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体药物是以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针对特定靶点定向制备等优点,在各种疾病治疗,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当前,抗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居近年来所有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之首。从分子构成来看.抗体药物可分为三类:①抗体或抗体片段.完整的抗体包括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人源抗体:抗体片段包括Fab等;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因具有分子量小、毒副作用低、靶向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用药的主要方式。CD33分子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同时也是唾液酸依赖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家族的成员,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D33分子特异表达于白血病细胞表面而在造血干细胞中不表达,因而成为白血病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以CD33为靶点的抗体药物主要有CMA676、HUMl95、AVE9633、WM537LHIM3-4等,目前大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该实验室也在进行抗CD33全人源抗体的研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CD33胞外区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并构建免疫毒素和抗体偶联药物以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该文针对CD33分子及其抗体偶联药物的现状及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抗肿瘤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30年肿瘤治疗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基因工程技术推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单链抗体导向药物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热点,其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能特异性结合肿瘤相关靶点,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有显著的疗效。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抗肿瘤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肿瘤治疗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基因工程技术推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单链抗体导向药物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热点,其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能特异性结合肿瘤相关靶点,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有显著的疗效.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肿瘤靶向药物是指与肿瘤发生、生长、转移和凋亡密切相关的分子或基因为靶点而设计的药物,应用肿瘤靶向药物治疗肿瘤是肿瘤治疗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单抗药物因其独特的分子靶向性和良好的临床疗效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治疗性抗体成为产业界及学术界合作研发的令人振奋的领域。目前,在美国和欧盟有约33种市场在售和约30种处于临床Ⅲ期的治疗性抗体药物,主要用于肿瘤、炎症和自身免疫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主要对近几年单抗药物的市场状况及治疗靶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除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第4种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体内能够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会波及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因此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等优点。按照分子靶向药物的性质主要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等;另一类是单靶点或多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如吉非替尼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肿瘤的生长、发展以及肿瘤干细胞的维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过表达或异常表达,因此在肿瘤治疗中,EGFR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用药靶点。现主要对目前国内已上市的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EGF受体Ⅲ型突变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GFRⅢ型变异体(或EGFRvⅢ)是一种新型的肿瘤特异性靶点。EGFRvⅢ是正常分子经过遗传学重排成为肿瘤特异性靶点的最好例证。由于仅在肿瘤细胞中发现EGFRvⅢ,可以应用它设计靶向性药物选择性治疗肿瘤,而不影响正常细胞,避免传统治疗中所见的副作用。以表达EGFRvⅢ的细胞为靶点的治疗方式有三种:1)作为毒性抗体或修饰病毒的直接靶点,2)利用EGFRvⅢmRNA的特异性核酶或EGFRvⅢ及其下游信号传导分子的特异性抑制剂进行治疗,3)利用EGFRvⅢ触发免疫反应。概括介绍了肿瘤特异性标记物EGFRvⅢ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肿瘤干细胞是指肿瘤细胞群体中的未分化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及无限增殖;通常具有正常干细胞样的多潜能性,可以分化产生异质性的肿瘤细胞及组织,对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有一定的差异,如某些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细胞表面表达特异的分子等。针对肿瘤干细胞的这些特性,科学家们提出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即通过设计特异的抗体药物靶向信号通路或者细胞表面分子等,从根源上杀死肿瘤起始细胞,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恶性肿瘤的目的。该文介绍了针对不同信号通路(如Notch和Wnt)或肿瘤细胞表面标志分子(如Ep CAM和CD44等)的抗体药物,并且探讨了抗体药物的优点以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又名CD223,为一类免疫检查点受体蛋白,主要表达于活化的免疫细胞中。LAG-3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可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因此,可将LAG-3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进行研究。LAG-3阻断性抗体可有效缓解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患者耐受,且在药物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国内外有多款抗体药物处于研发阶段,部分已进入临床后期阶段。该文从结构、表达、功能等多个方面对LAG-3分子进行综述,并阐述其相关抗体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11.
治疗性抗体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目前全球药物研发的热点。截止到2013年2月,已有34个治疗性抗体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据统计,目前有多达350余种抗体产品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29个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开发抗体新靶点和新适应证,研究和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抗体分子及抗体组合疗法,寻找生物标记指导抗体对病人的有效治疗,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将综述国际抗体药物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国内抗体药物现状及发展策略予以简要陈述。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是目前在全球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其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六位[1]。在发病率方面,我国虽然不及西方国家,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提高,也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态势。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的特有位点作为治疗靶点,在纠正病变、稳定细胞、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够对正常细胞减少毒副作用[2]。由于我们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途径认知的逐渐提高,以及更好的利用这些途径作为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生产随之增加。本文着重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对肿瘤的治疗起作用的不同的靶向机制,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肿瘤治疗策略以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单克隆抗体药物因具备高效性和低毒性等特点,逐渐成为肿瘤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类型。噬菌体抗体库技术(phage antibody library technology,PALT)是一种新型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其将免疫球蛋白可变区VH(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VL(variable region of light chain)基因重组后整合在噬菌体载体上,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将抗体表达到噬菌体表面,从而获得多样性抗体库。抗体库经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即可筛选获得到特异结合抗原的抗体分子及其基因序列。PALT具有抗体生产周期短、抗体结构可塑性强、抗体产量大、多样性高和可直接生产人源化抗体等优点,已应用于乳腺癌、胃癌、肺癌和肝癌等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和抗体药物的制备等领域。文中综述了PALT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是一类由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生物治疗药物。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相比,ADC具有靶向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展现较好的治疗潜力。其中,抗体部分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向抗原结合,精准地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递送至肿瘤部位,从而实现肿瘤特异性杀伤效果,是影响ADC疗效的核心要素之一。对近年来ADC药物中抗体的组成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Ⅳ型胶原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新血管生成等过程密切相关. 单域抗体作为肿瘤靶向性载体有许多传统抗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以Ⅳ型胶原酶为靶点, 以单域抗体为载体, 以强效烯二炔抗肿瘤抗生素力达霉素(LDM)为“弹头”, 采用DNA 重组与分子组装相结合的新方法, 制备抗Ⅳ型胶原酶单抗3G11的轻链可变区单域抗体VL与LDM的基因工程强化融合蛋白VL-LDP-AE. MTT结果表明, VL-LDP-AE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强烈杀伤作用, 对HT-1080细胞和KB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55×10-12和1.70×10-11 mol/L. VL-LDP-AE还可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可破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形成内皮小管. 动物实验观察对小鼠移植性肝癌22(H22)的疗效. 皮下接种肿瘤, 72 h后开始给药(分别在接种后第3和第10天静脉注射2次). 以最大耐受剂量进行比较, VL-LDP-AE 0.375 mg/kg的抑瘤率为89.5%, LDM 0.05 mg/kg组的抑瘤率为69.9%, 丝裂霉素(MMC)1 mg/kg组的抑瘤率为35%. VL-LDP-AE的分子量为25.4 kD, 远小于其他形式的抗体药物分子. 作为小型、高效的抗体药物, VL-LDP-AE在肿瘤靶向治疗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此外, 其独特的制备方法还可作为制备新型抗肿瘤抗体靶向药物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6.
陈穗霞 《蛇志》2023,(1):47-52
目的 探讨五苓散治疗视网膜脱离(RD)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寻找五苓散治疗RD的特异性靶点并构建分析网络,进行基因本体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对五苓散和RD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使用GEO数据对作用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构建的分析网络包含5种药物成分(51种入血活性成分和1 023个靶点)和1种疾病(RD靶点85个)。根据GEO数据,14个交集靶点中的PFN1、RAC1、ERBB2和MTOR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分子对接显示MTOR与药物结合能力最强。结论 本研究初步验证了五苓散可能通过调节MTOR、PI3K-Akt和HIF-1等相关通路参与RD的治疗,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天然来源抗肿瘤活性产物是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凋亡、黏附、迁移等过程,继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之一。本文将对天然来源化合物作用于MAPK信号通路的靶点分子及生物效应进行阐述,为肿瘤的化学预防及治疗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8.
药物靶点的选择和验证是药物开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出现了大量可供治疗干预的新型分子靶点,对这些新型分子靶点进行验证成为药物开发科学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就药物靶点及其选择、验证所需的分子技术基础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从新靶点、新技术、新适应证三个方面对当前抗体药物的研发热点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分析了肿瘤免疫治疗抗体、白介素抗体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现状、特点和难点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Trop2又被称为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因子2(tumor associated calcium signal transducer 2)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但在多种肿瘤(如胰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Trop2在肿瘤细胞自我更新、增殖、入侵和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临床检测肿瘤恶性程度的分子标记和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目前已有多个以Trop2为靶点的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研究阶段。该文就Trop2的结构、生理学功能、与肿瘤的关系及其相关药物研发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