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白菊内酯是一种来源于天然植物的倍半萜烯内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为了增强小白菊内酯的溶解性及生物活性,人们对其结构开展了大量的修饰与改造研究,发现了一些更具研究价值的小白菊内酯衍生物。本文综述了小白菊内酯结构修饰、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国产木兰科6属植物柱头表面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木兰科单性木兰属、木兰属、木莲属、含笑属、拟单性木兰属和观光木属的42种植物柱头表面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42种木兰科植物的柱头均为干柱头,包含单细胞乳突型和多细胞乳突型两类.单性木兰属和观光木属植物是单细胞乳突型;木莲属、含笑属和拟单性木兰属植物是多细胞乳突型;木兰属中木兰亚属植物两型均有,而玉兰亚属则均为多细胞乳突型.结合其他证据,本文支持单性木兰属、木莲属、含笑属、拟单性木兰属和观光木属的建立,并认为在系统学问题较复杂的木兰属中,玉兰亚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系类群,将其独立成属也不无道理,而木兰亚属可能不是一个单系类群,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积累更多的性状数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木兰属和含笑属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木兰科的39种木兰属和含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进行了初步分析。两属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略有差异。木兰属中多数种的导管分于有单穿孔板,但有的可见到梯状穿孔板。含笑属植物的导管分子大多具有梯状穿孔板,仅有一种可看到单穿孔板。在具有梯状穿孔板的木兰属植物中,穿孔板的横隔数目较含笑属的多。木兰属的导管壁上一般无螺纹加厚;含笑属则相反。此外,在两属之间,导管尚存在一些其它差异。  相似文献   

4.
木兰科植物的人工杂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常规人工杂交方法,在木兰科中进行了68个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花粉活力随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人工授粉后结实率很高,小孢子败育不是木兰科植物自然结实率普遍低的主要原因。木兰亚属种间杂交均表现为亲和,含笑属有些种间杂交不亲和;属间杂交多不亲和,但红元宝二乔玉兰与金叶含笑和云南含笑的杂交完全亲和,结实率高达80%~100%,表明玉兰亚属和含笑属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观光木与金叶含笑、云南含笑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但杂交种子不能萌发,支持观光木属成立。  相似文献   

5.
中国木兰科11属40种植物的核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木兰科属间系统学关系和一些种的分类学地位,对中国木兰科11属40种进行了核形态研究。所研究的20种木莲属植物都为二倍体,表明木莲属植物主要是在二倍体水平上进化的,不同的种类具有各自的遗传组成,细微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种间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木兰属的染色体数目具多样性,表明属内存在着不同倍性水平上的进化,说明木兰属分布广泛、形态复杂多样有其细胞学基础。细胞学证据支持木莲属应为独立的属,不宜于归并到木兰属。已观察的含笑属都为二倍体,而木兰属玉兰亚属的大多数种类为多倍体。我们认为维持现有的含笑属的分类地位和范围是恰当的,不支持将含笑属和玉兰亚属合并为一属。拟单性木兰属都是多倍体。木兰科植物形态特征重叠,性状呈网状进化,细胞学证据在探讨一些大属属下种的分类地位时具有一定价值,但论及整个科的分类系统和属间亲缘关系时,作用比较微弱。本文在细胞学基础上,结合形态和地理分布,重点对木莲属一些种类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木兰科16种含笑属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对含笑属5组16种植物(其中:峨眉含笑、多脉含笑、蔼和含笑、毛果含笑、南亚含笑、展毛含笑、阔瓣含笑和壮丽含笑等8种为首次报道)的花粉样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并对其花粉粒形态及大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木兰科含笑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探讨其系统分类学意义。结果显示:含笑属植物的花粉粒形态均为两侧对称,异极,具1远极单沟萌发孔,沟长几乎达两端,极面观为椭圆状,赤道面观为舟状,表面无脊或具脊;含笑属花粉粒表面小穿孔的密度为0.002 5~1.500 0个/μm~2,最长轴长为30.69~58.02μm、变异系数为2.85%~8.20%,最短赤道轴长为15.29~31.29μm、变异系数为4.29%~15.53%,轴比值为1.43~2.69、变异系数为2.53%~13.00%。经组间、种间和种内比较,含笑属植物的花粉粒仅在小穿孔密度和3个大小性状上存在一定的种间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福建木兰科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表明,福建木兰科植物共有9属,35种,其中含笑属所占的种类最多,而福建整个木兰科植物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福建省木兰科植物以中型革质叶为主,其花相多为单生,花期多在夏季,花色以白色系列为主,多数花具有香味,果期较多在秋季,果色相对较艳,以红色系为主。福建省木兰科植物多乔木,少灌木,具备多种园林绿化用途。  相似文献   

8.
植物核DNA含量(2C-值)作为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主要特征参量,对植物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木兰科(Magnoliaceae)中10个代表性属,即木兰属(Magnolia)、含笑属(Michelia)、木莲属(Manglietia)、鹅掌楸属(Liriodendron)、盖裂木属(Talauma)、合果木属(Paramichelia)、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华盖木属(Manglietiastrum)、单性木兰属(Kmeria)和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下的23个种;以玉米(Zea mays)核DNA含量(5.45 pg/2C)为标准,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样品的核DNA含量(2C-值)。结果表明,23个种的核DNA含量从3.25 pg(3 178.50 Mbp)到13.61 pg(13 310.58 Mbp)不等;且CV值均5%。本研究结果可为木兰科中主要属下单元基因组大小的评估和其他植物核DNA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木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含笑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新华 《广西植物》2007,27(5):712-719
含笑属植物约有8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是木兰科中第二大属,为常绿乔木或灌木,也是重要的资源植物。该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在分类学、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植物化学、分子系统学、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符国瑷  潘坤 《植物研究》2012,(3):257-259
海南岛发现(木兰科)含笑属二新植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6种木兰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相关调控基因HSP90和WRKY33的差异表达,为木兰科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的低温LT50在-10.64—-22.06℃,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花深山含笑、峨眉含笑、杂交含笑、阔瓣含笑、六瓣含笑和乐东拟单性木兰;低温过程中,6种木兰科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含量(MDA)则不断积累;筛选出REC、MDA、SP、SS和Pro作为6种木兰科植物抗寒性评价的关键指标;聚类分析将6种木兰科植物在抗寒性能上分为强、中、弱三类,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和峨眉含笑,以及红花深山含笑。对HSP90、WRKY33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表明,2个基因在6种木兰科植物中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临近各树种LT 50时,2个基因的表达被强烈抑制且后期表达量不可逆。0℃时,2个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5℃时,2个基因开始被激活,表达量增加;-10℃时,HSP90、WRKY33基因在红花深山含笑叶片中的表达量较-5℃时分别下调了0.76倍和0.68倍,而在其他5个树种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15℃时,HSP90和WRKY33基因在抗寒性中等的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峨眉含笑中亦被强烈抑制,较-10℃时分别下调了0.38倍、0.33倍、0.32倍和0.71倍、0.72倍、0.74倍,在抗寒性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20℃以后,2个基因在6个树种中的表达均被强烈抑制,但在抗寒性最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中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5个树种。抗寒基因的激活与表达是影响植物抗寒性的重要因素,抗寒性不同的树种对低温的应答机制明显不同。抗寒性越强的树种越能快速启动低温应答机制,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整生理生化活动以抵御和适应冷应力。不抗寒树种中抗寒基因的表达则受到抑制,降低了其对低温逆境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木兰科植物修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捷 《云南植物研究》1997,19(2):131-138
对中国产的木兰科植物3个大属即木莲,木兰和含笑进行了分类修订工作,共提出新组合5个,新异名8个,澄清2种和1亚种。  相似文献   

13.
含笑内酯是来自天然植物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具有多重药理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含笑内酯的生物活性和血药浓度,对其结构进行了大量修饰与改造,发现了一系列活性优于含笑内酯以及更具成药性研究的含笑内酯衍生物。本文总结了含笑内酯作用机制、结构修饰、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云南部分木兰科植物染色体数目报道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木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原始的科之一,有15属约250种。其中,我国有11属90多种。研究木兰科的染色体对植物的系统分类、植物进化及开花植物的起源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木兰科的染色体较小,细胞去壁较困难,所以对木兰科染色体的研究进行较缓慢。Whitaker (1933)首次对木兰属(Magnolia)进行细胞学研究发现,木兰科染色体基数为x=19。Janaki Ammal (1952)报道,在木兰科中,除木兰属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云南省木兰科(Magnoliaceae)野生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种木兰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对引物共扩增出151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总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_a)为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564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0.337 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10 1。总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_t)为0.368 0,属间基因多样性指数(D_(st))为0.251 9,占68.4%,基因分化系数(G_(st))为0.684 0,基因流(N_m)为0.231 0。UPGMA聚类分析将48种木兰科植物划分为7个类群,各类群并非按照属聚在一起,而是不同属植物相间分布,长喙厚朴(Magnolia rostrata)、素黄含笑(Michelia flaviflora)和球花含笑(M. sphaerantha)可能为云南省木兰科植物中的原始种。48种木兰科野生植物总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属间遗传变异较高,基因流较小,存在遗传漂变的风险,聚类结果与刘玉壶的分类系统存在分歧,这从分子水平为木兰科植物间的起源、进化与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西木兰科植物修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新春  俞志雄 《植物研究》2004,24(3):272-273
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对江西木兰科植物进行了修订,归并了3个学名,即将落叶木莲组(Manglietia Sect.Decidua Q.Y.Zheng)并入华木莲属(Sinomanglietia Z.X.Yu),将Manglietia Decidua Q.Y.Zheng并入Sinomanglietia glauca Z.X.Yu et Q.Y.Zheng,将江西含笑(Michelia jiangxiensis Chang et B.L.Chen)并入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至此,确认江西产木兰科植物7属22种1亚种。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研究木兰科植物叶面寄生真菌时,发现了星盾炱属两个新种。它们是木莲星盾炱Asterina manglietiae和含笑生星盾炱Asterina micheliicola。它们分别寄生在毛桃木莲Manglietia moto 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的叶上。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18.
宋斌  李泰辉等 《菌物系统》2001,20(4):461-463
作者在研究木兰科植物叶面寄生真菌时,发现了星盾炱属两个新种。它们是木莲星盾炱Asterina manglietiae和含笑生星盾炱Asterina micheliicola。它们分别寄生在毛桃木莲Manglietia moto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的叶上,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核型公式为2n=38=28m+6sm+4st(2SAT)。与前人认为整个含笑属都为单一的2A型不同,乐昌含笑的核型属于Stebbins的2B型,具有2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而且发现在第9对染色体上有小随体的存在。这些表明在含笑属内含有不同的核型。乐昌含笑在细胞学意义上可能是属内比较进化的类群。对染色体结构的细微改变在木兰科植物的种属进化上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乐昌含笑(木兰科)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核型公式为2n=38=28m 6sm 4st(2SAT)。与前人认为整个含笑属都为单一的2A型不同,乐昌含笑的核型属于Stebbins的2B型,具有2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而且发现在第9对染色体上有小随体的存在。这些表明在含笑属内含有不同的核型。乐昌含笑在细胞学意义上可能是属内比较进化的类群。对染色体结构的细微改变在木兰科植物的种属进化上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