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肾上腺受体在调节血管张力和反应性方面,可能行使重要的作用。血管α肾上腺受体的药物学特性,过去是通过血管的收缩,间接反应的,因此,对血管α肾上腺受体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其调节作用仍不太清楚。近年来,由于放射性配基结合技术的迅速发展,改进了肾上腺受体的研究。已采用的氚标记α配基有[~3H]dihydroergocryptine、[~3H]yohimbine、[~3H]WB 4101。1981年Colucci等用放射性配基成功地测定了大鼠肠系膜动脉的α受体,发现它是α_1亚型。但由于氚标记的放射性配基相对特异性小、比放射性低、测定动脉平滑肌受体时需要大量的血管组织来制备膜受体,这对于一些小型实验动物,存在不少困难。最近,Tsujimoto等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高特异性的、有效的、同位素碘标记的α配基——[~(125)I]BE 2254。药理学实验说明,BE 2254对α_1受体有优先的抑制作用,用~(125)I标记的化合物,更增加了对α_1肾上腺受体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方法鉴定了牛小脑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生化特性。高速离心制备的牛小脑突触膜与~3H-GABA有一饱和结合,K_D值为96nM,B_(max)为1.02pmol/mg蛋白,Hill系数为0.99。这一结合具有药理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动力学实验测得结合速度常数为9.6×10~6M~(-1)min~(-1),解离速度常数为0.115min~(-1)。冻融、洗涤、超声波和TritonX-100处理突触膜,使~3H-GABA结合活性增加114倍。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蟾蜍心脏各部位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类型和含量。结果表明,常温蟾蜍心肌膜在37℃同β-受体的特异性标记配基~3H-双氢心得舒(~3H-DHA)的最大结合(B_(max))及Kd值分别为:全心,55.11±6.22fmol/mg蛋白及2.15±0.42nmol/L;窦房,55.80±7.03fmol/mg蛋白及2.65±0.37 nmol/L;心室,54.27±3.06 fmol/mg蛋白及1.84±0.14 nmol/L,同样温度条件下,窦房及心室心肌膜同α-受体的特异性标记配基~3H-双氢麦角隐亭(~3H-DHE)没有特异性结合,经过5—8℃,10d以上低温服习的蟾蜍,在10℃测试,其α-,β-受体的结合量和亲和力无异于常温蟾蜍。上述结果提示,蟾蜍心肌只有β-受体,温度对受体的类型和含量无明显影响,这种受体类型和含量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用离心、超滤、分子筛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从牛小脑得到一种GABA受体结合抑制剂。该物质竞争性地抑制~3H-蝇草醇(Muscimol)与突触膜GABA受体的高亲和力部位结合,Ki值为0.73±0.25ng。对~3H-二苯羟乙酸-3-奎宁环脂(QNB)和~3H-氟硝安定(~3H-FNZP)与脑匀浆和突触膜的结合没有影响。初步分析该物质为分子量6000道尔顿的肽。  相似文献   

5.
以人生长激素受体(K52-L251)的晶体结构为模板, 同源模建人白细胞介素-6受体(hIL-6R) (V106-P322)的空间结构, 并预测与配基(IL-6)结合的活性部位. 根据hIL-6R配基结合功能域中重要氨基酸点突变对活性部位空间构象的影响, 验证预测部位的正确性. 理论分析表明, hIL-6R配基结合功能域中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 近膜侧193位Cys及"WSEWS"主型框架的点突变均导致受体与配基的结合受阻;而211位Cys, 277位Cys点突变却有利于受体与配基的结合. 研究结果提示, 预测的hIL-6R的活性部位确是hIL-6R和配基(IL-6)结合的分子基础, 可以作为进行小分子hIL-6R拮抗剂设计的靶部位.  相似文献   

6.
精氨加压素的 C端片段 ,AVP( 4 - 8) ,具有增强记忆的功能 ,它在大鼠脑内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 .PKC经常是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介导激酶 ,在 AVP( 4 - 8)信号转导支路中亦不例外 .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表明 ,在海马及皮层突触膜上存在 AVP( 4 - 8)的特异性结合位点 .AVP( 4 - 8)可以刺激大鼠脑内 PKC酶活的升高 ,并可以被 AVP( 4 - 8)的受体拮抗剂 ZDC( C) PR阻断 .在同样条件下 ,AVP( 4 - 8)对 PKA酶活无显著性影响 .  相似文献   

7.
促黄体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hCG receptor)N端膜外微区341个氨基酸残基(简称R341)与激素有很高的亲和力。本文报道编码R341的cDNA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产物性质的初步研究。SDS-PAGE银染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呈两条带:分子量为38.5Kd的主带和分子量为40.0Kd的次带。配基结合免疫印迹和~(125)IhCG结合印迹分析表明,表达产物R341具有与配基专一性结合的生物活力。竞争性配基结合曲线和Scatchard分析结果显示,重组受体R341和配基hCG有较高的亲和力,与hCG反应的Kd为5.68×10~(-10)mol/L。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观察到大鼠经γ-射线照射后胰淀粉酶活性降低和分泌减少[1],为进一步探讨照射后胰酶分泌减少的机制,本研究制备出分散的大鼠胰腺腺泡悬液并以不同浓度的~3H-二苯羟乙酸-3-喹咛环酯(~3Hquinuclidinyll benzilatc,简称~3H-QNB)进行M受体结合测定,同时观察胆碱能介质氨甲酰胆碱刺激腺泡所引起的淀粉酶释放反应。结果表明,γ-射线10Gy照射后3天,大鼠分散的胰腺腺泡在氨甲酰胆碱刺激时淀粉酶释放量减少到对照的50%,腺泡M受体与~3H-QNB最大结合量(Bmax)减少到对照的38%,伋M受体与~3H-QNB结合的解离常数(K_D)无改变,说明胰腺腺泡细胞M受体数量的减少可能是照射后胰腺腺泡分泌淀粉酶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前文曾报道若干外源凝集素和糖苷对~(125)I-标记胰岛素和其受体结合有影响,并认为在胰岛素受体分子表面可能存在能与伴刀豆球蛋白A等外源凝集素专一结合的糖基(如甘露糖基),而且这些糖基可能参与了和胰岛素的结合。我们也曾观察到牛血清白蛋白存在时,标记胰岛素的凝胶过滤图谱中可出现两个放射活性峰,犹如胰岛素和其受体结合的图谱。为了进一步探讨胰岛素和其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牛血清白蛋白中是何种组分和胰岛素结合,本文研究了一些糖蛋白和不含糖基的蛋白对标记胰岛素和人胎盘细胞膜结合的影响;并用高纯度的人胎盘白蛋白代替牛血清白蛋白作保护剂观察标记胰岛素的凝胶过滤行为。人胎盘细胞膜的制备按前文报道。~(125)I-胰岛素的制备见前文。结合实验按前文,37℃保温30分钟后迅速置冰水浴中冷却,4℃保温24小时。表1是一些糖蛋白和不含糖基的蛋白对标记胰岛素和人胎盘细胞膜结合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10.
卵巢激素可调节脑、子宫、膀胱和肺内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亦可作用于脑和膀胱的毒蕈碱样受体。因此推测,卵巢激素也可能作用于心脏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和毒蕈碱样受体。有人根据Baker和Potter介绍的方法制备心肌细胞膜,将膜的沉淀部分重新悬浮于60mol/L的磷酸钠钾缓冲液和50mmol/L的HEPES缓冲液中,分别用于毒蕈碱样受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测定。所得数据全部用微机处理,并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和Scathacrd作图得到结合常数、解离常数和受体密度等分析参数。离体实验表明,所有的孕激素,只要浓度达到100μmol/L都可明显抑制~3H-二苯羟乙酸奎宁酯(~3H-QNB)与去卵巢大鼠心肌毒蕈碱样受体的结合,其中以孕酮和16α-甲基孕酮的作用最强,并呈现快速、可逆性的剂量依赖式抑制;而雌激  相似文献   

11.
脂肪细胞上的半夏蛋白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离的大鼠附睾脂肪细胞与半夏蛋白结合的若干性质进行了探讨。脂肪细胞与半夏蛋白的结合是专一的,非标记半夏蛋白可完全地置换~(125)I-半夏蛋白。脂肪细胞上半夏蛋白受体与半夏蛋白的结合对半夏蛋白而言是一饱和过程,饱和曲线呈反曲形,但Scatchard图形则是一不规则的曲线,提示脂肪细胞上可能存在不止一种半夏蛋白受体。根据饱和曲线计算,每个脂肪细胞可结合大约6~7×10~7个分子半夏蛋白。当反应液中~(125)I-半夏蛋白浓度对细胞而言足够高时,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随溶液中细胞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37℃的结合量仅为0℃的10%左右。在24℃时,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很快达到平衡,但自然解离则极慢。在0℃达到平衡的半夏蛋白-受体复合物,当移置到37℃时,则很快解离,达到新的平衡,提示复合物在0℃比在37℃稳定。反应液中α-甲基甘露糖苷浓度为0.1M或甘露聚糖浓度为2毫克/毫升时,均观察不到它们有促使复合物解离的作用。伴刀豆球蛋白A具有显著的但不完全的抑制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结合的能力,它也能使半夏蛋白-受体复合物部分解离。胰岛素即使浓度高达2.5×10~(-5)M亦不抑制~(125)I-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施谓彬  徐有秋 《生理学报》1989,41(4):361-366
用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2.0×10~(-7)mol/L,在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产生延迟后除极(DAD)为实验模型,观察异丙肾上腺素与氨甲酰胆碱对DAD的影响。异丙肾上腺素1.0—3.0×10~(-8)mol/L能增加DAD幅值,为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发出触发型心律失常。氨甲酰胆碱2.0×10~(-6)mol/L单独作用对DAD幅值无影响,然而在异丙肾上腺素增强DAD幅值或产生触发型心律失常后,同样浓度的氨甲酰胆碱能显著地减小DAD幅值以及消除触发型心律失常。但氨甲酰胆碱对由高钙、氨茶碱和组胺等所增加的DAD幅值却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氨甲酰胆碱能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DAD增强作用,可能与M受体的激活,并继而降低膜上β受体激活时所提高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若干外源凝集素对胰岛素与其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甘露糖和D-葡萄糖专一结合的外源凝集素,如ConA (伴刀豆球蛋白A)、豌豆及蚕豆凝集素可抑制~(125)I-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与D-半乳糖专一结合的外源凝集素,如蓖麻凝集素I 和天花粉凝集素基本上不抑制~(125)I-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在低浓度时有一定程度的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另外两个和低聚糖专一结合的半夏凝集素和PHA (菜豆凝集素)的效应和蓖麻凝集素I 等类似。这些结果说明在胰岛素受体分子表面可能存在着与ConA等专一结合的糖,而且它们在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部位的附近。而和其他几个外源凝集素专一结合的糖或低聚糖链则和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的部位相距较远,并就这些凝集素对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3H]-QNB 为放射性配基,研究 M-胆碱激动剂或阻滞剂对大鼠脑皮层、腮腺和豚鼠小肠纵肌中 M-乙酰胆碱受体竞争结合的影响。经量-效比式计算后,证明它们的作用斜率(b)约为1,表明它们作用在相同的 M-乙酰胆碱受体。阻滞剂对皮层中 M-胆碱受体的抑制结合强度次序为:QNB>阿托品,东莨菪碱>苯海索>M-8218>B-7601>M-8225>7911;而它们对腮腺中 M-乙酰胆碱受体的抑制作用次序有明显不同,即 M-8218>QNB>7911>M-8225>B-7601>苯海索>阿托品>东莨菪碱,其中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抑制结合强度分别为皮层的1/111和1/315。这提示不同靶细胞中的 M-乙酰胆碱受体与相同配基结合时有不同的专一性。试验证明包公藤甲素抑制[~3H]-QNB 的结合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它们均为激动剂,对受体的亲和力比阻滞剂弱100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核三磷酸肌醇受体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iu J  He ZY  Xu SM  Liu FY  Wang PY 《生理学报》2001,53(4):281-285
为了研究细胞核三磷酸肌醇受体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制备了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心肌细胞核,以[3H]IP3为配基,采用放射受体分析心肌细胞核膜IP3R与其配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解离常数(Kd)。大鼠心肌细胞核上存在IP3R、CaM和PKC激动剂PMA,能显著抑制该受体与IP3的结合(P<0.05);核外[Ca2+]也能剂量依赖的抑制细胞核IP3R与IP3的结合。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大鼠心肌显著肥大,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其心肌细胞核IP3R的Bmax和Kd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1.217和2.149倍(P<0.01)。心肌细胞核上存在IP3R,并受CaM和PMA及核外[Ca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用标记过的外源凝集素作探针以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首次用~(125)I标记鸡胚肝凝集素,再以~(125)I-凝集素亲和标记鸡胚肝细胞。标记的鸡胚肝细胞经放射自显影(ARG),可用扫描电镜(SEM)对细胞表面受体的位点进行直接观察,以研究鸡胚肝凝集素受体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用α-受体激动剂新福林(5.0×10~(-6)mol/L)激动豚鼠心室乳头肌α-受体,观察乳头肌跨膜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变化,并用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5.0×10~(-7)mol/L)和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5.0×10~(-7)mol/L)来判别何种α-受体亚型参与。实验中,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1.0×10~(-6)mol/L)始终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心肌α_1-受体激动使(1) 豚鼠心室乳头肌收缩力增强;(2) 收缩峰时间延长;舒张期不变;(3) 快反应动作电位时程延长;(4) 慢反应动作电位零相最大除极速率增加。提示,心肌α_1-受体激动的电生理和正性变力效应的离子机制可能是促进慢内向离子流,使Ca~(2 )内流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以氯胺T为氧化剂,制备了~(125)I-“去纤酶”,于皮下、肌肉、静脉不同途径给药,观察了在大鼠、小鼠、家兔体内各脏器及血液中不同时间的分布,排泄情况。发现~(125)I-“去纤酶”在动物血液中的半清除时间为3—4小时。不同途径的给药在动物体内各脏器中放射性分布达到高峰的时间不同,皮下注射为6小时,肌肉注射为3小时,静脉注射为1小时。各脏器中的分布以肾组织中积蓄最多。“去纤酶”的代谢产物大部分是经肾组织从尿中排除,少量随粪便排除。 “去纤酶”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从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分离、纯化的一种新型酶制剂,它具有非常显著而确切的抗凝血作用(张洪基等,1980;1981;Ouyang et al., 1976)。经临床验证,对于治疗脑血栓形成,视网膜血管阻塞,冠心病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为安全、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抗凝血新药。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参考资料,本文用~(125)I-碘化钠对“去纤酶”进行了标记,研究了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排泄情况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9.
以~(14)C-氯代乙酸钠制备~(14)C-增产灵;以 Na~(125)I制备~(125)I-增产灵。在孕穗期或湖浆初期,采取叶面涂布、喷施或淋浇根部方法,将标记物分别引进水稻体内。 涂布~(125)I-增产灵(1000 ppm,0.1毫升)于剑叶面3小时后,标记物在叶片中已达附着量的75.2%;一部分标记物并从叶片传递至叶鞘、茎、穗及其它叶片,其中以叶鞘的积累量较多。 叶面喷施~(125)I-增产灵(100 ppm),l小时内渗入量为附着量的26.5%,随时间延长,吸收量增加。标记物在叶片积累量最多,叶鞘次之,运入茎与穗很少,加入0.1%肥皂液可增加叶面药液附着最及渗入量,但不会使叶鞘、茎、穗中的积累量增多。 通过根系吸收的~(125)I-增产灵大部分留在根内,少部分向上运转,以叶鞘积累量较多,茎部次之,叶片及穗部运入量很少。 在水稻生育后期喷施增产灵,糙米中的标记物残留量在2ppm以下。 在显微放射自显影中,~(14)C-增产灵的轨迹首先在茎的维管束及其周围细胞中密集出现,其后分散在茎叶的薄壁组织中。标记物较多地积聚于叶、茎中,推论增产灵有调节韧皮部的运输和动员贮藏物向代谢中心运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纯化了前一工作中从广西省产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蛇毒分离的突触后毒素Ⅰ和Ⅱ。以超饱和剂量的毒素Ⅰ或Ⅱ先与从电鳐(Narcine maculata)电器官得到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保温10min 或 lh,再加入~(125)Ⅰ-标记α-银环蛇毒素或~(125)Ⅰ-标记眼镜蛇毒素,继续保温10min 或 lh,由测定与 AChR 结合的放射性强度得知,如以未经毒素Ⅰ或Ⅱ预饱和的放射性强度为100%,则经与其一预饱和者的约为30%,即毒素Ⅰ或Ⅱ只竞争地阻遏了α-银环蛇毒素或眼镜蛇毒素与 AChR 结合能力的2/3左右。文中讨论了存在两种类型 AChR 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