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蘑菇博物馆     
正世界顶尖菌物专家联手巨献600幅地理分布图,再现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600种蘑菇及其相似物种;详解地理分布、生境、宿主、生长方式、频度、孢子印颜色、食用性,以及采集、收藏和鉴定方法1800余幅高清原色彩图,真实再现各种蘑菇美丽的艺术形态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菌物DNA条形码技术原理与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艳  张傲  李玉 《菌物研究》2012,10(3):205-209
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对1个较短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物种鉴定的方法,它通过对1个或多个相关基因进行大范围的扫描,进而鉴定未知物种或者发现新种。当传统的分类学受到阻碍时,这种技术可以发挥其优势。相对于其他生物,菌物的生活史独特而复杂,这就使得对其进行的形态学鉴定要受到菌物自身生长发育时期的限制。国内外科学家对寻找适合于大多数菌物的标准DNA条码进行过探索,但还没有找到满足全部特征的基因片段。文中对DNA条形码技术的概念、原理依据、操作步骤和优缺点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我国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菌物研究》2012,(4):F0003-F0003
由《菌物研究》编委、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所著《多彩的蘑菇世界》已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本书用200多页篇幅、900多张精美彩色原生态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475种东北亚地区分布的大型真菌(蘑菇),是目前国内记载种类较多、图片质量上乘的高端蘑菇科普读物。  相似文献   

4.
采集于新疆的"中国美味蘑菇"是一种个体巨大的野生蘑菇,迄今未有人工栽培报道。本文已成功对其进行驯化栽培并完成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今后商业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美味蘑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大豆蛋白胨;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最适p H值为6。该种蘑菇可利用稻草、麦杆、芦苇等基质进行栽培;它还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出菇可不需覆土,而覆土为一般栽培的蘑菇属种类生产中的必须环节。初步驯化表明,该种蘑菇以芦苇为基质比以稻草为基质的生物学效率高15.01%。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云南野生菌》(手绘百菌图)自2015年出版后,便得到社会各界及相关专业人士一致好评、高度关注。荣获2014年度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菌物研究》将其评定为中国首部手绘自然生态环境蘑菇画专著。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珍藏了该著作。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高度评价到:为全球蘑菇事业做出了独特、重要而令人难忘的贡献。中国食用菌协会  相似文献   

6.
全球野生双孢蘑菇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孢蘑菇 (Agaricusbisporus)是世界最重要的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近 10a来对其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在广泛地进行 ,试从野生双孢蘑菇的自然居群的分布 ,遗传变异、交配类型和生活史等方面对全球野生双孢蘑菇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苇菇”是主产于新疆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湖泊周边的芦苇或多枝柽柳林内,埋生或半埋生在土壤中。本研究共采集和收集相关标本91份,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宏观形态特征相似的“苇菇”标本并非一个物种,而是分属于蘑菇属Bivelares组的大肥蘑菇Agaricus bitorquis、中华美味蘑菇A. sinodeliciosus和亚托柄蘑菇A. subperonatus;及Nigrobrunnescentes组的帕达纳蘑菇A. padanus。本文对“苇菇”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它们的分种检索表。其中大肥蘑菇、亚托柄蘑菇和帕达纳蘑菇在我国和欧洲等地均有分布,而中华美味蘑菇仅在我国有报道。据此,依据1950-2000年生物气候数据结合中华美味蘑菇的分布实地调查结果,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开展了对中华美味蘑菇分布区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在我国主要为新疆天山山脉南北两侧、西藏西南部、青海海西州、甘肃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预测国外适生区域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物种分布模型涉及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率显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和最暖月最高温是影响中华美味蘑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域狭窄,为狭域种,建议应加强相关资源的保护,并积极拓展其可持续利用途径以降低对野生中华美味蘑菇子实体的过度消耗。  相似文献   

8.
采集于新疆的“中国美味蘑菇”是一种个体巨大的野生蘑菇,迄今未有人工栽培报道。本文已成功对其进行驯化栽培并完成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今后商业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美味蘑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大豆蛋白胨;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6。该种蘑菇可利用稻草、麦杆、芦苇等基质进行栽培;它还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出菇可不需覆土,而覆土为一般栽培的蘑菇属种类生产中的必须环节。初步驯化表明,该种蘑菇以芦苇为基质比以稻草为基质的生物学效率高15.01%。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祁连山地区的一株野生食用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及其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絮缘蘑菇Agaricus subfloccosus。以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作为实验材料,对该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研究。检测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无机盐、维生素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絮缘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挑选出3个较优因素的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絮缘蘑菇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最佳无机盐为硫酸镁,最佳维生素为VB12,最佳温度为16℃,最佳pH为6。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为碳源、无机盐和pH,絮缘蘑菇最适的营养因子最佳组合配方为:蔗糖25g/L,硝酸钾2g/L,硫酸镁2g/L,pH为5.0。驯化栽培过程中,栽培配方为:木屑79%、高粱籽5%、玉米面5%、石膏1%、麸皮10%。温度16℃使絮缘蘑菇菌丝在90d左右满袋,覆土可培育出子实体。  相似文献   

10.
《菌物学报》2017,(10):1311-1331
植物检疫性菌物是一类严重危害植物健康的有害生物,我国现行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共收录130种。本文总结了2007年至2016年间全国口岸进境植物检疫性菌物的截获情况,从检疫性菌物分布类群、寄主及与不同检疫业务和来源国或地区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从检测鉴定技术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提高疫情截获率,促进口岸检疫性菌物检疫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蘑菇氨酸曾被怀疑具有潜在的致癌效应,但其生理作用目前还存在争议.为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双孢蘑菇中蘑菇氨酸含量,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我国5个双孢蘑菇产区30份新鲜双孢蘑菇样品中蘑菇氨酸的含量.结果显示,我国双孢蘑菇中蘑菇氨酸含量范围较广,为155.6~934.4mg/kg FW.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菌株类型、培养料类型和采收季节等因素对蘑菇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不同栽培条件下生产的双孢蘑菇中蘑菇氨酸的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我国西藏和川西的野生大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有二稜野生大麦。它有广大的分布地区。形态学鉴定,证明它们分属于二稜野生大麦的三个基本变种。还证明六稜野生大麦有广泛的分布地区和物种的多形性。首次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有六稜瓶形野生大麦,此外还有一些野生大麦的中间类型分布在这一地区。 细胞学鉴定证明上述野生大麦类型染色体组型的第一对最长染色体的一端携带小随体,  相似文献   

13.
<正>《真菌珍品》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谌谟美教授编著,2011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认证(即出版许可)。这是一部关于中美食药用蘑菇的百科全书,首次以英文形式详细介绍了分布于中国和美国的约200种野生可食用蘑菇的釆集鉴定及50种食药用蘑菇的栽培。全书共分两卷12册。第一卷(前5册)介绍野生食用菇的釆集鉴定方法及在中国的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西藏,美国的加利弗尼亚州和阿拉斯加州发现的野生食用菇种类。每一种蘑菇都详细记录了拉英中名称和分  相似文献   

14.
蘑菇凝集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凝集素是非酶、非抗体,可凝集细胞的蛋白质或糖蛋白。作为药用真菌重要的药理成分,蘑菇凝集素已成为继研究蘑菇多糖之外的另一活性物质。基于其众多生物学性质,其研究越来越深入,在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中用途也越来越广。就蘑菇凝集素的分布、结构、性质、作用与功能、提取方法和应用作简要综述。主要涵盖凝集性质及其影响因子、抑制肿瘤及抗癌抗增生活性、促有丝分裂活性及免疫调节活性、毒性作用、抗植物病毒及杀虫剂活性、促菌丝分化及识别活性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云南省每年发生超过500起蘑菇中毒事件,造成2 000余人中毒,约30人死亡,成为我国蘑菇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系统研究蘑菇中毒事件中的毒蘑菇多样性,可以为蘑菇中毒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对云南省2013年以来开展过科学物种鉴定的223起中毒事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云南省蘑菇中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7月份达到高峰,而6月份死亡人数最多。地区分布分析发现云南省蘑菇中毒事件涉及14个市州,中毒事件数前5位分别为德宏、玉溪、保山、楚雄和普洱,均位于云南中部及以南地区。223起中毒事件中共成功鉴定出47种毒蘑菇,分属6种中毒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和光敏性皮炎型)。这些毒蘑菇包含发现于中国的新物种16种,以及2019年以来发现的中国新记录种3种。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和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分别造成19人和9人死亡,是云南省最危险的2种剧毒蘑菇。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日本红菇R. japonica、光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epa、近江粉褶菌Entoloma omiense和发光类脐菇Omphalotus olearius位列胃肠炎型中毒的前5位。热带紫褐裸伞Gymnopilus dilepis、毒歧盖伞近似种Inosperma cf. virosum和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位列神经精神型中毒的前3位。叶状耳盘菌Cordierites frondosus是目前云南省造成光敏性皮炎型中毒的唯一物种。  相似文献   

16.
蘑菇鲜嫩味美、营养丰富,但采摘后必须当天处理,否则便陆续破膜、开伞,甚至腐败变质,难以贮运。这是生产部门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1976年初华南农学院生物物理研究室开始这一研究。1977年国家科委资助继续深入研究。在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华南农学院受广东省科委的委托1982年3月邀请了省内外21个单位34名代表对辐射蘑菇保鲜研究结果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如下: 1.用~(60)Co γ射线辐照蘑菇保鲜适宜照射剂量是5万伦—10万伦。在室温下,鲜蘑保鲜由原来1—2天延迟到6天左右。以纸盒包装为最佳。 2.γ射线辐照后蘑菇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17.
一、洋蘑菇在我国的栽培簡况洋蘑菇是屬真菌门,担子纲、伞形目、伞形科环状伞菌屬。学名为Psalliota campestris Fr. 蘑菇为蔬菜中的佳品,味鮮美。我国人民常讲“山珍海味”,菌类可为“山珍”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每当雨季或夏季来临,山野之间会长出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蘑菇。野生蘑菇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故常被誉为"山珍"。我国不少地区的民众都有着采食野生蘑菇的习惯,如牛肝菌、松茸、鸡枞、乳菇、红菇等都是餐桌上的美食。然而人们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经常会因误食毒蘑菇而导致中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毒蘑菇中毒占食物中毒事件的比例分别为22.73%、11.64%,因误食有毒蘑菇死  相似文献   

19.
梁枝荣 《菌物学报》2013,32(Z1):57-61
食用菌生产应该与种植业、养殖业并驾齐驱,称之为食用菌培植业,是农业生产领域内的三大基础产业。解决野生食用菌的产量、质量问题,是野生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的瓶颈;必须另辟蹊径,发展食用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实现野生食用菌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双孢蘑菇野生化生产和菌菜轮作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双孢蘑菇的生产发展另辟蹊径;建议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朝两化一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药用真菌产业发展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食用菌的归属问题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和菌物的关系。食用菌早期放在微生物范畴,由于食用菌是担子菌中肉眼可见、手可摘的大型菌,包括虫生菌、木腐菌、草腐菌、菌根菌等。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菌物,如密环菌等一些较大的真菌,占地890公顷,重量10 t。据报道中国已知的菌物不足世界已知菌物的百分之一,所以中国菌物资源调查与开发面临艰巨的任务。什么是菌类作物?菌类作物等同于果树作物、蔬菜作物等作为一个独立的作物而存在。菌类作物是指野生可驯化栽培的蘑菇。中国已知有967种,占世界50%,其中药用菌540种,占世界70%。市场上可见的菌类作物种类约240种,其中可栽培菌类作物有60种左右,包括香菇、平菇、黑木耳、滑子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