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紫色大花矮牵牛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矮牵牛叶片外植体在MS+6-BA 1.0mg/L+NAA 0.1mg/L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产生致密的浅绿色愈伤组织;转入芽分化培养基MS+6-BA 0.5mg/L+4-PU 0.5mg/L+NAA 0.1mg/L 1周后,从愈伤组织表面不断分化产生幼芽;待幼芽长至3cm时转接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 1.0 mg/L+GA30.5mg/L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
6-BA、GA3调控春石斛花芽分化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春石斛假鳞茎封顶和增粗的生长情况,并以不同浓度6-BA、GA3溶液进行灌根处理,观测其对花芽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假鳞茎的增粗阶段在9月15日至10月10日,经过约50 d增粗生长,假鳞茎粗度迅速增加。其间,6-BA、6-BA+GA3处理对春石斛花芽分化有促进作用。3种6-BA浓度作用效果明显,最佳为400 mg/L;6-BA添加低浓度GA3,对花芽分化有增效作用,其中以6-BA 200 mg/L添加GA3 50 mg/L效果最佳。GA3作用效果不稳定,浓度为25 mg/L时叶片脱落不明显,高于50 mg/L则叶片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3.
水分吸收过程是根系重要的生理过程。水孔蛋白在根系水分径向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系水流导度(Lp)的测定是研究水孔蛋白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采用压力流的方法,对相同生长条件下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幼苗根系进行研究,测定了根系在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NH4NO3溶液中的Lp。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水曲柳幼苗根系,Lp随NH4NO3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且NH4NO3溶液中的Lp比去离子水中的Lp平均高77%;经HgCl2处理后,水曲柳幼苗根系的Lp仍然随NH4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根系Lp在去离子水下降了22%,而在NH4NO3溶液中下降了68%,与以前的研究相比发现,经HgCl2处理后,以营养液为吸水基质的根系Lp的降低值普遍高于以去离子水为基质的试验。因此,基质中养分离子的存在对根系中水孔蛋白活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根系水分的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品种‘粤油7号’6~8 d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0.6 mg/L NAA+8 mg/L 6-BA+1 mg/L AgNO3+3 mg/L Gln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果好,经两次继代培养出芽率达81.03%,每个外植体平均出芽数达5.79个。经伸长培养基MS+2 mg/L 6-BA+4 mg/L GA3培养,不定芽伸长长度达1.0~2.0 cm。试管苗在培养基1/2 MS+0.5 mg/L NAA+3 mg/L IBA上生根率达86.15%,不定根粗而长,有侧根,移栽成活率达90%,结实率100%。  相似文献   

5.
冯莹  钱莲文  林庆良 《植物学报》2019,54(5):634-641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研究材料,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不同激素(6-BA、GA3和NAA)浓度组合对叶片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分别采用二因素、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6-BA+NAA不同浓度组合、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MS+1.0 mg∙L -1 6-BA+1.0 mg∙L -1 GA3+0.3 mg∙L -1 NAA是抑制青钱柳叶片外植体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诱导率100%; 改良MS+0.5 mg∙L -1 6-BA+0.2 mg∙L -1 NAA是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4.80倍, 愈伤组织呈黄绿色或黄色, 颗粒状, 颗粒小而紧密、质硬且表面干燥。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青钱柳叶片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褐化问题, 为青钱柳组织培养褐化控制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离体培养途径, 也为青钱柳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冯莹 《植物学报》1983,54(5):634-641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研究材料,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不同激素(6-BA、GA3和NAA)浓度组合对叶片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分别采用二因素、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6-BA+NAA不同浓度组合、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MS+1.0 mg?L -1 6-BA+1.0 mg?L -1 GA3+0.3 mg?L -1 NAA是抑制青钱柳叶片外植体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诱导率100%; 改良MS+0.5 mg?L -1 6-BA+0.2 mg?L -1 NAA是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4.80倍, 愈伤组织呈黄绿色或黄色, 颗粒状, 颗粒小而紧密、质硬且表面干燥。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青钱柳叶片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褐化问题, 为青钱柳组织培养褐化控制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离体培养途径, 也为青钱柳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形态氮化合物添加对中国北方盐渍化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持续增加的氮沉降在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同时也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呼吸由植物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组成,因此影响植物生产力和微生物的因子都会影响到土壤呼吸。以往氮富集对土壤呼吸的研究主要在土壤中性的草地生态系统开展,而对于盐渍化草地土壤呼吸是如何响应氮沉降的研究尚不多见,这限制了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研究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盐渍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3年(2017–2019年)野外监测土壤呼吸及相关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形态氮化合物添加(NH4NO3、(NH4)2SO4和NH4HCO3)对盐渍化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i)土壤呼吸受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及降水的调控,呈现双峰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和显著的年际差异。(ii)与对照相比,经过3年的处理,土壤呼吸在NH4NO3、(NH4)2SO4和NH4HCO3添加处理下分别提高了19.9%、13.0%和16.6%。(iii)NH4NO3添加对土壤呼吸较高的促进作用与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NO3含量有关。(iv)在NH4HCO3 添加处理下,土壤碳排放(土壤呼吸)显著增加而碳输入(净生产力)无显著改变,表明NH4HCO3添加会降低土壤碳的固持。(v)净地下生产力(BNPP)是盐渍化草地土壤呼吸的最主要调控因子,并且土壤阳离子浓度和pH值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间接影响土壤呼吸。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添加NH4NO3的研究高估了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并且在碳循环预测模型中应充分考虑盐渍化草地土壤碳动态。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B6。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115363)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 putidaB6。对其培养基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的碳源和氮源,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培养基成分配比(ρ/gL-1)为葡萄糖15、果糖3、KH2PO41.0、K2HPO43.0、MgSO40.1、NH4NO30.8、(NH4)2SO41.5、酵母汁0.2、NaCl0.1。同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培养基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0℃、摇床速度为160r/min,以及产絮凝剂的周期变化过程。用高岭土悬浮液对其絮凝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液最佳的絮凝条件。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高效的向日葵离体再生体系,从基因差异、外植体取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附加物的添加等方面出发,对向日葵愈伤诱导、分化、生根等过程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杂交材料相对于自交材料更容易实现再生;最佳外植体是生长4 d的子叶;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培养基 (MS) +2.0 mg/L 6-苄基腺嘌呤 (6-BA)+0.5 mg/L奈乙酸 (NAA)+1.0 mg/L激动素 (KT),诱导率最高可达100%;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0.2 mg/L 6-BA+0.5 mg/L NAA+0.3 mg/L KT+0.3 mg/L硝酸银 (AgNO3)+0.2 g/L活性炭 (AC),芽分化率可达71%;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0.6 mg/L吲哆丁酸 (IBA),生根率最高为77%。方差分析表明,材料基因型、外植体生长时间、激素、AgNO3、AC对向日葵再生呈现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超级白太镐的幼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其叶片可以诱导不定芽。经试验筛选出各阶段最适培养基为:(1)诱导:MS+6-BA 2.0mg/L(单位下同)+NAA 0.2; (2)增殖:MS+6-BA 1.0+NAA 0.1;(3)生根:MS+6-BA 0.2+NAA 0.5+IBA 0.2+活性炭0.1%。  相似文献   

11.
以达摩兰的原种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筛选出最适培养基(1)原球茎诱导:MS+6-BA 0.5 mg/L+NAA 1.0 mg/L+香蕉肉250 g/L;(2)丛生芽诱导:1/2 MS+6-BA 3 mg/L+NAA 2.0 mg/L+AC 2.5 g/L+蔗糖3%+香蕉肉200 g/L;(3)芽增殖:1/2 MS+6-BA 3 mg/L+NAA 2.0 mg/L+AC 2.5 g/L+蔗糖3%+香蕉肉150 g/L;(4)根诱导:1/2 MS+6-BA 0.3 mg/L+IBA 0.5 mg/L+NAA 0.5 mg/L+AC 2.5 g/L+蔗糖3%。采用珍珠岩、细石与树皮的混合物为培养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仙人掌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仙人掌果的植株顶端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NAA 0.5mg/L+6-BA 5.0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产生丛生芽,在此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丛生芽数不断增加。在添加NAA 0.2mg/L+IBA 1.0mg/L的MS培养基上可正常长根。  相似文献   

13.
研究植物激素浓度和培养周期对金线莲原球茎悬浮培养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增加金线莲悬浮培养的生长量,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结果表明,MS培养基添加S-3307 1.0mg/L,6-BA0.5mg/L和3%的蔗糖适合总生物量的生长(214.45g/L,FW和18.23g/L DW)。而MS培养基添加S-3307 1.0mg/L,6-BA 3.0mg/L和5%的蔗糖,总黄酮,总酚和多糖的干重(5.43mg/g,2.87mg/g和243.23mg/g)达到最大化。研究原球茎悬浮培养过程,发现经过7个星期培养就能获得最大的生物质总量(225.98 g/L的FW和18.53 g/L的DW)、总黄酮干重(5.09mg/g)和总酚干重(2.04mg/g),而多糖生产达到其峰值(229.36mg/g干重)是在培养后5个星期。  相似文献   

14.
用4种诱导培养基P1(MS+2,4-D0.5mg/L)、P2(MS+6-BA0.1mg/L+NAA0.5mg/L)、P3(MS+6-BA0.5mg/L+NAA0.5mg/L)、P4(MS+NAA1.0mg/L+KT0.5mg/L),3种分化培养基(MS+6-BA1mg/L;MS+6-BA0.5mg/L;MS+6-BA1mg/L+NAA0.2mg/L)和4种生根培养基(MS;MS+IBA1mg/L;MS+IBA1mg/L+IAA0.5mg/L;1/2MS+IAA0.2mg/L)对苦豆子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影响苦豆子组织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主要依靠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基中加入0.2~2mg/L的2,4-D有利于苦豆子愈伤组织生长,但使褐化发生时间提前;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对苦豆子愈伤组织褐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加入IAA对苦豆子根的分化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There are more than 80% embryoids among the induced masses in anther culture; different ammonium salts produce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formation of embryoids, and the effect of NH4H2PO4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concentrations used. When the combinations of KNO3 With NH4H2PO4 act as the nitrogen source the frequencies of formation of embryoids and calli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NO3–/NH4+ ratio, at NO3–/NH4+ = 6:1, the frequency is the highest, but at 8:1, it decreases. In the treatments of lower total nitrogen (22.5–37.5 mN/L), the induction frequency is higher (3%–12%) than those of higher total nitrogen (45–60 mN/L). It has also been discussed that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responded to the same ammonium salt, that the same material responded to different NO3–/NH4+ ratio.  相似文献   

16.
Leaf explants of Rubus laciniatus were cultured on Nitsch and Nitsch basic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either 6-BA 2 mg/L and NAA 0.1 kg/l or 2, 4-D 2.5 mg/l and NAA 0.1 mg/l. Adventitious buds were produced from leaf-like structures. Some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s of cells have shown that the most easy change part of a plastid during the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Rubus leaf explant culture in vitro was lamella system, storage starch and plastogluboli.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产莪术细胞悬浮系培养的条件及前体物质添加对挥发油合成的调控。结果表明:淡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是建立高产细胞悬浮系的最佳供试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成分是MS培养基添加葡萄糖与蔗糖各15—30g/L(1:1),氮源为NH4^ 和NO3^-,比例为1:3,总量为80mmol/L;激素组合为6-BA3.0—5.0mg/L、2,4-D1.0mg/L;光下培养10—15天再转入优化条件下的暗培养,可形成稳定的高产细胞悬浮系;其细胞周期中的最大细胞生长量及挥发油含量分别是248g/L和2.28%;前体物质泛酸钙、乙酸铵、乙酸钾的添加均可有效提高培养细胞合成挥发油的百分含量,其中乙酸铵最有效,在指数生长中期添加0.5mmol/L乙酸铵,挥发油的最高含量可达3.11%,产量为8.27g/L,分别是添加前的1.25倍及1.2倍。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交设计建立青花菜植株的再生体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晓峰  黄学林 《广西植物》2002,22(6):513-516-516
通过L16(4 5)正交试验 ,研究最适合青花菜 2周龄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发生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组合。结果发现在NAA、6 BA、TDZ和KT四种激素中 ,NAA对下胚轴愈伤组织发生指数、不定芽发生频率的影响作用最大 ,确定以MS +NAA 0 .2 5mg/L +6 BA 0 .2 5mg/L +TDZ 0 .0 1mg/L(琼脂 0 .8% ,蔗糖 3 % ,pH5 .8)作为单因子试验的培养基。NAA、6 BA和TDZ浓度的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下胚轴的培养基配方为 :MS +NAA 0 .1mg/L +6 BA 1 .0mg/L +TDZ 0 .0 6mg/L(琼脂 0 .8% ,蔗糖 3 % ,pH5 .8)。  相似文献   

19.
刘世名  梁世中 《植物学报》1999,16(6):696-700
本文研究了几种植物激素对小球藻异养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IAA、IBA及6-BA三种植物激素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小球藻的异养生长,培养≤36h时,IAA或IBA以20mg/L的促进小球藻异养生长的效应最大,100mg/L IAA或IBA则抑制了藻的生长;>36h时,100mg/L IAA或IBA表现出促进小球藻生长的效应,并最终获最大净A540增长量;6-BA以0.1 mg/L的促进作用最大。IBA与6-BA组合同样表现出促进小球藻异养生长的效应,但并非IBA和6-BA简单的加合效应,5 mg/LIBA与6-BA组合的效应维持6-BA单因子的作用趋势,20mg/LIBA与lmg/L6-BA组合的效应大于与0.1mg/L6-BA组合的,100mg/LIBA与0.1mg/L6-BA组合的效应在≤36h时大于与1mg/L6-BA组合的,>36h时则相反。另外,高浓度IBA(≥20mg/L)与6-BA组合抑制了前中期异养藻对葡萄糖的吸收,但加速了中后期葡萄的吸收。再者,IBA与6-BA组合加速了异养小球藻对No-3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裂叶悬钩子器官发生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叶悬钩子(Rubus laciniatus W.cv.Thornless Evergreen)是蔷薇科悬钩子属一种重要的小果类植物。我们在以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成功的基础上,对其叶片不定芽形态发生过程作了进一步观察。供接种的叶片从基部去掉叶柄,按前文的操作顺序进行灭菌,接种和培养。从培养第3天起,从叶片基部与叶柄接合处切取材料固定,以后每隔2天取样一次,一直取到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