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动态顶空气循环采集法采集天韭挥发物,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共检测到天韭挥发物成分36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12种,苯酚类化合物9种,醛酮醇类化合物6种,烷烃类化合物6种,脂类化合物3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寄生前后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 Mill)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法捕集胭脂虫寄生前后梨果仙人掌的挥发物,并运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检测,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无虫梨果仙人掌的挥发物中共检测到8种化合物,有虫的梨果仙人掌中共检测到9种化合物,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都有一定的变化;萜烯类是植食昆虫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中的主要成分,本试验中,萜烯类在胭脂虫寄生前后的含量由23.12%降为6.98%.在无虫仙人掌的挥发物中检测出苯甲醛,含量约占1.73%,有虫的仙人掌中则未检测到;同样在有虫仙人掌挥发物中检出的其他物质如酯类(21.15%)、醇类(1.79%)和卤代芳烃类(1.51%)物质在无虫仙人掌植株中都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寄生前后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 Mill)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法捕集胭脂虫寄生前后梨果仙人掌的挥发物,并运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检测,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无虫梨果仙人掌的挥发物中共检测到8种化合物,有虫的梨果仙人掌中共检测到9种化合物,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都有一定的变化;萜烯类是植食昆虫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中的主要成分,本试验中,萜烯类在胭脂虫寄生前后的含量由23.12%降为6.98%。在无虫仙人掌的挥发物中检测出苯甲醛,含量约占1.73%,有虫的仙人掌中则未检测到;同样在有虫仙人掌挥发物中检出的其他物质如酯类(21.15%)、醇类(1.79%)和卤代芳烃类(1.51%)物质在无虫仙人掌植株中都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T-TD-GC-MS)法,比较分析了竹醋原液及竹醋蒸馏液的化学组分,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评价竹醋蒸馏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竹醋原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4种,竹醋蒸馏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6种。2种竹醋液中相对含量≥2%的共有成分为:乙酸甲酯、乙酸、糠醛、苯酚、愈创木酚。离体抑菌结果表明,竹醋原液和竹醋蒸馏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真菌效果,竹醋蒸馏液对番茄灰霉菌、苹果炭疽菌、小麦赤霉菌和梨黑星菌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处理48 h后)分别为:18. 01、16. 04、15. 70和11. 24 mL/L。活体抑菌结果表明,接种了苹果炭疽菌和梨黑星菌的苹果和梨,经竹醋蒸馏液浸渍处理后表现出了明显的抑菌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72. 18%(苹果)和79. 76%(梨)。本研究旨在为竹醋蒸馏液在果蔬防腐剂产品的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田间观察发现,伐倒木对杏树皱小蠹Lcolytus rugulosus Ratzeburg有很强的引诱作用.采用顶空吸附采样方法林间采集杏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经热脱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CT-GC-MS)分析、鉴定杏树挥发物的组成成分.发现杏树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脂肪族的绿叶成分和醛类物质组成,且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种类含量有一定差异.从已分析出的化合物中选取10种于室内进行杏树皱小蠹的触角电位试验,试验中以玻璃电极配合Kassiling's电生理盐水作为导电电极,反-2-己烯-1-醛作为测定值的参照物,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相对反应值.研究表明,皱小蠹的触角对醛类化合物正庚醛、2-乙基丁醛、壬醛等有较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其中对正庚醛相对反应值最大,是对标样反应值的4.29倍;对挥发性绿叶成分2-乙基-1-己醇触角电位也有一定的反应;对单萜烯类化合物α-派烯的触角电位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薰衣草花精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恒温水浴锅控制温度,通过大气采样器和活性炭吸附管捕集薰衣草花精气,并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研究温度对薰衣草花精气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薰衣草花精气的成分组成不尽相同。只有11种成分在所有温度梯度中均可检测到,而有6种成分在一些温度中未能同时检测到;不同温度条件下薰衣草花精气各组分的含量也不尽相同。其中,异丙基对甲苯在所有温度梯度中的相对含量均为最高,其次为柠檬烯。而5、25、35、40℃时,1-甲基乙烯基对甲苯的相对含量位居第3。15℃时,莰烯位居第3。45、50℃时,β-月桂烯位居第3;在11种共有成分中,除薰衣草醇和乙酸薰衣草酯2种成分挥发量的最高值出现在40,45℃时急剧下降,而50℃时又急剧上升外,β-月桂烯、异丙基对甲苯、柠檬烯等9种成分挥发量的最高值出现在45℃,随后急剧下降,这表明薰衣草花精气成分温度间差异显著。为定量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温度为自变量,标准化处理后的11种挥发物峰面积分别为因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11个非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闫锋  汪霞  吕静  庞保平  娄永根 《昆虫知识》2010,47(1):96-101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所诱导的水稻挥发物能对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 chilonis Munakata、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雌成虫的行为产生影响,并且两者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但至今仍不清楚2种害虫危害后水稻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吸附法对健康水稻苗、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苗的挥发物进行捕集与鉴定。在3种处理水稻苗中,共捕集到28种挥发物组分,包括萜类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酮类、醇类、水杨酸甲酯和一些未知化合物。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均能导致水稻挥发物总量和大多挥发物组分释放量的上升;同时,二化螟幼虫危害能诱导水稻新释放2-heptanonol,(E)-linalooloxide和2种未知挥发物组分,稻纵卷叶螟为害则可诱导水稻产生2-heptanonol,(E)-linalooloxide,MeSA和β-caryophyllene4种新化合物。2种虫害稻株间的比较表明,β-caryophyllene和MeSA是稻纵卷叶螟危害水稻后诱导产生的特有挥发物组分,并且linalool,α-copaene,(+)-cedrol,n-heptadecane和n-nonadecane在二化螟为害苗与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之间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也许可以解释2种害虫诱导水稻挥发物对天敌和害虫行为影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丁香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木本观赏植物,花开繁茂,芳香浓郁。该研究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收集了香雪丁香、花叶丁香、关东丁香、蓝丁香、小叶丁香、四季蓝丁香6种不同丁香花的挥发物,通过自动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分析丁香花的挥发物成分,为研究其花香释放机理、进一步开发利用丁香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6种丁香花挥发物中共检测到80种成分,分别属于苯形烃、萜类、醇、醛、酮、脂肪烃、酯、酸及其它类。(2)花叶丁香花的挥发物释放量最高,且为释放量最低的四季蓝丁香的1.8倍。(3)除香雪丁香外其他5种丁香花的挥发物中苯形烃在9类挥发物成分中含量最多,而萜类是香雪丁香花挥发物的主要成分。(4)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二丁基羟基甲苯、2-乙基-1-己醇、5-乙基-2,2,3-三甲基庚烷这6种成分在不同丁香花挥发物成分中含量均较高,是6种丁香花挥发物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
丁香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木本观赏植物,花开繁茂,芳香浓郁。该研究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收集了香雪丁香、花叶丁香、关东丁香、蓝丁香、小叶丁香、四季蓝丁香6种不同丁香花的挥发物,通过自动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分析丁香花的挥发物成分,为研究其花香释放机理、进一步开发利用丁香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6种丁香花挥发物中共检测到80种成分,分别属于苯形烃、萜类、醇、醛、酮、脂肪烃、酯、酸及其它类。(2)花叶丁香花的挥发物释放量最高,且为释放量最低的四季蓝丁香的1.8倍。(3)除香雪丁香外其他5种丁香花的挥发物中苯形烃在9类挥发物成分中含量最多,而萜类是香雪丁香花挥发物的主要成分。(4)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二丁基羟基甲苯、2-乙基-1-己醇、5-乙基-2,2,3-三甲基庚烷这6种成分在不同丁香花挥发物成分中含量均较高,是6种丁香花挥发物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木棉Bombax ceiba 鲜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进行鉴定分析。通过GC-MS,采用面积归一法从木棉花中鉴定了56 个主要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主要组分为模菲(13.74%)、(1R,3aS,5aS,8aR)-1,3a,4,5a 四甲基-1,2,3,3a,5a,6,7,8-八氢环戊二烯并[c]环戊二烯(10.95%)、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双环[5.2.0]壬烷(10.36%)等。其中萜烯类化合物占55.24%,烷类化合物占29.72%,还有少量的醛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