄性;大足鼠耳蝠叫声的主频率雄性高于雌性,FM带宽雌性大于雄性[动物学报49(6):742~747,2003]。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鼠兔家群空间领域的季节性动态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高原鼠兔家群空间领域的季节特征,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的5~8月,在青海省玛沁县,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最小多边形面积法对其家群巢区和核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高原鼠兔巢区和核域面积存在显著差异.5、6月份,成体巢区面积显著大于幼体,但二者核域面积却无显著差异;7月份,成体与第1胎幼体巢区及核域面积均显著大于第2胎.5、6月份雄性成体巢区显著大于7、8月份,6、7月份雌性成体巢区显著大于5月和8月份.巢区及核域面积均与家群个体数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季节和家群结构均可对高原鼠兔空间领域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骨龄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区一个华西蟾蜍种群的年龄结构、体长、年生长率及性成熟年龄。采集的74个成体个体中(雄性47只,雌性27只),均能够在趾骨切片中观察到受抑制生长线。结果表明:两性的体长和年龄都成正相关关系(雌性:F1,26=4.87,r=0.40,P=0.04,雄性:F1,46=4.48,r=0.30,P=0.04)。雌性初始繁殖年龄为4龄,寿命至少为11龄;雄性分别为3龄和11龄。雌性和雄性的平均年龄存在显著差异(Z=2.27,P<0.01),雌性为(8.4±1.8)龄,雄性为(6.2±1.8)龄。雌性平均体长大于雄性(t=2.348,P<0.01),雌性为91.9 mm±7.2 mm,雄性为74.8 mm±5.5 mm。另外,雌性和雄性具有不同的生长模式,雌性生长率(r=2.48)大于雄性(r=2.32)。年龄和生长率对华西蟾蜍的性二型的解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对正在抱对的30对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成体的体长、头长、头宽、前肢长和后肢长进行测量,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抱对个体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及配偶间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性的所有局部形态特征均与其体长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前肢长和后肢长随体长的增长速率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而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雌性成体显著大于雄性成体;特定体长下雄性的前肢显著大于雌性,其他局部特征没有显著的两性差异;雌性个体与抱对的雄性个体的后肢长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形态特征两性间无相关性.因此,在东北林蛙的配偶选择中,雌性对雄性形态特征的选择与两性异形的形成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高原鼠兔繁殖期攻击行为的动态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原鼠兔繁殖期攻击行为强度的变化、检验进化博弈理论有关预测,本研究于2009 年5 ~8 月采用标志重捕和中立竞技场法测定了高原鼠兔自然种群斗殴及进攻等行为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5 月下旬及6 月上旬高原鼠兔雄性斗殴行为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高于7 月下旬和8 月中旬;而雌性差异不显著。5月下旬和6 月上旬,高原鼠兔雄性个体间的斗殴行为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雌性,其余时期两性间无显著差异。进攻发起者通常是该次殴斗的获胜者;自繁殖高峰期至末期,种群中雄性高原鼠兔鹰对策者比例逐渐下降,与进化博弈论的预测一致。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19只圈养大熊猫的体重进行分析,发现圈养大熊猫初生幼仔的体重为(0.16±0.04)kg,其与母兽的体重相关性不显著;幼仔期平均体重为(13.74±10.64)kg;亚成体期平均体重为(78.30±27.05)kg;成年个体平均体重为(112.25±12.04)kg;老年个体平均体重为(100.75±15.79)kg。初生幼仔体重雌、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幼仔、亚成体、成年及老年个体的大熊猫,雌性个体体重均小于雄性个体(P0.05)。雌、雄大熊猫幼仔生长曲线均接近幂函数(Power),雌性亚成体大熊猫体重增长曲线接近三次方(Cubic)函数,雄性亚成体大熊猫体重增长曲线则呈S型;无论雌性和雄性,幼仔和亚成体期间均保持线性增长(P0.05)。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年度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进入成年后期时体重会下降。进入老年期后,雄性大熊猫的体重在后期有显著性下降(P0.001)。本研究补充完善了大熊猫整个生活史的体重增长规律,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中饲养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生态保留带对小型兽类种群的影响,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在瑞士西部Salavaux,chevmux和Montbrelloz 3个地区采用标志重捕方法对小型兽类种群进行了研究。在3个生态保留带中,共发现6种1206只小型兽类,其中普通田鼠、小林姬鼠、中麝晌捕获数量多。普通田鼠为优势种。普通田鼠的种群数量在生态保留带间有差异,但具有相同的季节性波动趋势,一般种群数量随着植被覆盖度和食物丰富度的增加,春季末开始出现增加,仲夏达到最高水平。种群中雌雄个体年龄结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成体和亚成体的数量比幼体多,雄性亚成体的数量比雌性多,雌性成体数量比雄性多(X^2=44.09,df=10,P〈0.001,N=203)。普通田鼠种群中雌雄个体体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雄性的体重比雌性大(t一检验:t=5.011,df=162,P〈0.05,N=213)。种群性比之间有明显的月间变化,雌性的捕获次数比雄性大。普通田鼠只在短距离范围内活动,在生态保留带中的巢区为350~400m^2,雌雄个体的巢区大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灭鼠干扰后高原鼢鼠的种群动态与扩散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采用去除取样法对高原鼢鼠的种群动态及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因栖息地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土壤疏松、食物丰富的栖息地内鼠密度较高。去除前的自然种群内和去除后扩散区内的鼢鼠中,其种群密度基本相同,种群结构相对稳定,成体鼢鼠的数量均占种群的73%左右,雌雄性比为11;去除区内鼢鼠的密度较低,雄性幼体的数量相对增加,成体的数量相对减少,其性比亦为11。相邻动物之间的距离受密度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密度条件下,其距离无性别间的差异,动物呈镶嵌分布型。去除区内鼢鼠的平均扩散率为26.5%,平均扩散距离为66.9m,扩散距离受土壤因素的影响。去除区内鼢鼠的成体体重小于扩散区内鼢鼠的成体体重,而在幼体间无差异。引起高原鼢鼠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密度,当种群密度超过平衡密度后,由于种内的相互攻击和对食物资源的相互竞争加剧使部分个体扩散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