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扫描增强对比剂的不同浓度和流速对肾脏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5月间于我院影像科行腹部增强CT扫描检查的患者136例,对采用不同浓度(300 mgI/mL、350 mgI/mL)和不同流速(3 mL/s、5 mL/s)的图像质量,选取选取左肾动脉开口处腹主动脉(D)、左/右肾脏动脉(E)、左/右肾脏静脉(F)、左/右肾皮质(G)、左/右肾实质(H)作为感兴区进行分析,评估碘海醇浓度及流速增强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相同流速增强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比较:左肾动脉开口处腹主动脉、肾脏动脉、肾脏静脉血管显影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皮质、肾实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不同流速增强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差异各部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较高碘海醇使用浓度和较快的注射流速对肾脏血流显影有帮助,因此,在安全剂量范围内,适当增加碘海醇使用浓度及增加对比剂的注射速度会提高肾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0-70岁肾癌高发人群正常肾脏MSCT灌注成像特征.方法:正常志愿者109例,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对其肾脏进行平扫及灌注增强扫描,使用后处理renal tumor per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出正常肾脏皮髓质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四个灌注参数,比较同一灌注参数在皮髓质、左右侧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受检对象除3例腹式呼吸明显,不能完成同层扫描外,其余106例均得到理想图像及数据,肾皮质与髓质BF值、BV值及PS值灌注参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但肾皮质与髓质MT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侧皮质间及髓质间灌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皮质间及髓质间灌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显示肾脏形态的同时,还可定量测量皮髓质的血流灌注情况,间接反映肾脏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特征,并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肾癌患者69例,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对其肾脏进行平扫及灌注增强扫描,使用renal tumor per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DC),各种灌注图像及感兴趣区(ROI)内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将得到的灌注参数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癌肿块灌注参数与已测得的正常肾皮质各灌注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其中,正常肾皮质的BF值、BV值及PS值均高于肾癌组织,MTT值则相反;肾癌肿块灌注参数与已测得的正常肾髓质各灌注参数值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正常肾髓质各灌注参数值均低于肾癌组织,而PS值二者之间差别不显著(P<0.05);肾癌患者健侧肾皮髓质灌注参数值与已测得的正常肾皮髓质各灌注参数值及肾癌患者癌旁正常肾皮髓质各灌注参数值,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显示肾脏形态的同时,还可定量测量皮髓质的血流灌注情况,间接反映肾脏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大鼠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肾实质ADC值变化规律。方法:将2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12只,正常对照组(NC组)8只;DN组给予60 mg/kg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NC组按照相同方法、相同剂量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并对最终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并且存活的8只DN大鼠、8只NC大鼠进行MRI扫描,包括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及DWI扫描;扫描结束后收集血液送血肌酐及双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测量每只大鼠双肾皮、髓质的ADC值。结果:造模后,DN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尿量明显增加、体重明显减低,DN组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损伤,符合早期DN病理改变。DN组大鼠肾脏皮、髓质ADC值分别为1.522±0.913×10^-3 mm^2/s、1.268±0.388×10^-3 mm^2/s,较NC组肾脏皮、髓质ADC值1.276±0.341×10^-3 mm^2/s、1.011±0.217×10^-3 mm^2/s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ADC值可能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Wistar大鼠肾组织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 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 组),每组10 只。I/R 组行剖腹手术,分离双肾动脉后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阻断血供,45 min 后恢复; IPoC组行剖腹手术,分离左肾动脉后将其夹闭,在阻断血液供应45 min 后恢复血供时采取10 s再灌、10 s停灌处理,反复5个周 期。在所有实验完成6 小时后,处死大鼠切除左肾,分别提取两组肾组织中的总RNA和miRNA,利用miRNA微阵列对其进行杂 交检测,通过芯片扫描和数据聚类分析,获取两组大鼠肾脏组织miRNAs 表达谱,并进行qRT-PCR 验证,筛选差异表达的 miRNAs。结果:通过qRT-PCR 验证共筛选出7 种表达差异较大的miRNAs,其中下调的三种,分别是miR-27a,miR-665, miR-let7f,上调的四种,分别为miR-532-3p,miR-205,miR-122,miR-291b。结论:差异表达miRNAs 可能参与缺血后处理减弱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中。  相似文献   

6.
刘琳  韩英  袁有法  张宝性  赵金彩 《生物磁学》2011,(12):2350-235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高分辨薄层重组对体检中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MSCT薄层重组与常规CT扫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对照。方法:搜集做64排常规CT扫描同时行薄层重组的2473例体检病例中筛选的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患者在常规CT扫描中有80例可以显示病变,而在MSCT薄层重组中97例均有阳性发现;其中双肺弥漫性病变79例(两肺间质纤维化78例,肺内多发转移瘤1例),肺结核3例,肺内孤立结节12例,早期中央型肺癌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以及纵隔肿瘤1例;MSCT薄层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肺内小叶间隔线增厚、弥漫分布的囊性病变、肺内结节的细微征象。结论:MSCT薄层重组在胸部体检中的诊断阳性率、细节分辨率、图像质量及确诊率均优于常规CT,可作为肺内病变尤其是早期肺癌筛查方法之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二甲双胍组和丝胶预防组。模型组、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均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致动物模型,以血糖≥16.7 mmol/L作为成模标准;待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灌胃(2.4 g/(kg.d),35 d)、二甲双胍组大鼠给予二甲双胍灌胃(55.33 mg/(kg.d),35 d),丝胶预防组大鼠于注射STZ前给予同等剂量丝胶灌胃35天。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和肾重/体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脏TGF-β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观察肾脏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肾重/体重和肾脏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的血糖和肾脏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的肾重/体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大鼠的肾重/体重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丝胶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GF-β1/Smda3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发挥对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的保护和预防保护作用,且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儿茶酚抑素(CST)在两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改变,并初步探讨其对肾性高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5)和肾性高血压模型组(Model组)(n=21)。Model组采用两肾一夹(2K1C)手术法建立肾性高血压模型,Sham组手术操作同Model组,但不结扎左肾动脉,每周动态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6周后各组大鼠行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动脉压,Model组再随机分为2K1C组(n=15)与2K1C+CST组(n=6)。2K1C+CST组经颈外静脉一次性给予CST (80 μg/100 g·BW),Sham组与2K1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经测血压、采集血标本后被处死,称取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计算(左心室+室间隔)/体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CS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及心室肌一氧化氮(NO)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延髓、肾上腺髓质、左心室和肾脏的嗜铬蛋白A (Chga)及左心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量。结果:①与Sham组相比,2K1C组大鼠尾动脉压显著升高,左心室明显肥厚(P<0.01);血浆NE含量增高246%(P<0.01),CST水平降低56%(P<0.05);延髓Chga含量增高108%,左心室和肾脏分别降低60%和30%(P<0.05);左心室NO含量增高46%,血浆NO含量增高24%(P<0.05);左心室eNOS、iNOS蛋白表达分别增高66%和40%(P<0.05);②外源性CST显著降低2K1C大鼠颈总动脉压(P<0.05);③与2K1C组相比,2K1C+CST组左心室和血浆NO含量分别增高35%和19%(P<0.05);左心室eNOS蛋白表达高50%(P<0.05),而iNOS表达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两肾肾性高血压时大鼠CST表达下调,外源性CST可能通过NO/NOS系统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推测CST可能与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寒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小板活化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随机分成三组:高血压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大鼠按双肾双夹法复制成RHRSP模型;用鼠尾测压仪(HX21型)经尾动脉测量收缩压,肾动脉狭窄术前测量1次,术后每4周测量1次,观察12周,分别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12周末对每只大鼠放入人工寒潮箱进行人工寒潮,4小时后舌下静脉取血约2ml.流式细胞仪检测RHRSP全血中p-选择素(CD62p)表达阳性率,取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不同时期各组全血中CD62p表达阳性率比较: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组CD62p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2对照组(P<0.01);b.CD62p表达阳性率、随血压的升高而逐渐增多,与高血压大鼠MAP成正相关关系;c.t检验结果表明:高血压组CD62p表达阳性率在经历人工寒潮后较前显著升高(P<0.0).结论:高血压大鼠的CD62p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在人工寒潮后CD62p表达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低MSCT直接CTV技术在检查下肢KTS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重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0例。实验组(A组)采用12G留置针,以1.0ml/s速率,2∶8混合液100ml,单筒单肢注射;对照1组(B组)采用16G留置针,以2.0ml/s速率,2∶8混合液200ml,双筒单肢注射;对照2组(C组)采用20G留置针,以2.5ml/s速率,2∶8混合液150ml,双筒单肢注射。3组均自足趾扫描至髂静脉起始水平,并以薄层1.25mm行标准重建,常规多角度MIP与VR重建,充分显示曲张血管及周围比邻关系,评价各组总体图像质量,并对各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组的优良率均达100%,无差评,图像总体质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剂量的图像有硬化现象,VR观察过于僵硬。疼痛感比较,B、C组明显高于A组;对比剂的总碘量比较,A组明显低于B、C组;ED值比较,A组明显较B、C组下降。结论 MSCT的双低直接CTV技术能满足下肢曲张静脉直接CTV的诊断需求,在图像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成本,降低操作难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剂肾病(CIN)是介入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对比剂肾病发病机制复杂,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应用渗透压相似的对比剂,高粘度组对比剂引起CIN的几率明显高于低粘度组。本研究探讨接受不同粘度对比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术后引起肾功能损害的差异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20℃碘海醇组、37℃碘海醇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冠脉造影前8h、冠脉造影后48h采集同一患者肘正中静脉血进行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Ser、CysC较术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碘海醇组术后Scr较37℃碘海醇组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碘海醇组术后CysC较37℃碘海醇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检查时.对比剂对患者的肾功能有损害;选择低粘度对比剂可能减少其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肾功能的不良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比剂改变血液粘滞性,从而影响肾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暴露于苯、甲醛环境中小鼠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苯甲醛染毒组(苯:5 g/m^3,甲醛:50 mg/m^3)、苯甲醛染毒黄芪多糖低剂量保护组[黄芪多糖:10 mg/(kg.d),苯:5 g/m^3,甲醛:50 mg/m^3]、苯甲醛染毒黄芪多糖高剂量保护组[黄芪多糖:20 mg/(kg.d),苯:5 g/m^3,甲醛:50 mg/m^3]。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 h,连续30 d,并同时采用饮水的方式给予黄芪多糖保护。末次染毒24 h内,处死小鼠,对小鼠脾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苯、甲醛染毒黄芪多糖保护各组脾组织中GSH含量和GSH-PX活性均高于苯、甲醛染毒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甲醛染毒黄芪多糖保护组高剂量组脾组织中GSH-PX活性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多糖对暴露于苯、甲醛环境中小鼠脾脏具有保护作用,且对脾中GSH含量的作用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对脾中GSH-PX活性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ulsedelectromagneticfields,PEMF)对于废用性骨质疏松(disuseosteoporosis,DOP)大鼠骨形态学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探讨PEMF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INT组)、废用模型组(DOP组)、药物治疗组(ALN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通过改良胫骨.尾部固定法制动建立模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ALN组大鼠灌胃予以阿仑膦酸钠(1mg·kg^-1·d^-1)治疗,PEMF组大鼠予以PEMF照射40min·d^-1治疗,治疗后2、4、8、12周时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学指标并观察其骨组织形态学。结果:治疗2周后,与INT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钙无明显差异,血磷明显降低(P〈0.05或P〈0.01),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T)、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则显著升高(P〈0.01)。治疗4周后,与ALN组比较,PEMF组BGP、ALT显著升高(P〈0.01);ALN组骨小梁排列比较DOP组紧密,整齐,骨小梁间隔较大。网状结构断裂程度较轻。治疗8周后,与DOP组比较,余组ALP、TRAP降低(P〈0.01).与ALN组相较,PEMF组BGP、ALT显著升高(P〈0.01)。治疗12周后,与DOP组比较,余组BGP、ALP、TRAP降低(P〈0.05或P〈0.oD,与药物治疗组相较,PEMF组BGP、ALT、TRAP显著升高(P〈0.05或P〈0.01)。PEMF组比较ALN组,骨小梁排列整齐有序,骨小梁数目增多,网状结构完整,骨小梁体积增大,厚度增厚。结论:PEMF通过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促进骨形成,同时降低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可达到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麻醉镇静程度指标,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术中重要时点血液动力学及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根据DEX输注速率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D1、D2、D3和D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四组均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1,10min输注完毕,继而四组分别以0.2、0.4、0.6和0.8μg·kg^-1·h^-1输注速度持续输注至冲洗腹腔。四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入室用药前(T0)、DEX负荷量输注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30min(T4)、解除气腹后5min(T5)、拔喉罩即刻(T6)、拔喉罩后1min(T7)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15rainOAA/s评分、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D2、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1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比较,Tl~T2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T3~T4时D3、D4组SBP、DBP、HR降低(P〈0.05),D1、D2组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T5~T7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D3、D4组在T3~T4时SBP、DBP较D1、D2组明显降低(P〈O.05),D1、D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4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较Dlq组明显延长(P〈0.05),D4组OAA/s评分较D1-3组明显降低(P〈0.05)。④D4组使用阿托品次数较D1-3组明显增多(P〈0.05),四组术中使用麻黄碱次数和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寒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DEX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负荷剂量0.5μg·kg-1,术中持续输注速率0.4μg·kg-1·h-1可以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使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食盐加碘后健康人及甲亢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的变化及其与24小时尿碘含量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摄131I率与碘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对比食盐加碘前后健康体检者及甲亢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的变化,分析健康体检者甲状腺摄131I率、晨尿碘浓度及经肌酐校正的尿碘含量与24小时尿碘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健康人及甲亢患者食盐加碘后3、6及24小时甲状腺摄131I率均显著降低;健康体检者甲状腺摄131I率与24小时尿碘含量呈负相关(r=-0.7651,P〈0.001),晨尿碘浓度与24小时尿碘含量呈正相关(r=0.8231,P〈0.001),经肌酐校正的尿碘含量与24小时尿碘含量呈正相关(r=0.9054,P〈0.001)。结论:食盐加碘对甲状腺摄131I率有显著影响,应重新确立甲状腺摄131I率的正常范围及甲亢的诊断标准;经肌酐校正的尿碘含量较晨尿碘浓度能更准确地反映碘营养状况;甲状腺摄131I率可作为评估个体碘营养状况的指标,可以稳定地反映近期的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苯磺烷唑胺对提高小鼠缺氧耐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放入缺氧装置瓶中,测定密闭缺氧存活时间;将雄性昆明小鼠放入梯形笼中,置于小动物低压舱进行减压低氧,测定小鼠减压低氧存活时间;观察小鼠组织碳酸酐酶Ⅱ(CAⅡ)活性改变.采用预防给药方式,研究碳酸酐酶靶向性抑制剂甲苯磺烷唑胺对提高低氧耐力的作用.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在体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线粒体游离钙、线粒体转运通道(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及外周血中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明确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时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肝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异氟烷预处理组( ISO组):肝I/R前60 min ISO预处理30 min,后用空气洗脱30 min:CsA+ISO组,CsA50 mg/kg静脉内注射,30 min后同ISO组;CsA组,I/R前30 min CsA50 mg/kg静脉内注射。再灌注24 h迅速断头取前脑,分离线粒体进行线粒体游离钙、MPTP含量检测,各组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AISA 法测定 S-100β蛋白含量。结果 I/R组(287.32±26.17)线粒体游离Ca2+浓度明显增加,高于S组(198.54±21.02)和ISO组(209.74±29.49)(P <0.05);CsA+ISO(267.31±37.52)明显高于ISO组( P <0.05);CsA(288.63±23.15)组与I/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I/R组(1.73±0.24)的ΔS与S组(2.36±0.35)和ISO 组(2.11±0.32)相比明显减少(P <0.05),既MPTP大量开放,而后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R组与CsA+ISO组(1.72±0.34)和CsA组(1.77±0.35)△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sA+ISO组的ΔS值与ISO组相比明显降低(P <0.05)。外周血液S-100β蛋白I/R组明显高于S组和ISO组(P <0.05);CsA+ISO组与ISO组比较显著升高(P <0.05),I/R组,CsA+ISO组和CsA组与缺血前比较明显升高( P <0.05),缺血前S-100β蛋白含量五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后对脑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损伤,而异氟烷预处理对此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异氟烷抑制MPTP开放,降低线粒体游离Ca2+浓度,防止了线粒体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异丙酚3、6、12mg/(kg.h)组。光、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NF-κB的核移位,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I/R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膜肿胀,嵴排列紊乱甚至溶解消失。与I/R组相比,6,12mg/(kg·h)组异丙酚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与Sham组相比,I/R组NF-κB活化,明显从细胞浆移位于细胞核,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心肌caspase-3表达增强(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而异丙酚6mg/(kg·h)、12mg/(kg·h)组,NF-κB从细胞浆向细胞核的移位被明显限制,NF-κB的表达量也明显低于I/R组(P均0.05);心肌caspase-3表达减弱,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与I/R组相比,P0.05)。结论: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下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郑丹  朱莉  刁丹  任惠斌  刁芳 《生物磁学》2011,(2):293-296
目的:评价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技术及子宫肌层单层锁边缝合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病例1920例,940例采用连续加褥式包埋缝合子宫,为对照组;980例采用子宫肌层单层锁边缝合术,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总手术时间为(28.08±4.15)min,对照组总手术时间为(36.25±5.6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6.10±8.29)h,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4.26±4.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10±60)ml,显著低于对照组(280±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拆线时切口感染率为0.2%,对照组拆线时切口感染率为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人均输血量、术后体温一次〉38℃、术后三天体温〈37℃五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层单层锁边缝合优于连续加褥式包埋缝合术,进一步提高了产科手术操作技术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